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玉兔

    这回一开始,唐僧看见一座山就不敢往前走了,他是山里又有什么妖怪。

    猴子就说:“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脸!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甚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这是猴子第二次提到乌巢法师的多心经。

    第一次也是类似的场景,目的也是为了让唐僧大胆的继续向前走,猴子还念了几句,大致意思是心胸放宽,如来就在眼前。

    这次又提,明显还是提上次说的那几句。

    这里八戒和沙僧笑了,说猴子想到这办法激唐僧赶路。说明在八戒和沙僧眼里,猴子这是投机取巧。而唐僧却说猴子这是真解。

    唐僧最后说的话,一来为自己挽回点脸面,二来表明猴子上次解释确实是对的。

    唐僧先和猴子对质一番,最后看八戒沙僧在那嘲笑佛理又说猴子说的是真解。

    多心经是什么书呢?多心经=心经=般若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走了一会,他们来到舍卫国孤独园。

    舍卫国孤独园就是金刚经里佛主和须菩提一问一答的传经地点。

    也就是佛门的古迹遗址。

    而且原著里说这个地方传说是一位孤独长者以满地黄金向太子买来,老者买来孤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佛主传经。

    八戒得知这一信息后来了句:“造化!若是就是这个故事,我们也去摸他块把砖儿送人。”

    八戒的意思就是爽啊这个地方肯定黄金多,我们搞几块金砖送人。

    看的出八戒现在还是一点佛性都没有。

    孤独园旁边还有个孤布金寺,寺里的老僧藏了一个落难的女人,那女人自称是天竺国公主。长老之所以藏起她是怕被其她和尚玷污。

    原文:老僧问她:‘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

    那句恐为众僧点污,点污因该就是玷污的意思。

    这里说明老僧认为其他和尚不是什么好鸟,为了保护这姑娘,就把她藏起来了。

    西游记里先前有说过,和尚是色中饿鬼。

    反面表明这老僧是个真好人。

    之后老僧就拜托猴子等进天竺国后查明情况。

    等猴子们来到天竺国驿站,得知天竺国公主正在举办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当年唐僧母亲也是这样嫁出去的。

    唐僧此时就准备绕过这热闹的地方,去找国王倒换关文,

    原文:行者道:“我保师父去。”八戒道:“我去。”沙僧道:“二哥罢么,你的嘴脸不见怎的,莫到朝门外装胖,还教大哥去。”三藏道:“悟净说得好,呆子粗夯,悟空还有些细腻。”

    那呆子掬着嘴道:“除了师父,我三个的嘴脸也差不多儿。”

    原文:行者道:“我们也去看看如何?”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我服色不便,恐有嫌疑。”行者道:“师父,你忘了那给孤布金寺老僧之言:一则去看彩楼,二则去辨真假。

    似这般忙忙的,那皇帝必听公主之喜报,那里视朝理事?且去去来!”三藏听说,真与行者相随,见各项人等俱在那里看打绣球。

    看来只有猴子记得先前老僧拖他们的事,老僧园中藏的那女子自称是天竺国公主,而天竺国公主此时在这里招驸马。

    两个公主中,明摆其中一个是假的。

    这里猴子打算去看下情况,而唐僧怕惹事上身推辞说不去,最终猴子说服了唐僧。

    终合一下前面的情况,猴子唐僧之间几次意见分歧时,都是猴子说服了唐僧,说明从六耳猕猴事件后,真的是唐僧变的听话多了。

    话表唐僧和猴子去看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唐僧成了冤大头,绣球正好砸中唐僧,唐僧就被定为驸马了。

    原来这个在这招驸马的公主是妖怪,本来就是冲着唐僧来的,为了采取元阳真气,以成太乙上仙。

    唐僧被绣球打中就立即埋怨猴子:

    原文:回头埋怨行者道:“你这猴头,又是撮弄我也!”

    行者笑道:“绣球儿打在你头上,滚在你袖里,干我何事?埋怨怎么?”

    事已至此,猴子就嘱咐唐僧将计就计,猴子去与八戒沙僧会合。

    猴子要唐僧见到国王时答应做驸马,但求国王招猴子他们三来托付取经,让猴子好混到国王公主旁边辨明真假。

    唐僧问猴子公主要是个真女人不是妖怪怎么办。

    猴子开玩笑的回那你就做驸马算了。

    结果唐僧怒了

    原文:三藏闻言,越生嗔怒,骂道:“好猢狲!你还害我哩!却是悟能说的,我们十节儿已上了九节七八分了,你还把热舌头铎我?快早夹着,你休开那臭口!再若无礼,我就念起咒来,教你了当不得!”行者听说念咒,慌得跪在面前道:“莫念莫念!若是真女人,待拜堂时,我们一齐大闹皇宫,领你去也。”

