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臂
繁体版

六.围楼

    下了火车之后的路途果然象小吕说的不太好走,不但要多次转车,而且由于闽南山区的公路路况糟糕,所以即便大家有幸搭上了一辆带板凳座位的拖拉机,也把我和陈里的屁股给颠得生疼生疼的。不过时值晚春,景色正好,满山的绿,到处都是一大片一大片喊不出名儿的花儿,不时还有花里胡哨的大鸟横空飞过,看得我们一惊一乍。而越接近小吕的老家,这山畔的溪水越是干净,清透纯蓝的水色,勾引得我和陈里就想脱了裤子下去游泳。小吕却坚决不让,说是这弯弯转转的溪水你从面上看着不太深,其实底下暗流湍急,而且自古相传其中多有水鬼拉人脚、要淹死活人来替命转世。

    入乡只能随俗,更何况我和陈里骨子里还都是贪生怕死敬鬼神的上海小市民,当然更不敢随便乱说乱动。于是,大家老老实实忍受着颠屁股的疼痛,翻山越岭终于抵达了小吕的老家——“禾坑村”。这里果然是个古村落,它坐落在一个半山腰上,是由好几个很大的闽南土围楼所组成。土围楼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其外观酷似堡垒,一般高3-4层,呈圆形围合,土围楼底层饲养牲口或堆放柴火杂物,二层以上住人。几个土楼当中围合的空场地就是这个村子里众人的生活休闲广场,而通常一个家族的人就全部聚居在其中,每有新丁成家也不外搬,房间不够住就依着老围楼继续搭建,所以历史越久远的围楼,往往其所圈占的面积规模也就越大。

    譬如呈现在眼前的这个“禾坑村”,我们从这个小山头望下去,它就好象是几个巨大的“UFO”降落在了这里,互相还连接在一起,颇有气势。等到了村头,看到迎面的第一个村寨入口处的土围楼的门头,竟然高达近二十米,墙面似由青石大砖垒成,在墙体五六米的上方,密布了方方圆圆数十个好象射孔的墙洞,而这进门洞更是造得如同古长城上烽火楼一般,门头呈拱形,上面还有过街楼可以供人站上去眺望远处。

    陈里拉拉小吕,指着这房子道:“小兄弟,你家就住这里头?我怎么看着好像个大碉堡啊?!”

    小吕笑笑,“我们村里头都住这种老房子,只有外姓户才起单栋的砖房。你说好像碉堡嘛,没错啊,听老人们讲,因为以前老是打仗还有土匪来抢东西,所以我们这里人造的房子都是这样。一旦乱起来,把门一关,里面所有的人就上楼抬枪放箭,这样土匪们轻易也进不来。”

    “不过,现在也就是些老人还愿意住在里头,年轻人外面打工挣了钱,都宁愿自己出来搭小楼住啦。”小吕的老婆讲,“这个老房子里头光线不好,水电用起来也不方便,再说房子时间太久了,有些地方都快塌了,一到雨天到处漏水呢。”

    “哎,你看这多漂亮的老房子,这里人还不愿住,坏了也不整修整修。”我跟陈里讲,“兄弟,咱们赶紧过来在这开发房地产吧,造点农民别墅跟他们换这老房子,然后把这个土楼整体分拆了搬到上海去。”

    “嘿嘿,有道理,”陈里跟着乱掰,“顶好放在上海的人民公园里头,可以卖门票让大家参观!”

    我跟着苦笑,看着这祖宗留下来给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啊,当地年轻人一点不珍惜,风化漏水也随它去,宁愿旁边再起小楼。可是,也不能说他们想法不对啊,这都啥年头了,谁愿意老住在几百年历史的破房子里啊。

    这边我俩正东张西望呢,小吕催我们了,“快走吧,我们上去把行李放下,然后我带你们先去拜会一下村里的英阿婆,这是这里的老规矩,任何远方来的贵客,一定要先跟村里头年纪最大的人问个好、讨口茶喝,这样才不会水土不服,拉肚子哟!”

    踩着嘎吱作响的木楼梯,我们跟着小吕踏上了大围楼里的二层,朝着最南端的一个房间走去。老远就看见一个穿着蓝土布衣裳的老太太正坐在门口走廊上晒太阳,手上还拿着个土烟袋子在练气呢。小英回头轻轻说道:“这就我们村上年纪最大的英阿婆,都九十多岁啦,她知道很多以前的故事,还会帮人卜卦算命,很准的。外头来人都要先见见她,才能落脚。”

    “英阿婆,英姑?”陈里嘀咕了声,“怎么好象是金庸小说里头的武林前辈嘛?”

    我赶紧踢他一脚,“闭上你的臭嘴不要乱讲话,小心人家把你赶出去,那可只好睡树林子去了。”

    走近了看,这才发现老太太的确有点武林前辈的风范,这么大年纪一脸的皱纹,可头发居然是乌黑乌黑的,竟没有间着一根白色的,还盘着厚实的发辫一直遮盖到背上。我们一时也没啥准备,顺手就拿了盒上海带来的糕点,算是孝敬给她老人家的礼物。小吕在一旁就用当地话说道:“阿婆啊,这就是上海滩来的两个大老板,我儿子这次在上海生病了多亏他们帮忙,所以我这次回来也请他们跟着到这里来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