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儿
繁体版

第二百四十一章 推波助澜

    针对A银行孝北县支行在洪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孝天市分行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涉及好几个方面的内容。

    比方,要求孝北县支行建立专门的档案室,把会计档案、信贷档案、文书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并落实专人负责;要求孝北县支行把微机室和配电房从一楼搬到二楼以上的楼层,对业务数据做好备份;要求孝北县支行配备专用运钞车,确保押运工作的安全……

    虽然说,这样的整改通知书有点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但如果切实按要求整改到位了,还是能够起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洪灾对于A银行孝北县支行也是一件好事情。或者说,坏事变成了好事。

    A银行孝北县支行按照行领导分工及部门工作职责,确定了整改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在上上下下正忙于问题整改的时候,支行行长刘崇高的思维方式却与众不同。他觉得,A银行孝北县支行遭此劫难,或许正是他飞黄腾达的好机会。能不能借题发挥,利用抗洪抢险做一篇文章?把A银行孝北县支行好好地吹一吹,标榜自己领导有方、抗洪得力呢?他把陈俊杰叫到行长室,眉飞色舞地谈起了他的奇思妙想。

    “这次洪灾孝北县两百年一遇。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确保了支行资金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把遭受的损失控制到了最低限度。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办公室要好好总结一下,提炼提炼。弄个材料,推几个先进典型,突出A银行孝北县支行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迅速上报市分行。还要向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大张旗鼓地宣传,要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陈俊杰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不停地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几天,陈俊杰就开始了“苦难的历程”,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点写材料。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终于弄出来一份完整的A银行孝北县支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

    材料交到刘崇高手里后,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却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东西。唉!陈俊杰虽然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但学的是会计专业,写材料并不是他的强项。

    刘崇高口是心非地表扬了几句,又耐着性子提了一些修改意见。他特别强调,先进事迹材料要突出A银行孝北县支行主要负责人科学研判、沉着应对、正确指挥、运筹帷幄,对抗洪抢险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陈俊杰于是按照领导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再次提交给领导审阅。

    刘崇高仔细地看了看,还是觉得不满意。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写材料这碗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吃的。看来,这份材料只能让王加根操刀才能达到他的预期。

    一想起王加根,刘崇高心里就感觉不舒服。这家伙仗着自己有点儿本事,会写几篇文章,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对他这个支行行长缺少应有的尊重。王加根不仅曲里拐弯地与他作对,还经常面对面与他争吵,不听从安排,不服从指挥。

    最让刘崇高恼火的是,他的很多小伎俩总是瞒不过王加根的眼睛,动不动就被这家伙揭穿了,让他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他一直视王加根为眼中针、肉中刺,总想找个机会整治他。可这家伙群众基础又特别好,在A银行孝北县支行威信高,在孝天市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更让人可怕的是,这家伙脑子清醒,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总是拿捏得非常准,很难抓到他的把柄,难以把他怎么样。

    为了组织“花园大酒店”项目资金,刘崇高让王加根跑了两趟YC市。王加根第二次从YC市回来后,情绪非常激动。跑到他的办公室,与他大闹了一场,还说他与季局长串通一气,故意设陷阱……

    “季局长不是他妈的个好东西!地道一个害人精!上次要我们银行买他小舅子的桔子,结果把赵国栋害死了。这次又弄出个什么花园大酒店项目招商引资,其实就是个大骗局。我怀疑他和张向东是一伙的,目的就是想偷我们支行的汽车。”王加根在刘崇高面前拍桌子,不管不顾地大声喊叫,“两次去YC市,我如同走在刀锋上。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撞到狗子,如果不是小季有经验,我们就步了赵国栋的后尘。这次要不是我多留了个心眼儿,桑塔纳就被他们偷走了。要是把支行的汽车弄丢了,我在A银行还呆得下去么?季局长这条线是你刘崇高牵的,你为什么不亲自去宜昌?你不就是怕死么?不就是怕上当受骗承担责任么?你怕,未必我就不怕?你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身为领导,你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害人?”

