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涛云岭
繁体版

第七十八章 老东家迁址了

    已经是入秋了,慢慢没有了那炎热的感觉。

    今天的天气真是不错,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看看外面的天,湛蓝湛蓝的,人的心情一下开朗了起来。顺子在办公室里觉得有点无聊起来,不禁站在阳台上欣赏起天气来,心想,真想找个地方去透透气才好。突然他的电话响了。

    “老同学,老东家要搬走了,我们找个时间去看看不?”智承给顺子打电话说。

    “日期还没定吧?”顺子知道智承说的是湘冶外迁的事,这件事已经是确定的事了。

    “老尹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就在这个月了,到时会有个停炉的仪式,咱们一起去看看。”

    “好的,到时我们多叫些同学去吧,能叫的都叫上。”

    其实老东家外迁,顺子是知道的,因为市里的工作报告已经说得很明确的,随之关停的企业还有另外一百多家企业,核心企业一关闭,其它一百多家企业关闭也就轻松得多了,因为那一百多家企业要么是为老东家做配套的,要么就是利用老东家的副产品做为原料,老东家不关闭,别的配套厂自然也是关闭不了的。但工作报告里也说得很清楚,那里已经是市区的主要污染源,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不关都不行。

    话说老东家外迁的方案最终定了下来,主产品生产由于环保的原因要求全部外迁到了矿区去了。老尹作为生产部的主要负责人,自然更忙了。他不得不又把儿子交给了学校寄宿了,他儿子在学校里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

    外迁一事,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落在了生产部的身上,各种资料的准备,各科设备的搬迁顺序都要由老尹他们来最终确定,生产部的人已经连轴转来完成这事了。小半年时间他们把全部资料准备齐全,所有的设备搬迁计划全部制定好。

    这段时间老尹有点烦心,不只是因为外迁方案的事,还有员工补偿的事。员工补偿不属于生产部要管的事,但上面已经要求充分考虑到补偿的问题,一定要做好解释与维稳的工作。

    厂里对人员的安排已经确定下来了,中层以下的干部与员工,五十岁以下全部提前退休,老尹想退休,但年龄没到,而且也属于高层了,自然不在退休之例。顺子以前的老搭档蔡哥在退休之列,他退休了。

    关于蔡哥的退休,顺子以前知道湘冶可能搬迁的时候就曾经跟他联系过的,所以知道得比较详细。那时蔡哥担心退休金太低了,当时顺子还曾安慰过他,告诉他按政策也不会太低的,并且按政策给他估算了一下,退休之后也还是有三千左右的。

    “三千块能干什么?”当时蔡哥说。

    “你可不能这么算呀,你才五十来岁,总还可以找到一些事情来做的。再怎么不行,去当个保安也有二千多,加在一起一个月不就五千多了?而且工作自由得多,想做就做,不想做也能过得下去的。厂里那环境工作也不算优越吧。”顺子这样说。

    听顺子这么一算,蔡哥开心了起来,希望退休越早越好了。蔡哥是算清楚了这笔账,但那些来厂里找事的人却没有算清这笔账,他们希望厂里管着他们的一切,这怎么可能呢?已经不是十几二十年以前的情况了。

    蔡哥退休了,他是开心的。他小孩已经大学毕业了,也没有什么负担,倒是可以安享退休生活的乐趣了,虽然退休金差一大截,但毕竟才五十岁的人,倒是可以做一番自己的事。还有不少象蔡哥一样的人也退休了。

    也有不甘退休的人,不退休又能干什么呢?老尹对这次搬迁最清楚,厂里借着搬迁之际对大量的设备都进行了更新升级,同样的产量,需要的人员从原来的五千人下调到了一千人左右。生产效率是原来的好几倍。他想,这种搬迁,其实可以让企业放开手脚来发展了,没有了历史的包袱,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越到临近搬迁的日子,越有一些员工到办公楼来找事。这天,又有不少员工在办公楼的外面了。

    “外面聚集了不少人,估计今天又不得安宁了。”老尹看着窗外越来越多的人,自言自语。

    “我们部门要做准备啊,先保护好资料。到时真有人冲进来就有麻烦了。”老尹吩咐其他人员。

    “你说这些人啊,厂里的补偿方案不是已经出来了吗,市里也有配套的政策在落实,怎么还在闹这事?不过好像也就那些人在闹了。”有人说了起来。

    “如果能让我退休,我也退休算了,我想退休还想不到呢。”有的人不解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他们能跟你们这些年轻人比吗?你们有知识,有能力,随便都可找到工作,你们退休的事想都别想,我还想退休呢。你们都别说了,别再添乱了。”老尹教育起那些年轻人来了。

