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凤记
繁体版

007、徐家庄(二)

    徐广盛一家在徐家庄的东北处,远远就能看到的一座青砖红瓦院子。

    在乡下,也算是一处大户。

    因为历史原因,徐广盛一家拿着皇帝的赏赐,在这徐家庄当的确实是田舍翁,还是十分富足的田舍翁。

    再加上李氏强势,黄氏谨慎,族人尊敬,徐家过得顺风顺水,置办了三十亩良田,二十亩山地,自己还养些鸡啊鸭啊。

    如果不出问题,徐广盛就算读书不行,打算混吃等死,也有钱银给他过完平凡安稳的一生。

    徐家两个妇人,两个孩子,自然耕不来那么多地,所以这些地都是赁出去给别人种的。

    而这赁地的人,正是黄氏族兄黄启发。

    当年徐令康一死,徐家留下满屋的妇孺

    而且李氏虽然硬朗,到底是上了年纪的,好不容易撑着送走了徐令康,李老太太就病倒了。

    这可苦了黄氏,既要床前侍疾,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转眼春耕又来了。

    只能回娘家求助。

    黄氏是北丰县城人士,家中除了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姐姐已经出嫁,自然没办法帮忙;哥哥管着自己的铺子,也腾不出手来支援。

    后来就给找了家中的族兄黄启发一家。

    黄启发家中有两个成年的儿子以及一个八岁的小儿,正是劳动力富余的时候。

    可惜是空有劳动力没有可以劳动的资源。

    两家一拍即合,黄启发带着两个儿子赁下了徐家的田地,黄启发的妻子赵氏带着小儿子住进了徐家当帮佣。

    两家人虽然是雇主和仆人的关系,但是十年过去,相处甚欢,虽是远亲,却胜似家人。

    李氏有远见,想着黄启发那自小在自己膝下和徐广盛一同长大的黄志文,也算忠厚老实,就让他也进族学读书,以后也能当徐广胜的左膀右臂。

    虽然没明说,但是俨然当成半个养子。

    这黄志文也是争气,不仅用心读书,对着李氏黄氏都是孝顺恭敬。

    甄享婉走到徐广盛门前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位黄志文正跪在门前,不断磕着头。

    口中称道:“老太太,您病了就一定要请大夫,徐家还要您撑着呢。”

    身旁站着一个丰腴的妇人,正不停地抹着眼泪,一边劝道:“三儿,快起来吧,你都跪了一夜了。”

    一十四五岁的姑娘从房中走出来,哭着劝道:“三哥哥,你还是起来吧,再跪下去身体要受不住了。”

    那黄志文摇头,依旧跪地不起,只对那姑娘劝道:“素珍妹妹,你别管我,还是进去陪着老太太吧,她身体不好,现在身边不能离人。”

    说完又开始了有规律的磕头。

    一旁的丰腴妇人“嗷”地一声就哭开了,口中骂道:“你这讨债鬼,就知道孝顺老太太了,你娘就不用管了……”

    嗓门之高亢,估计能传一里地。

    甄享婉看一眼知桃,后者忍住已经溢上嘴角的笑意,轻轻地咳了一声维持住自己的肃容。

    虽然只是很细的声音,隐没在赵氏那惊天动地的嚎哭里根本就听不到,但是那跪在地上的黄志文却回头了。

    先看到一双黑色白底皂靴,往上是月白长衫,紧接就是一张不施粉黛,却面若桃花的脸庞。

    分明是一个姑娘,却作男子打扮。

    一把娇憨的女声从她身后传来:“请问,此处可是徐广盛的府上?”

    黄志文这才发现,这男装女子身后还有一位姑娘,同样着男装,穿着淡青色的长衫。

    不过因为前面的姑娘朱艳月貌,让人分不出半点心神去注意周遭。

    徐素珍本在劝着赵氏,听到这话,马上道:“正是。”

    然后又发现这两名“男子”原来是姑娘,心中疑惑,忍不住:“咦,你们……”

    知桃忙向前两步,未语先笑道:“这必然是徐家大姑娘,我们大人想要求见徐家老太太,还请姑娘通报一声。”

    徐素珍还未回神,这女扮男装考取功名的情节,不是只存在于话本里吗?当今世上还真的有女子为官的吗?

