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策瑜传
繁体版

第十八章 信义

    邓当是个聪明人,听出周瑜的言外之意,他去舒县也没有查出结果,随即对周瑜说:“是的,属下经过调查,石缡确实不是主公之妹。”

    周瑜笑笑,从地上扶起他说:“那个吕蒙吕子明是你什么人?”

    “回周将军,是我的妻弟。”邓当说,“那小子性格如牛一样倔强,是个愣头青,泰山大人实在管教不了,将他送到我处,让我管教,我就让他到军营里历练历练。”

    “我看那小子身上有股子韧劲。”周瑜说,“不然让他跟着我,当我的亲兵,我替你调教调教,你觉得可好?”

    “甚好!”邓当立即笑逐颜开,“子明若能得周将军调教一二,是他三生荣幸。但是,那小子心直口快,若有得罪之处,我先代他向您致歉。”

    “哪里,这军营里,需要的,就是心直口快敢于直言的人。”周瑜感慨道,“邓当,子明自有他的闪光点,你这个妻弟,未来可期。”

    “那便借周将军吉言了!”

    六十日后,今日是太史慈约定的返回日期,孙策一早就等候在历阳城门口,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也站在孙策身后一起等待。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他们从早晨等到午后,依旧没有看见太史慈的踪影。

    四位老将军皆大汗淋漓,他们面面相觑,皆意味深长地看着一脸期待的孙策。

    周瑜在军营中,亲自给将士们熬点绿豆水解暑。

    吕蒙正式归于周瑜麾下,当他的亲兵,他今年十七岁,相貌俊朗,身材壮硕,皮肤白皙。单从相貌看他,跟愣头青没有半点关系。

    吕蒙不停地搅着锅中的绿豆,觉得差不多了,就把绿豆成在碗中等稍微凉一凉,再分发给士兵们。

    周瑜拿出几个木桶,装满绿豆汤,准备给孙策他们送去。

    吕蒙凑到周瑜耳畔,低语道:“周将军,都这个时辰了,太史慈不会回来了,您劝劝主公,别等了,中了暑,可怎么好?”

    “你也觉得太史慈不回来了吗?”周瑜问。

    “这不是明摆着呢吗?”吕蒙叉着腰说,“太史慈就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主公放了他,就是放虎归山!”

    “子明,子义是个忠义之士,所以主公信他,我也信他!如果你和他易地而处,你会一去不复返吗?”周瑜反问道。

    吕蒙迟疑了很久,才道:“自然不会,可,我是我,他是他啊!我只有主公一个明主,可他呢?”

    “那你比他幸运,得遇明主,但你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质疑他对主公的忠心,这样对他不公平!”周瑜循循善诱道,“子明,一会儿随我去城楼,咱们一起等着太史慈。”

    “诺!”吕蒙抱拳道。

    等周瑜和吕蒙带着绿豆汤赶到城楼的时候,四位老将军早已离开。

    周瑜倒了一碗已经凉透的绿豆汤,递给孙策:“主公,瑜和您一起等。”

    “还有蒙!”吕蒙抱拳道,“主公,蒙也和您和周将军一起等子义兄。”

    “这还是那个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吕子明吗?”孙策笑道,“公瑾,你究竟用了什么招数,能让子明这么听话,这么服你。”

    “主公,您说笑了!”周瑜欣慰地看着吕蒙,“子明的悟性极高,只要稍微调教,一定能成为主公的得力战将。”

    临近傍晚,远方传来一阵阵哒哒的马蹄声,孙策激动地跑下城楼。

    太史慈果然率兵如约而至,孙策坚定地望向向他们策马而来的太史慈,高喊道:“子义,果真不负于我!”

    太史慈见孙策周瑜在等他,不禁眼泛泪花地跳下马,奔到他们身前,抱拳道:“主公,周将军,慈回来了,并带回来了兵马,请你们检阅。”

    许是奔波的缘故,太史慈一脸疲惫,吕蒙端了一碗绿豆水,走到太史慈面前:“太史大哥劳苦,请满饮此碗,解一解暑。”

    “这位小兄弟是?”太史慈接过绿豆汤,打量了吕蒙一番,说,“你这体格倒是不错。”

    吕蒙害羞地挠了挠头,正欲开口,孙策已道:“他是我副将邓当的妻弟,也是公瑾新收的亲兵!”

    “能得周将军青睐,定不是凡人。”太史慈对孙策说,“主公麾下猛将云集,何愁大业不成。”

    太史慈收纳的士兵加入之后,孙策的军队瞬间壮大,他们下一步将是……

    兵发吴郡!