    老尹示意他们不要说话,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就可以了。老尹觉得事态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严重,因为他看到里面有不少都是以前在分厂里时的老面孔,那些人对企业有感情,可又没有别的什么技能,现在出来的政策虽然可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但他们要想有更多收入却也找不到什么门路。只是有些员工感情上还不能接受这一个事实,心里憋屈着,但他们不知道现在环保是一条红线,不管什么企业都不能碰。

    很快,厂里的领导与市里的领导都到场了,还有好多的警察也过来维护秩序了。老尹一直站在窗户边看着,听着。领导讲的那些话他都已经很熟练了,领导讲了相应的政策,市里表示正在加紧落实。正象老尹说的,很多人是感情上不舍,慢慢地人群也就散了。

    在顺子看来,这更应该看做是湘冶进一步发展的极好机会,当然顺子只是单纯地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考虑的,对那些提前退休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想法了。

    老尹告诉了智承他们这些同学厂里最后的停炉仪式时间。

    停炉这一天,厂里最后停炉的仪式举行得异常隆重,还请了省里市里的领导来参加停炉仪式。那天顺子与智承都去了,他们是找老尹要了两张嘉宾通行证自己去的。仪式的现场有好几百号人,他们两站在最后的一排,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炉门打开了,以前通红的火苗开始暗了下来,随着煤气表的示数归零。总指挥宣布告停炉仪式的结束,也宣告了老厂址的彻底关闭。

    其实这只是个仪式,一百多公里外的新厂区早就已经开始生产了,再过一周,这里拆过去的核心设备安装完成就可顺利生产出产品来了。

    老尹一直在为仪式忙前忙后,现在仪式结束了,他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他把顺子与智承带到了办公室。

    “我估计这里也是最后一次来了,今后这里将改做它用了。”老尹打趣起来。

    “你们那新厂怎么样?不会又是这边的翻版吧!”智承问。

    “你们下次过去的时候,我带你们去看,那边真是先进。大量的工作都是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了,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用上自动化。你们还记得那个堆码作业不?就是那时招聘面试背麻袋的那个,现在都是机器人在做了。”

    说起堆码,顺子当然记得,顺子就是那阵子调上来做技术与管理的。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那最后一次顶职来了,那时顶职只有一个面试考核项目,那就是背麻袋,麻袋里装着一百公斤的货物,凡是子弟能背起的就可入厂上班,进厂之后都是安排在堆码岗位,那堆码的工作就是把铸好的产品按规定的形状堆码好。

    “这里停产了,这块地下已经污染得不成样了,还能干什么?”

    “这块地做居民用地已经不合适了,据说要把地面做一个处理,最后改工业文化遗址吧,改成休闲公园,咱这厂里只留这一栋办公楼的,具体方案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地方搞了几十年,地下污染都很严重了,基本上是废了。种上草,种上树,建个公园估计都没有人来。”老尹笑了起来。

    “厂那一边好像规划了一个很大的物流园。一带一路的铁路货运站也在那边。我感觉这样也要比原来好。到时说不定那里也有很多机会的,要不到时我们这些人一起在那里弄个公司也是不错的。”老尹继续解释着。

    老尹说的是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那是市里重点建设的一个项目,不但有物流园,还有一系列的高科技企业即将入驻,特别是本地的一些科技型企业将要入驻,配套的道路改造与桥梁建设已经开始施工。但今天这个场合,顺子没有去做更多的解释。

    “那你也退休算了,把你那几套房卖了,到那去创个业也行。”

    “还别说,真有这个想法,过几年我退休了就来做这事,就当娱乐一样。”老尹笑着说。

    看着有人找老尹了,顺子与智承离开了老尹办公室,回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回来的路上,顺子跟智承说:“好像我们一起进厂的几位校友也退出来了,他们不想往那边去,都各自另外找工作了。”

    “他们好几个人实行了工龄买断吧,工作一年补一个月工资。算起来也有十几二十万吧,算到退休年龄的话一年补下来也有万把块了,再加上原来说不定有些灰色收入在里面,就更不止了。而且都是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各种人脉都在的,他们找工作并不难的,说不定还混得好些。”智承说,这里面的套路智承比顺子更懂的。

    被智承这么一说,顺子觉得老东家的这些处理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