    面对王加根连珠炮般的质问,刘崇高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说他“处心积虑地害人”,确实有点儿冤枉。他也不知道季局长介绍的花园大酒店项目是个骗局,更不了解张向东是怎样一个人。他也是被那“三千万元投资”“八百万元汇票”蒙蔽了,失去了对真假对错的判断力。不过,王加根说他“怕死”“怕上当受骗承担责任”却一针见血,戳到了他的痛处。

    自赵国栋车祸身亡后,刘崇高每次坐汽车心里都不踏实,尤其是夜间坐车跑长途,他更是感到恐惧。

    有一次,他坐车从孝北县老城区去新城区,汽车在经过京广铁路花园北道口时突然熄了火,停在铁路轨道上。他如同有条件反射,一下子推开车门,下车跑到铁路轨道线以外。当时汽车上还坐着韩忠勇、王加根和钟秀娟,刘崇高的快速和敏捷让他们看得目瞪口呆。不过,司机小李很快又把汽车发动了,驶离了铁路轨道线。这虽然是个小插曲,但足可以看出刘崇高惜命怕死,而且特别自私。

    对于花园大酒店项目,刘崇高一直将信将疑,毕竟孝北县还没有引进过这么大的项目。他当然希望“港商”黄老板的投资是真的,这样A银行孝北县支行就抓到了一个大客户,未来几年都不愁饭吃。但万一这是一个骗局呢?其中隐藏着哪些风险?刘崇高又拿不准。

    因此,他不想深度介入,不愿意去YC市与张向东及“港商”黄老板接触。反正他已经牵过线,将来事情办成了,功劳有他一份;如果出了什么意外,他又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采取的就是这种可进可退的策略。让别人去探路和冒险,自己在家里坐享其成。本来他以为自己做得很隐蔽,没想到王加根三言两语就戳穿了。

    有了这次争吵之后,他就下决心要修理王加根,灭灭他的嚣张气焰。在A银行孝天市分行考察孝北县支行后备干部时,他狠狠奏了王加根一本,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他要阻止市分行提拔王加根,不能让这家伙进入孝北县支行领导层。如果这家伙与他搭班子,他将来的工作就更难做,甚至对他的行长位子都会构成威胁。

    不光要阻止提拔王加根,连党组织也不能让他进。

    刘崇高知道,王加根一直想入党。每年都在写入党申请书。在牌坊中学教书的时候,王加根就是入党积极分子,被学校党支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由于发展指标有限,加上他又不安心教育工作,总是想着跳槽和调动,结果未能如愿。调入A银行后,刚刚进入一个新单位,别人了解和熟悉他需要一个过程。在孝天城工作仅一年时间,入党自然不可能。选调到孝北县工作,担任A银行孝北县支行办公室主任,应该是最有希望加入党组织的,但他又被指标拦住了。

    党章上说,发展党员“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时,还是习惯于定计划、分指标、集中发展。通常在每年六月份完成相关申报和审批手续,七月一日建党节时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A银行虽说是中央企业,但各分支机构党组织还是属地管理,接受地方党组织的领导。A银行孝北县支行成立的最初两年,孝北县委没有分配党员发展指标给他们。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支行领导班子发生贪腐窝案有一定关系。今年改朝换代,由新任行长刘崇高兼任党支部书记,孝北县委才分配给他们一个党员发展名额。

    拿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党员发展指标后,刘崇高就打起了他的小算盘,有了他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他与孝北县地税局季局长有君子协定:季局长接收他老婆到孝北县地税局工作,他关心季局长侄女婿史涛的进步。季局长已经履行了承诺,而他至今还没有实际行动。

    夏宗明被提拔为纪检组长后,他有意让史涛担任支行人事股主要负责人,无奈孝天市分行不同意。理由是,史涛不是党员。人事股长负责干部组织工作,只有党员才有资格担任。为了达到提拔史涛的目的,他就想把A银行孝北县支行今年发展党员的指标给史涛。

    先是动员史涛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然后主持召开支行党支部大会。会议一个很重要的议程,就是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A银行孝北县支行今年发展党员的对象。

    支行入党积极分子共有四个人:王加根、史涛、陈俊杰和黄义鹏。参加党支部大会的党员共有十三人,每人最多可以推荐两个发展对象,只推荐一个或者弃权也可以。最终的投票结果是:王加根十三票、陈俊杰四票、史涛三票、黄义鹏一票。

    这个结果让刘崇高傻了眼,叫他感到很为难。如果按得票多少确定发展对象,无疑应该是王加根。但王加根占用了这个指标,史涛就落了空。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也没办法向季局长交待。

