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涛云岭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探亲

    在国企里生活平静,工作稳定,这样的生活的好处就是生活安逸,可以潜心地工作。不好的方面就是人容易安于现状,在这种环境下,谈婚论嫁也是比较早的事情。没几年功夫,跟顺子一起进厂的同学都慢慢结婚了,有了小家,同学聚会少了许多。

    厂里的劳资员,大家都默认了有另一个职能,那就是给新进来的年轻员工物色对象。这也难怪,劳资员对所有员工的履历最清楚,对所有员工的工作表现也最清楚,再加上工会的工作带在一起做,往往也就打着关心职工的名义,把给年轻职工介绍对象这事也一并做了,毕竟很多学校里来的员工社会关系少,厂里的社交也不多,确实需要组织上的关心。

    顺子已经毕业三四年,说来年龄也不大的。但看着一起进来的同学大多有了对象,顺子也开始有点在意起来。

    肖姨分厂的劳资员,她让顺子去拿考核汇总表。

    想起别的分厂的劳资员都对刚进来不久的年轻人对婚姻大事很是在心,而分厂的劳资员却似乎忘记了顺子一样。顺子觉得劳资员对自己关心不够,决定探探她的口风。

    “肖姨,你还记得我呀!我还以为我已经被冷落深山没人问了呢。”这当然是顺子在开玩笑,每个月要向肖姨汇报一次员工的考核情况,怎么会不记得?肖姨四十来岁,有点胖,一看就知道是没有什么城府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刘厂长的那种坦荡作风的影响,平时说话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这是什么话呀,我每个月给你们发工资,怎么会不记得?你是话中有话吧,有什么事,直说吧。”听到顺子这话,肖姨有些不解。

    “我那些同学所在单位的劳资员也够热心的,总想着给那些同学介绍对象。”

    方姨听出了顺子的意思。

    “你的要求比较高,没有发现适合你的。没有合适的哪敢给你介绍啊!”肖姨说。

    顺子怎么也没弄明白,方姨怎么会认为他要求高了呢?顺子从来都没有跟她聊过这事,她又怎么知道顺子的要求高呢?太多的疑问。

    回到办公室,顺子还在想自己哪些方面表露了要求高。这时,蔡哥从现场回来了。

    “今天肖姨说我要求高,不敢给介绍对象,是怎么回事?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了。”顺子对蔡哥说。

    蔡哥看顺子今天突然说起这个话题,想了一下,说:“是有这个流传,今天你不说起我还不敢给你说这事的。”看来蔡哥也是这样认为。

    “我似乎没有聊过这方面的事吧,平时都认认真真的工作,从来不聊男女之间的话题的。怎么就认为我要求高了?”顺子不解了。

    “你呀,来这么久了还是不懂厂里的风气。这种事情,你越不说,别人就越认为你要求高。都觉得你是有更高想法的人,不屑于跟我们这些人聊这事。越是这样,大家就越认为你要求高了,越认为你要求高,就越不敢跟你提找对象的事了。”蔡哥说了一大串话。

    “那我就不明白了,一切都是猜测的?”

    “你看你啊,工作上的事一套一套,有条不紊。平时在一起玩的也是你们那些同学什么的,你们那些同学是什么人?你们这些来的学生,很多人将来都是要做厂里的中高层的。怎么可能跟下面员工一样呢?这样要求还不高啊!”

    蔡哥这么一说,顺子细细品来也觉得还是有点道理。顺子不打牌,不喝酒,上班有条理,做决策说一不二。在一个厂里,大家做了什么事都是一清二楚的,也难免对顺子产生这样一个认识。

    顺子想到了要改变一下,他试图陪着员工们一起玩玩。不过试了几次,也就打打麻将,喝喝酒什么的,这都是顺子不玩的东西,看着更难受。顺子受不了那气氛,也就不再试了。这倒好,那些人认为顺子想去参加却最终还是看不起他们,左传右传,更坐实了顺子要求高的传言。

    面对这种尴尬,顺子只能苦笑了,他心想:“也许是缘分没到吧,既然缘分没到,那急也没用。”他倒不急了。

    顺子不急了,但作为老同学的智承替他着急了。

    那年房改了,智承与爱人分到了新房,同学们自然是要前去进行一番祝贺。

    同学们都来得差不多了,气氛显得特别热闹与喜庆。智承两口子更是忙上忙下的,顺子在一旁帮忙。

    “下次你过来,必须带一个人过来了。”智承的爱人对顺子说。

    智承示意他爱人别这么说,她意识到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了,又补上一句:“小顾也是一样啊。”小顾是一起进来的校友。在同一批进来的校友里,就顺子与小磊还在单飞了。