    但是你们这装扮也太不走心了吧。

    没等她开口,跪在地上的黄志文已经跳起来道:“素珍妹妹,你快去禀报老太太,有官爷来重审广盛一案,让她一定要打起精神。”

    又回头对着赵氏道:“娘亲,劳烦您跑一趟,去请大夫。”

    赵氏想说什么,但是儿子只要不跪了,别说请个大夫,去绑个大夫来她都愿意。

    当即一抹眼泪,转身跑开了。

    交代完这一切,才转身对着甄享婉抱拳长揖道:“学生黄志文,拜见大人。”

    甄享婉点头,“请问你是这徐家贵亲?”

    “徐家黄氏乃学生姑母,学生自八岁起,便在徐家长大。托大说句,学生一直把徐家当成自己的家,老太太当成自己的亲奶奶,只可惜……”说完摇了摇头。

    “两位大人里面请。”

    甄享婉微微一笑,跟着黄志文身后走进徐家。

    李氏已经在前厅候着。

    看她那略显困顿的神色,倒真的病了。

    看到甄享婉,只是微微颔首,口中称道:“大人,老身身上不适,倚老卖老,就不给大人行礼了。”

    甄享婉忙对着她作揖行礼:“晚辈甄享婉,见过老夫人。徐家先祖乃高祖亲封一等忠孝公,徐家一门忠烈,本应晚辈行礼。”

    李氏脸色渐缓,只是口中哼道:“哼,如今我那孙子正是大理寺亲判的死刑犯,我那儿媳因不堪责辱而死,谈何满门忠烈?”

    这两句话说得咬牙切齿,用尽了老太太的力气。

    “逝者已矣,还请老夫人节哀。如今大理寺令甄某重审此案,甄某自当让案件水落石出,还死者一个公道。”

    虽然没说还徐广盛一个公道,但是好歹重审此案,总比之前求告无门好。

    但是徐家到底因为此事已经搭进去一条人命,李氏对这年轻的官差并不抱多大好感。

    只是冷哼一声,并不接话。

    一旁的知桃却有点诧异,这老太太倒是厉害,在自家大人面前还能油盐不进的模样。

    不过转念一想,这老太太当年可是怼过高祖皇帝的人,自然不会畏惧一个大理寺少卿。

    老太太不接话,甄享婉只能自己开口:“今日甄某前来拜访,有一事请求老太太。”

    “甄大人尽管吩咐。”

    “听说徐氏族老已经在联合族中人联名上书,要告北丰县丞办事不牢。”

    “正是,如果不是那糊涂官,我那孙子如何会含冤不白,我那儿媳怎么会自裁身亡?”

    其实他们还准备一并把大理寺那个推堪也一起告了,不过人家同僚在自己面前,就暂且不提了。

    被一民妇指着鼻子骂,甄享婉也不恼,只缓声道:“老太太别急,请听某一言。”

    “如今大理寺已派甄某重审此案,此事不宜旁生枝节。万一这案子移司别勘或是三司会审,那时间必然更长,徐广盛必然会受更多的苦。”

    “甄某敢用一生的官名发愿,必定让此事水落石出,死者诉其怨,冤者还其白。”

    李氏静静地看了甄享婉许久,面前的女子不过十六七的年龄,生得千娇百媚。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让人忍不住信服。

    最后李氏深吸一口气,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黄志文:“你去把族老请来。”

    黄志杰忙应了,飞快地跑了出去。

    甄享婉看着他的背影,笑道:“这黄志文倒是热心孝顺。”

    李氏嘴角啜了一枚冷笑,“确实孝顺得很。”

    甄享婉目光微凛,托着茶杯饮了一口,才道:“大凡命案,多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老夫人,如果坚信令孙是清白,那不妨把近日身边之人的变化说说,不定对破案大有裨益。”

    李氏与甄享婉交换了个眼神,开口道:“素珍,你去看看你黄家舅母大夫请回来了没有,叫她顺便去醉仙楼给我买个水晶丸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