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记
繁体版

第三十章 紫玉的婚事

    “小芙,我说的,你能体会到吗?我从小喜欢他,除了他,我没想过要嫁给别的男人,也不能接受和别人成亲。就算不能嫁给他,也不会嫁给别人。大不了,我出家做姑子去,也绝不会嫁给太子。”

    “哎,可是德王,哎……”余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余芙嫁给柴梓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别人。嫁人时的心境,也是从最初打算守寡到后来慢慢相处日久生情,所以有点不知道怎么劝司徒紫玉。

    “那你还是先给王爷写封信吧,看看他怎么说。”余芙最后无奈说道。

    这边司徒紫玉给镇北王写信。

    德王府那边,德王却接到了司徒紫玉今日进宫的消息。

    “看来太子是真的要娶司徒紫玉。威远侯那嫡女楚潇月最近可有什么动静?”德王问向一旁的范松溪。

    “那楚潇月最近只是派人在京城显贵女眷中散布司徒紫玉举止粗鲁,不知礼节的消息,想坏了司徒紫玉的名声,别的举动倒也没有。”

    “还真是没用,白担了一个‘才女’的名号,实则是个草包。”德王对楚潇月的无用有些懊恼。

    “殿下,还有一事,最近镇北王加紧练兵,前些日子又与齐国使者联络,似乎有什么异动。”

    “镇北王一向忠于父皇,如今燕文帝年老荒淫,燕国皇子年幼。一旦燕文帝驾崩,燕国势必陷入混乱,到时估计镇北王想趁乱入侵燕镜,父皇耳根软,虽偏安南边多年,如被镇北王劝说,说不定真有趁机洗劫燕国的打算,到时三国必将起战乱。”

    “殿下,如今虽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但一旦战火燃起,生灵涂炭。我大周的百姓也将卷入战争。再说,如今太子在一旁虎视眈眈,王爷时刻处在危险之地。这时如果大周发动战争,于殿下您并无益处。”范松溪忧虑道。

    “你说的没错,我本无意争夺那个位置,可如若我不争,等待咱们的将是万劫不复。和太子争位,这个时候再起战火,对我有害无益。所以能否把镇北王拉拢过来,也至关重要。”德王冷峻的脸上眉头紧皱。

    范松溪沉默下来没有说话,两人彼此心照不宣,拉拢镇北王的最好办法就是娶他女儿为妻。这样,江山、美人似乎都唾手可得,人心易变,谁又知道德王的心呢?

    正阳宫中,女官凤姑姑站在皇后身后,上身微倾,听皇后说话。

    “如果煜儿能和司徒紫玉结亲,将对煜儿大有助益。可惜皇上说什么都不点头。这可如何是好。”皇后靠在椅背上,慢声说道。

    “娘娘,皇上不成,还有太后呢,只要能请动太后下旨,皇上也不得不给太后她老人家面子。”凤姑姑在一旁说。

    “可是太后一向不看好我煜儿,又怎么会下旨赐婚。”

    “太子殿下到底是皇上嫡子,太后就是再不喜,也不会不向着自己的孙子。皇后娘娘您或许可以这么办……”凤姑姑在一旁跟皇后嘀咕了良久。皇后听完眼睛一亮,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后数日,太子每日到坤宁宫给太后请安。第一日一路过来,热汗淋漓。太后把太子身边的宫人斥责一顿,说他们没照顾好太子,没给太子及时减衣。第二日,太子眼圈发黑,太后一问,说是昨晚看书看得太晚,没休息好,太后这回大怒,怪宫人没劝阻太子早些休息,换了一拨伺候太子的宫人。第三日,皇后也在太后那里。

    “给皇祖母、母后请安。”太子行礼道。

    太后上下打量着太子,这次穿着合适,脸色也正常,总算没什么不妥之处。开口说道:“太子现今已参政,国事繁忙,倒也不必日日来请安。”

    “孝敬皇祖母是孙儿的本分。孙儿盼着天天能见到皇祖母。想那寻常人家的祖孙,不也是日日相见。若是孙儿将来有了子女,也要常常带他来到皇祖母身边,听皇祖母教诲。”

    “太子有心了。”太后略微笑了笑。

    太子呆了一会儿便说还有政事要出处理,告辞了出去。

    太子走后,皇后向太后跪了下来:“母后,儿臣有一事相求。”

    “你这是何意,有话起来说。”太后声音微沉。

    皇后站起来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儿臣想请母后给太子指门婚事,太子如今已二十有三,寻常人家到这个年纪早已成婚,孩子都已满地跑。可太子至今,连个侧妃都没有。一想到太子独居东宫,连个知冷知热,关心起居的人都没有,我这当娘的心里便不是滋味。还请太后可怜可怜我这为娘的心,为太子指门婚事。”

    太后呻吟片刻,说:“太子到底是我的孙子,皇上的嫡子。这亲事马虎不得,太子妃的人选,皇上可有钟意的人家?”

    “不敢瞒母后,儿臣跟皇上提过太子妃的人选,就是镇北王的女儿司徒紫玉。只是皇上顾虑镇北王太宠女儿,不想让女儿嫁入宫中,所以一直没有答应臣妾。”

    “镇北王再怎么功高,也要效命我皇家。能把他的女儿赐婚给太子,那是给他天大的荣耀,他如何会不肯。既然皇上顾虑怕君臣有隙,那这事让哀家来好了。过几日宫中不是要消暑宴嘛,把镇北王那女儿一起请来,这媒人,哀家来做。”太后说道。

    皇后大喜,谢过太后,又聊了一会儿,方告退。

    “娘娘,这镇北王手握兵权,他的女儿嫁给哪位皇子,哪位皇子的势力必将大增。皇上既然没把她指给太子,想必有诸多考量。娘娘何必趟这浑水。再说,这几日太子日日过来,分明是做样子给娘娘看,好让娘娘心生怜悯,许他婚约。”太后的近身女官崔姑姑说道。

    “你说的这些哀家岂会不知,只是自古以来,立国之本就是立长立嫡,如今嫡子好好的,皇上就是再喜欢德王,也不能废嫡立幼,坏了礼法,这将动摇国之根本。既然皇上下不了这决心,那哀家就帮他下这个决心。将司徒秀的女儿嫁给太子,那太子之位,就再无人能撼动了。”太后苍老的脸上充满了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