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了若干影帝
繁体版

31

    从潘导办公室出来,李昆走在步梯上,他打算上楼回1006他的四人间。

    九楼到十楼,就一层的高度,没必要乘电梯,等梯的功夫,早爬上去了。

    脚下慢慢踩着台阶,李昆的脑子可是转得飞快。

    潘导给李昆一个晚上考虑的时间,明天一早见到潘导第一面,到底选择哪个选项,要给潘导一个痛快话儿。

    就李昆内心而言,他是真想替代左光亮啊。

    一部明年将登上各大卫视的谍战剧,能演男四,简直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超级大馅饼。

    能不能演好,不是李昆考虑的问题。

    潘原导演的眼睛不但毒,而且看人的眼光很精到。

    经过对李昆的面试以及在片场拍得N个一条过,已经让潘原导演惊李昆为天人,这种天赋演员简直太罕见了,宝贝疙瘩啊,无论哪个导演见了都会爱不释手的宝贝疙瘩。

    所以,在潘导眼里,李昆顶替左光亮演《黑手套》中的情报站站长薛奎,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拿李昆换掉左光亮,不是潘原导演自己一个人一拍脑门子,就可以定下来的。

    这是经过一场大会讨论,最后定下来的结果。

    剧组以左光亮不遵守合同中的第七条第18款和第19款为由,和他解除合约,再物色一位演员替代左光亮,因为制片人胡伟民已经表过态,必须要把左光亮这颗随时爆炸的地雷剔除出剧组,胡伟民可不愿看到有人在他的钱堆里乱来,他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他的钱是用来钱生钱,下钱崽的。

    左光亮的一次胡来,胡伟民的一句“换人”,便给李昆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上午,魔都影视城《黑手套》剧组片场发生桃色事件后,导演组和制片人临时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下午,再次开会。

    导演组的人,还有制片人派来的几位与会代表,包括制片主任以及剧务主任,编剧也被请来了。十个人坐在一个屋里,召开这个关于快速解决“片场冲突事件”造成不利因素的特别会议,会议由导副渠虹主持。

    经过充分讨论,最后,推荐替代左光亮的演员,当然还是由导演组的人来提名,毕竟导演组的人掌握的演员资源多,可选择性大。

    导副张抚与啥也没说,他还能再说啥,他还能再敢说啥,会议期间,他只有擦汗的份儿,谁让他在招左光亮时把关不慎呢!他的远方侄子张添宇没被炒出剧组,就算他在大年初一烧的头柱香灵验了。

    渠虹没说,这个时候张嘴说话最好谨慎一点,这跟初次选角不一样,这是在换血。

    当潘原导演把李昆的名字说出口时,与会的大小头头,还是一愣。

    选李昆,没有不认可李昆演技的。

    谁也不瞎,在片场看着呢。

    但是,李昆无名啊,用一个无名之辈来演这部心血大剧的男四,是有些冒险。

    李昆无名到什么程度?

    打开柏度百科,搜李昆。彼李昆倒是有一大堆,而且,其中有一个是导演兼演员,作品超过百部,拿过台弯金钟奖最佳男配角奖,不过该人已经去世九年,另外,还有一个演员李昆,拍过《特警云豹》,籍籍小辈。

    在帝影厂门口蹲活儿三年,户口所在地为北河省封宁县窟窿山乡二道河子村,性别为男的这个此李昆,网上根本没有他这一号。

    再就是从演员协会查,演员协会里面,也没有李昆,他根本没有在演员协会里注册过。

    正规的演员协会,不要李昆,因为他没有可圈可点的影视作品啊,既然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设置一定的门槛也是必须的。冒牌的演员协会,纯粹为了骗钱骗色。

    至于张谋艺用周东雨拍《山楂树之乱》,冯刚小用王包强拍《天下乌贼》,毕竟是个性名导玩的个例。

    虽有前例,潘原导演敢提出用李昆替代左光亮来饰演男四薛奎,这绝对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

