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那三年
繁体版

21你知道“明尼苏达饥饿试验”吗?

    在减肥这条路上,陈垚走了太多太多弯路、她试过七日瘦身汤,试过三天不吃饭只吃苹果,试过一天断食疗法,试过不吃晚饭,试过节食……这些百害而无一益的做法,除了搞垮她的身体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她还试过连着三个月吃素,有一次回到家里实在忍不住就吃了很多肉,吃到嘴里的肉真香,吃到撑都停不下来,爸妈都以为是她们学校的伙食不好,把她斋到了。可当天陈垚就发起了“肉痧”。发肉痧原本只存在于贫穷年代,过去的人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天有肉吃,平时消化惯了蔬菜的肠胃,一下沾了油荤,有的人就受不了,上吐下泻,身体出现种种不适症状,而她便是这样。

    陈垚在暴饮暴食吃了很多肉之后,通常是饿上自己两天以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就这样她在“过度节食→暴饮暴食→新一轮的节食→新一轮的暴饮暴食”中,无休止地循环,她的胃在这个过程中被严重摧残。因为减肥,陈垚这辈子都没觉得自己这么累。

    就这样,她挣扎了近一年,她生活的中心就是减肥,可现实却是越减越肥,因为减肥的失败,导致她觉得自己是个Loser,是个失败者。她没有心思学习,没有心思发展兴趣爱好,没有心思提升自己,没有心思和朋友好好相处,她活得一点都不快乐,每天都阴郁自闭、敏感自卑,丝毫感受不到身边美好的事物。

    直到有一天,她独自走在校园。那是五月初的一天,正春暖花开的季节,学校的路边种满了樟树。温柔的风吹着樟树叶一片片飘落,空气里弥漫着轻松和自由的气息。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是她多年不曾感受到的感觉。原来,天地是这么美好,而她居然每天都不快乐。那一刻,她决定放过自己,无论自己多胖,她都不再责怪自己,而是全然地接纳自己。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她的生活起了变化。

    以前她为了减肥,规定自己这不许吃,那不许吃,还特意列出了一张清单,“不准碰的十大食物”。可人呐,真是奇怪,越是禁止,就越是想吃。那张清单通常只坚持不到几天,就会被全盘否决。原因只是因为触碰碰了其中一条禁令,例如,不小心吃下一口油炸食品,索性就把所有不能吃的吃个遍。这是完美主义的误区和陷阱,她太想让自己做得好,以至于让自己做得不好。

    从放弃减肥那一天起,她开始回归正常饮食,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好好吃一日三餐,想吃什么就吃,不要责怪自己嘴馋。

    就那样半年之后,她奇迹般地瘦了十五斤。期间没有试过任何减肥方式,只是正常吃饭。慢慢地,她开始学习新事物,生活越来越趋于正轨,开始专心看书考证,开始和朋友好好相处。因为减肥,她耽误了太多成长,如今终于回归正轨。

    后来,陈垚在一次浏览网页中,无意看到美国的“明尼苏达饥饿实验”,这时她才意识到过度节食对一个人的摧残是如此之大。

    1944年,为了应对二战之后欧洲出现的食物匮乏问题,美国著名营养学家AncelKeysa博士说服美国国防部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试验——明尼苏达饥饿试验(MinnesotaStarvationExperiment),之所以类似试验不可能会有第二次,因为后来试验结果极为残忍,严重违背人类伦理。Keys博士进行的明尼苏达饥饿试验饥饿其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强制行为,观察节食减肥的身体与心理变化。Keys博士在军方支持下,以颇有情怀的“为了孩子们吃饱,我们来挨饿”为海报,招募了400名志愿者中,最终从中选择了36名身体健康,意志顽强的年轻男性进行为期一年的试验。

    饥饿试验开始不久,所有志愿者都出现力量下降和精神萎靡的现象。志愿者们的反应变迟钝,警觉性降低,无法专注思考事情。而且试验人员通过测量发现志愿者的基础代谢率平均降低了40%以上。

    在情绪和性格方面,Keys博士已经考虑到饥饿试验是对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的极大考验,所以在志愿者选拔方面非常严格,被选上的人心理状态普遍好于普通人,但是试验中即使这些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也开始出现心理问题。多数志愿者在饥饿试验开始后不久就发生抑郁,有20%的人抑郁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有的人表现为剧烈情绪波动,一时情绪高昂,突然心情跌到低谷,类似躁郁症。志愿者开始变得敏感,容易暴怒。即使试验前心理试验评估为性格平和的人也开始有焦虑现象,表现为啃指甲、过量吸烟和暴躁。志愿者对所有事务丧失兴趣,有些志愿者不再关注个人卫生,这些原本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甚至不再谈论性爱,食物成了唯一话题。试验人员发现有的志愿者会拿着一张食物照片盯着看2个小时不动,专注劲儿超过看色情照片。志愿者变得更不愿意与人交往,幽默感普遍消失,对性失去兴趣。自慰,性幻想,性冲动频率降低。

