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国士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五章 潜入京师

    郑异道:“慢慢说,谁与谁要动手?”

    郑安道:“步兵校尉薛布带兵入城,城门校尉秦彭拒不让进。”

    郑异道:“步兵校尉薛布?可知他带了多少汉军?”

    郑安道:“不知道!双方僵持不下,引来好多百姓旁观。我年龄老迈,挤不进去,听得几句议论,就赶回来报信。具体详情尚不清楚。”

    郑异起身道:“诸位且各自依计行事,我先去北门看看。”

    各人称诺而去,郑异正要唤田虑出门,却发现他人已不在亭内,而是从柴房中闪了出来,手中多了两顶斗笠。

    郑安见状,说道:“这斗笠已多日不用,且此刻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你拿斗笠做甚?”

    郑异接过一顶,笑道:“不错,此刻正用得着。”

    田虑冲着郑安一个挤眉弄眼,接着冲到门外,备马套车,郑异从容走了出去,缓缓登车,道:“这薛布带兵来的蹊跷,速去一观。”

    田虑戴上斗笠,手执马鞭,坐在车头,道:“这步兵、屯骑、长水、射声诸营还有郑司马所在的越骑,都属北军吧?”

    郑异道:“不错!各军都驻扎在京师近郊,没有陛下诏令,领军校尉不得带兵进入洛阳城。”

    田虑道:“难怪城门校尉秦彭要阻拦,看来薛布应当带了不少人!”

    郑异道:“正是!如果是北军诸校尉自己入城,城门校尉虽然隶属南军,但还是要顾及些同僚之情,绝不会悍然发难。”

    田虑道:“如今执掌北军的执金吾是兄弟马光,执掌南军的卫尉又是兄长马防,两军应当亲如这兄弟二人才是。”

    郑异道:“理当如此。但目前陛下巡行再外,京师安防的重任交给了马氏兄弟,若果真像耿恭所说,这马氏兄弟年轻辈浅,驾驭不住京师汉军,大权旁落,则又另当别论了。”

    田虑道:“不难看出,陛下对京师的防御还是动了一番心思的,军权分别交给两位内弟与一位妹婿。”

    “不错!太尉赵熹、司空宋均、信阳侯阴就、绵蛮侯郭况等重臣这段时日也都不在京师,军权暂交至亲国戚,政务暂交亲信司徒,确实貌似万无一失。”郑异道,“是不是快到北门了?人越来越多,车驾有些走不动了。”

    “正是!前面的街道已经被聚集的人群给堵塞起来了。”田虑道。

    “那就暂且把马车放在一旁,咱们徒步过去瞧瞧热闹。”郑异道。

    田虑跳下车来,把马缰系在道旁树上,然后戴上斗笠,与郑异沿着人群的缝隙挤了进去。

    但没走几步,就已寸步难行,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把前路塞得严严实实,已是无缝可钻。

    田虑拼命翘起脚,仰头观望,视线所及,除了前面之人的后脑外,却别无他物。

    郑异也是一眼望不到城门,他左顾右看,此处已是车不得旋,填城溢郭,拥挤不动,两侧虽然有些楼阁,上面每个窗户中也都满是张望的脑袋。

    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忽闻后面传来一阵洪亮的吆喝之声:“闲人散开,让出道来!”

    郑异回头一看,立刻有了计较,拦着田虑道:“等下不要退太远,咱们顺着这驾官车跟过去。”

    随着差役的呵斥声越来越近,人群中涌出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街道正中间清出一条路来,郑异与田虑早有准备,沿着人群避让闪出的空隙逆势而上,反向冲出了人群,紧紧跟在车仗的后面。

    不多时,前面有人高声喝道:“停下来!哪里的车驾?”

    接着,车仗中有人答道:“这是河南尹的车驾!”

    “稍等,待我通报给秦彭校尉!”

    “兄长来北门亲自给兄弟助阵来了。”田虑低声道。

    郑异道:“看起来,薛布并非擅自带兵越律强行入城,而是另有图谋。”

    正说着,前面有人叫道:“有请河南尹!”

    接着马车继续晃动,缓缓前行数步,前方突然闪出一队汉军,让过车驾,却将郑异等人拦住,道:“众人向后,无事就各自散了吧,不得填塞要道。”

    围观百姓岂能轻易散去,无数目光跟着河南尹的车驾移至城下。但见,城门洞内,守城军士早已用路障拦住了数驾欲自外进城的车乘。

    来人显然亦非凡人,鲜车怒马,装饰华丽,左右皆有汉军护从,与堵住去路的守城汉军怒目相对。

    道路正中也有两名武官正在激烈争执,声音甚是嘹亮。

    郑异知道站在路障里侧之人必是城门校尉秦彭,而外侧则是薛布。

    刚过去的河南尹的车驾停在了秦彭身后,从上面缓缓出来一人,望了望四周看热闹的人群,眉头一皱,道:

    “大庭广众之下,你们二位如此公然争吵,成何体统?”

