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主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 银笛书生

    翌日,雪消风歇。

    王智出了营帐,正巧碰到过来的郑智化。

    “副使,”郑智化一拱手,恰巧看到柳贞掀起营帐门帘,眼光急匆匆上瞟,“今日天气不错。”便想跑路,被王智一把拉住。

    “郑大哥有事就说,此地无外人。”

    郑智化心道:此地当然没有外人,只有你内人。“副使,今日天气转暖,行程怕是又要耽搁了。”

    王智闻言一愣,怎的天气不好要耽搁,天气好也耽搁?一想便通,昨日大雪,今日雪化,道路泥泞自然更不好走。他想了想,“此事郑大哥须向李正使禀告。”

    郑智化点点头,转身离开。

    王智转身,见柳贞未戴黑纱,露出倾城双眸,可惜衬了两圈淡淡黑影,再无勾魂夺魄之美,倒是颇为呆萌可爱。

    王智生生憋住笑,“昨夜没睡好?”

    柳贞看了王智一眼,并未答话,转身入了营帐,再出来时,面上黑纱依旧。

    接下来几日照常赶路。

    李太白依然不见人影,偶有随行官员抱怨,但见王智身先士卒,也不好多说什么。柳贞一如前几日,每每伴在王智左右,倒是夜里休息时不再远远躲开,而与王智分居炭盆左右。王智还抽空向郑统领讨教行军指挥心得,郑智化见王智谦虚好学,便也倾囊相受,二人关系也变得亲热起来。

    王智正与郑智化聊得兴起,有传令兵禀报:“副使,统领,前方四百步便是界碑。”

    郑智化伸手相请,“副使,过了此碑,便入了北魏境内。”

    王智驱马上前,白雪皑皑之中,一块石碑矗立林间路旁,上书“国境”二字,乃燕帝手笔。

    王智对燕帝评价又高了一点:一寸山河一寸血,宣示主权从来不丢人。

    抹去碑顶薄薄覆雪,王智心中豪情万丈,“走!”

    王智一行人将将过了国境,前方林间突然起了笛声,旋律委婉,暗含相邀之意。

    王智小声嘀咕:“我就知道。”吩咐队伍暂且停下,自己先去会会对手。

    郑智化欲跟随左右,王智大声喝道:“本使堂堂大燕男儿,岂会畏惧这些跳梁小丑、魑魅魍魉?”

    一众禁军侍卫心中喝彩:这文弱书生不止为人慷慨,更有铮铮铁骨!

    柳贞倒是不动声色。

    果不其然,王智喝退郑智化,凑头过来低声耳语:“你偷偷跟过去,方便救我。”说完,王智转身,孤身一人入了林。

    柳贞见四下无人,披上裘帽,悄然跟了过去。

    王智循着笛声,在林间又走了一段,终于见到了人影。

    从背影看,倒也勉强称得上挺拔,貂绒披风更是闷骚至极。

    或是听得脚步声,笛声戛然而止,那人回过身来,冲王智一拱手:“银笛书生苏安才见过大燕诗仙。”

    银什么书生?

    什么笛书生?

    当然这些不重要,也不是重点,老师不会考,司机懒得教。

    重要的是,王智生平最烦两种人,一种是长得比自己帅又比自己风雅的人,另一种是明明不认识偏要装熟悉的人,好巧不巧,面前这位都占了,他心里很不爽,“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苏安才皱了下眉,继续说道:“久闻大燕诗仙诗剑双绝,鄙人不才,还请诗仙不吝赐教。”

    不就是皮痒欠打吗?恁多废话!