    “看来我家这口子是给你们物色好目标了。”智承笑嘻嘻地说了起来,他想打破这尴尬的话题。不过智承倒是有办法,还真当起了红娘。没多久,智承还真的给顺子介绍起了对象。没多久顺子结婚了。

    那年夏天,顺子带爱人她回家探亲。顺子喜欢老家的夏天,那里天气凉爽。

    回到老家,忙完了各种应酬的事,顺子打算到以前的小伙伴那里串串门,聊聊天。现在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了。

    “别去找了,除了大郭叔家的都出去打工了,其余的都只有老人在家了,你跟他们聊不来的吧。”成远告诉顺子。

    这时顺子这才想起来,还不是过年的时节,打工的都在外面还没回来,确实很难找到人的。心里不禁嘲笑起自己来,“就你顺子一人有闲心在这个时候回来,别人都在外面忙着赚钱呢。”

    顺子想,“也好吧,能找到一个就一个,到时他们都会知道我曾经带爱人回来过了就行了。”。他决定去找大郭叔家的小波聊聊天了。

    晚上,顺子来到了大郭叔家,小波正好在家。现在来找小波玩不再是想玩他们家里存放的枪了,他们家也不敢存放枪了,现在的枪都管制起来了,顺子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一走进他家竟然会有这种小孩时的想法。

    小波结婚了,刚生了小孩,一家人都在喜庆之中,看到顺子来了,更是高兴。

    小波是家里的独生子,比顺子小几岁,但也算是同龄人了,小时候一起玩过来的,只是到了初中的时候,小波没考上高中,就在家务农了。在别人都忙着南下打工的时候,家里人不放心他,没让他去,他就在家务农了。后来返城后的阿森爸介绍大郭叔去长沙学了做面包糕点的手艺,回来之后大郭叔家开了个糕点店。现在小波就在家里操持糕点店了。

    “听说老肖家的三兄弟都打工去了,也不知混得怎么样?”顺子问起了小波关于老肖家的几兄弟,他们几兄弟都是跟顺子长大的。

    “他们三兄弟都在他们表姐那里打工,做的打字社的事,他表姐在深圳开了好多分店,听说还不错。那小的过年好像不经常回来的。”小波说。

    “他们那小的混得好些,人聪明些,他表姐把一些重要的事情给他做。现在他在负责深圳一个学校门口的门面了,专门给那些学生做些打字的活。”大郭婶听到他们俩在聊村院里的人,也凑了上来,补充了一句。

    “那他家老大与老二呢?”顺子更关心肖家老大肖力,因为肖力跟顺子是一样大的。

    “两个大的主要就是做些安装广告的事吧。听说也蛮辛苦的,工地上的广告、门面房顶上的广告他们都做,不管日晒雨淋的。上次据说遇到了台风,广告牌装了一半,差点出事了。好险的,他们做那事也要小心点。”大郭婶担忧的表情,她平时跟老肖的爱人聊得多,确实更了解些。

    听到这话,顺子也有了几分惆怅。

    “现在呀,跟你年纪差不多的,好手好脚的,都出去打工了。你大姐家几个儿子也出去了。”大郭婶继续说了,似乎对谁家的事都了解很多。

    “这个我知道,小浩在长沙,我家文子给他介绍进了养猪场学习养猪,这小子勤快,也肯学,虽然学历低了点,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倒也干得有声有色。大姐家那小林倒不太清楚。”说到大姐家的小浩,顺子自然清楚,文子会经常聊起在长沙的小浩。

    “你姐家小林去了东莞打工,在一家纺织厂里。老板是老乡,据说帮着老板跑业务,好像也还不错。”大叔婶果然知道得多,比顺子的大哥成远了解得还清楚。

    “小林的老板对他还不错,据说明年要派他去江浙那一带开展业务了,能出去开展业务的能力应该不错吧。”大郭婶继续说着,做着她的各种推测。

    “不过啊,根据我的猜测,你姐家的小浩将来肯定会回来做事的,别的几个就不一定了。”农村里的妇女说起来话就是多。

    “也不一定吧,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有什么依据这么说?”顺子不知道说什么,随口应和着,顺子其实没有什么心思去想这些事,自己在城市里生活压力挺大的,其实更多的只是随口问问,并没有精力去多想这些。

    “你看吧,小浩在长沙替别人养猪,到时有本事了还不自己回来办个养猪场啊?另外几个做的那些事,回来也没什么用的。”大郭婶说了自己的理由。

    顺子就这样听着,也不知听进去了还是没有听进去了。心里只是想,如果小浩要回来办养猪场,技术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应该是有这个能力的。

    聊得差不多了,顺子回家了。后来顺子回城的时候,大郭婶送来了不少特产让顺子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