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传
繁体版

第十章 褚燕大战青牛角 平山填海复重来

    西风飒飒,漫天芦尘纷飞舞;枯木虬曲,一点梅花映长空。三尺冰封溪鱼游,丈八大纛镇营中。寒压雀巢苍鹰唳,走兽避洞峡谷空。青牛不负耕田犁,飞燕偏傲北地冬。

    上回说道,青牛角与褚燕要展开一场决斗,众人纷纷退避,为二人清出一大片空地来。今冬残雪尚未消融,呼吸之间仍有白气吐出。北风肃杀,偌大的一座营地无一人坑声,气氛紧张异常。

    青牛角双手握住一把九齿连环刀,与褚燕拉开十步之距,驻步站定,摆开架势,执刀于右,蓄势待发。褚燕手拈双刀,右手在后,左手在前,左腿前伸,右腿后弓,目视敌身。

    青牛角一双牛眼瞪着褚燕,想要先慑住敌人。而褚燕不接他目光,一双燕眸扫视着眼前这头牛的全身上下,欲寻破绽。双方相持了一阵之后,青牛角率先攻来,刀尖朝前,欲刺褚燕。褚燕侧身向右,双刀左挥,拨开了刀身,青牛角借势转身,舞刀一周,复从褚燕右腰劈来。褚燕见势不妙,本欲挡刀之后接上一记肘击,不料敌借势来攻,情急之下,索性身向前倒,一下扑在了地上,躲过了这一横劈。

    命虽是保住了,可这一来,褚燕完全就被动了。青牛角举刀下砍,褚燕连滚带爬,躲过砍击。青牛角复举刀下砍,褚燕来不及起身,只得继续滚爬。二人一砍一滚,往来有三四回合,褚燕之状甚是狼狈,众人在旁齐声叫好,常山乡人为褚燕提心吊胆,只得呐喊助威。

    青牛角大刀砍地声音哐哐作响,人也哈哈大笑,甚是嚣张。褚燕滚爬之时摸得一石块,随后飞掷出去,直中青牛角鼻梁,顿时鲜血肆流。褚燕得机,站起身来,再摆架势,心中暗想:不得小觑此人呐。

    青牛角擦了下鼻血,冷哼一声:“飞石倒是打得不错呀,就是滚的时候难看了点儿,哈哈哈......”众人也随之大笑。

    褚燕并不理会这声嘲讽,习武之人,由忌怒火攻心,怒则技法大乱,更难胜敌。青牛角抬刀复来,效法前次,欲刺褚燕。褚燕一时难以破其刀法,便欲鏖战,渐寻弱点,再破而击之。故而褚燕向右跳闪,青牛角并不收刀,而是转向左劈,褚燕举双刀来挡,角以力压燕,燕力不如角,便后空一翻,躲了过去,随即攻角中路。青牛角收刀破攻,旋刀复斩,燕再以双刀挡之。二人一来一往,三刀齐舞泥雪翻飞,打斗甚是激烈。

    约有八九回合,褚燕见其中路难破,防守甚密,便欲试其上路究竟如何。青牛角一记横劈,褚燕下蹲,刀刃掠发而过,尔后,褚燕蓄势,双腿发力,腾空而起,跳至半空之时,青牛角挑刀欲砍,褚燕使了一记“马踏飞燕”,竟借青牛角的刀为跳板,在空中二次腾跃,腰马合一,伸展四肢,高举一双柳叶刀,如两道晴空霹雳,借下落之势头猛劈下来,使出那招“双燕俯冲”,朝青牛角颈肩而来。青牛角手顶刀背,生生地扛下了这一猛击。褚燕见此招并未奏效,便急蹬双足,踏中青牛角双肩借势后跃,以背着陆,又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双方拉开五步之距,相持而望。

    这一番打斗甚是精彩,看得旁人目瞪口呆。褚燕招式华丽,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青牛角一力降十会,自始至终未落下风,气势甚嚣。二人可谓龙争虎斗,众人不禁大声叫好。

    褚燕手心却是捏了一把冷汗,旁人不知自己知,方才那记“上猛”招式,虽然华丽,可有一缺点,倘若下落不慎,极易伤脚,所幸青牛角身形魁梧,自己也身思灵敏,借敌之身平稳着陆,方得安然无恙。由此可得,攻其上路也行不通,青牛角竟能做出反应并生生扛下那一击,说明青牛角非但力气远在自己之上,且打斗还颇有技巧,不似左校只会用莽劲蛮力,不懂技术。

    青牛角心中也不禁改变了对褚燕的看法:“这小子衣衫破***我瘦弱,不曾想竟如此迅捷,嗯,不和他纠缠了,立马结束战斗。”

    褚燕仗刀攻来,青牛角横劈竖砍,攻势甚猛,欲直接了解褚燕性命。褚燕左躲右闪,防中带攻,探敌下路。二人又打了近三十回合,褚燕逐渐发现,敌之下路是其弱点,不禁暗笑两声,喊道:“呔!屯长还是早些回帐为好,也算咱俩平手,免得到时被我一小卒击败,失了颜面,岂不悔哉?”

