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晋国沉浮录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平稳的时光(一)

    兴宁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王弘博等人返回了宁安府。马文慧及所有在宁安府的高层全部在外城迎接王弘博等人的凯旋而归。当日夜晚小宴众人,准备几天后的兴宁四十四年的正月再大宴功臣。

    兴宁四十四年正月初十日,待众人及家人过了春节后的几天,马文慧夫妻在宁安府晋河殿大宴西征归来的功臣们,包括张璇强、崔子建夫妻以及在外地而回的董衡辅、裴孝安、裴孝信、谢幼惠、田安弘。这几个人都是在上年十一和十二月的时候,马文慧派人召集回来的。

    宴会上,王弘博简要报告了出征和消耗的情况。此战从五月八日离开赶赴宁西到十二月二十八日返回,历时达到了近八个月。出征时候带走两万人,回来时候除留守所占领岛屿五千多人外,返回来的共有一万六千多人。人员作战损失伤亡约三千多人,先后补充了约五千多人。战马损失近千,但汪和兴馈赠了三千匹,实际增加了两千匹。粮草全赖李绍铭接济转运,颇有成效。消耗粮草约为平常一年的军需。

    马文慧对王弘博等人的贡献大加赞赏,尤其是对王弘博。而其他人也赞赏有加。至于裴孝信和谢幼惠,马文慧知道了二人的矛盾,但并不能当众点破,也是一同嘉奖。

    宴会后,马文慧留下了张璇强、崔子建、王弘博、曹翰卿、王敏恺和顾琮峰等一干老人叙旧。在这个时候,王弘博拿出了他从闽州和晋安带回来的那些乡土。他都分别包装在了十个袋中,用笔写上了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王弘博、曹翰卿、王敏恺、董衡辅、顾琮峰以及已故的杜航、曹允恭。这十个袋子放在一个大盒之中。

    王弘博:“大哥,众位兄弟,这是我带回来的东西,一人一份。”

    马文慧:“这是什么啊。”

    王弘博一个个地拿了出来,说:“这是我从闽州和晋安带回来的乡土。”

    然后一个个分到众人手中。

    在场之人一听无不老泪纵横。

    王弘博:“可惜只有闽州和晋安的,没能再去别的地方了。”

    张璇强:“弘博有心了。看到这土,也想起了我们当年的时光,刀剑之中纵横。”

    崔子建等人无不如是说。

    王弘博:“这儿还有两袋是杜航和曹允恭的,他们已经去了,就放在他们的坟前吧。大哥,意下如何啊。”

    马文慧:“应该的,弘博想的很周到,我代九泉之下的他们感谢你了。”

    王敏恺、董衡辅、顾琮峰此时都说:“我们有生之年估计也很难回去了,死后也就在坟前安放此土吧。”

    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也说:“咱们都一样了啊。”

    当晚这些人的怀旧持续了很久,因为这些乡土,再度拉近了感情。这时候没有了什么上下之分,全都是兄弟了,是患难与共的生死兄弟了。马文慧说:“已经走了很多人了,还剩下咱们这几个人,弘博你们还年轻一些,小我们十余岁,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们几个没几年了,以后就靠你们了。”

    王弘博等说:“我等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宪永他们这代人。”

    王弘博此时接着说:“大哥,我也六十六了,现在任中书令、枢密使还兼管兵部,权柄过重,我也体力不支了,请大哥让我卸任兵部或者枢密使吧。”

    曹翰卿、王敏恺、顾琮峰也都表达了自己体力不支想卸任的想法,马文慧不同意。

    王弘博:“大哥,我们真的是精力有些难以跟上了,我等跟随大哥四十多年征战建设,请大哥看在出生入死的份上,也让我们歇一歇啊。”

    张璇强、崔子建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是:“弘博他们确实辛苦啊。”

    马文慧:“那好,我想一想吧。”

