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狮驼岭(一)

    故事的大概状况是妖怪头目有三个大王老大青狮精老二大象精老三大鹏雕,但大鹏雕不住狮驼岭。三个都有背景,老大老二都是菩萨的坐骑,老三和如来有点沾边的关系。

    其中也是老三实力最强,他还有个宝物,乾坤二气瓶。三妖怪手下有4万7千多个小妖,这简直就是一个军团。这群妖怪全非善类,杀人,吃人无数。

    猴子等众与妖怪几经周折,最终唐僧八戒沙僧被抓,之后猴子被骗,以为唐僧已死。猴子转身找到如来准备了却取经之事。结果如来告知唐僧未死,并带着菩萨一同前往,收了三妖。整个过程中猴子在中期是可以弄死妖怪的大王青狮,及二大王大象精。但猴子没有,猴子是从不对妖怪手软的,这次是为何?

    在猴子等刚到狮驼岭时,遇到一老者告信前方妖怪厉害,劝其回头,猴子和八戒分别像老者打听妖怪的来历和实力。老者并没多说,当老者走后,猴子追了上去发现老者就是太白金星。

    注意,这里火眼金睛没有看出太白,火眼金睛在现在看来还是没多用。

    之后太白金星告诉了猴子妖怪的一些资料。猴子又问,如果这次他向天庭借兵,天庭是否愿意,太白的回答居然是,只要猴子一个口信,十万天兵利马前来。

    这里就有两个疑问了。

    1.太白为什么起先不愿直接告诉他。

    2.当初十万天兵于猴子在花果山大战一场,然此时,猴子一个口信就可以召来10万天兵。

    3.这是10万天兵说借就借是玉帝的安排,还是道家高人上奏玉帝的安排?

    10万天兵可以说是天庭的全部家当,猴子一个口信,就来替猴子办事?猴子的面子是不是太大了?这次妖怪两个大王都是佛门中人,也就是说狮驼岭是佛门的势力,然而10万天兵肯随猴子一个口信倾巢而出,是不是天庭对佛门早已进入了备战状态?

    天庭其实一直对猴子很好,也说不一定就是简单的肯借他10万天兵。

    然而猴子情愿辛辛苦苦几经周折,也没有用天庭的兵马.又是为何?

    试想下如果猴子借了10万兵,无疑是一场劳师动众耗损国力的大战,大战对道佛双方都会有损耗。

    所以猴子之所以情愿吃苦受累的单干也不借天庭兵马是不让想天庭受到损耗。

    其次这次的妖怪全是佛门的人。也不排除是佛门有心损耗天庭的安排,毕竟那四万七千众只是些妖怪。

    猴子在天庭的人脉最广,猴子向来喜欢先找天庭搬救兵,然而这次猴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向天庭借兵,没耗天庭的一兵一卒。

    话说猴子只身犯险,变成巡山的妖怪混到三个大王的洞府门口,见到数万妖怪,深知太白告知的情况属实。猴子为了尽量避开干仗,想到一计,就是用自己的名气唬走这些小妖怪。

    当有妖怪问他是否看到孙悟空时,猴子是这样回答的:

    原文:行者道:“撞见的,正在那里磨扛子哩。”众妖害怕道:“他怎么个模样?磨甚么扛子?”他蹲在那涧边,还似个开路神;若站起来,好道有十数丈长!手里拿着一条铁棒,就似碗来粗细的一根大扛子,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口里又念着:“扛子啊!这一向不曾拿你出来显显神通,这一去就有十万妖精,也都替我打死!等我杀了那三个魔头祭你!他要磨得明了,先打死你门前一万精哩!”

    猴子又补充说抓到唐僧你们这多小妖又分不到唐僧肉,要死倒是你们这些小妖怪先死。

    这话一出,门口这群小妖果真跑了。

    猴子成功的混入第一层洞口,眼前的景象真的是恐怖。

    原文:却说孙大圣进于洞口,两边观看,只见: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

    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

    但要注意其中那句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这句话已经暗示了猴子“救世主”的身份。

    猴子成功的混入妖魔洞府里,见到三魔头,老大青狮问他看到孙悟空没有,猴子把先前和小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果然唬住了老大老二。

    结果由于交谈过多,猴子见妖怪犯傻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一笑使他在一个瞬间里暴漏出原型,被妖怪的三大王大鹏雕眼快看到了,导致猴子被抓了,最后被装进了老三的宝瓶乾坤二气瓶里。

    猴子在这宝瓶里折腾了半天也出不去,就抱怨了一句。致使这宝瓶得知里面装有人了,就开始攻击猴子,什么蛇啊、火啊、火龙的从四面八方全来了。而且在这里宝瓶过一时三刻后孙悟空会化为脓血,猴子开始吃不消了。

