俱卢往事
繁体版

俱卢的贤妻们

    毗湿摩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育。对于培养孩子,毗湿摩一直有自己的心得,经历了花钏王教训的他,清楚意识到一个好国王至于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在确保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教育培养要优于发展扩张。所以在将政事交给维杜罗后,毗湿摩便将绝大部分集中于对持国和般度两个孩子的教育上。

    持国,般度,维杜罗三人从出生起就受到毗湿摩慈父般的保护。文献记载毗湿摩对他们的教育有且不限于:学习各种圣礼、守誓持戒、学习经典,射箭、驭马术、杵战、刀法、盾法、驭象术、以及正道论。当然上述的教育项目,并非要求全部掌握,维杜罗虽天资聪颖,但只需专攻内政;持国眼瞎,尽管他天生神力,但在武术上自然是不能有太过奢求。只有般度,他的教育是最为严格和全面,因为他是俱卢唯一的王储。

    如果论业务水平选择国王,维杜罗当仁不让,直接甩他两位兄长几条街(不是持国和般度差,是维杜罗实在太优秀),只可惜他是侍女之子,身份是一名首陀罗,从他还在肚子里那一刻已经注定他与王位无缘,不过他也不在意这些,作为毗耶娑口中最优秀的孩子,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挑战人类的优秀极限在哪里。至于持国,这也没什么可多说,正如贞信口中所说,一个瞎子怎么当国王,天生的缺陷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非王位的最佳人选,他也早早接受这个事实,积极充当未来国王的左右手,不过命运逼人,持国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国王之位还真向他招手。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应该明白,俱卢的王位属于谁一开始就是毫无悬念,没错,有且仅有一人,那就是般度。持国因为双目失明,没有登基为王;维杜罗因为种姓不纯,也没有登基为王。般度,成为了大地之主(俱卢之王)。

    此时的俱卢蒸蒸日上,国力重回巅峰。福身王的宗族中断之后,现又重新振兴,随之,世界上的众王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英雄的母亲,顶数迦尸国国王的两位女儿;国家众多,顶数俱卢国;精通一切正法者,定数毗湿摩;大小城镇,顶数象城。”真是国强荣誉多,这几乎都把“赡部洲之最”都包揽了。既然现在俱卢如此大好形势,又恰逢时间合适,贞信和毗湿摩二人商量一番后,一致决定把那件大事给办了!

    这件大事就是娶妻。有好的后继者固然是好事,但要儿孙满堂,后代绵延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奇武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如今俱卢国力强盛,大家皆俯首帖耳,正是求亲的好时机,为此贞信为两位王子“相对象”足足一年由于,全赡部洲各地的“好女孩”画像都云集在象城王宫之中,贞信命人把这些都挂在墙上,一一细看,但由于信息量实在太大,把贞信都弄得头晕眼花,甚至病倒一阵子。

    有一次,维杜罗来探望太后,见其老是唉声怨气,自知对方心中苦闷,便有意开导。

    “此墙画像众多,论姿色各有千秋,难以抉择,然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按这情况,要为两位兄长选好佳偶怕我儿子都能熟背吠陀了。”面对维杜罗的玩笑,贞信脸色难堪(明显在贩卖焦虑),一下子又头疼起来。真是那壶不提提那壶,纯属无事找事。

    不过这一切都在维杜罗有意而为之,他有意引导,就像“垂钓者”,要把贞信这条“大鱼”给钓上。“若是让我选,那就简单多了,何须画像满堂,只需一板一字则可!(那时还没有纸)”

    好吧,不得不说,维杜罗的小把戏还是成功勾引到贞信。贞信见他说得如此简单,如同在寸步难行的山间找到宝藏一样,急忙追问请教。只见维杜罗用手指沾上水,然后在桌子上写下一个大字,贞信见字后,茅塞顿开,转而大笑,直夸妙哉。

    维杜罗写下的是一个“贤”字。男人求妻,重贤不重美。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人类各文明的文化各有差异(例如欧洲人和亚洲人),但大家都不得不认同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好妻子真的可以造福三代,而一个坏妻子可以毁掉整个家族。”在这一点,东方人比西方人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古代中国,人们会为有贤德的女子立牌坊以表忠贞,皇上会为杰出的官员夫人诰命以示世人,在中国这样如此重“德”和“礼”的国家里,女人有贤德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和夸耀的事,是家族为族子选媳妇的底线,一个女子哪怕是倾国倾城,假若品德败坏,那也是不可取,因为这会招致家族的灾难,所以西方(如典型为希腊)的美人往往都是让人心醉而奋不顾身,例如特洛伊的海伦;而在中国的美人往往是祸国殃民,例如妲己、褒姒、夏姬等数不胜数,哪怕是著名的“四大美人”,又有哪个不能掀起“大风大浪”?纵使是为民族和平贡献巨大的王昭君,后人还不是为画师受贿问题而致昭君没被汉元帝选上而暗自庆喜嘛?中国在“蛇蝎美人”这个词上有充分的认识。

    在能孕育出诸如孟母(孟母三迁)、欧阳修的母亲(落地写字)这类伟大母亲的中华文明,对“贤德”的追去可谓是极致,所谓“三纲五常”便是这一追求的典范,不得不说,她们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以及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西方希腊罗马文明的最终陨落。而中华文明几经波折而屹立不倒,有它的一份功劳。

    在赡部洲(古印度),对女子的贤德,也许没中国这般“疯狂”重视,但也是有较高追求。在印度的经典著作《家范经》就有要求女性的规范行为,不论是印度还是中国,在对女性“贤德”这方面都是有共同的追求。

    贞信受维杜罗点拨,有了方向,转而着重对了解各位女孩的品行,最终选定了两位王子的终身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