    因为猴子头上的那个东西,唐僧这种毫无本领的人都可以欺负猴子。

    结果唐僧见到国王开始并没有照猴子的意思做。

    原文:三藏闻言,更不谢恩,只教“放赦!放赦!”国王道:“这和尚甚不通理。朕以一国之富,招你做驸马,为何不在此停用,念念只要取经!再若推辞,教锦衣官校推出斩了!”长老唬得魂不附体,只得战兢兢叩头启奏道:“感蒙陛下天恩,但贫僧一行四众,还有三个徒弟在外,今当领纳,只是不曾吩咐得一言,万望召他到此,倒换关文,教他早去,不误了西来之意。”

    唐僧先是求国王撤回旨意,气的国王要斩了他。唐僧利马改口谢恩,这才开始按照猴子先前提出的计划行事。

    猴子和八戒沙僧会合后搞笑的对话。

    原文:八戒沙僧迎着道:“哥哥,你怎么那般喜笑?师父如何不见?”行者道:“师父喜了。”八戒道:“还未到地头,又不曾见佛取得经回,是何来之喜?”

    行者笑道:“我与师父只走至十字街彩楼之下,可可的被当朝公主抛绣球打中了师父,师父被些宫娥、彩女、太监推拥至楼前,同公主坐辇入朝,招为驸马,此非喜而何?”八戒听说,跌脚捶胸道:“早知我去好来!都是那沙僧惫懒!你不阻我啊,我径奔彩楼之下,一绣球打着我老猪,那公主招了我,却不美哉,妙哉!俊刮标致,停当,大家造化耍子儿,何等有趣!”沙僧上前,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三钱银子买了老驴,自夸骑得!要是一绣球打着你,就连夜烧退送纸也还道迟了,敢惹你这晦气进门!”八戒道:“你这黑子不知趣!丑自丑,还有些风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行者道:“呆子莫胡谈!且收拾行李。但恐师父着了急,来叫我们,却好进朝保护他。”

    八戒道:“哥哥又说差了。师父做了驸马,到宫中与皇帝的女儿交欢,又不是爬山蹱路,遇怪逢魔,要你保护他怎的!他那样一把子年纪,岂不知被窝里之事,要你去扶被子”行者一把揪住耳朵,轮拳骂道:“你这个淫心不断的夯货!说那甚胡话!

    大至意思:

    八戒:哥哥你怎么那么开心,师傅人呢?

    猴子:师傅有喜事了。

    八戒:还没到西天,没取到经,哪来的喜事。

    猴子:我和师傅走到十字街彩楼下,师傅他正好被公主的绣球打中,被招去做驸马爷了。

    八戒捶胸跺脚:我就说让我陪师傅去,就是沙僧非要说什么让猴哥去,不让我去,要是我去,我被拿绣球打中,公主招我做驸马,那该多爽,以后和公主一起玩耍,多舒坦。

    沙僧把八戒脸一抹:看你个德性,三钱银子买了老驴,自称骑得!,要是绣球打中你,人家连夜烧香送神还觉的晚了,哪敢惹你这瘟神进门。

    八戒:沙僧你这根本不懂,我丑是虽然丑了点,但还是有些味道,古人说,皮肉粗糙,身体好,体格强壮。

    猴子:呆子别说了,收拾行李,等下师傅急了,来叫我们,我们好去保护他。

    八戒:哥哥你又搞错了,师傅做了驸马,正在于皇帝的女儿交欢,又不是跋山涉水,遇怪逢魔,需要你保护他什么!他那么大的个人,难道还不知道男女床上的事,需要你去守床头扶被子?

    行者一把揪住耳朵,轮拳骂道:“你这个淫心不断的傻货!在说什么东西!

    上文的对话中可以发现,没一个徒弟真正关心唐僧。

    也表明唐僧这师傅不得人心。

    正在他们三个玩笑间,有人来传话招他们进宫。

    到了皇宫,猴子等见到国王,国王要他们三自我介绍并说明出家的原因。

    表明在国王看来,出家当和尚的都是有原因的。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去当和尚。

    再来看他们三在国王面前自我介绍带来的信息。

    猴子:

    行者才奏道:“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下海降龙,登山擒兽。消死名,上生籍,官拜齐天大圣。玩赏琼楼,喜游宝阁。会天仙,日日歌欢;居圣境,朝朝快乐。只因乱却蟠桃宴,大反天宫,被佛擒伏。困压在五行山下,饥餐铁弹,渴饮铜汁,五百年未尝茶饭。幸我师出东土,拜西方,观音教令脱天灾,离大难,皈正在瑜伽门下。旧讳悟空,称名行者。