    出也出不去,救兵也没有,身上毫毛都被火烤软了。这时候猴子想到了观音的三根救命毫毛。因此这三根救命毫毛的作用也出来了,得知为什么叫救命毫毛。

    猴子身上毫毛全都烤软无法用的时候,这三根救命毫毛却丝毫没事,还很坚挺。

    于是猴子用这三根毫毛变作钻子等工具,在宝瓶下方钻了个洞逃出去了,用完之后又把这三根毫毛收上身了,说明这三根救命毫毛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猴子脱身后就回到唐僧那了,和妖怪的打斗第一回合结束。

    第二回合,是猴子和八戒一起去的。

    其中有段猴子介绍自己棒子的话,这段话说明了棒子的来历,和棒子在神器里的级别。

    原文:他道:“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X五色霞光现。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时间要大瓮来粗,或小些微如铁线。粗如南岳细如针,长短随吾心意变。轻轻举动彩云生,亮亮飞腾如闪电。攸攸冷气逼人寒,条条杀雾空中现。降龙伏虎谨随身,天涯海角都游遍。曾将此棍闹天宫,威风打散蟠桃宴。天王赌斗未曾赢,哪吒对敌难交战。棍打诸神没躲藏,天兵十万都逃窜。雷霆众将护灵霄,飞身打上通明殿。掌朝天使尽皆惊,护驾仙卿俱搅乱。举棒掀翻北斗宫,回首振开南极院。金阙天皇见棍凶,特请如来与我见。兵家胜负自如然,困苦灾危无可辨。整整挨排五百年,亏了南海菩萨劝。大唐有个出家僧,对天发下洪誓愿。枉死城中度鬼魂,灵山会上求经卷。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动甚是不方便。已知铁棒世无双,央我途中为侣伴。邪魔汤着赴幽冥,肉化红尘骨化面。处处妖精棒下亡,论万成千无打算。上方击坏斗牛宫,下方压损森罗殿。天将曾将九曜追,地府打伤催命判。半空丢下振山川,胜如太岁新华剑。全凭此棍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

    上面那原文前面说: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X五色霞光现。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

    如意金箍棒的原材料是九转镔铁,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铁,但看名字就知道此铁世间罕有,凡带九转二字,必是神中精品。而且棒子是老君亲手炼制,没提到有其他任何人帮忙制造。

    说明棒子全部流程都是老君亲手锻造。

    禹王求得号神珍:这句说明棒子是大禹的武器,而且称神珍。

    名号灵阳棒一条:说明金箍棒还有个名字叫灵阳棒。

    成形变化要飞腾,飘X五色霞光现。

    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这几句似乎透漏出猴子没有完全使用出棒子的全部神力

    这里得回想一下。猴子当初在龙宫拿到棒子时能不能使出棒子的全部神力?

    现在得知棒子不是一般的神器。那么猴子能不能完全掌握和使用出棒子的全部威力呢?

    猴子不可能使用出棒子的全部神力。两原因:

    1.猴子当初拿到棒子时,是没有说明书的,棒子的所有变化能力猴子并不一定全知道。

    2.从猴子下海时,棒子自身发光来看,棒子和猴子的灵气是相通的,但猴子的法力还没达到巅峰,所以棒子的威力也不可能全部发挥出来。

    金箍棒还有一名“灵阳棒”,孙悟空还有一名“灵明石猴”,去掉实物类别名词,就是去掉“棒”与“石猴”几字,那就剩“灵阳”、“灵明”两词。再去同字“灵”字,那只剩“阳”、“明”。也就得知说作者给棒子取别时用了一个“阳”字,给猴子取别名时用了一个“明”字。

    而“阳”“明”二字正好能成一词,词意是阴极后而阳气初现,意境就是在漫长的黑暗中曙光出现了。阳明一词不正是“救世主”出现的意境吗?

    作者用阳明一词分别立名可能还有一种原因,作者生前有一挚友,是心学派鼻祖,名叫“王阳明”。

    言归正传,猴子回来后,和唐僧等说明了情况,说双拳难敌六手,于是唐僧就要八戒和沙僧也去,八戒不愿意去,在那推辞,说自己没什么用,帮不上忙的,结果硬被猴子拉去了,猴子却要沙僧留下来。

    说明在猴子眼里八戒比沙僧强的多。

    话说他们两去了后,在妖怪门口叫阵,三个魔头听到后谁都不愿意出战,老大没办法,硬着头皮出战,老大看他们都不愿意面对孙悟空,就对孙悟空说单挑。

    猴子这边就答应了单挑,八戒就看戏,八戒起先没帮忙,打到一半时才帮忙。

    为什么八戒一开始没帮忙,在猴子打到一半才帮:

