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1628年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尹家庄(9)

    崇祯元年,11月初四午时,尹家庄。

    李宁在忙完征召战辅兵事情后,正式与陈雨交接尹家庄诸务。

    (大明朝自洪武年间起,一直有严格的军令,各武官新升调任后,务必新旧官员见面交接,交接的日期和各文册有各官员签名画押,副册再向上级报备。)

    昨日,李宁在分发粮食给尹家庄众人时,已经造出最新的人口黄册,晚间时候李宁和陈雨,已经在新的正副人口黄册签字画押。

    坞堡仓库内,两人都身穿总旗官服,陈雨手中拿着物资黄册,对着李宁细细道说存有的粮食、军备物资:

    小麦七十三石六斗、粗盐四石二斗、黄豆7石五斗、高粱五十三石七斗……

    雁翎刀三十柄、开元弓二十三把、箭四百六十支、长竹枪三十把、子母铳五具、皮甲十五套、火药弹丸若干十七斤……

    (粮是陈粮,武器破烂破烂)

    李宁交代陈2狗他们进仓内点数秤量,在没有大的短缺数量短缺,两人也是签字画押造副本。

    ………………………………

    庄门前,李宁正与陈雨说着告别的话语。

    将要离去,陈雨看看庄内街道上的一切,再看看眼前意气风发的李宁,像极前几月自己接任镇守位置的模样,内心感叹万千,想着自己剿匪不利,心下又分外不是滋味。

    李宁对陈雨抱了抱拳说道:

    "陈总旗,保重了!"

    随即招了下手,陈2狗走了过来,他手上端着一块托盘,上面用红布盖着什么。

    李宁接过托盘,掀开上面的红布,盖着的是两锭五两的银子。

    对陈雨说道:

    "陈总旗调任回赖百户身边,以后还要帮弟弟多美言几句,这是一点心意,还望陈总旗不要嫌少。"

    说完就把托盘递了过去。

    陈雨没想到李宁临别还会赠他银两,这是他想不到的,他吃惊的接过银子,看看李宁,想说很多话却又说不出很多话,只能用说拍拍李宁的肩膀说道:

    "李哥儿,你很好,以后老哥不会忘记的。"

    说完,两人相对作了一揖,陈雨最后带着几个家丁,骑上马走上官道,越走越远。

    看着陈雨的身影远去,李宁站在边上良久不动,赠送陈雨银子,是考虑多条朋友多条路的意思,陈雨调回赖百身边,或许将来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

    良久,李宁转过身来,从今日起,这尹家庄便是自己的一语堂了。

    一直在身旁的陈2狗此时见李宁满脸的兴奋神情,带着笑容凑过身边道:

    "家主,陈总旗走了,您看,要不要将您的住处在客房搬过大房?"

    李宁点了点头,小型坞堡内最好的房间便是陈雨住的那间房,现在自己身为尹家庄镇守,理所当然的,住就要住最好的房间。

    整里好房间后,李宁看了也是很满意,接着在坞堡内走了一圈,对跟在身后的几人说道:

    "堡内太脏了,容易有蚊虫,必须清理干净才好,以后清理垃圾要经常做才行。"

    自魂穿这个过来,李宁最不满意的就是又脏又臭的环境,屎尿、垃圾遍地,充斥着一股说不来的味道,现在最少要对自己经常居住的地方进行清理。

    听了这番话,大家没说反对也没赞同,只是当作一个命令,几人一起动手,屋内外、堡内各处,都仔细清扫一遍,到最后扫出了几大堆的垃圾。

    看着这些垃圾,李宁吃了一个大惊,真没有想道一个小小的坞堡能有这么多垃圾,反而陈2狗他们,对垃圾的多少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堡内清爽了很多。

    ………………………………

    中午未时未,李宁四人骑着马或驴子到了尹家河边。

    四人沿着河边走了一圈,面前的尹家河弯弯曲曲的向东南方向流淌,在河的两岸,一些军户或是民户收秋完在十月底种的冬小麦,在田地里出了有小小的青苗,离河边八十步处左右,看到有大片大片干涸的土地没有耕种,可以得出河两边耕种的田地还是太少了。

    李宁大致估算了一下,在尹家庄到靖边墩沿河两岸,可以开荒的荒地有什么几千亩之多。

    其实这些土地的土质都不错,可惜北方一直干旱少雨,现在又是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更加少雨水,再加上水利失修,导致灌溉不方便,这些算是优良的土地就这样被丢荒了。

    沿着河边而行,可以看到河岸两旁一些原本的渠沟道的痕迹,不过可以看出已经有两三年没有疏通过,已经多是淤泥积厚废弃了,这让远离河两岸的田地无奈丢荒。

    要是官府卫所将这些渠道重新修理疏通,完全可以将这一大片田地重新成为良田耕地。

    前几年是魏忠贤掌握朝政,虽然贪官污吏一样的横行、压榨底层,可是更多的手是伸向大豪商、大地主,朝廷那时还是会有心思拨出一些有限的经费,现在是崇祯元年,东林党掌权倒魏时刻,没有这个心思顾及水利的维修,东林党原本就是大地主、大豪商的代表,他们只会把更多的压榨放在底层农民身上,让更多的农民加速破产,加快大明帝国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