    之后的几天里,马文慧接连接到了王弘博、曹翰卿请求卸任兼管的奏呈,他们知道不可能全卸任,只是请求卸任兼管。而王敏恺、顾琮峰更是直接请求卸任刑部和礼部。马文慧经过两个月的思考,期间与张璇强、崔子建还有妻子刘婷娜及王弘博、曹翰卿等人商议后,最终同意了。并借此开始了新一轮的突然的人事变动计划。本来这次是不想牵涉地方太多变动的,但是这两个月里,谢幼惠和裴孝信开始了互相弹劾。谢幼惠弹劾裴孝信擅自挪用府库财物给安景逸经商走私,裴孝信弹劾谢幼惠战时作战无功,损失颇多。两人的官司打到了中书省,吏部的刘愔接到后十分为难。刘愔与裴孝安是好友至交,但是不敢公开支持裴孝信。谢幼惠的妻子李雪童与马宪英、张铭静虽然关系有所回落,但李雪童毕竟相当于周颖圆的义女,马文慧对去世的周颖圆还是有念旧之情的。这让刘愔极为难办,退给了王弘博,王弘博也觉得二人都有问题。和田欣澜商议后,决定两人同时降级处理,得到了马文慧的同意。

    三月十八日,马文慧召来王弘博、曹翰卿、王敏恺、顾琮峰四人商议了新的中书六部和地方及天鹰军、天威军的人员变动以及新占领岛屿的戍防管辖问题。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三月十日,最终公布。

    兴宁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马文慧以晋公名义下令:

    王弘博晋太保,免去兼管兵部,仍兼枢密使;

    曹翰卿晋少师,免兼管工部;

    王敏恺致仕,加少傅;

    史敬源、段宏畅加观察使。

    同日,王弘博以中书省名义下令并公布了新的人员变动:

    中书令兼枢密使:王弘博

    中书侍郎:曹翰卿

    参知政事:田欣澜、马宪永、崔宁政

    六部官:兵部官马宪永(兼);户部官李绍铭;工部官王鸿刚;

    刑部官王敏恺;吏部官刘愔;礼部官王永昌;

    王昆颉为礼部次官;张铭海为刑部次官;曹宣朗为工部次官。

    王弘博抓总,主管军务。

    曹翰卿分管刑部、工部,协助王弘博;

    田欣澜分管礼部,协助王弘博;

    马宪永、崔宁政共同分管兵部、吏部、户部

    易物司使:杜宽

    宁安府知府:田欣勇;

    兴北州知州:裴孝安;

    怀卡通南镇守使:段宏畅;

    光化州、怀远州和怀康州不变,仍为高延恭、董衡辅和徐显庆;

    东兴县:李绍晏;宁西县:马虎;思岭县:谢幼惠;远南县:高敬武;

    怀卡县:韦元政;通南县:王重晟。

    新设连山县,辖江口岛、镇山岛、星辰岛等地及附近岛屿,韦昊英知县;

    新设连海县,辖宁西以西的金龙岛、九山岛、浮山岛以及新占的岚山岛、沙岩岛,田安弘知县;

    连山、连海两县知县节制当地驻军。

    天鹰军指挥使:史敬源;

    辖左军指挥使程鸣松,右军指挥使裴孝信;

    天威军指挥使:张承宗;

    辖左中右三军:左军徐思盛,中军李仲文,右军李林伟

    思岭驻军:杜坚

    亲军左军:林仁华;亲军右军费宏度;

    死士营指挥使由李良愬出任。

    这次的变动幅度还是很大的。王弘博、曹翰卿虽然卸任了兼差,但王弘博、曹翰卿的儿子都进入了六部,王敏恺虽然没有卸任,不过其子成为了工部次官。顾琮峰致仕了,加少傅荣誉衔,他没有儿子,女婿就是王敏恺的儿子。张铭海由思岭县直接晋升为刑部次官,前途无量。曹翰卿卸任工部后,王鸿刚接任,第一次进入宁安府。而地方上,东兴县的裴孝安终于晋升兴北州。李绍铭的弟弟,在马文慧身边任主簿的李绍晏则接替裴孝安。怀卡、通南、宁西位置太过于重要,没有变动。远南县则由天鹰军右军指挥使高敬武出任,思岭县由怀康州同知谢幼惠接任。新成立的连山、连海两地,因为距离太过于遥远,所以分设两县。接近宁西一带的设宁海县,由田安弘出任;怀康州以南的由跟随裴孝信表现突出的韦昊英出任。因为两地情况相同,所以二人同时节制所在地的地驻军。