    他们用自己被饥饿摧残的肉体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长期节食,每天一盘菜一碗汤,再维持一定量的运动和工作,你会贫血,疯狂掉头发,高度抑郁,最坏的结果是自杀。

    一个志愿者的日记中写到:实验前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子,但是现在我们只是偶尔见面。和她交往真的很难,我好像对她没了兴趣。我们出去看电影,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看电影里的人吃东西。

    看到这一点时,陈垚感触很深,她也有过类似经历。节食那段时间,她对什么都没兴趣,唯一的兴趣就是看别人吃东西,而且是目不转睛的那种。和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时,她也总是盯着桌上的食物,这些都是节食留下的后遗症。

    现在的她明白了,让自己回归正常状态,既不过度饥饿,也不过饱,是自己走出肥胖,变得健康的唯一方式。以前,她错会了“控制饮食”的含义,控制是适量控制,而不是过度控制。

    尽管陈垚没有像以前一样去刻意减肥,仅仅只是每天少吃一点,当然一日三餐还是正常吃。就这样一个学期后,她的体重又降回了那个暑假前的数字——100斤。对!整整一百斤,不多也不少。此后的半年,陈垚想过许多方式努力突破一百,希望减到九十六、九十七的样子,但体重就是雷打不动的一百斤,上下浮动也只是在几十克之间。她知道自己遇到了所谓的瓶颈期,但她想通了,她不强求,所以也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这样的豁达让她走出自我否定的阴影,她不再因为多吃了一口饭或一块糖而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打压,而身上的肉也近乎神奇般地维持在三斤以内浮动。这要是搁以前,可不敢想,她一个星期可以胖十斤。

    因为意念和心态的转变,陈垚驱散了心里的阴霾,获得了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整个人都阳光起来。她不再沉重,不再因为外在否定自己,她全然地接受自己。并由此觉悟,凡事不必强求自己做得尽善尽美,允许自己不完美。只有自己心态好了,精神怡然自得,生活才不会空虚和慌张。

    暑假陈垚老老实实在家待了两个月,哪里都没去玩。期间她想过去打暑假工挣点钱,但蓉婶说:“你现在月月有工资,不出去也没什么。”陈垚一时间又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只好作罢。每天不是吃饭,就是玩手机,剩下的就是睡觉。每天早上睡到十点钟,蓉嫂都不说什么,宝叔只说一句“有空也起来锻炼一下,去马路上走走。”陈垚不禁感慨,有编制后的家庭地位就是不一样,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八点钟不起来,就要被骂,现在她妈生怕伺候不好她,每逢赶集都会买许多水果零食,尤其不会落下她喜欢吃的南瓜饼和肉松面包,连家务也不让她干,就算懒也另眼相待,于是陈垚就在家里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在那个暑假她吃了睡,睡了吃,因为没有暴饮暴食,所以非但没长胖,反而还瘦了,同时也变黑了。

    不知道为什么,住在村里的人都特别黑,肤色黑红黑红的。但凡去外面打工的,出去了都会变白。但凡打工回来的,即便是春节待上半个月,也会黑上好几个度。村里人说是山里的水的缘故,陈垚却觉得水很无辜,从来没有听说喝水能把人喝黑的,她认为是地形的缘故。小村三面环山,太阳的紫外线照进山里,受到山地阻拦无法外散,全都聚集在一起。加上又面对一条河,紫外线经过折射,又反射在山里,所以她们村的紫外线要比别的地方强,村里的人也就特别黑。那些渔民海民不都比其他地方的人黑吗?当然,这些都只是她的猜测。因为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山里那甘甜的山泉水会是导致全村人变黑的罪魁祸首。

    暑假过后,见到陈垚的人都说她瘦了。赵丽问陈垚是靠什么减肥成功的?陈垚说顺其自然。赵丽以为陈垚有所保留,没再多问。其实陈垚说的是实话,在她想要减肥的时候,自己却越减越肥。当她决定放自己一条生路的时候,却自然而然地瘦下来了。对于减肥这件事,她是顺其自然,不是听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