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农村
繁体版

第十九回:喝酒

    强哥所在的农村,村民与村民之间还算是挺和睦,尤其是叔辈爷爷辈那两代更是如此,可能是当时的年代太苦的原因吧。

    爷爷辈那一代,哪个家庭有好吃的,都会分一些给左右隔壁邻居,相互之间非常融洽了。

    到了叔辈那一代,生活条件都好些了,家里来亲戚或是有贵人登门时,这就更客气了,左右隔壁邻居甚至要拉过去陪酒,活跃一下气氛。

    村子里做饭都很实在,遇到亲戚或客人登门,肉、鱼、小菜、花生米、卤菜、之类的菜品分量都很足,上了饭桌的人,不用客气,也不用担心会没菜吃,农村的生活较城里来说相对差些,但在吃这块还是比城里要丰富的多,自家做的菜,自家养的鸡、鸭、猪;这些个土产品给钱给你,你也买不了真真的地道货。

    凡是隔壁邻居拉过来陪酒、陪客的与被招待的客人基本上都认识,因为农村家家户户亲戚朋友差不多都常来往,有些只要一来只要有空都会在一起吃饭喝酒。饭桌上彼此之间大家都不会尴尬,推杯换盏自然顺滑,烟里来烟里去,都是好基友。

    村里喝酒有个大家都默认的规矩,不喝倒几个,作为主人那都不好意思,喝的酒虽然不是好酒,但就是这个套路。(现在不行了,喝酒出事那是有责任的)酒量小的人,往往不敢应酬,遇到什么喜事还会划拳来助兴。

    吃饭喝酒的时候,小孩子、妇女、老人也喜欢过来凑热闹,酒桌上相互之间的瞎扯有时候也挺有味道,谈的东西也多,懂的也谈,不懂也谈,主要是奇闻异事为主。

    喝酒本身在村子里就是相互之间沟通渠道的重要形式,越喝越亲近,越喝越有滋味……

    吃饭过程中,喝酒就是一个形式,但喝酒起到的作用往往就大于形式很多了,一场酒下来,想谈的,要谈的,一般都能谈妥。

    那时的农村野味也多,喝酒的由头自然也多;不像现在不能吃野味。

    搞个兔子、山鸡之类的都要整个一桌,约上几个酒友喝几盅。遇到人数不够一桌的情况,往往就在路上拉几个人过来,反正都是村子里的;都是从小玩到大的一班人,相互之间也没有那么多拘束。

    农忙的时候更是如此,遇到大的农具自然需要别人帮忙才能抬的动,干完农活后,整几个菜不知不觉就把帮忙抬农具的兄弟拉过来喝酒。

    村子里的青壮年都能多多少少整几杯,也有个别喝酒很厉害的人,通常情况下,在没有喝醉之前都会讨论村子里的酒师傅们,谁谁谁喝酒厉害,谁谁谁喝酒实在……

    当然有些家庭还是很讨厌一班人喝酒,毕竟酒后有些人不受控制,尽整一些笑话出来,那些年有酒后当众脱裤子的、有酒后骑车摔田里睡半天的、还有酒后找不到家的、有些甚至酒后打人的……呵呵……

    不喝酒的人体会不到喝酒的乐趣,有的时候喝酒就是喝一个气氛,喝一个状态,喝一个天下太平。

    总而言之,酒不能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