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繁体版

第98章 兼相爱

    正扯着嘴角腹诽赵高的李斯,听到秦始皇的话后,连忙摆正嘴型,张口道:

    “臣惊讶于曲辕犁之效率,不觉目瞪口呆,以致麻木,故而撇嘴缓和。”

    秦始皇想起方才其他臣工瞠目结舌的模样,点了点头,继续道:

    “此效率之惊人,确实令人惊叹,李丞相,有此曲辕犁,驰道的修建可还需暂缓?”

    李斯当即表示道:

    “有此曲辕犁,百姓的耕种效率势必翻倍,田亩的收成亦比增加,荒地的开垦也必将扩大。”

    “只需一年,修建驰道的粮食必将完备。”

    “甚至多条驰道同时修建,亦无不可。”

    秦始皇闻言,目光不由地看向赵高,心中很是感慨:

    前番欲修直道,缺钱,赵高建言修建邮局快递,月赚两万贯。

    今番修建驰道,缺粮,赵高又拿出了曲辕犁这等奇物,使耕种效率翻番。

    只因为一场“梦中梦”,就疑忌这等有大功于大秦的忠臣,着实不该。

    秦始皇想至此,先是道:

    “即日起,将曲辕犁推广至大秦各地,不得有误。”

    李丞相拱手道:“喏。”

    接着,秦始皇又道:

    “安武君赵高听封……”

    如此大功,自当封赏,可秦始皇刚要封赏却忽然一顿。

    该封赏给赵高些什么?

    赵高如今已是九卿之一的少府,不久前又加封安武君。

    若再加官,总不能进三公吧?

    可若不加官,只是赏赐些银白之物,似乎又太过轻了些。

    秦始皇细细想了一想,最终发现,除了金银似乎还真没什么好赏赐的了。

    于是,只得道:

    “赐赵高金百斤,田百亩,咸阳城中宅邸一座,美婢百人。”

    “赵高你还有何想要之赏赐,尽可与朕说。”

    秦始皇最后补了一句。

    赵高则欣喜地拱手领命。

    他欣喜的自然不是这些凡俗之物,而是秦始皇的好感度正在蹭蹭地往上涨。

    如今的好感度已经到了-555555555……

    这么一来,离-111111111……就不远了,嘿嘿嘿。

    赵高开心的差点笑出声了。

    就好像-111111111……之后就是100%一样。

    赵高自是没有再要什么其他赏赐,就这好感度就已经够够的了。

    他倒是想要秦始皇再对他的好感度提高一些。

    只是这种赏赐该怎么说出口呢?

    总不能说:陛下,请再深爱我一点吧?

    对了,赵高想到,刚才秦始皇说的那些赏赐里,除了良田豪宅外,似乎还有一个美婢百人?

    这般说来,他是不是也可以不隔着衣……屏幕,醉眼说着接着奏乐接着舞呢?

    嗯,没错,没打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赵高已经在幻想八佾舞于庭的场景了。

    好吧,八佾舞于庭还是算了,六佾舞于庭即可。

    毕竟他如今也是安武君了嘛。

    应该可以忍了吧。

    赵高对自己的赏赐没什么想说的,但蒙毅和李斯等人竟觉得这些赏赐少了。

    他们只觉这些赏赐配不上曲辕犁这等奇物。

    秦始皇又道:

    “这曲辕犁的制造与推广,就全权交于赵卿与李卿你们二人了。”

    秦始皇说完,忽然发现好像赵高所提出的很多事物,最后实施时,他都是交给赵高与李斯二人。

    在联想到“梦中梦”中,赵高当先找李斯篡诏,而李斯也犹豫片刻就答应了。

    虽说不能因“梦中梦”之事,无端揣度一位忠臣。

    但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不去想呢?

    毕竟,那“梦中梦”真的太真实了。

    秦始皇在想是不是因为赵高与李斯走得太近,才使得李斯被轻易策反?

    其实,在秦始皇原本想来,就赵高的那一番说辞,换另一个人来说,李斯说不定也会动摇。

    但还是为了以防万一,秦始皇道:

    “由赵卿、李卿和冯卿三人一同管理吧。”

    李斯倒是没有多想,冯去疾身为右丞相,地位还在他之上。

    冯去疾参与管理,也是理所应当。

    之前,无论是编订“罢黜百家”,还是编订“新法家”,尽管陛下是让他和赵高主持,但冯去疾也是参与进来的。

    李斯没有多想,冯去疾就更没有多想了。

    而赵高,他还搁那盯着脑海里上涨的好感度呢。

    在亲眼见证了曲辕犁的实际功效后,秦始皇和一众大臣准备回宫了。

    而赵高还有继续制造曲辕犁,所以并没有跟随,而是前往了考工室。

    他需要制作大量的曲辕犁样品,然后分发至各地,再由各地自己去制造。

    当然,说是他来制作大量样品,但最后肯定是考工令那一帮人来制造。

    他只管坐在摇椅上品茗。

    哦,对了,摇椅现在还没有制出来呢。

    呃,茶现在好像也还没有制好……

    赵高准备回到考工室,就遣人去将狄安给叫来,将制茶一事交给他来办。

    回到考工室,赵高正准备遣人,没想到相里拙竟对着他拱手弯腰至地。

    赵高诧异到都忘记遣人了,道:

    “考工令,你这是何意?”

    相里拙起身,看向赵高道:

    “我昨日便知少府非是诈言,今日一见曲辕犁比试,果然少府所言非虚,其效率堪称恐怖。”

    “曲辕犁一物,不只是造福大秦,更是造福了整个天下,造福了百姓,造福了后世。”

    他秦墨一派,继承了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尚同”等。

    “兼爱”,乃是“兼相爱”。

    不是孔子的有等级的爱,而是不分等级,一律平等之爱。

    其实,孔子的学说,是有其局限性的。

    孔子所提的“仁”是有等级的。

    孔子曾言: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其所说的“礼”,便是“周礼”

    而周朝的礼乐制度,维护的就是分封制、宗法制这种等级制度。

    天子做天子的事情,诸侯做诸侯的事情,士大夫做着士大夫之事,农民则做农民之事。

    各个等级做着各个等级的事,不可“八佾舞于庭”。

    而周朝实行的又是“世卿世禄制”,这也就是意味着,农民一辈子都只能是农民,甚至世世代代都将是农民,永远不可能晋升。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晋升之道。

    这种情况,一直到商鞅的“军功制”出现,底层人民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与官职,才得以打破。

    而在此之前,普通百姓别说是“军功制”,就是上战场都不可能。

    要知道,在春秋时期,即便是上战场,也都是贵族才有的权力。

    底层人民是没有资格上战场的,更别提用军功换取财富与爵位了。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打仗,跟一般人所想的并不一样,不似后世那般血腥,都守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