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一世公侯
繁体版

第一百章 应天知府

    金陵城,薛府。

    府内薛姨妈一家还在议论李瑜之事,府外李瑜已同樊冀、范二转出街口了。

    几人行了不远,见街角过来一人,走近一看,乃是张锐。

    张锐先行同李瑜、樊冀见礼。

    樊冀问道:“张锐,你怎么在这儿?”

    张锐答道:“卑职同苏公子在城中寻了落脚的院子,特来此等候,好给大人引路。”

    李瑜笑道:“你倒是有心了。本官曾听樊冀说起过你,在大铜山中作战勇猛,曾斩敌九人。在神京城,也是你替本官给秦府送的信,不错。

    如今樊冀升任试百户,这总旗的位置空缺出来,便由你接任吧。好好努力,总旗可还没到头。”

    张锐听了,不由欣喜万分,行礼致谢道:“卑职多谢大人栽培,定然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说罢,在前面引路,一直将众人领到南边坊中一间院子前面。

    敲门而入,里面倒也宽敞,东西两排屋子,北边儿是三间连着的正屋。东南角是后厨,西南角是库房。

    此时除却在门口值守的锦衣卫,其余都各自在屋里等候。

    李瑜迈步进了正北的堂屋,苏久正在里面椅子上坐着。

    见李瑜进来,便起身道:“大哥,可算回来了,打听到了什么?”

    李瑜在上首坐下,笑道:“逾明久等了。

    此番在薛府中见了薛夫人一家,大致确定他们与此案无关,应是底下的人私自胡为。

    明日去应天府与知府通个气,先把薛府管船舶运输的掌柜拿了问话。

    樊冀,你跟弟兄们说了,明日辰时出门。

    范二,你将圣旨带好,明日同应天知府看一看。”

    樊冀与范二各自应下,樊冀又问道:“大人,明日是穿什么衣服?”

    李瑜道:“既要见知府,又要拿人,自然将官服穿好。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各去歇息吧。”

    众人皆行礼告退,李瑜洗漱过后,在边上的卧房中躺下休息了。

    翌日,李瑜早早起来,换了一身绯红色麒麟袍,头顶金冠,腰环玉带,外罩朱红色金线披风,雄姿勃发,威严英朗。

    领着范二出门外看,见众卫士皆着飞鱼服,腰挂绣春刀,在院内等候。

    前面站着樊冀、张锐、苏久三人,只苏久因无官职,便着平常的服饰。

    众人同李瑜见礼问候,让过一条路来,让李瑜先行出院。

    此时城中街道旁的早食铺子都已开始营业。

    路人们见来了这一队身着锦衣的带刀军士,皆都驻足远看。

    李瑜领着众人先各用了一碗馄饨,吃了些包子,便一路来至薛府门口。

    锦衣卫上前叫门,昨日的那个门子出来见了这样的景象,也看得呆了。

    听了卫士所言,忙进府通知薛蟠。

    薛蟠一贯惫懒,每每要睡过辰时方肯起来的。

    这日早早地被小厮蓝儿叫起来,本要同他发火,却听他说起今儿要陪李瑜出去的事。

    于是压住倦意,洗漱了在屋里用早饭。

    却听门子来报,说李瑜已领着十来个侍卫到了府外,个个锦衣华服,腰按宝刀,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薛蟠草草吃了几口,便匆匆领着蓝儿出府去看。

    至府门口,见领头的李瑜身着绯红色麒麟兽纹官袍,外罩了一件朱红色大袖披风,端的是英武之气更胜以往,叫人自惭形秽。

    更兼他身后领着十来个悍猛的锦衣军士,更显得他威风堂堂。

    薛蟠不禁心生艳羡,暗叹这做了官的就是与旁人不同。

    自个儿虽是家财万贯,往日出门总有一二十个小厮相随。可一与眼前的卫士们相比,则又差得太远,他那点威风,又怎能与李瑜相比?

    薛蟠笑着上前道:“伯璋换了这身衣服,更是显得威风英俊,当真好生叫人羡慕啊!”

