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山
繁体版

第21章 一根竹签

    大周以国运设宴,来自京都的青藤文书,如同一场飓风,在长生道掀起了阵阵惊涛。

    清泉山大开山门,到处挂着大红灯笼,山庄两百年的庄史中,这绝对称得上笔墨浓重的一页。山脚下的下马坪,一大早已经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十几名清泉山的弟子站在喧嚣中严阵以待。

    年轻的小侯爷来到山下,望着攒动的人流,正思索着到底要不要凑这个热闹,就听到红衣如霞的少女从鼻腔里发出的一声嗤笑,极其刺耳,李浪硬着头皮,既来之,则安之。

    人群的最前方是一张黄花梨制成的苏式八仙桌,锦缎铺面,除了厚厚的一摞宣纸,还有九个楠竹签筒。面容清瘦的花甲老人执着笔,开始登记落册,下马坪人来人往,桌子上宣纸越来越少,册子却越堆越高。

    一直熬到了暖阳高照,终于轮到了年轻的小侯爷。

    清瘦老人头也不抬,有气无力地问道:“哪里人士,姓名,有无师承,第二境待了多久?”

    第二境?

    李浪打了个哆嗦,回头偷偷瞄了一眼荫凉下的酒窝少女,生无可恋的情绪油然而生,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落城,李……自在,现在还是初境,知微。”

    花甲老人手中的笔落在桌上,他抬起头,仔仔细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贵气逼人的年轻公子,然后又扫了一眼后面的长队,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问道:“年轻人呐,你到底图个啥?”

    李浪笑了笑,面露尴尬:“我如果说是为了尊严,你老信不信。”

    清瘦老人缓缓收回视线,呵呵一笑,然后从最右边的签筒中抽出一根竹签,扔到了年轻公子的面前,正色催促道:“下一位。”

    下马坪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听说了没有,这次参加青州青藤筵的有大几百人,据说……竹签上的签号大有玄机。”

    “确实如此,我刚刚还跟一位清泉山的弟子打听了一下,几个名气大的都是靠前的签号。”

    “难怪,我前面是一个二十六号,走路的时候,都是鼻孔朝着天,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

    “其实这就是个预估,排在五十以前,实力差距应该不是太大,但三位数的话……估计都是打酱油的。”

    ……

    挤出人群的小侯爷心情忐忑,他挑了个僻静的地方,取出袖口里的竹签,偷偷瞄了一眼,上面刻着的蝇头小字实在有点刺眼:九四七。

    到底会有什么玄机?

    清泉山作为青州青藤筵的第一道场,自然要负责一切吃喝用度,几天前,山坪上已经多出了几排简易的木屋,可毕竟山林清幽,好在清泉山距离樊城并不远,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在樊城留宿,这样一来,木屋反而有不少的剩余。

    相比于天做穹庐的风餐露宿,李浪觉得这里的条件算不错的了,关键是不用自己掏银子。

    除了提供住,清泉山庄还安排了一场晚宴。六年一次的青藤筵,青州的长生宗,有点名气的宗师都会受邀观礼,而随行的门下弟子,正好参加接下来的盛筵。

    清泉山承袭了两百年,老庄主又广结四海,门下弟子的一言一行,山中可循的规制,尽显执青州牛耳的大家风范,挑不出一丁点的毛病。

    宽敞的大厅里设三张主桌,青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差不多都到齐了,院子里还有九张客席,是给一些大宗门的弟子准备的,剩下的大部分人只能坐在下马坪上看星星。

    李浪老老实实地选了一张最偏僻的桌子,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身处局外的酒窝少女和驼背老头一行人坐在另外的桌子上。

    暮色渐浓,为郁郁葱葱的清泉山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红纱,山风轻抚,李浪愣愣出神,自从落定了竹签,年轻的小侯爷就对赌约生出了浓浓的悔意,只可惜已经买定离手,哪怕磕掉了牙,也只能望肚子里咽。

    下马坪上的嘈杂声越来越大,大厅中的大人物在客套寒暄中陆陆续续地落座,院外也开始热闹起来,一个人一种性格,冷漠、谄媚、孤僻、不安……人生百态。

    现实总是残酷的,美好似乎都是相对的,叩开道门前,普通人羡慕世族子弟,世族子弟羡慕长生道上的弟子,叩开道门后,普通的弟子开始羡慕名门弟子,名门弟子又向往六大长生地……

    为什么没有宗门广开门庭呢?

