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策瑜传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被擒

    孙策带着晏清正准备逃离曹操军营的时候,被曹丕逮了个正着。曹丕今年二十岁,风华正茂的年纪,身着白色战甲,虽然脸颊已被大火熏黑,但双眸如明镜般透亮。

    孙策下意识地将晏清护在身后,他不知道曹丕是怎么得知他们的行踪的。

    “你这个江东的奸细,我劝你还是束手就擒吧。”曹丕抽出佩剑指着孙策,“你害我曹军大败,我一定将你挫骨扬灰。”

    孙策学了三声鸟叫,却没任何回应。

    曹丕诡异一笑:“别白费劲了,你那些紫衣人都被我拿下了。”

    “什么?”孙策瞬间慌了神,他自责地看着晏清,晏清却淡然地从他身后走出来,走到曹丕身后站定,孙策瞪大了眼,惊讶道:“晏清,你……”

    “不错,晏清,早就成了我的人了。”曹丕不屑地瞟了孙策一眼,吩咐左右道,“来人,把他给我杀了,祭奠我军牺牲的士兵。”

    “等一等!”晏清喊道,又跪在曹丕面前,“二公子,这个人不能杀,因为,他是……”

    “你住口!”孙策涨红了脸,他害怕晏清把他的真实身份说出去。

    “哦?”曹丕来了兴致,剑眉一挑,问道,“难道他还是什么大人物?”

    “他是……”晏清闭了闭眼睛,“他是江东参军石缡的兄长,留着他,足以威胁周瑜他们。”

    “那好,那我就留着他一条命!”曹丕恍然地抓着晏清的手腕,爱怜地说,“跟我回许昌,我会给你我许诺的一切。”

    赤壁之火越来越浓烈,千里长江在火光的映衬下,犹如一条巨大的红色宝石。

    周瑜策马来到长江边,望着对岸几乎消失殆尽的敌军战船,发出一阵哀叹。

    周瑜又拔出佩剑举过头顶,望着满天繁星,说道:“伯符,今夜大火,将整个长江映成血色,你,可看见了吗?”

    孙策被绑在了囚车里,他不愿相信,晏清就这么背叛了石缡,背叛了江东。

    入夜,晏清提着一个食盒向囚车走来,孙策背过身去,不想再看她。

    “吃吧!”晏清把食盒打开,递给孙策一盘蒸饼,“别到时候还没怎样,你就自己先饿死了。”

    “你要用我威胁江东,那我情愿速死。”孙策疾言厉色道,“我不明白,你在缡儿身边这么多年,怎么会背叛我们?”

    “曹丕说,回到许昌,他要那我为妾。”晏清被靠着囚车,淡然道,“我自小孤苦,总要为前程考虑,曹丕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可他是曹操的儿子啊。”孙策提醒道。

    “那又如何,这不过站的立场不同。”晏清反驳道,“同样身处乱世,说得清谁对谁错吗?难道,孙权他日一统天下,能继续扶保刘协吗?”

    孙策沉默了,确实,孙曹刘以及其它诸侯,根本说不清究竟谁对谁错。无论哪股势力将来一统天下,大汉王朝终究要完结,这是不争的事实。

    “晏清,你知道我为什么拒绝你吗?”孙策捶了捶自己的胸口,“我孙策这辈子已经害死了两个女子,羲儿和大乔,我不能再害你。”

    “罢了!”晏清抹了一下眼角的泪花,恹恹道,“你拒绝了我,我出卖了你,咱们已经两清,你放心,我会保你性命。大哥,好自为之吧。”

    说罢,晏清要转身离去,孙策忽然道:“谢谢你,帮我保密。”

    晏清爽然一笑,却没回头:“我答应了郡主,这件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一定要信守承诺。”

    那晚,孙策无时无刻都想去死,因为他死了,曹丕就没办法拿他威胁江东。

    可他心有不甘,为了让他活到现在,石缡费了多少心思,为了石缡的苦心,他绝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赤壁大战现已进入收尾工作,正当周瑜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鲁肃匆匆来报,说石缡不知所踪。

    继而就收到了曹操的来信,曹操信中说,在江东抓了一个关键人物,到时候定给周瑜都督一个惊喜。

    “难道郡主被曹操掳走了?”鲁肃蹙眉道。

    周瑜正打算出去找石缡,石缡迎面而来,焦急地问:“公瑾,子敬,出了什么事儿?”