    李瑜只是笑道:“文龙也去从军,将来兴许比我这样的还威风呢。”

    薛蟠左瞧瞧右看看,越看他们精美的袍服,越觉着喜欢,便追着李瑜问个不停,道:

    “伯璋身上的衣服是什么品级的,他们身上又是什么衣服,怎的不见旁的士卒穿的?”

    李瑜倒耐心地同他讲了,道:“我这身衣服乃是爵服,因我袭一等子爵,乃为一品,故而能穿此袍。

    他们乃是天子亲卫锦衣卫,与旁的军吏不同,特旨以飞鱼袍为礼服。”

    李瑜同薛蟠闲话了几句,便不再多耽搁,道:“文龙可知应天府衙门在哪?尚需往应天府一行,与知府大人知会一声。”

    薛蟠道:“便在城东方向,我来领路。伯璋跟着我便是。”

    说罢,领头朝东而去。

    薛蟠虽穿不上那些个官服,只是如今走在他们身前,倒好似自己才是领头的将军一般,便有了三分神气。

    只见他大摇大摆地在前面走着,一直来至城东应天府衙门处方停。

    李瑜命樊冀前去通报,自己则领着众人在门口等待。

    不多时,府内出来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身着一件宽大的深紫色补孔雀圆领官袍,头顶乌纱帽。面目慈善,笑意满脸。

    只见他来至李瑜身前,拱手施礼,道:“本官应天府知府张彦文,听闻锦衣卫千户携圣旨而来,特出府相迎。不知圣旨何在?”

    这金陵应天府与神京顺天府不同一般的州府,以其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特为紧要,乃是朝廷直辖,其知府官居正三品,可谓权势极大。

    这张彦文本在府内办公,却听衙役通传,说是有锦衣卫千户官携圣旨而来,请知府大人出来相迎,故而急匆匆便来了。

    李瑜朝范二一伸手,便见他从包袱中取出圣旨交给李瑜。

    李瑜一手高举圣旨,一手按腰,便朝府内走去。

    至衙门大堂,众官吏见状,皆起身在堂下列队站好。李瑜走上堂上官案前站定。

    樊冀与张锐在李瑜两侧按刀护卫,张彦文进来,也在堂下首位站住了。

    李瑜朗声道:“应天府众官吏皆退,仅留张知府听旨即可!”

    于是众人鱼贯而出,堂下只余张彦文一人。

    薛蟠与苏久、范二一道,在门口候着,却也站不住,一直拿眼睛往里瞟。

    只见里面应天知府跪倒在地,李瑜在上宣读圣旨。

    薛蟠不禁慨叹,这李瑜当真好大的体面,领着圣旨,便连应天知府都要恭敬相待。

    不久里面圣旨宣毕,苏久便进去一旁站着,薛蟠也跟着进去。

    李瑜将圣旨合拢收好,同张彦文抱拳行礼道:“张知府,本官受陛下信任领查此案,在金陵行事,还望一切能行个方便。”

    张彦文心中暗暗称奇,眼前这个少年竟是故高陵侯李謇遗子,难怪年纪轻轻如此深受陛下信任,以正五品官相授。

    乃笑道:“李爵爷既有圣意,本府自然倾力相助。不知爵爷此行,需要什么助力?”

    李瑜道:“本官自扬州寻来,已有线索。如今要拿几人,想着先与知府大人通个气儿,否则肆意拿人,恐怕知府大人误会了。”

    张彦文道:“既是这样,李爵爷自便,若有所需,只管来府衙相寻。”

    李瑜迈步下来,道:“那就多谢张知府配合了。叨扰片刻,这便离开,届时还要借应天府大狱关押提审嫌犯。”

    说罢,同张彦文行礼告辞,又领着一众锦衣卫出了府衙。

    薛蟠笑道:“好兄弟,你可真是威风!”

    李瑜道:“今儿已从文龙这儿听了好些夸赞了,切莫再说了。

    还请文龙带路,去寻付刚、付强兄弟。”

    薛蟠拍着胸口应下,便到了队伍最前,又摇摇晃晃地引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