    孙策在周瑜和张昭的辅佐之下,很快就占领了吴郡。

    他们率兵驻扎在吴郡,周瑜孙策在军营中看着地图,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兄长若要横扫江东,会稽势必要攻破,明年秋天,兄长带着孙静叔父从丹阳起兵,东渡浙江,直捣会稽。”周瑜指着地图上会稽郡的位置,侃侃而谈。

    “公瑾,你不随我前去?”

    “兄长有叔父在侧谋划,足矣应付王朗。”

    “也好,公瑾当我的后盾,我更能心无旁骛地作战。”

    周瑜留下稳固丹阳郡和吴郡臣民之心。还有军事上和农商上也得重新部署,去前线作战,粮草最要紧,它可是大军勇往直前的后盾。

    公元196年,东汉建安初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并控制了东汉朝廷,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那年秋天,孙策从丹杨起兵,东渡浙江,进攻会稽郡。

    会稽太守王朗派兵扼守浙江之滨的固陵城。

    孙策数攻不克,其叔父孙静建议派兵从固陵以南数十里的查渎奇袭可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效。

    孙策采纳,命军士多点火把以为疑兵,然后分军经查渎袭高迁屯。

    王朗大惊,派故丹阳太守周昕率兵迎战,周昕仓惶应战,被孙策军杀死。王朗军大败。

    虞翻等保护王朗从海路逃至东冶。孙策追击,再破王朗,王朗投降。

    于是,孙策自为会稽大守,更换会稽诸县吏,又攻破聚众起事于江东的严白虎等人,遂占有会稽郡。

    周瑜带着石缡和吕蒙赶了来会稽郡,占领会稽郡,意味着横扫江东的计划推进了一大步。

    快到会稽城门楼的时候,石缡下了马车,恍如隔世地回望这他们走过的路。

    石缡转向周瑜,温和地拉着他的手:“公瑾,恭喜你和主公,终于走到这一步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跟我多走一步?”

    周瑜一下子明白了石缡的意思,石缡是在跟他表白呢。周瑜幸福地把石缡揽入怀中,吕蒙看此情景赶紧别过了头。

    “子明,你先赶着马车回去吧,我和缡儿随后走回去。”周瑜吩咐吕蒙道。

    吕蒙得令,策马而去。

    石缡回抱着周瑜,感慨地说:“明年我三年丧期已满,可我的仇人还在逍遥法外,我又有何脸面去面对父母的在天之灵?”

    周瑜的心咯噔一下,好像跌落了万丈悬崖,他在想,有一天,缡儿知道了她的仇人近在咫尺,他却瞒着她,会怎样。

    “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石缡怅然若失地伏在周公瑾胸口,“公瑾,我想同你成婚,和你这辈子永远在一起。”

    “好,等明年,你的丧期一过,我们立刻成婚。”周瑜吻了吻她的额头,“大哥想当我们的证婚人已经望眼欲穿了,缡儿,你一直都是我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此时在外游历三年的孙权带着一批学子们也感到了会稽郡,正巧与周瑜相遇。

    孙权示意随从让带学子们先进城,他跳下马走向周瑜,说道:“周将军,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三年游历,孙权的肤色黑了许多,也长高不少。

    “二公子也成熟了不少!”周瑜的视线转向学子们坚定的背影,“看来,此去,二公子为江东吸纳了不少人才!”

    “是啊!”孙权瞟见石缡,对周瑜说:“这位姑娘的样子为何如此熟悉,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石缡向孙权施了一礼,躲在周瑜身后,周瑜说:“二公子,这是我的未婚妻,与公子应该是初次见面。”

    “原来是嫂夫人啊!”孙权向石缡深深一拜,“孙权这厢有礼了。”

    “二公子有礼。”石缡温和道,她依旧躲在周瑜身后。

    孙权骑上马,意味深长地又看了石缡一眼,对周瑜说:“周将军,那权先行一步。”

    孙权策马而去,石缡不自主上前一步,望着孙权的背影,喃喃道:“主公这个弟弟,跟他的性子完全不一样。”

    “哦?哪里不一样?”周瑜问。

    “主公热情如火,而他却冷冰冰的,要说他温润如玉,好像也不太贴切。”石缡思虑片刻说,“总觉得这位二公子的心思深不见底。”

    “二公子和主公,确实有所不同。”周瑜说。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术迷信太士张炯所献符命,以为自己上应天命,遂于寿春称帝,自称“仲家”。

    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设置公卿百官,依天子礼郊祀天地,登上皇帝宝座。

    孙策怒不可遏,立刻休书一封送给袁术,劝他不要称帝。

    袁术不听孙策所劝,非要一意孤行,即位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