    这次变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几位军人,为李良愬、高敬武、谢幼惠和裴孝信。李良愬曾是新军最早元老之一,与高延恭等人同辈。后历任思岭、远南两地知县,但一直还兼管部分军务。为人忠勇善战。而死士营多年来管理松散,此次由李良愬出任,颇有整顿以为。高敬武由天鹰军右军指挥使出任远南县,接替李良愬。是希望他成为李良愬、高延恭这样的文武互任兼备的人才。此次变动多半是因为谢幼惠和裴孝信二人的官司引起。马文慧欣赏裴孝信的勇略,也听说哈珀尔很欣赏他,但是他和谢幼惠的矛盾闹大了,不能让他再和谢幼惠在一起了,而且怀康州距离狄羯太近,怕出事。所以直接划入军队行列,接替高敬武。按照文贵武贱的区分,实际上贬了。而谢幼惠有由同知州到了知县,虽然是地位最高的思岭县,但实际上降级了。谢幼惠在弹劾裴孝信的时候,是没有与妻子李雪童商量的,李雪童事后知道丈夫如此作为,是大为不满的。确实是如此,如果事先能与熟知马文慧等人性情的李雪童商议,谢幼惠不会降级出任。裴孝信虽然也是降级了,但哥哥荣升了,姐姐还在常丽玲身边,自己也掌握军队主力,总体来说还不算太亏。而失去了两位桀骜不驯助手,徐显庆在怀康州算是安稳了,但是徐显庆生性谨慎循规蹈矩,由他一人掌权也还是放心的,再者韦昊英就在其不远处。

    为了安抚裴孝信和谢幼惠二人。马文慧夫妻在三月三十日将裴孝信、谢幼惠夫妻二人召集在一起。对他二人进行了训斥与劝诫。裴孝信勇略出众,却锋芒太盛,为此还把他裴孝信找来。裴孝信最害怕的就是哥哥和姐姐,但是哥哥离他远,姐姐如今很近了,就可以管教他。

    马文慧:“两位都辛苦了,解围会安府我也听说了,你们表现都很不错。事后的事儿我也听说了,年轻人,难免的。”

    裴孝信、谢幼惠不敢乱说,只是说些不敢居功自傲和有罪的话。

    马文慧:“幼惠到思岭后,好好干。你对思岭可能不熟悉,雪童是很熟悉的,家里的事儿你可以与妻子多商量。雪童也代我去好好看看思北园和颖圆的故居。”

    谢幼惠:“臣领命。”

    李雪童:“能再回思岭,是民妇所愿,谢晋公夫人。”

    马文慧:“孝信,勇略出众,但要有容人之量,要像你哥哥那样,稳重。像你姐姐那样,大度。明白吗?”马文慧说裴孝信时候故意语气沉重。

    裴孝信:“臣知道错了,以后会注意的。”

    裴孝凝:“孝信,对谢将军赔礼吧。”

    裴孝信举起酒杯对谢幼惠说:“谢将军,多有得罪,请包涵见谅。”

    谢幼惠也不得不举起酒杯如是说道。

    二人表现的尽量自然一些,但是哪儿那么轻易服气啊。

    马文慧:“孝信,此战你率骑兵表现突出,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狄羯境内愿跟随你的军队啊,这些人有多少,现在在哪儿啊。”

    裴孝信:“臣返回怀康州时候有千余人跟随,后臣返回后,让走私商人安景逸把两千多匹马运了回来,而之后又有约两千不愿追随狄羯的亡命徒和敢战之士逃出回到了怀康州。这样总计有约三千人,目下大部分仍在怀康州。少数随臣来到了宁安府。而此战中逃亡到怀康州的还有上万人,其中能从军和精壮者也有约近两千人。”

    马文慧:“那好啊,这样下来,你此战带回来的可战之军约五千人了。”

    裴孝信:“基本差不多。”

    马文慧:“那这样,留下一千人在怀康州归徐显庆节制,另调一千人随韦昊英防守连山县,其余的和战马全部转运回来。归中书省、兵部调配,你舍得吗?”

