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孤儿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左右通吃

    三公死俩?

    一个御史大夫,一个丞相。做三公真是个危险的活儿呢,刘屈氂语调带着调侃,显然不大相信。少年懒得理他,一个人登山赏月去了。

    过了没多久,朝廷传来确切消息,张汤、庄青翟双双毙命。

    少年的预测奇准!

    刘屈氂大惊失色,慌忙来见少年。刘屈氂十分谦卑,一躬到地:先生真乃高人也!不,神人也!

    不过呢,拿下庄青翟对我也没什么用,宰相之位也轮不到我,刘屈氂说了句怪话,意味深长。少年一脸不屑:你急什么!总能轮到你……接下来,谁当丞相谁死。

    等孝武皇帝腻歪了他们,总能轮到你......

    刘屈氂心中一凛,挤出个笑脸:那我等着吧。以后死的先不管,先看看前边怎么死的……

    庄青翟的死跟张汤有关。

    御史大夫张汤是自杀身亡,这才是大汉公卿应该的模样,与其等着杀头不如自行了断......刘屈氂有些发呆,张汤这人他早有耳闻,甚至很熟悉......

    张汤是个酷吏,外宽内忌,对待故友多有照顾,故而美名四海传扬,对待政敌却是下死手,毫不客气,之前大农令颜异就是被他整死的。颜异是个实诚人,质疑孝武皇帝的货币政策,用什么白鹿皮硬充四十万钱,简直瞎胡闹!结果张汤揣摩上意,刻意逢迎,便把他治成了“腹诽”之罪。什么是“腹诽”?就是在肚子里诽谤皇上,这简直是亘古未闻之奇闻!我肚子里议论你咋知道哩?从此大臣们人人自危......

    自从汉景帝陵园被盗,张汤又盯上了丞相庄青翟。汉帝陵园的事儿可归你丞相管,不是吗!他死死揪住一条:丞相失职。弄得庄青翟心惊不已,好你个张汤,又想置我于死地吗?

    这可恼起了丞相府三位长史,其中一位就是朱买臣,就是半生蹉跎、马前泼水别前妻那位......三长史一贯瞧不起张汤为人,早憋着一肚子气。张汤以前地位低微时,对朱买臣等人还算客气,谁想他后来居上,职位超了过去,便换了一副嘴脸,对朱买臣等人颐指气使,吆五喝六,像对个小厮一样,真是气死个人!这次又抓住点儿屁事,狠整我家丞相庄青翟,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乎,朱买臣等人便指使人上书,说朝廷每有决策,商人就先得知消息,谋取暴利,张汤中饱私囊,此大不忠也,请皇上查一查!

    嗯,张汤泄露朝廷机密?

    这事儿倒是和赵王刘彭祖说的一样。

    你说怪不怪,几乎同时,皇上又收到刘彭祖的奏疏,弹劾张汤和下属鲁谒居私交诡秘、图谋不轨,无端害死李文等等不法之事......哼哼哼,刘彭祖在京城有探子呢。

    皇上叫来张汤,突然发问:朕要做的事儿,商人怎么事先知道呢?

    张汤惊愕道:有这等事儿?

    皇上面无表情,又问:李文之死到底怎么回事?匿名上告之事可有真凭实据?

    张汤心中略慌:或许李文有什么仇人吧……皇上不再问他,耐着性子,拿出一份上书,扔给张汤:自己看吧!

    张汤接住一看,心中一沉,暗叹了口气,竟是死党鲁谒居的弟弟上书揭发!这厮说他张汤和鲁谒居合谋害死李文云云......

    皇上眼里可不揉沙子,自从收到刘彭祖的奏疏,立刻派人去抓鲁谒居查证,哪知鲁谒居已然病亡,便让人抓了他弟弟入狱。张汤入狱查看,此人见是张汤,两眼放光,啊啊啊张大人自己人!他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呼张大人救我!张汤眼皮一耷拉,没理他,心说当着别人的面你乱喊什么!蠢货!我暗地里自然会救你。哪知道此人会错了意,还以为张汤薄情寡义,哥哥前脚刚死,他就人走茶凉......于是乎他愤然上书,揭发张汤秘事。

    张汤,你走吧!