    猴子最终说出了父天母地。也就是我开始就推断出的猴子是天子。瑜伽门下,说明当时的佛门也叫瑜伽门。

    八戒:

    八戒掬嘴扬威道:“老猪先世为人,贪欢爱懒。一生混沌,乱性迷心。未识天高地厚,难明海阔山遥。正在幽闲之际,忽然遇一真人。半句话,解开业网;两三言,劈破灾门。当时省悟,立地投师,谨修二八之工夫,敬炼三三之前后。行满飞升,得超天府。荷蒙玉帝厚恩,官赐天蓬元帅,管押河兵,逍遥汉阙。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住福陵山,造恶无边。遇观音,指明善道。皈依佛教,保护唐僧。

    径往西天,拜求妙典。法讳悟能,称为八戒。”

    八戒前世天蓬元帅曾是忽然遇一真人指点才升天为天蓬元帅。

    也就是八戒曾经有个启蒙师傅,而且八戒也没说过他师傅是谁,他师傅像不像须菩提的作风?

    但八戒说了是个“真人”

    沙僧:

    沙和尚合掌道:“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也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贬在流沙河,改头换面,造孽伤生。幸喜菩萨远游东土,劝我皈依,等候唐朝佛子,往西天求经果正。从立自新,复修大觉,指河为姓。法讳悟净,称名沙僧。”

    原来沙僧前世被仙侣收养,而且成了家。

    仙侣可以指一人,也可以指夫妻两人。沙僧也有所隐瞒。

    现在才得知猴子,八戒,沙僧其实他们成仙前都有个师傅。

    猴子依照先前和唐僧说好的计划行事,于是猴子等就假装丢下唐僧去取经。唐僧却急了,担心猴子是真离他而去。心理猜忌万分。

    原文:行者称谢,遂教沙僧取出关文递上。国王看了,即用了印,押了花字,又取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聊达亲礼。八戒原来财色心重,即去接了。行者朝上唱个喏道:“聒噪聒噪!”便转身要走,慌着个三藏一毂辘爬起,扯住行者,咬响牙根道:“你们都不顾我就去了!”行者把手捏着三藏手掌,丢个眼色道:“你在这里宽怀欢会,我等取了经,回来看你。”那长老似信不信的,不肯放手。多官都看见,以为实是相别而去。

    这段解一下:行者对国王说了谢,就叫沙僧取出关文递给国王,国王看了后就盖了印,押了花字,又赏了猴子等黄金十锭,白金20锭。八戒见钱眼开,利马上去接了。行者遵从了国王的意思连声说:客气客气。说完后八戒沙僧随猴子准备走。唐僧一下子慌了,连忙爬起,拉住猴子哆嗦的咬牙说:你们就这样走了?都不管我了?猴子捏住唐僧手掌,使了个眼神说:你就在这里欢乐,我们三取完经再回来看你。唐僧看到猴子的眼神知道猴子言意是按原计划行事,但唐僧半信半疑,怕猴子等是真走了,不肯松手。朝中百官看见眼前一幕,都以为猴子等是真丢下唐僧了。

    猴子等走后,八戒就问猴子:真不管唐僧呢?猴子没回答,而是回到驿馆。

    这里要分析的是八戒和沙僧都不知道猴子和唐僧约定的计划,他们两也不知道猴子会不会回头去救唐僧,就直接跟着猴子走了。

    之后八戒就随口问一句也没多说,沙僧什么都没说,他们两此时都是默默的跟着猴子弃唐僧而去,什么也没多说。而且他们都知道唐僧是被必的,不是自愿当驸马的。但都没站出来说去解救唐僧,而选着默默的跟着猴子走,说明唐僧远不比猴子得人心。时至今日,猴子丢下唐僧带八戒沙僧去取经都已是可行。

    也说明此时沙僧也是跟着猴子混的。前面一直关注猴子和八戒的变化,而忽视了沙僧的变化,沙僧一直很酱油,且是最听唐僧的话。此时对唐僧是不闻不问,默默的站在猴子这边。从头到尾都没有像以往一样催促猴子八戒救唐僧。为什么?