    “哥们,想啥呢?”眉眼狭长的青年凑近身子,打断了李浪的思绪。

    “没事,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有点小激动,兄弟,怎么称呼?”李浪轻声问道。

    “云霄宗,高揽。”青年小心翼翼扫了一眼四周,神秘兮兮道,“不要觉得名字霸气,其实我们才刚刚起步,连我一共才十来个人,不过我们的宗主开宗前是找人算过生辰八字的,说他以后可以光宗耀祖……怎么样,兄弟有没有兴趣一道,将来混个开派祖师当当。”

    李浪眯起眼,一脸的神往:“高兄弟,大才啊……受教,受教!”

    青年红着脸,呵呵一笑:“还没有请教……”

    李浪连忙拱拱手:“李自在,落城人。”

    “名字很野性啊。”高揽挪了挪屁股下的凳子,凑近道,“相见即有缘,我见兄弟面善,就多啰嗦几句,越是这种场面,我们就越不能落了气势,不然会被人看不起,你看看我,头抬一点,嘴角再往上翘一点点……怎么样,气势出来没有。”

    李浪翘起大拇指:“兄弟也是奔着青藤榜来的?”

    青年打了个哈哈,做贼似的拿出自己的竹签,不好意思道:“一九六,这还能有什么指望,我主要就是出来观摩一下,找一找差距,总好过一个人闭门造车,你说是不是。”

    李浪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翻出自己的竹签……

    九四七!

    高揽使劲揉了揉眼睛,最终在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一双眼睛开始绽放出无比自信的光芒。

    与此同时,院子里经过几轮的推杯换盏,年轻弟子的气氛在觥筹交错中渐渐活络起来。

    毕晓楠今天穿了一件翠绿长裙,腮红眉新,看起来比往日里要少了一份飒爽,多出一份柔美,显然有过一番精心的打扮。

    几名弟子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这朵清泉山的名花,酒不醉人人自醉。

    “晓楠师妹,这才几年不见,又变漂亮了,这要是走在路上碰见了,我都不敢上前打声招呼。”

    火云阁在青州极富名望,大弟子廖青云自从见到了毕晓楠,目光就没有离开过。

    毕大小姐淡淡回了一礼,洛水门的少门主禹海宁不合时宜地站起身,正好隔在二人的中间,廖青云算什么货色,要不是火云阁的少阁主两年前染了疟疾猝死,这种场合哪轮到他这个外系,但自己不一样,洛水门正宗的大公子,根红苗正,这才叫和毕晓楠门当户对。

    “晓楠师姐,其实早就想过来拜访一下毕伯伯,主要是家里老人要当甩手掌柜,我实在脱不开身。”禹海宁满面春风,余光瞄的却是廖青云。

    在座的几个人心里咯噔了一下,傻子都听出来,这话很有针对性,毕伯伯?家里的老人?这是显示禹海宁的嫡亲地位。

    “禹老弟,能者多劳嘛,久闻贵宗的洛水三千剑青州一绝,有机会想向老弟讨教一番。”廖青云微微一笑,心中却呸了一声,狂个毛,老人总有归西的时候。

    洛水和火云,彼此都认为对方的宗名犯了自己的忌讳,不对付不是这一两天的事了。

    廖青云这是直接下了战书,禹海宁压住心中怒火:“这次的青藤筵就是个机会嘛,正好我也想领教一下青云兄的火云剑。”

    “一定,一定。”

    场面有些淡淡的火药味,长芦少年觉得索然无味,没有打招呼,独自默默走出院子,毕晓楠凝眸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口气,一阵神伤。

    禹海宁看在眼里,轻咦一声,有些羞恼地问道:“师姐,恕我眼拙,这位年轻人是……”

    毕晓楠悠悠开口:“东海长芦岛的梅长生。”

    顿时,满院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