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涛云岭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陈经理的烦心事

    话说上次顺子帮陈经理做了企业培训之后,顺子与陈经理的联系频繁了起来,而且顺子甚至有时会带着学生去陈经理的物流部门参观一下,陈经理对学生的到来总是挺欢迎的。

    由于离得近,陈经理没事的时候在外面溜一下不自觉地到了学校里,然后看着顺子没什么事的时候,干脆坐下来聊上一聊。陈经理喜欢学校的氛围,来学校里走一走他可以暂时抛开部门里的那些事。有时在学校聊到了吃饭时间,就干脆在学校里吃了饭再回去。

    这天,陈经理顺子这里来了,吃完了中饭,对顺子说:“你们学校的伙食还是不错的,比我们单位的工作餐要好。”

    “那是自然了,你陈经理来了,肯定要好好招待才行。”顺子笑着说,跟陈经理开起了玩笑来。学校里有招待企业客户的餐券的,陈经理可算是客户的,顺子干脆他来了就去弄餐券来招待他。

    吃完了饭,陈经理看着那些匆匆吃饭的学生,不禁感叹起来。

    “如果我们的员工能象你们的学生一样这种素质就好了。”

    “那你就在我们这里多招些学生去就业呗。”听到陈经理这么一说,顺子不失时机地推荐起学生就业来了。

    “这个主意不错,你帮我发动发动。”

    “这个事我只能帮你宣传宣传,推荐的不一定是合适的,这种事还是得看你陈经理的了。要吸引学生过来就业,那还是得你给他们有想头才行的。”顺子说,顺子说的想头其实更直接点说就是待遇、晋升空间这些了,而且学生的就业顺子不好刻意去做的。因为顺子给学生推荐就业遇到过很尴尬的事情。

    以前,顺子给学生推荐就业,学生开始都很高兴的,但慢慢地学生习惯了工作之后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是发展好了,大家都高兴,如果是发展不好,最后就又会责怪老师没推荐得好,这种确实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陈经理讲到推荐就业这事,顺子是不会去做评价的。

    “不管怎么说,你先帮我关注一下吧,其实招到合适的人,还得看缘份才行,特别是我们这种民企,职工队伍的稳定是一个大问题的。”陈经理说。

    听到陈经理这么说,顺子不好再说这事了,两人聊起了别的事来了。

    “我发现上次培训之后员工对业务还是有一些帮助的,现在员工之间的配合是要好了些。”陈经理跟顺子说。听陈经理的意思是,自从上次培训之后,员工对各岗位之间相互配合意识更强了。

    “一次培训效果不会太大,应该算是给职工提个醒的作用,管理这事可不是一次培训就可解决的,要长期系统化培训就更好了,而且制度这些都要跟上来,结合制度的实施来培训效果会更好。”顺子笑着回答他。

    “要说到培训,集团也会组织的,但总感觉与生产联系得不够,也不好怎么说了。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也说不上来。”陈经理想了会,说。听得出来陈经理对集团的安排是不满意的,但他也只能服从了。

    顺子觉得,陈经理所说到的缺少点什么来,应该是整章建制没有做到位的原因。

    “你那部门那些事,还是要用制度来管才好,象你这样天天在现场指挥也不是个事,现在才二三十个人岗位上班还好,如果哪一天人多了,部门复杂了,那时就更难管理了。”顺子说。

    “有八十来号人,不只二三十人的。”陈经理纠正顺子说的人数。

    顺子当然知道他有七八十号人,他说的是正时在生产现场上班的人数。行政与职能一块有十来人,其余的人员都是要分早班与中班的,每一次在生产现场的也就二三十人了。顺子没有去理会陈经理说的人数。

    “不过用制度来管人,要系统来考虑才行,各个班组的人相互关联的,做得不好也容易出矛盾的。看你们公司现在发展好快,特别是那产业集群一带动,估计你后面事情会越来越多的,如果到时还要靠你现场一手一脚地指挥,估计你也受不了的。”顺子说。

    陈经理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不过还好了,你陈经理精力充沛,应付那些事都不是问题的。”顺子开起了玩笑了。

    “你就别拿我开涮了,说认真的,你告诉我有什么办法不?我现在可是不好受的,现在任务一重,集团那边的意见却越来越大了,象我们这种辅助部门跟他们生产部门不一样的,就象后妈养的。最近传出了要成立物流公司的说法,到时还是这样的话,麻烦就大了。”陈经理说着慢慢来了脾气。