    裴孝信:“臣领命。”

    马文慧这实际上是将隶属于裴孝信的兵权给分散了,裴孝信不得不从,而谢幼惠则比较高兴。

    刘婷娜:“孝信,孝凝,年龄也不小了,该找人结婚了吧。”

    裴孝凝:“臣不愿结婚,愿追随丽玲姨母和夫人。”

    刘婷娜:“傻孩子,你有这心是好的,可怎么能如此啊。我们又怎么舍得啊。”

    马文慧:“孝信,有无意中人啊。”

    裴孝信笑而不语,已经是有了,裴孝凝说:“孝信,你是有了吗。”

    裴孝信:“从狄羯撤退时候,救了几个女子,有一对姐妹叫孙敏迪,孙敏薇。”

    马文慧:“看来孝信是看对了这两人啊,有意全部收下吗,这两人在哪里”

    裴孝信:“臣不敢奢望如此,两人都随臣回到了宁安府。”

    马文慧:“那好,改日也让我们见见啊。”

    一场调节二人矛盾的宴会最后竟然以裴孝信的姻缘而结束。谢幼惠对裴孝信有怨言,但无法撼动裴孝信,不过裴孝信的直属兵权被解除大半,他也算是高兴了。

    此外,李绍晏要离开马文慧的晋公府去东兴任知县,马文慧事先并没有和李绍晏说。事后叫来了李绍晏,和李绍晏说明,李绍晏自从兴宁三十七年进入晋公府,在此已经七年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逐渐磨砺了出来,改变了当年的一些看法。虽然此去东兴,事先马文慧没有和他说,但是他也是有所准备的。而且东兴是他的老家,在此为官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四月五日,李绍晏要赴东兴上任了,马文慧还是很不舍的。七年来,李绍晏虽然没有其兄那样杰出的才能,但也是中规中矩的。马文慧告知李绍晏,要让他多造福东兴百姓,务持稳健。

    四月二十日,李绍晏来到了东兴上任,裴孝安与之交接后,则前往兴北州接替王鸿刚。王鸿五月中旬也回到了宁安府,接任曹翰卿的工部官。回到宁安府后,王鸿刚也专程拜访了自己的老上级顾琮峰。没有顾琮峰的举荐,王鸿刚也不可能有今天。如今的王鸿刚也由兴宁元年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到了如今六十六岁的老人了。当年他还没有结婚和孩子,如今也有了家人和孩子。妻子是林舒雅,踏实过日子的人,在怀远认识的。孩子的年龄比马宪英她们要小一些,但比较文弱。不过其孙子颇为受王鸿刚喜欢。王鸿刚的孙子为兴宁二十三年出生的,叫王睿渊,时年二十一岁。王鸿刚来到宁安府后,马文慧召见了他,两人也算是多年故交了。除了张璇强、崔子建和王弘博这一批在内陆就结识的人外,王鸿刚是马文慧在海山洲发现的最欣赏的人了,兴宁元年经顾琮峰举荐而得以出仕。多年来一直在光化、怀远、兴北为官,四十多年的地方经历让他已经非常精明干练了,但也老了。王鸿刚此行带了孙子王睿渊,也是带有对马文慧的请求的。

    王鸿刚:“晋公,老臣也六十六岁了,膝下只有这个孙子还可以,请晋公照顾。”

    王鸿刚带着儿子给马文慧跪下。

    马文慧看看王鸿刚的儿子,问:“叫什么,多大了,喜欢什么啊。”

    王睿渊:“臣叫王睿渊,二十一岁,喜射猎。”

    王鸿刚接着说:“臣多次希望他读书识文,但他对读书兴趣始终有限,唯爱射猎。”

