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操口中的豚犬儿
繁体版

第十八章 黄鹤楼

    很快,船队来到了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处。

    此处被称为夏口,在汉水的右岸,长江北岸,现在只是一个小的市镇。

    而江夏郡的治所西陵距此还有一段距离,要继续向长江下游一段。

    朦朦胧胧可以看到长江对岸一座高山,应该是黄鹄山了,孙权曾经在此筑城,扼守长江中游。

    大名鼎鼎的黄鹤楼就建在黄鹄山上,不过此时还没有修建。

    想到孙权,刘琦又想到了孙坚、孙策。

    现在是初平元年3月,也就是190年,历史上孙坚攻打荆州的时间是191年,孙坚死于192年初,战争大概就发生在明年下半年了。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荆州将迎来一次生死存亡。

    刘琦又看向对岸的黄鹄山,随着船队的继续向前,渐渐清晰。

    若能把水军迁到此处,可以距襄阳更近,下游的扬州也是近在咫尺。

    刘琦顿时感觉思维开阔了许多。

    “靠对岸停船!”刘琦吩咐着,“辎重船停夏口镇,其他船只到对岸停靠!”

    夏口镇可以停靠大量船只。而对岸历史上孙权筑城的地方现在还没有大型码头。

    不过因为两河交汇的便利,也是形成了沿河的聚落,有很多。

    随后刘琦乘坐的大船在对岸找了个地方停下。

    “走,我们去山上看看!”刘琦说道。

    伊籍安排停了船,找护卫去找当地的向导,自不必说。

    从岸边距离山脚并不远,是平原地带,地势广阔。

    刘琦自从在洛阳向刘虎讨教了练矛之法,每日练习,身体也得到一定锻炼。

    不过爬山还是感觉到累,还是要坚持锻炼啊!

    黄鹄山绵亘蜿蜒,宛如蛇形,山体是狭长型,后世此山改名为蛇山。

    “公子,此山矗立在长江一侧,在山上俯视大江东去是何等景象,我等今日也随公子见识一下了!”伊籍说道。

    “吾等皆北人,这南国风光确实难得一见!”石韬笑着说道。

    “公子入襄阳后,如今是第三天便去江陵,可见公子之心急迫,如今岂会因闲情雅致登山观景!!”徐庶若有所思的说道。

    “元直有何见解!”伊籍问道,昨日,他和徐庶、石韬经过交谈,发现此二人虽然年轻但都不可轻视。

    “此处地势险要,扼守长江中游,若我为将,当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庶坚定地说道。

    “公子恐怕也是看出了此山的重要之处,才要登山观看!”

    “敢问公子,我说的可对!”徐庶问道。

    “哈哈,好你个元直,猜的我心,不过我想的是在山上建一观景楼,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黄鹤楼,闲时在此游览小住,岂不美哉!”刘琦笑道。

    “公子说的我都想留在这了!”石韬赞同道。

    说着,众人已经登到了山顶,黄鹄山海拔不到100米,长度大约两三里,若在山下筑城,和山体很容易连接起来。

    黄鹄山就是天然的军事楼,用于瞭望守戍。

    “好一处紧要之地!”刘琦赞道。

    “机伯,你随后对此山进行测绘,包括山下的平原地带,看如果在此处筑一座方圆三里之城,连接此山,需要耗费几何!”

    夏口筑城就由自己来吧,这一世江东必没有孙氏立足之地。

    “筑城,公子大气魄!此处筑城,想必将成为江夏郡的精华之地!”伊籍应道。

    刘琦淡淡一笑,向长江下游看了一眼,岂止是为了江夏。

    此时山上已有简单的亭台,应是当地人为游山所建。

    站在亭台里,对长江西向东的流逝,一览无余。

    顿时都陷入了这个天地间的壮丽之中,仿佛一切的争端,欲望都不可提。

    脑海里没有其他的杂念。

    刘琦摇摇头,现在可不是叹山水壮丽的时候,心中又有些失落。

    乱世之中,谁又不是拼命挣扎呢!突然,刘琦就失去了继续游览的兴致。

    只有当自己掌握住自己的命运之后,才能不负如此大好河山吧。

    “走吧!”

    伊籍等人也跟着刘琦走了下去。

    回去的时候几人看刘琦不说话,都感觉到刘琦心中也许想到了什么,都没有说话,显得沉重了许多。

    因为登山耽误了时间,众人在夏口留宿一夜。

    第二日终于到达江陵水寨。

    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迁都之地,名郢都,汉朝后一直是南郡的治所。

    荆州的水军也治所在此。

    水寨在江陵城东侧,从外面看规模比较大,战船停靠在水寨两侧,有军卒在战船上来往训练。

    蔡勋早早的迎接了过来,带众人来到水寨后方的营寨。

    众人分宾主坐定,刘琦跪坐在最上侧。

    右侧是伊籍、石韬。

    左侧是蔡勋、徐庶。

    终于到了这一刻,开始自己立根基,练军队的时候。

    “此为伊籍,我伏波军之主薄,管理造船和后勤辎重、一应征兵、钱粮事宜均由其管理,汝等不可怠慢!”刘琦首先介绍道。

    初次议事,刘琦要把职权名分确定。

    “诺,见过主薄!”

    其他三人都是应命。

    伊籍连忙起身道:“定不负公子所托!”

    “此为石韬,我伏波军功曹,掌记功考功,军中律法、文书!”

    “此为蔡勋,我伏波军司马,领1500兵!”

    “此为徐庶,我伏波军假司马,领1500兵!”

    徐庶初领兵,刘琦只能让他先代理司马,待展现出才能之后,自然可以简拔。

    “诺!”

    “诺!”

    “诺!”

    三人都是连忙答应。堂内气氛顿时严肃了很多。

    “今日职责已定,我给予汝等五日时间,蔡勋,把兵员和辎重,船务相应事宜进行交接!”

    “船坞的造舰情况详细向伊籍交接,不可遗漏!”

    “诺,公子!”蔡勋说道,他看着刘琦雷厉风行的样子,这是以前面对其他人没有见到的情况,瞬间没有了轻视之心。

    这次跟随公子,也许是自己发迹之时。

    他在蔡家只是旁支,和蔡瑁这一支没法比,以后想要发展,还得看自己的奋斗。

    现在他是看到了一丝希望,只要把水军练好了,以刘琦的身份又何止于伏波校尉,自己岂不是水涨船高。

    想到这些,蔡勋心里一阵火热。

    刘琦看蔡勋毫无迟疑,也很满意,若蔡勋以为自己被派来管理水军,以后自己就只能依靠他,那就大错了。

    即便没有徐庶,他也会有其他办法分蔡勋之权。

    这支水军是自己的根基,她的主人只能是他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