    青牛角吼曰:“竖子休要狂言,待我卸汝之臂,回去下酒!”

    褚燕曰:“那爷爷就不客气了!”随即变立为蹲,平展双刀,贴地滚旋,左右夹攻,使出“下扰”招式“结草衔环”,扰敌下路。青牛角人虽魁梧,臂虽有力,可下盘不稳。经褚燕这么一番扰击,步伐大乱,弄得青牛角连连后退。褚燕瞅准时机,一记“扫荡腿”,直接撂倒了方才还气势甚猛的青牛角,随后褚燕弹起身来,以右刀抵青牛角咽喉,居高临下,俯视牛角。其动作之速,令围观众卒如坠云雾之中,前一刻青牛角还如一头蛮牛气势甚嚣,后一刻便被那只处处防守的燕子给踏在脚下,待到众人反应过来时,无不高声大呼,手舞足蹈。黄巾军中内斗之事常有发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道里,成王败寇,哭泣换不来可怜,唯有拳头能赢来地位。既残忍,又平等,既铁血,又简单。

    “动手吧。”青牛角闭上双目,等待褚燕刺破自己的喉咙。可是,迟迟没有感觉到疼痛。青牛角睁开眼才发现,褚燕并未动手。

    围在四周的小黄巾们无不大喊:“杀死他!杀死他!”可见,他们平日里受够了这个屯长和都伯的欺压,此时已然接纳了这位得胜的新老大。而那位一直受青牛角庇护的小弟葛都伯,竟也在那儿同众人大喊“杀死他!”不由得令青牛角心寒了半截。

    青牛角愤恨道:“为何不动手?”褚燕收起双刀,伸出了右手,青牛角愣住了。

    褚燕曰:“我不杀你,你起来吧。你我并非敌人,都是反抗朝廷的义士。既有一身好武艺,何故急寻一死?倘不建功立业,妄为七尺男儿身。我是赢了,但不要你留下一条臂膀,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今后在这片大营中,无论官职大小,与众皆为兄弟,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让庆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今日之事,既往不咎,不知屯长大人可应否?”

    青牛角霎时羞红了脸,众人皆被褚燕之气概折服。

    “好,我答应!”话都到这个份上了,青牛角哪儿还能不答应呢?

    褚燕爽朗大笑:“哈哈哈......”一把拉起了青牛角,两人互拍尘泥,相视对望,都豪爽地大笑了起来。褚燕头上的黄巾在风中飘扬,青牛角的项上牛盔银光发亮,两人口中吐着白气,自此结下了深厚的交情。全屯黄巾打心底里敬佩褚燕,也开始敬佩这一伙常山人了。

    然而,那位落井下石的葛都伯却傻了眼,他没想到褚燕居然不杀青牛角,二人还成了好朋友!青牛角回头看到了葛都伯,脸上便沉了下来,回头死死地盯着他的“好小弟”,仿佛这双牛眼能将他生吞活剥了。葛都伯呆住了,两腿间的泥土上洒下了一道黄印,回过神后,马上跪了下来,五体投地大呼饶命,其乞怜之状犹如丧家之犬,令人见之生恶。

    众人都看这青牛角到底要怎么处置葛都伯,青牛角发话了:“今后,由褚燕任都伯一职,左校升什长。”然后把脸靠近葛都伯惨败的脸:“我的好兄弟,就委屈你给燕兄弟当个奴仆,可好呀?”

    葛都伯立即连磕响头:“谢谢牛大哥,谢谢牛大哥......”

    青牛角一脚踹了过去:“滚!”

    众人欢呼雀跃,高喊道:“燕二哥!燕二哥!”

    此时,先前唯一押褚燕胜的少年冲过人群,扑到了褚燕身前,望着褚燕英气的面庞,兴奋地说:“燕哥哥,你能收我做徒弟吗?让我当个仆从也行!”

    褚燕微笑着转过身来,看这眼前少年约十三四岁,与自己的胸膛一般高,也生的白嫩清秀,却满脸菜色,骨瘦如柴,褚燕心生怜意,问道:“你叫什么?”