    马文慧看王睿渊虽然年纪不大,但举止得当,还是颇为沉着的。随即让他射箭看了看他的能力。说:“嗯,不错。这样吧,跟随在我身边,做侍卫吧,你看呢。”

    王鸿刚赶紧拉着儿子谢恩:“谢晋公大恩。”

    马文慧:“你我也是四十多年故交了,不这样,起来。让睿渊做段时间侍卫,过段时间就让他去军队历练一番。”

    王鸿刚再度谢恩。王鸿刚带着孙子过来本就是为儿子讨个前程的,马文慧年老了,又分外念旧。但是让孙子一来救做侍卫,将来从军,这还是有些让王鸿刚比较意外的。其实马文慧的亲军和侍从,多半都是当年的功臣子弟。

    六月下旬,徐显庆将裴孝信的那些部属和马匹先后转运到了宁安府。三千人顺利抵达了,但是马匹方面,裴孝信原来让安景逸倒腾转运到怀康州的有两千七百多匹,徐显庆出于怀康州防卫需要,扣下二百匹。转运了两千五百匹,不过因为路途奔波,加上气候不适应,中途损失了二百匹。到达兴北州的时候只剩下了两千三百匹。裴孝安得知后就上报,请求将剩下的精壮者一千五百多匹转运到气候比较温凉的怀远州放牧安顿,其余先在兴北州休养治好后,再行安排去宁安府或者他处。中书省、兵部同意了此项建议。而转来的人员,马文慧亲自去看了,三千人中狄羯族约百人,陇山西北汪和兴部有三百多人,其余多是两浙江淮一带的穷苦亡命徒出身,但普遍身手不错。对于这些人,马文慧将狄羯族和汪和兴部编入裴孝信的天鹰军右军,仍归裴孝信统率,免生祸乱。其余一部分归入程鸣松部,一部纳入左右亲军,分散安置。让他们以自身的经验和技能来训练调教自己的军队。

    八九月份,王弘博等人筹划赴狄羯进献的人选,并接受狄羯所赐官爵。九月初,杜宽仍然领衔出使,田安弘、韦昊英就近跟随。为了表示诚意,此次准备了香料万斤、茶叶三万斤、粮食十万石,以及一些珍珠玛瑙翡翠等。而金银美女方面,杜宽主要是打点了李万杰、张彦荆和蔡昆雄,部分则打点魏旭斌、魏旭尧。白给的还是要收下的,魏旭斌兄弟虽然看不起马文慧这些人,但东西还是喜欢的。杜宽也知道虽然他们办不成事儿,但只要他们不坏事儿就成。而进献的此次主要是粮食多了一些,杜宽给李万杰的解释是:大乱之后粮食缺乏,虽然宁安府也不富余,但感谢哈珀尔和李万杰的多年帮助,愿意挤出一部分来作为孝敬。李万杰是非常高兴的,确实当时粮食比金银更重要,有钱也买不来粮食。作为回报,李万杰默许杜宽招揽了一批流民、难民回到马文慧的地盘。同时李万杰代表哈珀尔将狄羯赐予的诏书和虎符印信交给了杜宽带回。十一月初,杜宽返回了宁安府。

    马文慧这一年除了这些之外,就再也没过问什么政务。他继续哄弄孙子,孙女。不时听裴孝凝教孩子们读书。而马宪英、张铭静也很少过问事务了,不时陪孩子,就是陪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这些老人。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算是享受了一段欢乐的时光。而王弘博等人则仍然忙碌,马宪永、崔宁政、李绍铭又拟定了新的财赋计划,继续加大对税收的清查和整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各地商人划分为几个等级,重点是宁安府,兴北、光化这三个最富庶的地方,其次是怀远、思岭。对这几个地方的家财在万贯以上者重点调查,如有不法行为,全部严惩。宁安府与内陆及南方的贸易较多,故而船夫水手也不少,商人也不少。商人对船夫水手的盘剥也就很重,这些人都苦不堪言,而商人则大获其利。马宪永、崔宁政、李绍铭对这些从事往来贸易的商人加大征税力度,派官员监督,逼迫他们交税,减轻了对船夫水手的剥削。此外严令辖区内任何人将黄金、白银、铜铁等金属及铜钱贩运出境,发现一律严惩,重则抄家斩首。同时随时调派水师船只则附近海路巡逻,避免其走私出境。可以看出来,由李绍铭主导的计划主要还是从非农领域下手,但是他还是有度的,主要是针对不法,而非全部。另外还规定各地商税的一个限额,避免各地乱收无度,影响了正常的贸易。