    1.猴子自己要求单挑的。

    2.毕竟在妖怪门口,妖怪那方人多势众,你帮他也帮,你不帮说不定他们都要帮,八戒又不知道妖怪内部的情况,

    以猴子的能力对付一个妖怪还不至于让猴子有什么危险。所以与其上去帮忙还不如在旁边看清周围状况。

    当打到一半,妖怪处于下风久时,八戒见妖怪那边还是无人帮忙,说明妖怪此时是真没人帮。然而其实另外两个魔头知道大魔头有个绝活还没用,同时也是盘算着大魔头摸清楚猴子的实力。

    结果八戒一上去,被大魔头青狮怪张开大嘴要吞他,八戒一闪,猴子冲上去给狮子吞了。

    这时八戒想都不想哭丧两句就跑了。

    跑回来后干了件匪夷所思的事,对唐僧说:大师兄被妖怪吞了,死了。又对沙僧说:把行李拿来分了,然后散伙,那白马就卖了给师傅办后事。唐僧听了后放声瞎哭。

    这里八戒就很奇怪了,在前面八戒见过猴子被蛇妖吞掉,亲眼看见猴子丝毫无损,他们还在那里玩,把蛇妖给玩死了。

    按道理说八戒因该知道猴子不仅没事,而且他也知道吞孙悟空的妖怪完蛋了。八戒却跑回来对唐僧说猴子死了。八戒这是在干嘛?

    八戒看到猴子被吞,心理肯定明白,这下妖怪麻烦了,要被猴子折腾死,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如果有妖怪来对付他,他自己倒是危险,在这呆下去搞不好忙没帮上,还反被妖怪抓为人质而拖猴子后腿,干脆乘机跑了算了。

    八戒这时跑回来是正确的,费解的是他为什么对唐僧等说猴子死了,散伙。还在唐僧面前替唐僧盘算身后事,这是有多恨唐僧。

    此时暴漏出八戒是有故意拆散取经队伍的用心。

    也说明此时的他恨唐僧的程度不是一星半点了。而这个心态是西天一路上一点一点积累来的。

    八戒刚开始对唐僧是尊敬又服从,后来有点反感,经历过虎鹿羊三仙那次后就有些怨恨唐僧,再之后是厌恶,接着是唐僧遇险他幸灾乐祸,反说风凉话。

    到现在似乎是巴不得唐僧早点死。

    再说猴子这边,猴子在折腾妖怪时,妖怪求饶称猴子为“大慈大悲齐天大圣菩萨”

    结果猴子说你说那么多字干什么,少说几个字,干脆叫外公。

    猴子似乎不喜欢妖怪喊的这个称呼,说少几个字,少哪几个字?猴子一般自称齐天大圣,少说几个字,最先少掉的不就是“菩萨”两个字吗。看来猴子是不喜欢别人称他菩萨,猴子此时是佛门弟子,肯定不能直说,所以说你干脆叫我外公。

    然而要提的是妖怪是菩萨坐骑,所以这妖怪喊的菩萨是不能顺便乱喊的,既然妖怪求饶称猴子是菩萨,说明猴子此时在佛门已经是菩萨的级别了。

    话说猴子在妖怪老大肚子里折腾一番后,妖怪求饶,为骗猴子出来,说愿意抬轿子把唐僧送过狮驼岭。等猴子得意的回去时,方知八戒说他死了,还在那闹散伙。猴子那个气啊,一把拉过八戒的脖子,在往背后一巴掌过去,拍的八戒差点摔了。

    猴子这时是真有点气了,八戒见过猴子被妖怪吞,唐僧沙僧没见过,所以八戒骗他们俩很容易。但猴子心理明白,八戒又不蠢,八戒是肯定知道他没事的,故意说猴子他死了。

    所以此时的猴子心理是:你明明知道我没事还跑回来对唐僧说我死了,我在那于妖怪斗,你不讲义气跑了就算了,回来还说我死了,还在那闹散伙。

    话说猴子等在等妖怪抬轿子来送唐僧,结果没等来轿子,却等来二魔头叫阵。唐僧八戒等就说猴子先说什么制服了妖怪有轿子来接是大话。

    猴子倒反说人家妖怪大魔头伤了、怕了,人家还有二魔头来出头,人家魔头一共有三个,我们师兄弟也是三个,但是人家妖怪比我们讲义气多了。

    猴子这明显是指着八戒不讲义气,八戒一听这话就犯浑了,叫嚷着上阵,作者安排这一幕表明八戒其实是很讲义气的,证明他先前丢下猴子跑回来不是不讲义气,而是另有隐情。

    八戒在上阵对抗二魔头之前要猴子用绳子绑住他,看他有危险时把他拉回来。

    八戒绑好就上阵了,那二魔头是大象精,变真身追八戒跑,猴子看见故意坑了八戒一把,没把他拉回来,害八戒被妖怪用鼻子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