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歌
繁体版

第十一章

    见状,佐天望站了起来,对众大臣道:“各位大人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臣等没有了。”

    “那就按照刚才陈相说的做吧,散了。”

    “臣等恭送大王。”

    等到佐天望离开后,有些大臣直接走出了殿门,而有些大臣还留在店内相互交流着。

    “有没有感觉今天的大王有点不太一样?”

    “可不是吗,之前一提到上朝就害怕的不行,还不停的哭。”

    “当时陈相从大王寝宫出来时那无可奈何的神情,我现在还记着呢!”

    “最起码和之前比起来,算得上是天壤之别了吧。”

    留在殿内的大臣们议论纷纷,而佐天望自然不会知道这些。

    朝议结束后,佐天望立刻回到寝宫的书房,分别向都卫军统帅和各道知事写了手书,一共十二封手书还花费了不少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佐天望发现自己的字写的非常不错,可能是王室成员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吧。

    十二封信写完后,佐天望拿起了桌上的玉玺,玉玺整体呈青绿色,相比他印象里的玉玺要小一些,至于是由什么玉制成的他也不知道。玉玺表面摸上去感觉十分冰凉,上面同样刻着一些奇珍异兽,其本身分量较重,让佐天望费了不少力气。

    等到一切就绪,他走出宫门,交给边上的侍卫并让其将信件带到飞羽营,让飞羽营以信封上的注释发往相应的地方,侍卫接过信件后领命而去。侍卫离开后,佐天望也回到了书房。

    回到书房后,佐天望拿起了那天未能看完的地图,坐在书桌前细细端赏。朝议时大臣们说的好几个地名他都不知道在哪,现在倒是有时间复习复习了。

    经过一番学习,佐天望总算是了解了瀛国大概的全貌。

    瀛国全国一共一十二道,最北方为漠北道,面积在所有道里是最大的,北部与邻国宛雁接壤,最南端为宁西与宁东两道,两道南部与邻国玄野及一些小国相邻。从漠北道向南出发,从西到东分别为曲水道、盘岭道和祁阳道,盘岭道向南就是畿中道及都城瀛洲,畿中道以西为三江道,以东为灵湖道,以南为瀛南道。而瀛南道以西为越安道,以东为广梁道,再向南就是宁西宁东两道了。

    瀛国的西部有着长达数千里的海岸线,因此漠北道、曲水道、三江道、越安道和宁西道五道的西部均为大海,在瀛国民间也有将这五道统称为沿海五道的说法,而其他道也就是内陆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漠北道与宁西道两道的海岸线相对短些。

    瀛国行政区划以道、州、县三级划分,各道、州、县的中心城市也被称为道城、州城、县城,从地图上看道城的级别比其他城的级别都高些。而畿中道因为都城瀛洲在其中心,且道名也来自与都城,因此未设道城。

    州城、县城的名称与州、县的名称相同。每个县除了县城之外,还下辖数个镇与若干个村。

    佐天望放下地图,回想起了之前的朝议,发现自己在朝堂上确实有些紧张,坐的十分端正,不过这也难免,毕竟万事开头难,以后肯定会好些的,就是不知道底下的大臣们看出来了没有。

    而且,佐天望发现,瀛国的官员制度本质上就是历史早期的三公九卿制,只不过将太尉换成了左方丞相,其他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正当他沉思之时,听到书房外有人敲门。

    “大王,用膳的时间到了,尚食司已经把饭肴送过来了。”

    听声音,似乎还是早上的那位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