    兴宁四十五年春节,仍然是那样。这一年也是马文慧和张璇强实满八十岁的年份,但几个人都没有心情过寿。兴宁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亲军左军将领李宇新因病去世,年七十六岁。马文慧极为悲痛,李宇新追随马文慧有五十五年了,从兴宁四十年实际上卸任后一直在家养病,但终究还是去世了。马文慧悲痛之余,追赠忠信军节度使,少傅。也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当年十几岁的义女田欣澜也因劳累而生病,向王弘博上书请求卸任。王弘博无法决定,请马文慧决定。马文慧考虑到田欣澜已经五十八岁了,不忍之余还是同意了。在田欣澜进晋河殿卸任辞行时候,马文慧十分的伤心,他让田欣澜安心在家休息养病,同时允许其自由出入自己的住所。晚辈中马文慧最喜欢除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外,其实就是田欣澜了。看到当年才十几岁的义女如今竟然也年近花甲,他无不感慨岁月折磨的人是多么的残酷啊。田欣澜卸任后,他的哥哥田欣勇也六十一岁了,也想卸任宁安府知府,通过妹妹向马文慧暗示。马文慧也理解,但是目前还离不开田欣勇,只能让他再坚持几年。

    田欣澜卸任后,中书省只剩下三位副相,曹翰卿、马宪永和崔宁政了。任务就更重了,也深感人才的凋零。当年随马文慧一起过来的人年轻的十几岁,如今也都花甲之年,而自己和妻子及张璇强、崔子建身体还好,但都是八十左右的人了,终究是来日无多了。而张璇强自上一年开始,身体也渐渐走下坡路,已经很少出门过问事务了,崔子建和杨筱婷夫妇倒是相对好一些。一个个老友的去世或者生病,无情地折磨着这些老人。李宇新的去世和田欣澜的卸任,让马文慧根本无意在这一年过寿。田欣澜卸任后,马文慧知道田欣勇也精力有限了,坚持不了几年了。他必须思考谁可以接替田欣勇,王弘博向他推荐了几个人,一是张铭海,二是裴孝安,三是韦元政,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李绍晏。但是李绍晏首先被排除了,李绍晏刚出任东兴,才开始地方历练,尚不宜过早考虑。韦元政倒是可以,但是怀卡自韦元政上任后,地方治安逐渐好转,也离不开他。那么只有张铭海和裴孝安了。马文慧和王弘博就决定在两人中等待观察。张铭海的优势是张璇强之子,有过远南和思岭地方任职经历。裴孝安则是稳重沉稳,也有过地方任职经历。

