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策瑜传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策瑜重逢

    “而且他的武功极高,你可以同他切磋。”

    “那大哥娶妻了吗?”

    周瑜本在斟茶的手停顿了一下,落寞地说:“嫂夫人为救大哥,不幸罹难,缡儿,不要在大哥面前提起,以免他伤怀。”

    “嫂夫人命苦啊!”石缡叹息道,亲昵地挽着周瑜的臂弯,“没事,回来我给大哥物色一个名门淑女。”

    “你呀!”周瑜点了点她白皙的额头,“这么想做红娘啊,在我心中,世间没几个女子能配得上我大哥。”

    “有兄弟姐妹的感觉真好。”石缡靠在周瑜肩头,“也不知道,我亲生爹娘是何许人也,我有没有兄弟姐妹。”

    “缡儿,我会替你找亲人的。”周瑜安慰道,“即便找不到,你还有我,我不也是你的亲人。”

    自周瑜率兵占领历阳后,历阳城呈现一片繁华之态。城中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难得过上了安稳舒心的日子,他们对周瑜感恩戴德。

    街上的食店,酒馆陆陆续续地开门迎客,街边传来商贩们声声叫卖。

    周瑜和石缡漫步在历阳城最繁华的主街道,过往行人见到周瑜纷纷低头拱手施礼。

    石缡穿着一套灰色的布衣,略施粉黛,腰间挂着子月剑,酷似行走江湖的女侠。

    将军配女侠,一时传为佳话。

    周瑜领着石缡来到一个卖头饰的摊位,他拿起摊位上那个最精致的环形银簪,戴到石缡发髻上。

    石缡本就飒爽,又得银簪点缀,显得端庄持重。

    “缡儿,喜欢吗?”

    石缡摸了摸银簪,娇羞地点点头。

    周瑜随即掏出铜板,买下了那个环形银簪。

    突然闹市区冲出一匹失控的野马,就要撞上周瑜和石缡。周瑜拉着石缡腾空而起,掠过野马。

    石缡立刻跳上马背,死死拽着缰绳,以免野马误伤无辜百姓。

    石缡驯服了野马,围观百姓为她鼓掌。周瑜却黑着脸走向石缡,急切地问:“缡儿,你没事吧!太危险了,以后不许再这样以身犯险。”

    周瑜强硬的语气,让石缡感到欣慰,周瑜在担心她的安危。

    “没事的,我有分寸。”石缡笑笑,弯下腰,捡起掉在地上的环形银簪,一脸失落,“就是簪子摔碎了。”

    “簪子还能再买,你受伤了可怎么好?脱缰的野马最是危险,你受伤了,我会心疼的。”周瑜的语气充满心疼,他反复检查石缡到底有没有受伤。

    石缡鼻头一酸,扑在周瑜怀中:“公瑾,我错了我再也不身陷险境了。”

    “走,咱们去吃饭吧!”周瑜抹去了石缡眼角的泪水,拉着她朝一间顾客最多的食店走去。

    等餐的时候,石缡不经意间瞟见周瑜受伤的烫伤疤,从怀中掏出一盒酷似香粉的东西。

    取出一些,涂在周瑜的疤痕处,轻轻地抚摸着,遮盖住了疤痕。

    “这香粉只能遮盖,疤痕怕是永远也去不掉了。”石缡说,“公瑾生的俊美,皮肤白皙,这疤痕,只怕有碍观瞻。”

    “男子汉大丈夫,有点伤痕算什么?”周瑜随意说,“缡儿,香粉还是你用吧,一个大男人搞得浑身香气,会被属下嘲笑的。”

    石缡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怪我,怪我,没考虑周全,公瑾是大将军嘛,自然不能搞得这么香。”

    三日后晨起,周瑜特意戴上了孙策送给他的白玉冠,亲赴历阳城外,迎接孙策的到来。

    临近中午,孙策率千余骑至历阳城下,周瑜立刻下令打开城门,他也迫不及待地跑了下去。

    周瑜向孙策跑去,孙策也跳下马朝周瑜跑去。

    久别重逢的兄弟二人,紧紧相拥在洋洋洒洒温暖的日光里。

    孙策松开周瑜,两人的手紧紧握住彼此,孙策说:“公瑾,我的好兄弟,没想到舒县一别,已经数年,物换星移,什么都变了。”

    “大哥,我们的兄弟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周瑜得意地指着历阳城的城门楼,做了个手势,城内的士兵列队整齐地朝孙策跪下,高呼着,末将等拜见主公。

    “公瑾,这是?”孙策面对这数千士兵,激动地不能自已。

    “这都是瑜在历阳征召的士兵,都送给大哥,助大哥成就大业。”周瑜也跪了下来,郑重其事地朝孙策抱拳道,“末将周瑜,拜见主公。”

    孙策也欣慰地跪了下来,他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好啊,公瑾,吾得卿,谐也。”

    历阳城南,有一处湖泊,湖边有一处密林,密林尽头就是周瑜为孙策一家尽心准备的宅院,密林苑。

    吴夫人带着幼子幼女一路上车马劳顿,到了密林苑就下去休息了。

    周瑜拉着孙策前往密林苑最中心的那处居所,那是周瑜亲自为孙策布置的。

    屋子里的陈设都是上好的木头所制,香案上的茶具也非常考究。

    孙策数了数,这间屋子,竟然摆放了六面各式各样的铜镜。

    孙策一边靠近那面半人高的铜镜,一边说:“公瑾,你给我弄来这么多铜镜做什么?”