    顺子说的话触动了陈经理的一根敏感的神经。自从政府规划起产业集群后,湘城集团的业务发展量增加了很多,各种物料都通过他们物流部进入到集团。现在正面临着事越多,错误率也越高的境地,集团已经多次批评他们物流部了。如果真成立物流公司的话,到时他陈经理不可能再在现场指挥的。

    “要不你们请家咨询公司来做吧,他们经验足,也有时间。”顺子说。

    “以前集团请过,也对物流部专门做过改进,但改出来也没有效果。”陈经理有点郁闷了。

    “放在集团里面一起做会有麻烦的,咨询的人是不是懂你们的业务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懂你们的业务,做也是瞎做,就算懂了你们的业务,也得慢慢做的。我估计你们放在集团下面来做,肯定就几天就做完了吧,那样的话就做太急了吧,你们别催他们啊,让他们仔细点做,做快了你们也跟踪不清,也不知道效果的。你们可以先评价一下效果嘛,做不好不给他们后面那七成的项目款呗。”顺子笑着说,又象是认真地说。

    “对,我也感觉他们做得不够细,整个过程就去过我们部门两次,都是小邝配合的。”陈经理深有感触。

    “小邝?就是那行政主管吗?”顺子问。

    “对的,她做事挺利索的,当时很快就把制度这事整理好了。”

    陈经理提起小邝,顺子想起那“内幕”的典故来了,不禁笑了一笑。心想:“你让搞行政的来做流程的制度,这个风险大了。”

    突然陈经理想起了什么。他问顺子,“你怎么知道先付三成的款的?我好像没跟你说过吧。”

    “你没说过呀,我们以前做项目都是按这个比例分期按进度付的,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顺子看陈经理吃惊的样子,解释了一下。

    “不对,你是说你以前是干管理咨询的?你以前没说过吧。”

    “这就怪不得了,我说怎么跟你聊管理的时候总感觉在剖析问题一样,怪不得你上次培训要求先去现场看了,这个还真是咨询公司的做法。而不象那些名校,一上来就是大道理,大理论,大理念地一通乱说,也不管适用不适用。那种说教式的培训,我们的员工听不明白,我自己也觉得那些东西不适用。”陈经理继续说着。

    顺子笑了笑,没说什么。他心里想,名校在管现场这一块确实是有些脱节的,他们搞理论研究,也不奇怪。

    “真说到整章建制,那也是一个很庞大的工作,那可要准备充分了才可进行,因为你们的规章是原来就有,单一调整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制度死角,到时扯皮推诿更麻烦,但如果规章有了问题,拖着也不是办法,迟早要出事。”

    顺子说出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陈经理是深有体会的。

    陈经理虽然不是学管理出身,但对管理上的一些东西还真自学了不少,对这些术语并不陌生。但怎么去做他就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不但他说不清楚,很多管理者也并没有真正的领悟。这个问题之前顺子跟老尹也聊过。老尹那次是因为他们在组织突击队抢修设备之后跟顺子说起的,当时顺子也让老尹最好用制度来防范突发事件,防范得越严,组织突击队的次数就会越少。

    “这事涉及面太广了,也不好办。”陈经理说。

    整章建制这工作太复杂了,陈经理是知道的,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甚至就算说清楚了也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各相关岗位配合,需要清理工作内容,还需要做工作分析以及后面一系列的工作。

    “也确实是不好办的,你陈经理一人之力要做这事还是比较难的。”顺子说。

    陈经理还担心一个事,那就是独立出来成立物流公司的事。他现在觉得,如果不重做整章建制,后面的管理工作也还是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如果不去这些事,也可以继续过下去,反正各个部门都是这样过的。万一成立了物流公司,员工人数估计也是成倍地增加,那时才是真正的麻烦事。

    但陈经理总感觉还有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能有什么办法?

    听顺子这样一说,陈经理觉得有道理。整章建制要有懂业务的人才可以,有了懂业务的人却也不一定能做好整章建制,因为懂业务的人不一定精通管理,即使有精通业务又懂管理,如果这个人来自企业内部,那在整理的时候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也都容易受到自己所处的岗位的干扰,有护犊子的倾向,甚至有这个倾向了自己也没有察觉到。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总之,要做到公平、合理、科学有效是很难的。

    但不管再难,整章建事也得做了。找咨询公司来做?已经找过了,他们做得太匆忙,时间太短总会有问题遗漏,在后面的修补过程中又不得力,慢慢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只是用新问题取代了老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