    “你自己看吧!”周瑜把信件递给石缡,顿时松了口气,原来是曹操虚晃一枪。

    “糟了!”石缡看完,双手忍不住颤抖,“曹操抓的,是大哥,也许,还有晏清。”

    “什么?”周瑜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他知道石缡的大哥为了帮他,只身前往敌营,他非常感激,还说等凯旋而归,一定给他谋一个好差事。

    石缡失神地跌倒案边,周瑜没有来得及扶着她。

    “这可怎么办?”石缡一手扶着案角,一手扯着自己的衣领,六神无主地喃喃道,“大哥肯定凶多吉少,怎么办啊?”

    这几年,石缡逐渐成熟稳重,很少见她这般不知所措的样子,看来大哥在她心中,位置很重。

    “缡儿!”周瑜扶起石缡,柔声道,“我会想办法救石兄的,你也不要太着急。”

    石缡凝视着周瑜,心想:“公瑾,若你知道身陷敌营的是大哥,你会怎样?”

    石缡起身郑重其事地给周瑜行了一个礼,抱拳道:“请都督救救他,因为他……因为他是我石家唯一的血脉。”

    “缡儿,何须如此?”周瑜心疼地扶了扶手。

    “都督,礼不可废,只求您,救救他!”石缡顿时潸然泪下。

    周瑜心疼不已,也不顾鲁肃在侧,把石缡拉到怀里,加以安慰。

    数日之后,大军准备班师回吴郡,可石缡怎么也不答应先回去,她说她和大哥是一起来的,大哥不在,她也不会回去。

    才短短几日,石缡的鬓角生出好几根银丝,她日日夜不能寐,勉强睡着也会梦魇。

    梦境中,孙策被曹操加以折磨,死相惨不忍睹。

    石缡又被噩梦惊醒,周瑜守护在侧,把石缡揽入怀中,安慰道:“缡儿,我答应你,我陪你去许昌,咱们去救大哥。”

    “可是,可是,你是三军都督,怎可以身犯险?”石缡连连摇头,“还是我带着甘大哥去吧,你班师回朝。”

    “这不可能。”周瑜厉声拒绝道,“我绝不会再让你以身犯险,缡儿,许昌我和你一起去。”

    “好!”石缡怅然若失地点点头,环住周瑜的腰身。

    周瑜这个决定,却遭到了鲁肃的强烈反对,鲁肃说,周瑜去许昌如果被曹操知晓,不就羊入虎口,插翅也难飞。

    “子敬,我和缡儿会很小心的。”周瑜强调道。

    “公瑾,你是不是疯了,为了郡主的堂兄,值得吗?”鲁肃反问道,“你想过后果吗?”

    “若无缡儿的大哥向曹操献计,曹操也不会把战船连在一起。”周瑜淡然道,“这场仗,我们能如此顺利?子敬,石大哥是我们的功臣,如今,我们怎可以不救他。”

    “这是曹操的奸计?难道公瑾没看出来,曹操就等着你们自投罗网。”鲁肃的语气越来越急促,“公瑾,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我懂!”周瑜沉声道,“可我有预感,我若不救石大哥,我会自责一辈子,子敬,请允许我任性一次?”

    “难道江东在你心里敌不过一个石大哥?”鲁肃反问道,“你可有想起过先主公?”

    “伯符……”周瑜轻唤一声。

    “公瑾,你若有个意外,江东怎么办?”鲁肃拍了拍周瑜的肩膀。

    他们争执不休,吕蒙几步而来,跪在周瑜面前,呈给他一封手书。周瑜感觉不妙,抓起手书一看,原来,石缡已经只身前往许昌,她在信中说,只有周瑜留在江东,她去许昌才安全。

    “公瑾,怎么了?”鲁肃试探地问。

    “没事。”周瑜收起手书,吩咐道,“子敬,传令下去,即刻班师回吴郡。”

    “诺!”鲁肃爽然道。

    闻周瑜凯旋而归,吴郡百姓们还没等天亮,就自发聚集在吴郡城门口,期待立刻看到都督英姿飒爽的样子。

    周瑜身着银色战甲,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队伍最前列,百姓们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纷纷高喊,都督威武,都督威武。

    周瑜微笑地朝百姓们挥了挥手,一个穿着布衣的老大娘带着她的垂髫之年的小孙女冲出人群,拦下周瑜的马。

    周瑜怕马伤着老大娘,随即拉着缰绳。

    “都督,这是我亲自做的糯米饭,请您笑纳。”老大娘取下悬在右臂上的竹筐,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米香味,四散而来。

    周瑜一跃下马,扶着老大娘:“大娘,我们有军饷,岂能拿百姓的米粮?”

    “可是,这是老身的一片心意啊!”老大娘眼泛泪花,身旁的小孙女真诚地望着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