    “大哥,您不是爱照镜子吗?”周瑜拿起巴掌大小的铜镜,递给孙策,“那瑜自然要投其所好啊,这都是瑜精心为大哥准备的,大哥,可还喜欢?”

    “喜欢,当然喜欢!”孙策接过铜镜,悠闲自得地照了起来,顺带摸了摸自己光滑的下颚。“我自负美貌,最爱的就是照镜子了。公瑾,谢谢你,为我全家安排的这样妥帖。”

    周瑜亲自为孙策烹了一盏茶,孙策凝视着如今云淡风轻的周瑜,心中戚戚,再相见,周瑜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家寡人。

    “公瑾,叔叔婶婶的事儿,我都知道了,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还是要跟你说一句,保重。”

    “没事,都过去了。父亲病的沉了,也算解脱。”周瑜的语气越来越低沉,“只是母亲,她也跟父亲走了。原来,深爱一个人,真的能做到生死相随。”

    “可能是我不够爱羲儿吧!”孙策坦言道,“我失去了羲儿,却从未想过跟她一起去。”

    “这就对了,因为大哥肩上还担着重任。而且,嫂嫂是救您而死,您更应该好好活着,方才不负她。”

    孙策喝完了一盏茶,把茶杯倒过来:“公瑾,茶不过瘾,有酒吗?”

    “当然有!”周瑜朝外面拍了拍手,几名侍女捧着酒香四溢的陈年佳酿走了进来,为他们二人斟满。

    酒过三巡,孙策似有醉意,他也不等侍女斟酒,直接抱着酒坛子灌自己酒:“公瑾,我们中了刘表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我知道。大哥,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我父亲没了,没了!”孙策一松手,酒坛滚落,他也泪流满面,“或许我们就不该进军洛阳,不该阴差阳错得到传国玉玺,二弟说得对,玉玺就是祸水,害死了我的父亲和羲儿。”

    “孙权真的这么说?”周瑜的语气有些惊愕,“孙仲谋见识不凡,他日,必成大器。”

    “那是,也不看看,那是谁的兄弟!”孙策拍着胸口,骄傲地道。

    “大哥,传国玉玺,换了你的自由,也算有点用处!”

    “我父亲用命换来的玉玺,我就这么送给了袁术,我觉得愧对我父亲。”

    “非也!”周瑜狡黠一笑,“瑜觉得,袁术得到了那枚传国玉玺,下一步,只怕要称帝了。”

    “什么?”孙策拍案而起,“大汉朝廷还在,天子尚存,他怎敢僭越?”

    “这就是瑜让大哥离开袁术的原因啊!袁术一旦称帝,他就成了所有打着拯救天子旗号的诸侯攻击的目标,他觉得他能支撑多久?”

    “希望袁术不要那么糊涂,他没有一点帝王的命格。”

    “大哥,我们静观其变即可。”

    “公瑾,我问你,羲儿究竟是谁的人?”

    “嫂嫂的身世,大哥不是最清楚吗?”周瑜反问道。

    周瑜答应了姜羲,绝不把她的身份告诉孙策,他一定得谨守承诺。

    “羲儿临死前说,她已命不久矣,我也查验了,她确实是中了毒。”孙策又问,“公瑾,她离开舒县之前,一直住在你府上,你可知道?”

    周瑜摇摇头:“对不起大哥,我确实不知情,但我知道,嫂嫂是真心实意对待大哥的。”

    “这我明白!”孙策又陷入了悲伤,他一手托着脑袋,一手又拿起另一个酒坛,“我一闲下来,就会想起羲儿,我永远忘不了她在我怀中去了的感觉。”

    周瑜也拿起一坛酒,今夜他要与大哥一醉方休。

    “我是个军旅之人,见惯了生与死!”孙策又伤情道,“可羲儿的死,好似给我当胸一刀,痛彻心扉。前一刻,我们还讨论生育几个儿女,后一个她就化作枯骨。”

    “大哥,斯人已逝,别去想了!”周瑜劝道,“嫂嫂在天之灵也不希望大哥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大哥是孙家的希望,一定要振作。”

    “幸而还有公瑾你,要不然,我真的是孤家寡人了。”孙策抹了一把眼眶的泪水,欣慰地望着周瑜。

    孙策在酒的作用下,沉沉睡去,周瑜把他扶到了床榻上,给他擦了下脸,就要转身离开。

    孙策忽然抓着他的衣角,呓语道:“羲儿,别走,父亲,别走,你们都别抛下我。”

    “大哥,瑜在。”周瑜反握住他的手,“瑜以后会一直追随着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