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定京华
繁体版

第四章 禁足

    “让一个太后亲封的县主给你行下人礼,你受得起么。”

    易宁说完追随着她们离去,留下齐园一脸惨白的站在那。

    许多人已经忘了,这位传说中的晏大小姐曾被太后亲封县主,纵使无封地却也曾得陛下允诺与郡主礼制一般无二。

    一个被人捧着长大的大小姐谁敢得罪?

    晏随性子给人一种温软的感觉,许多闺阁小姐都愿与她交好,易宁便是其中之一。

    “书恩,晏姑娘。”易宁走上前,气喘吁吁的。

    晏随递过手帕给她,笑着让她也上了马车。

    “郡主跟着唤我一声阿肆,可好?”这意思就是想与她交好了。

    柴书恩与她是好友,自然是认识的:“喂,刚才多谢你了。”她们听到了那番嘲讽。

    易宁摆了摆手,满不在乎“我就是见不惯她们。”

    三个人皆不是扭扭捏捏的人,闲谈趣事的眨眼间就到了柴府,晏随将她们送回了府上,途径如玉楼时,听着外面的女子邀客的声音,她掀开车帘,抬眼往上看去,正好对上了一双似醉非醉的桃花眼,那男子懒懒的靠着,一脸的云淡风轻,嘴角饱含笑意,一袭红衣迤地,发丝微微束起,慵懒倜傥而不自知。

    弦儿跟着瞧过去,自是也看到了那人,她不由得叹出了声。

    晏随被脑子里突然浮现的“妖孽”两字逗笑了,是挺妖孽的,若说红颜祸水,沈晏与晏随不敌他万分之一。

    “何时如玉楼也出小倌了?”弦儿纳闷。

    “噗,他若是小倌怕是万金也难求。”晏随是忍不住了,若是那位高高在上的爷知道有人将他当做小倌,也不知是什么心情。

    而那扇窗前的男子,似乎听到了这番话一般,摇扇子的动作微微一滞,看向慢慢离去的马车。

    到了相府时,已经快过酉时,一家人望着门外,等她回来。

    “老爷夫人!小姐回来了!回来了!”门童高声喊到。

    晏知予跑出来,见她完好无损也就放心了。

    晏随看着从厅内走出来的几人,面上的担忧皆放了下来,她心里不禁有些愧疚。

    “父亲母亲,女儿与书恩还有易宁一处,忘记告知家里一声了……”

    晏如沉爽朗的笑了笑:“夫人我都说了阿肆不会有事,我晏家儿女若是半点风浪都经不起谈何有用!”

    晏夫人瞪了一眼他,揽着晏随走了进去“易宁?可是南安亲王家的那个?”

    晏随点头,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又听到晏夫人说道:“这孩子倒是随了她父亲的义气,是个不错的。”

    “老南那老头子能生出那个漂亮闺女也不知修了什么福气。”晏如沉走进来一听就道。

    “阿肆也长大了,总待在府里从未接触过那些个贵夫人,正好过几日皇后娘娘开了赏花宴,到时候带你一同进去可好?”晏夫人摸了摸她的鬓发,温和的说道。

    晏随自是答应了,她得打听消息才能得偿所愿啊,既然是宫宴,沈家家眷肯定会到场……

    到底是注重女儿家的名声,那日比试一事并未散播出去,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罢了。

    “胡闹!”齐老爷指着跪在正中央的齐园斥道:“晏随是你能惹得起的?晏府在朝中什么地位你不清楚?”

    是了,齐家只不过是个从三品司运史,虽说地位也不算轻和晏家比起来却是上不得台面的。

    晏家得了太祖皇帝的庇佑,曾下旨无论谁坐上那个位置,永远不可动晏家,晏家也得在朝堂上一辈子为君效忠。

    “老爷!你只惦记着你的官位,可曾想过园园她已经及笄了!”

    齐家有好几房小妾,嫡女却只有齐园一个,庶女却是有不少,独独只有三姨娘生了儿子,这些年齐老爷为了保官位,将一个个女儿送了出去,齐夫人样貌平平,几位姨娘却是个顶个的好,而齐园恰好就随了齐夫人的样貌,资质一般,若非在才学方面有所成就恐怕也是一事无成。

    “爹,女儿能赢过她的……”齐园双眼哭得发肿,手上也有几道戒尺的痕迹。

    齐老爷听了这话忍不住吼道:“赢?赢了让县主与你做下人?”说着有气不过拿起戒尺准备打下去,却还是停了下来。

    “试验结束之前,你就在府中闭门思过,不用再去了!”

    齐园这下,是彻底的嚎啕大哭,齐夫人怒其不幸的拧了她几下“你做甚要去招惹她呢。”

    母女俩心里都清楚,这回齐家和晏家是对上了,谁都知道晏家人对晏随有多重视。

    而此时的晏家却是其乐融融,他们并不为学堂一事而担忧,正在院子里种花。

    次日一早,易宁和柴书恩一同到了晏家,晏夫人招呼着晏随,送她们出府去学堂,今日齐园没有来,巧的是沈家两位小姐只来了沈慧,沈舒也没有来。

    易宁桑了桑柴书恩两人,小声道:“你们可知齐园出事了?”

    晏随不知道却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果不其然就听她道:“齐家老爷禁足了她,不过她也是可怜,平白无故当了枪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齐园自己也会想通的,不过说来,晏家人讲骨气,输了就是输了赢了就是赢了,输了不自卑赢了不自骄晏家都当是闺阁小姐之间的比试罢了只有聪明反被聪明误之人会牵扯到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