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崛起系统之喀山汗国
繁体版

第四卷 第十六章:织物战争

    喀山是一个新兴的帝国,核心产业是冶炼。

    面对织物短缺的情况,喀山的抵抗能力远远不及各个老牌帝国,比如大明、帖木儿、奥斯曼等等。

    这些老牌的帝国不仅有畜牧业生产羊毛,同时还有棉花田来种植棉花以补充织物。

    而喀山织物的主要来源就是羊毛,其次才是切尔克西亚和河中国进贡与贸易的棉线。

    喀山没有专门种植棉花的田地,或者可以说绝大多数土地的气候与光照并不具备种植棉花的条件。

    就算是极少数有条件的地方,也都已经用来种植小麦了。

    现在这种情况,就只能向附近的国家购买棉纺织品,以度过今年的冬天。

    然而周遭比较近的国家已经被喀山得罪遍了,帖木儿、奥斯曼、莫斯科还有波兰与立陶宛,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施以援手的,就算是用钱买,也未见起能按时收到货物。

    那么就只能派出尽可能多的商人去高加索山南买。

    烦恼之余,伊尔哈木也注意到一件事情,多地的羊毛仓库同时起火未免有点太过巧合,恐怕是有人动了手脚。

    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御林卫们又有了新任务,查清楚仓库着火是不是有人动了手脚。

    六月,包括喀山官商阿斯特拉罕贸易馆在内的数十家商号到达了亚细亚地区,开始收购棉花、羊毛、以及棉纺织品。

    这时,有一个亚美尼亚商人引起了贸易官的注意。

    这个亚美尼亚商人貌似有亚美尼亚官方的背景,在市场中大笔的抢购各种大宗织物,就像是钱永远花不完一样。

    很快的,乌尔米湖(今伊朗大布里士旁边)以北,高加索山以南,市面上流通的棉纺织品绝大多数都被他买走了。

    喀山贸易官拉狄克·尼格买提是专门负责这次收购行动的主事人。

    他很快发现了这个商人可能的目的,便命令各路商号先不要与其抢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物价骤升。这个人的做法恐怕是在针对喀山此次的收购行动。

    果然,没几天这个亚美尼亚商人便来拜见拉狄克。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阿萨维·施尔乌维奇·萨古山。是亚美尼亚国的贸易官。

    他这次来找拉狄克便是要向喀山出售棉纺织品。

    拉狄克很是疑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难道亚美尼亚有求于喀山?

    继续接触下去,才知道,原来这是亚美尼亚行的垄断法。

    将市面绝大多数的棉纺织品迅速收购,然后高价卖给喀山,利用这个价格差,狠狠的赚喀山一笔。

    拉狄克心中愤怒,但又不敢发作,因为这是一种公平的贸易手段,并不算是敌对行为。

    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和阿萨维谈下去。

    而接下来阿萨维提出的价格,却直接让他血压起飞。

    阿萨维将棉纺织品的价格提高了三倍。

    拉狄克当即火冒三丈,直接就是“好的我懂”、“数额巨大”、“稍等几日”三连,将阿萨维请出了商馆。

    送走阿萨维后,拉狄克越想越不对,就算是垄断之法,也没有这么抬价的,除非.......。

    当晚,拉狄克写了一封信给国内某神秘部门发了过去。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等待国内的回音。

    半个月后,终于得到了国内来自某神秘部门的回信。

    这些天以来,拉狄克和各商号的掌柜们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不行。

    对于商号的掌柜来说,冬天之前收不到足够的丝织品,回国也不会获得比较好的利润,这一趟就算是白跑了。

    而对于拉狄克来说,收购不到足够的丝织品,冬天就有很多人要冻死,自己就有被贬官的风险。

    不过,回信的内容让他们这些天都没有白等。

    因为他之前所猜想的正是事实。

    跟回信一起来的还有一张带着皇帝私人印章的小“圣旨”。就是皇帝亲自写的条子。

    上面命令从即日起,喀山贸易队先回到原卡拉巴赫的梅利卡特县休整,等待后续指示。

    拉狄克大喜,当即命令各商号掌柜与自己先回梅利卡特休整。

    各商号掌柜心有疑惑,但是看到贸易官面色如此轻松,也就没多说什么,便一起出发了。

    6月2日,喀山第二万户军抵达梅利卡特与亚美尼亚纳希切万县的边境地区,一封宣战书也同时递到了亚美尼亚的王宫里。

    明面上,这是一场贸易战争,宣战书里指责亚美尼亚利用垄断手段干扰市场贸易,损害了喀山的利益,形式如同抢劫。

    然而事实是,御林卫查出了在喀山仓库放火的人。

    这些人都在两年前,也就是喀山与奥斯曼大战的时候,收到过大笔的银子,让他们在接到暗号的时候放火烧掉羊毛仓库,以迟滞喀山冬天的进攻。

    银子收到后,很快战争就结束了,于是那年火就没放成,这群人也就潜伏了起来,直到有一天,暗号被送到了他们的家里。

    在御林卫的拷打之下,银子的来路也被查了出来,是从卡拉巴赫的一个商户手里发出的。

    好在卡拉巴赫已经被喀山所吞并,于是御林卫又顺藤摸瓜的找到了这个商户,一查之下,发现这个商户曾经用极其少的货物就从亚美尼亚贸易官的手里换来了大笔的钱财,以支付放火者的贿赂款。

    这下水落石出了,但是这种复杂的手法是不能作为开战理由的,毕竟卡拉巴赫已经被喀山所灭。不能因为一个正常的交易活动就说亚美尼亚跟放火的事情有关联。

    但巧就巧在这个贸易官舍不得银子,向亚美尼亚国王献策说能从喀山大赚一笔,才有了后边的故事。

    于是喀山就得以用贸易战争的借口,对亚美尼亚宣战。

    七月,第二万户军抵达埃里温,开始围攻亚美尼亚的唯一一个要塞。

    同一时间,第五万户军进入纳希切万境内,将阿萨维收购的丝织品全部抢走,一分钱不花便把之前要购买的货物拉到了梅利卡特,分给各个商户,好让他们回国销售。

    这回亚美尼亚国王不仅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把自己弄完蛋了。

    六七个月的时间,战事已经完全结束,亚美尼亚全境失陷。

    令伊尔哈木没想到的是,在喀山的军队抵达亚美尼亚首都凡城的时候,凡城已经被黑羊王朝所占领。

    无奈,伊尔哈木不想和黑羊去争夺凡城,便停止进军,与黑羊王朝的皮尔不答汗签署了瓜分亚美尼亚的和约,以占领区为划分条件,喀山得纳希切万、埃里温和巴耶基德,黑羊得凡城。

    虽然没有达成全部的战略目标,但是最起码也拿下了巴耶基德这个牧羊场,抢走了亚美尼亚全国库存的羊毛。

    这个时空的亚美尼亚,就像秋风吹落树上的叶子一样,被喀山扫进了历史课本中。

    春节前,第二、第五万户军便返回了喀山。

    对于喀山统治阶级来说,今年嘴里的羊肉饺子分外好吃,脚上的袜子也分外暖。

    这次战争抢到的羊毛以及棉纺织品,将成为喀山向下一个时代更进一步的台阶,为未来大机械工厂的生产模式打下了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