    潘原把因为换人和换角色,给剧组带来的翻拍麻烦,说了大概的解决方案。

    其实也没啥,《黑手套》开拍时间不长,拍过的场幕不多,左光亮今天是第一场戏份,李昆拍的那几个镜头可以重新换人补拍,反正将来剧组还要再回帝都的。

    因为别人不说用谁,所以,潘导提出李昆,与会人员虽有不同想法,但是也仅限于在肚子里把小心思翻腾俩个过,最后没人提出异议。

    当然,这里不能不说潘原导演在圈内的声望和在剧组里的威望,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就这样,李昆被潘原导演提名为替换者,但是,这个事情仅是八字写了一撇,这还得找李昆谈,如果李昆接受,算是画上了另外一撇。

    所以,潘原导演让渠虹把李昆叫到办公室,由他亲自跟李昆面谈。

    要是仅仅跟李昆谈他替代左光亮这一件事,李昆那还用回去思考一夜啊!?

    高兴得李昆,恨不得“呼地”扑到潘导怀里撒个娇,对潘原导演一顿猛亲,呵呵,这是不可能滴,李昆是个稳重人儿。

    说出“谢谢潘导对我李昆的提携,我李昆没齿不忘,而且会全力以赴演好这个角色,不辜负潘导对我的厚待”这样的话,李昆指定会掏心掏肺地说给潘导。

    令李昆意外的是,潘原导演不只是跟他说了“换人”这件事,还给了李昆另外一个选择。

    另一件事情的由来,是发生在前天晚上,就是在《黑手套》剧组来到魔都的当天晚上,潘原导演的老朋友关项仁为潘原举办了欢迎晚宴。

    关项仁,陕北人氏,和潘原是一个镇的同乡,十多年前,在帝都的一次老乡聚会上,两人相识,因故乡情结加上性格相投,从老乡会上留了电话号码后,一直保持联系,潘原因拍戏工作的特殊性,四季在四海漂泊,每年常来魔都或者路过魔都,每次来魔,都会提前给关打电话,老友到一起,无话不谈。

    饭后,其他作陪人等散去,俩人品着茶,开心畅聊,聊着聊着,关项仁把最近工作重心转移的事情说给了老友潘原,并请潘原留意手里的资源,如果有合适的演员,给他的上半年成立的文化娱乐公司推介一个过来,撑一撑门面,也算是给集团总公司一个交代。

    这两天,潘原除了鼓捣《黑手套》,闲下来的短暂时间里,他一直在替老友关项仁在他所能了解的演员堆里扒拉来扒拉去。

    扒拉半天,也没合适的,有资历的,人家不去小影视公司,若把籍籍无名的花瓶,推给老友,根本不是在帮老友的忙,而是给老友添乱添堵。

    就在今天上午正在拍李昆两句完全一样的台词儿时,潘原导演眼睛一亮:这个李昆,可以的。

    就这样,李昆多了一个选择。

    要说潘原导演真是够意思,他不但给了李昆选择吃哪个大馅饼的机会,还花着宝贵的时间,帮李昆分析了两个选项的利弊。

    留在剧组,演男四薛奎,将来一定会有前途,这部剧的预期很高,说不定,李昆会一剧红起。

    但是,成名作,广大观众容易给新人演员贴上标签。

    特别是演反派人物,刻画的越是到位,给观众烙下的印记越是深刻,以后再接别的戏,要想转换到正面角色,需要周期的,或者说难度不小。

    各剧组有新戏要拍在选角时,也会根据这位演员曾经在哪种角色上得力,给这位演员安排这种角色。你演员自己说,老子就是要转换到正面角色,你们就要给老子安排正面角色,那好,请你回家在你家厕所里对着镜子,自个爱咋演咋演,把你家镜子演成大银幕,把你自己演得穿越到古代屌炸天,也没人管你。

    大部分影视剧中,反派人物很难火到红遍大江南北的程度,有火的,是个例,因为剧的出发点是扬善惩恶,弘扬正能,尤其是这几年在泱国国内大陆部分,更甚。

    潘原导演言简意赅,李昆听得明白。

    然后,潘导给李昆分析到新成立的一个影视娱乐公司,将来会怎样。

    能怎样呢?

    除了需要一点点运气成分,全靠演技呗!

    演不好,趴着。演火了,世界全是你的!

    就这样,两个大馅饼让李昆脑阔胀得慌。有了选择的余地,反而心里犯了犹豫。

    甚至,李昆想到了回到房间,弄两个纸蛋蛋,抓阄决定。

    这个想法很幼稚特可笑,但是,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