    当初猴子是不愿取经,几次想借机逃离取经这当事,但都未遂,可如今猴子成熟了,另有所图,变的要坚持把取经这事办完。

    在把视角回放置沙僧的角度,沙僧曾经是为了脱离流沙河之苦才取经的,他在流沙河是要受万箭穿心之苦,也就是说他必须取经脱离苦境,前期是猴子总在想脱逃,八戒总在闹散伙,只有唐僧执意取经,所以沙僧根本就没有选着,只能跟着唐僧,站在唐僧这边,而如今猴子不想脱逃了,那么沙僧就多了个选着,可以跟着猴子,而且沙僧也看的出来,六耳猕猴那次,已经表明猴子比唐僧还重要,在佛家面前,猴子地位远比唐僧高。再加上猴子在天庭的人脉,可以说,只要沙僧他跟着猴子一起,不管是去西天,还是去东天,不管经能不能取回,猴子都一样可以带他脱离流沙河苦境。

    而且从人格来讲,猴子明显比唐僧重很多情义,绝不会眼看着沙僧回去受苦。

    所以结论出唐僧就是佛门有意安排出来的一个取经队长,用来的逼迫猴子取经和牵制猴子。

    要是没有唐僧,天知道当初猴子会借着取经之名,把八戒和沙僧带到哪里去玩。

    然而其实猴子并没有真放弃唐僧,而且为了擒拿妖怪,以唐僧为诱饵,猴子回头找到唐僧,终于见到妖怪本人,就和妖怪当场打了起来。

    打斗中

    原文:行者把棒丢起,叫一声“变!”就以一变十,以十变百,以百变千,半天里,好似蛇游蟒搅,乱打妖邪。

    前面推出棒子具备强大的变化能力,此时棒子已经可以1变10,10变百,百变千了。一根棒子变无数根棒子,而且棒子都是脱手自己攻击去打妖怪。

    原先猴子变多少根棒子,就要变多少个小猴子拿着棒子。

    如今,幻化出的棒子已能能随意志随意攻击了,如意如意,果真如意。

    此时的金箍棒远远不在如同当初的金箍棒了。

    而这次妖怪用的兵器也是不得了

    那妖邪咬着牙道:“你也不知我这兵器!听我道: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源流非比凡间物,本性生来在上天。一体金光和四相,五行瑞气合三元。随吾久住蟾宫内,伴我常居桂殿边。因为爱花垂世境,故来天竺假婵娟。与君共乐无他意,欲配唐僧了宿缘。你怎欺心破佳偶,死寻赶战逞凶顽!这般器械名头大,在你金箍棒子前。广寒宫里捣药杵,打人一下命归泉!

    广寒宫里的捣药杵都这么牛.....

    猴子和妖怪打时,起先并没有下狠手,让妖怪跑了,然而狡兔三窟,猴子找的心情毛躁,待猴子找来土地山神折腾了一番后,才找到妖怪,猴子恼羞成怒,开始出重手开打,此刻,太阴星君赶来劝架了。

    原文:这行者愈发狠性,下毒手,恨不得一棒打杀,忽听得九霄碧汉之间,有人叫道:“大圣,莫动手!莫动手!棍下留情!”行者回头看时,原来是太阴星君,后带着姮娥仙子,降彩云到于当面。慌得行者收了铁棒,躬身施礼道:“老太阴,那里来的?老孙失回避了。

    猴子对太阴星君很是礼貌啊。

    太阴星君出现喊住了猴子,收了玉兔,并说了真公主其实是广寒宫素娥下凡,素娥和玉兔有些恩怨,玉兔就下凡来报复素娥。

    原文:太**:“你亦不知。那国王之公主,也不是凡人,原是蟾宫中之素娥。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却就思凡下界。一灵之光,遂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当时得以降生。这玉兔儿怀那一掌之仇,故于旧年走出广寒,抛素娥于荒野。

    看到这就奇怪了?玉兔不是嫦娥的吗?怎么是太阴星君来收?太阴星君和玉兔有什么关系?

    再看作者描述的广寒宫。

    太阴星君才是广寒宫老大,嫦娥不是单指一个人,嫦是指一种宫女,娥也是指一种宫女,嫦娥就是广寒宫某种宫女的统称,猪八戒当年调戏的嫦娥是嫦娥中的霓裳仙子。

    部分原文:正此观看处,猪八戒动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那太阴君令转仙幢,与众嫦娥收回玉兔,径上月宫而去。

    这里看出,就嫦娥的问题上,有多少个版本的影视在将错就错。那些编剧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

    这次的遭难完全是广寒宫里的事造成的。即有可能是广寒宫特意安排,目的是留住唐僧。

    那么疑问来了?不是说好81难都是观音安排的吗?

    现在看来,如果81难真的全是观音安排的,那观音的能力简直是要逆天了。什么太乙救苦天尊,太上老君,太阴星君,弥勒佛,大鹏雕他都能调遣。

    结论是不可能,81难不是观音安排的。

    最后一贯从前,猴子拉住太阴星君向国王说明真伪公主事情。之后猴子带着国王去先前那个老僧那里,救回还在装疯卖傻的真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