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职场,游刃有余
繁体版

产品质量改进与改善

    每一个岗位都会有质量问题,生产产品的部门,工作质量就是以产品质量来表现;如果是非生产产品的部门,就要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来表现。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改善的。通过PDCA循环,不断的改进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我们的企业就会越做越好,成本就会降低,效率就会最高。

    管理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个是维持现状,第二个是改进。用5S管理法做好了就可以维持现状了。按制度做、按标准做,维持现状。改进就要用PDCA了,通过PDCA降低不良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考核看结果,改善看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所以我们要盯着结果,也要盯着过程。做PDCA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集数据,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我们现在在哪里要数据?我们到哪里去要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改善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比如,生产的不良率由0.7%降低到0.5%了,交货率从每个月延迟四次变成一次了,这些非常准确的数字,才是管理重要的东西。

    对于工厂类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改进与改善,需要多运用这些工具。如TQC全面质量管理,JIT及时生产方式,TPM全员生产保全以及提案建议制度。

    TQC: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里,品质做得最好的是普通员工,因为他们做错一点东西,就要被扣钱,所以他们很紧张。品质做得最不好的,就是管理层,他们认为做错事情也没事的,下次改过来就好了。做全面质量管理,最关键的是管理者而不是员工。从老板开始,老板决策错误,总经理决策错误,经理指挥不当,用错人,这些错误都是质量问题。全面质量管理最关键的是管理层人员。

    思考一下,你认为改善工作主要是谁的责任呢?A、作业人员。B、班组长。C、中层管理者。D、高层管理者。

    作业人员绝大多数做维持,少部分做改进。监督人员(班组长),60%至70%做维持,30%到40%做改进。中层管理者做改进的更多点,高层管理者的改进就更多一点。所以,级别越高就越要改进工作。

    JIF:及时生产方式。JIT的生产计划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的生产。来看一下汽车工厂是如何运用JIT的?

    如果你是一家座椅生产工厂,汽车厂问“明天10点钟要安装的座椅,你的工人每个小时能安装多少个?”

    汽车厂就按照频率,把车提前十分钟开到安装的地方,小批量流水线安装。

    为什么要座椅生产商自己安装呢?你自己安装,装不上算你的。如果装不上去,安装线停了怎么计算?停一分钟多少钱?通过这样的JIT生产方式,就保证了座椅的质量。

    TPM:全员生产保全。广义的TPM是指全员生产保全,比较狭义的TPM就是全员设备保全。TPM的观念,就是自己的设备自己来管理。TPM包括几个内容:自主保全,就是制造部的员工怎么保养自己的设备,它专门有一套方法:计划保全。就是设备部的员工,怎么协助制造部的员工保养设备,效率最大化,就是怎么样让设备充分的利用起来。当然这个效率最大化,好包括有生产的效率最大化,员工效率的最大化。

    提案制度建议。提案建议制度是属于“个人导向”改善活动的一种,它着重在激励员工的参与来提高士气,方法就是鼓励员工多提出建议。做提案改善还要教会员工“怎么去找问题”的方法,例如“5W1H”“4M”“鱼骨图”等等,让员工利用这些方法去找问题,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就是全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