    怎么办?刘崇高冥思苦想了好几天,最后决定,今年上半年A银行孝北县支行就不发展党员了,指标留到下半年再作打算。

    进入六月份,当孝北县好多单位和部门开始喜气洋洋地发展新党员的时候,A银行孝北县支行却悄无声息。

    七月一号,孝北县委召开庆祝建党七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同时举行预备党员集体宣誓仪式。孝北县当地的人民银行、B银行、C银行、D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有预备党员参加,唯独A银行孝北县支行空缺。这种不正常现象让与会者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传言A银行孝北县支行又出了案子。

    刘崇高也为此担心过,害怕内幕被王加根知道了,多次嘱咐夏宗明要严格保密。在支行党支部大会上,他也强调过纪律,要求全体党员保守党的秘密,不得将支部大会的表决结果向非党员泄露。不过,做贼的人总是心虚的。自从他卡着指标不给王加根,每次见到王加根心里就不安。他察言观色,将王加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入党联系起来,猜测这家伙是不是知道了内幕。

    建党节前后,他发现王加根确实比较焦躁,但后来又慢慢恢复了常态。紧接着,王加根就忙于跑花园大酒店项目资金,跑财政税务系统账户清理。在抗洪抢险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刘崇高判断,这家伙对党支部大会的投票结果一无所知。

    至于王加根会不会答应撰写支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他心里还是没有底。毕竟王加根现在是支行存款股长,不是办公室主任。

    “试试吧!搞写作的人总是希望文章能够发表。让他写材料,是给他提供发表文章的机会。或许,他会接下这差事。”抱着这样的心理,刘崇高电话通知王加根到行长室,把上次对陈俊杰说过的那些话,又对王加根说了一遍。

    “有必要吗?”王加根听说要写A银行孝北县支行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首先提出了异议,“我个人觉得,这次抗洪抢险没什么值得宣传的。遇到这样的天灾人祸,任何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会这么做。这是本能驱使,与思想境界高低没什么关系。守土有责,大家只是做了他们本应该做的事情,不值得自吹自擂。”

    对于刘崇高提到的支行主要负责人对抗洪抢险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更属无稽之谈。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大家很少看到刘崇高的身影,也不知道他是在行长室,还是在他自己的家里,或者躲到什么其他地方了。当然,这些话王加根没有直接说出来。

    “宣传还是有必要的。弘扬正气,鼓舞一下支行干部员工的士气嘛。”刘崇高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在有些单位搞宣传,无的说出有的来。我们毕竟还是做了一些事情!这么大的灾难,两百年不遇,A银行孝北县支行没受什么损失。这本身就是成绩。”

    王加根还是不认同,也不愿意写。

    他推辞说:“写这种大型综合性材料,是支行办公室的事情,您应该去找陈俊杰!”

    刘崇高说,他让陈俊杰拿了个初稿,但材料没有写到位。他希望王加根这个大作家帮忙润色一下。

    “我真的没时间。存款上的事情都忙不完,哪里还有精力写材料?这大半年来,别说动笔写东西,书都没怎么看。江郎才尽,人也懒了,真的写不出来。对不起啊,刘行长。”王加根还是固执己见。

    刘崇高皮笑肉不笑地继续争取:“没让你从头写,你只帮忙修改一下,花不了多少时间。”

    “这也不行啊!刘行长。我是存款股长,陈俊杰是办公室主任。他已经接了您交办的任务,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再半道上插一杠子,算怎么回事?陈俊杰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认为我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您这么安排,会影响我们两人之间的关系。”

    王加根说得条条是道,有理有据。

    刘崇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话不投机,两人不欢而散。

    王加根下班回到家里,说起刘崇高要他写材料的事情,方红梅也愤愤不平,为他打气:“老公做得对!我支持你。就是不给他狗日的写。不让你在办公室,又想让你写东西。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王加根心里很清楚,方红梅是因为他离开办公室后权力变小了,用车不方便,煤气也不能岔着烧,心里一直有气。

    两人正议论时,家里的电话响了。

    王加根走过去一看,是刘崇高打来的,皱了下眉头,故意不接。

    “妈的个巴子,老子就是不写,看你能把我怎么的!”他边骂着脏话,边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接听一下有什么关系?万一有其他事情呢?”方红梅劝他。

    “他找我能有什么好事?不理他。现在是下班时间,天王老子也管不了我。”王加根犟牛顶墙,坐在沙发上不起身,任凭电话铃声响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