    皇上心中动怒,懒得再问他,便让廷尉赵禹前往责问。

    张汤拧口强辩,百般抵赖。

    赵禹本来和张汤私交不错,说兄弟你狡辩什么呢,皇上早就起了疑心,不是证据确凿,怎么会让我来找你,你还是老实认了吧!

    张汤默然良久,回到内室,自杀而亡。临死意犹未尽,却留下半截奏疏:臣汤蒙皇上恩宠,百口莫辩,害臣者,乃丞相府三长史也!

    赵禹赶忙把这奏疏交给皇上。皇上一阵冷笑,抄家!公人们把张汤家翻了个底朝天,甚至掘地三尺,结果只搜出五百金,来源十分清楚,都是张汤的俸禄......

    这!

    皇上心里挠抓得厉害,张汤如此清廉,别人却说他勾结商人,肯定是蓄意害他!张汤这临死遗言,何其悲怆:害臣者,乃丞相府三长史也!

    好你个三长史,统统给朕砍了!

    庄青翟在狱中闻听消息,惨笑一声,张汤啊张汤,你是真的清廉,还是收的黑钱都让别人代持?算了,算了,老夫命数已尽,何必受辱!

    庄青翟自裁身亡。

    玉石俱焚、两败俱伤,后果必有前因,经年积薪,火焰万丈,只需一个小小的导火索......景帝陵园瘗钱被盗!是......他干的?是他在拨弄?

    刘屈氂心潮起伏,久久难平,一会儿额头汗出,一会儿如坠冰窟,越发觉得这少年可怖:啊,先生,你和朱安世打的什么赌?

    少年哼了一声,并不回答,似乎对刘屈氂的智力不大满意。刘屈氂一脸尴尬:先生是赌阳陵大侠的胆量吗?赌他敢不敢去盗皇陵?少年这才正眼瞧他:你刘屈氂的智力虽然慢了三十里地,毕竟还算凑合。

    刘屈氂一笑,又要追问,少年再也不理,说好好干你的郡守!

    嗯,他早就在干些事儿了,而且干的不错。

    首先,他趁着张汤倒台,狠狠修理了土豪田信一把。刚开始皇上信了相府三长史的话,好你个张汤,竟敢和商人勾结牟利!皇上就是皇上,很快查明田信在哪儿,诏令刘屈氂抓捕此人。

    刘屈氂办事儿利落,立刻将田信抓进大牢,亲自审问。不过刘屈氂很客气,他不说皇上的诏令,却信口胡诌:阁下的所作所为,高欣早说得一清二楚,你竟敢和朝中大臣暗通款曲!刘屈氂说得模棱两可,故意不提张汤的名字。

    田信听了这话,勃然大怒:竖子高欣胆敢如此!

    他做的奸事哪一样少了!

    田信对自己的事儿遮遮掩掩,却将高欣的作为供得一清二楚。刘屈氂让他写下来,哼,借着盐政,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夹带私货,中饱私囊……刘屈氂心中一乐,恐怕你田信是借着铁政,也是这样干的吧!

    后来,张汤一死,皇上很是怜悯他,便又下了诏命,令刘屈氂赦免田信。刘屈氂又来到大牢,还提来了精美食盒。田信一看吓得大哭,我的死期到了吗,太守还拿了吃食来为我送行!

    刘屈氂说你别着急,吃了再说。田信哭成了泪人,怎么吃得下。刘屈氂一笑,照例不提皇上的诏令,说本太守敬你是本地望族,又没什么大恶,有心将你开释,只恐朝廷怪罪……

    田信一听马上不哭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求太守大人救我,您就是田某再造爹娘!刘屈氂摇了摇头,何不求求你京中的靠山?田信跌坐在地,一言不发。他很聪明,自从住进大牢,就明白京中的靠山倒了。刘屈氂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说本太守从京城来,倒认识一些大臣,只是本太守人微言轻,怕是说话没人听……

    田信像是沙漠旅人看到了绿洲,手脚并用爬过来,啊,太守大人,田某颇有家财,我令人交给大人,千万替我进京打点!刘屈氂思考了良久,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田信在牢中多住了数月,刘太守终于带来了京中的消息,说田信你命真大,大臣们肯帮忙,你自由了,回家吧!

    好几个晚上,刘屈氂守着金山——金元宝堆成的小山,心里美得要命。不过,这事儿还没完,去“请”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