    少年曰:“我打小无父无母,没有名字。方才我们围观时,只有我赌燕哥哥赢,没想到哥哥你真的赢了!我见哥哥武艺如此高超便想拜您为师,也变得和你一样强!”

    褚燕听这番言语心里很是受用,谁不想被人追捧呢?于是褚燕便说:“嗯,看你如此瘦小,长得也白净,我就给你起名叫‘白雀’如何?”

    少年满眼兴奋:“这么说,哥哥答应收我为徒了?”

    “嗯”。褚燕微微一笑,颔首应求。

    少年欢呼:“耶!我有师父了!我有师父了!我有名字了!以后我看你们谁还敢欺负我!哈哈哈......谢谢师父!”少年白雀跪在褚燕跟前,叩了一头,成为了褚燕的徒弟。从此,白雀为褚燕鞍前马后,燕也视之如养子一般,爱护有加。

    中平元年,春二月末,黄巾起义以席卷天下之势蔓延至全国各地。北至幽并,东到青徐,南达江东,西临巴蜀,皆可见高举反旗之人。其中,犹以冀、青、兖、豫为黄巾势力的重要地区。张角坐镇冀州巨鹿,猛攻广宗。张宝南渡黄河兵抵东郡。张梁自突袭魏郡治所邺城得手之后,将麾下四位渠帅分散开来,两渠北进下曲阳,遥助张角。一渠坐镇邺城。一渠西出壶关,打通与并州黄巾军的联系。

    褚燕所在的张牛角队伍便是西征的那一渠黄巾军。出征当日,晴空万里,宰牲祭旗,万人集结。东风拂面熏人醉,旌旗招展屹杆头,人吼马嘶军威壮,昏王不倒誓不休。

    前将军白绕,领本部三千人马列方阵于前,矛戈林立,盾刀相间,朔气寒光照铁衣,牙旗猎猎如狼据。

    左将军于毒、右将军眭固,各统本部三千步卒列翼阵在侧,袍泽飞扬,严阵以待。

    后将军刘石统本部三千人列散队于后,尖木为矛,布衣为铠,镰锄作刀,斩木作梯。

    三军齐备,渠帅张牛角登台点将。蒙皮大鼓咚咚作响,台下众将士依次站定。一万五千名头戴黄巾之人,如蚁如沙,一阵疾风吹过,便是一片黄海翻腾。张牛角自张角发迹之时便伴其左右,可谓黄巾元老。此时,他头戴金角盔,手握半月斧,望着眼前众军山呼“大帅”,心中阵阵激荡,男儿在世,能得如此成就,岂不骄傲?而今正值当年,建功立业就在今日,张牛角一举长斧,两旁号角齐鸣,一阵响动之后,人人闭口,万籁俱静。张牛角清下喉嗓,朗声道:

    “汉室衰败,国祚垂危;生民涂炭,社稷累卵。黔首入冬,赤体无衣;天灾人祸,一粟难求。天下浑浑,乾坤扭转;贪官污吏,万民生怨。今我等不求荣华富贵,但奢雨有茅遮;不求高官厚禄,但望寒有衣穿;不求位列三公,但愿食可果腹;不求青史留名,但盼妻子团圆。无奈天不遂人愿,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祖宗不庇护,君王轻民贱。吾等生而为人,焉能坐而待毙、化为牛啃豕啄之灰乎?唯有拼死一战!”

    “拼死一战!拼死一战!拼死一战!拼死一战!”众军激昂,附而大呼。

    张牛角手举大斧,喊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众人已被张牛角的这一番慷慨陈词激的热血沸腾,可谓字字情真、词词意切,每一讲句话都说道了众人的痛处。谁说不是呢?若不是真的没饭吃了快要饿死,谁也不会冒生命危险去选择造反啊!大汉的农民,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守望相助,丈夫挽犁在田间,贤妻造饭育子女。当男人们身上载着星光与月辉归家之时,女人和孩子的欢声与笑语就是最大的安慰。当女人们用一双巧手裁出寒衣披于丈夫身上之时,丈夫温暖的臂膀便是最大的宽慰。而今,大汉农民们这小小的诉求都难以实现,当铁蹄踏碎庄稼之时,当苛税负于双肩之时,当最后一粒口粮都要被当权者夺走之时,当权者将会见识到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金戈铁马,不是劲矢硬墙,而是农民的力量。农民将让他们知道,世界上再坚硬的盔甲也扛不住锄头的一击,再残忍的利剑也难斩断布衣的愤怒,这愤怒,可平山,可填海,可让帝国复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