    王智人狠话不多,上去就是一腿,直接扫向苏安才下盘。

    苏安才见王智直奔主题,眉头再皱,脚下却不慢,连退两步,让过王智横扫。

    王智冷哼一声,腿至中途猛然下踹,一时间积雪飞扬。

    苏安才眼前白花花一片,心中警觉忽生,偏头拧身,只听“嗖嗖”两声,两枚铜钱一枚擦过耳边,一枚擦过腰间,不由怒火中烧,大喝道:“卑鄙。。。。。。”

    话未说完,右肩一股大力传来,苏安才重心不稳,踉跄退了五六步方能稳住身型。只见披风右肩貂绒处大大一个黝黑脚印,素绢墨染,分外揪心。

    苏安才见了,格外心疼:这披风价格不菲,若不是听闻对面是大燕诗仙,自己还舍不得穿来示人。不想这人头顶诗仙之名,行事做派有如地痞无赖,简直斯文扫地。

    未等苏安才发话,王智拍了拍手,“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燕使团副使、三甲传胪、鸿胪寺少卿、佩金鱼袋,江湖人称青蛇郎君,建安王智是也。”

    说完王智也吓了一跳,自己何时多了这些头衔?还别说,连起来逼格满满,极大满足虚荣心。

    “王智?”

    苏安才这才反应过来,直起身,左手掸了掸右肩,一脸哂笑:“可是惨遭发妻抛夫弃子,沦为孤儿寡父的王智?”

    你大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哥还未至北魏,北魏就有了哥的传说。

    见王智一时无语,心下得意,正要据理力争乘胜追击,一个身影映入眼帘,不由一呆。

    那人黑纱覆面,一身紫貂裘帽,两鬓各有一缕银发垂在身侧,身姿绰约,步步生莲,与茫白天地浑然一体,偏又孓然独立,淤泥不染,清涟不妖。

    苏安才心中叹道:这不正是自己苦寻不得的理想伴侣吗?试想二人合奏于雨亭,携手于轻舟,相偎于密林,这是何等神仙伉俪?

    那人越走越近,苏安才人生第一次这般激动,全身抑制不住颤抖。

    ‘在下苏安才,敢问小姐芳名?’会不会有些冒失?念句诗会不会好些,念哪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是‘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正浮想联翩,腿弯处陡然传来一股大力,苏安才反应不及,右膝重重跪在地上,“啪”的一声,左脸一阵火辣。

    “为,为甚,这般待我?”苏安才单膝跪地,半呆半傻。

    柳贞看都不看一眼,转身便走。

    王智轻轻摇了摇头,转身跟上柳贞,边走边道:“下回别打脸,砸人饭碗有如杀人父母,女子理当心善。。。。。。”

    直到二人并肩走远,苏安才神智方清,只见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道家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依王智之浅见,就是但凡有了第一个挑事的,必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n+1个。

    王柳二人方从林中走出,便见到使团队伍百步开外又站着一人,生得五大三粗,身背金丝大环刀,一脸蛮相,手握一杆大旗,上书“还我河山”,既不走近,也不走远,更像是示威。

    郑智化见王智归来,急忙上前,“正使醉得不轻,此事还请副使定夺。”

    “拿弓来!”

    王智右手一伸,接过侍卫送来的长弓,左手搭箭,拉个满怀。

    “嗖”,弓如霹雳弦惊,羽若飞天流火。

    只听“咔嚓”,一箭射断百步外旗杆,“还我河山”瞬间跌落于地。

    众侍卫见了,大声喝彩,郑智化直伸大拇指,“副使箭法如神,直追古之后羿,今之孙晟。”孙晟,大燕卫戍将军,军中第一神射手,孙山之叔。

    王智看了眼老郑,这老哥先前多淳朴,自打认识了自己,拍起马屁如呼吸般顺畅自然;摆摆手,表示这只是一点不值一提的长处。

    待到上了马车,柳贞摘下绒帽,散开一头青丝,漫不经心道:“射的真偏。”

    王智嘿嘿一笑,自己本意是射旗,不想高度、角度、力度皆差之甚远,反倒一箭断杆技惊四座,也算错进错出。

    至于那莽汉,旗断之时反应不及,跑得却飞快,早就没了踪影。

    “启程。”王智一声令下,使团继续向前,向着北魏都城晋阳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