    五月是个相对喜庆的日子,但这是对于裴孝信来说的。裴孝信娶了自己当年救下的一对姐妹中的孙敏薇为妻。这一年,裴孝信三十九岁,孙敏薇小一些,三十二岁,都是大龄了。而孙敏迪,为妹妹结婚而高兴,虽然他很喜欢裴孝信,但是裴孝信选择了妹妹,她不能和妹妹共事一夫。不过她也遇到了喜欢自己的人。在他去年随裴孝信返回宁安府的时候,路过了兴北州,遇到了要上任的兴北州知州裴孝安。裴孝安是裴孝信的哥哥,但两人性格截然不同。裴孝信冲劲儿十足,而裴孝安则稳重练达。也许正因为裴孝安的稳重练达,孙敏迪对他产生了一些好感,而裴孝安则对弟媳的姐姐很喜欢。裴孝安则东兴任知县多年,不少大家闺秀或者富商之女都想高攀裴孝安,但是裴孝安都看不上眼,加上公务繁忙,更是无暇顾及自身之事,而遇到了孙敏迪后,他则有些着迷了。裴孝信就任军职后,孙敏薇就一直在旁侍奉裴孝信。而孙敏迪渐渐感觉到裴孝信和妹妹的真爱,觉得总跟在一起也不是办法,但又无处可去,很是尴尬。不过裴孝安的好友刘愔渐渐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以召裴孝安入宁安府询问事情的办法,在去年的九月将裴孝安召回宁安府,然后让裴孝安带孙敏迪回到兴北州。之后,裴孝安与孙敏迪就有了更多的相处机会。在相处的时间里,孙敏迪发现裴孝安其实也不是总是一副稳重的样子,有时候办事非常果决,不亚于裴孝信。而裴孝安则发现孙敏迪实际上还是很温柔体贴的,在兴宁四十四年六月的时候两人结婚了。那一年,裴孝安四十岁,孙敏迪三十六岁。兄弟两人娶了一对兄妹,在当时成为一大新鲜事儿。而到兴宁四十五年七月,裴孝安与妻子孙敏迪在兴北州生下了一个女儿,裴孝安起名为裴晗芯。

    六月,由王永昌实际上操办的兴办考试的条陈在他和王昆颉、顾元蝶等人几年的研究调查下提了出来了。其实他们在前年就已经开始制定了,但因为王弘博有大半年在外征战,当年重点在军需,就被拖延了。去年年底基本定了出来,今年三月最后定型。王弘博、曹翰卿等人一一思考后,到六月最终定型,提交马文慧。马文慧细细过目后同意,在七月发布,次年在全部辖区内铺开执行,给了各地有约一年的准备期限。主要的办法是读书人在八九月之间现在州县一级地方参加考试,选出合格者和优异者进入下一年去参加宁安府里的考试。因为辖区不大,没有过多的层级,实际只有两级考试。一是州县,二是宁安府一级。为此划定了范围。思岭、宁西、连海全部划入宁安府序列;兴北、光化、东兴划入北路;怀卡、通南列入东路;怀远、远南列入中路;怀康州及连山县单独为一路。每路由一人兼管文武两科的考试学务。宁安府序列区域由知府田欣勇兼任;怀康州一路为徐显庆兼任;北路由兴北州裴孝安兼任;东路由韦元政兼任;中路由董衡辅兼任。而宁安府一级设立学务司,比易物司略低,由礼部官王永昌兼任。学务司主要管理那些愿意继续读书的人,同时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相当于大卫国的翰林院国子监。而文职考试的内容以实务和经典对半分开,武科也单独设立了考试。真正的科举制是等级极为规范严整的,但是马文慧晋公国地盘不大,因此设置的很简单,而且很务实,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

    这一年,马文慧八十了,而狄羯自从南方叛乱后,实力有所减弱,而且他去年进献的很好,因此西部也比较安稳了。周围有些新的小人如蔡豪、黎尉又建议他称王,他都八十了,没那个心思了。不过对于他们的另一个建议,将自己居住的内城改为宫,倒是觉得可行。于是在七月下令将自己居住的晋河殿、思北殿合并改为宁安宫,而马宪永居住的始宁殿及原飞海巷的宁光殿改为兴宁宫。蔡豪、黎尉和当年的江伦、费邈不同,他们知道马文慧已经老了,不能再让他渔色了,而且刘婷娜、常丽玲还在,裴孝凝又在身边不远,如果这样,无异于自找死路。因此他们这些小人是以为马文慧年老,让其多享受,搜寻珍奇古玩为主。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获得实惠,和自己的属下人对进宁安宫、兴宁宫的人普遍索贿,但也知道对什么人可以索,什么人不可以索,还得倒贴的。比如张璇强、崔子建、王弘博、曹翰卿、马宪永、崔宁政、田欣澜、田欣勇、王鸿刚等这些姻亲功臣故旧他们绝对不敢,但是对地方上进入中书省办事的不大的官员则索贿。因为他们做的比较谨慎,所以马文慧对他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问题还是发生了,他们得罪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却还是马文慧、刘婷娜很喜欢的人,那就是李绍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