    “薛令尹来的正好,请给评辩曲直!”秦彭道,“如无陛下诏令,京师城内各军不得随意出城,而京师城外各军亦不得带兵进入京师。此乃汉律所明示,薛令尹应当知晓!”

    河南尹薛昭颔首,道:“不错!”

    “很好。”秦彭指了指路障外面的薛布与随行护送车驾的汉军,道:“这些军校都是令弟步兵校尉所辖,如今却要闯入京师,这算不算越律?”

    “算!”薛昭道。

    “薛令尹明察守正,奉公不回。”秦彭道,“令弟越律在先,如果我若允其入城,便是违法在后。故此,只有加以阻拦,不让他入城,我二人才都不越法度。”

    薛布叫道:“秦彭休得强词夺理,车中都是从家乡来的亲眷族人,我只是带着这些军士护送至河南尹府上,然后立即返回,并非统军入城,算不得违律。分明是秦彭有意刁难,宣泄私怨!”

    “住口!”薛昭喝道,“秦校尉秉公执法,何错之有?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没有陛下诏令,你率领麾下步兵营的军士入城,就是违犯汉律,还有什么狡辩之处?”

    接着,转向秦彭道:“薛布莽撞无礼,还请秦校尉宽宏担待。不过,这车中确实是我们兄弟的亲眷,千里迢迢,风尘仆仆,才到得京师,薛布感念亲情,欲亲自送至我府上,欢聚一堂,方能心安,却不料一时不察,竟违越法度。为今之计,秦校尉可否通融一下,让亲眷车驾入城?”

    秦彭沉吟片刻道:“入城可以,但须依我之言,方为不越法度。”

    薛昭道:“秦校尉但讲无妨!”

    秦彭道:“这些军士不属京师城内各军所辖,不得入城。”

    薛布大怒,叫道:“秦彭,你我俱都是校尉,官阶相等,你何以敢对我的部属强下指令?”

    薛昭喝道:“休得胡言!你虽然也是校尉官阶,但此处乃是京师城门之下,正是秦校尉所辖,职责所在,慢说是你,就是当年将先帝抚养成人的赵王刘良,经过此处,也不得不听从城门校尉调度。”

    “薛令尹深明事理!”秦彭道,又转向薛布,道:“他日若秦某到得你的步兵营,也自当听从调遣,绝不为难于你。”

    薛昭道:“如果这些军士自行回营,秦校尉能否给薛某亲属车驾放行?”

    秦彭指了指薛布,问道:“薛校尉此刻是否入城?”

    薛昭道:“秦校尉此言何意?”

    秦彭道:“他若入城,我须命人检查车中之人,以免有城外汉军混入城内。”

    薛布闻言,又大声吆喝起来:“秦彭,我此前究竟何处得罪于你,不妨明言,何必借此屡屡刁难?”

    薛昭眉头一皱,亦道:“这车中多有女眷,如令军士搜查,着实不便啊!”

    秦彭道:“令尹请想,隔着车帘,我并不知晓内中所坐何人,假如真有汉军混在其中,亦属薛校尉私自统军入城,便是违越法度。不出事则已,一出事端,则罪责尽在秦彭一人。所以,请恕难以通融!”

    薛昭道:“如果薛布这次不入城呢?”

    秦彭道:“那就不必检查车驾,径直给这些车驾放行。”

    田虑闻言,低声笑道:“这秦彭行事未免呆板,薛家兄弟也是有欠灵活。他们此刻可先让车驾自行入城,然后薛布换个时间或换个城门,再另外单独进城就是,何须如此激烈争执,徒耗时间,还惹得大量百姓旁观,传了出去,双方面子上须都不好看。”

    郑异笑道:“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秦彭是真的呆板还是你把自己疏漏在了瓮中?”

    田虑看了半晌,方才恍若大悟,道:“这些军士难道竟不是城外步兵营的人?”

    郑异道:“绝对不是!你看看他们身上装束与车驾,再和城中秦彭等汉军的衣甲比较一下?”

    田虑道:“果然!他们浑身灰尘扑簌,与车轮上的泥垢倒是融为一体,相比之下,城内汉军的衣甲显然鲜明许多。”

    郑异道:“你再看看薛布的衣甲,京师汉军常在天子视线之内,素以军容肃整著称,堪称各地汉军中的楷模。反差如此明显,秦彭身为城门校尉,每日不知要检阅多少出入汉军,岂能瞧不出来?”

    田虑道:“那秦校尉为何不径直提出来,何必要找此理由阻挠?”

    郑异道:“此人不简单,堪称深沉多智。如果当面揭破,河南尹薛布背后自是司徒邢馥,而此时陛下又不在京师,一旦僵持起来,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他不做此徒劳无益之事,而是精心选出一个无可辩驳的托辞,令薛家兄弟俱都哑口无言,从而把这些不明来历的军士挡在城外。”

    田虑道:“这些军士究竟从何而来呢?”

    郑异道:“远道而来,须得慢慢查访。通过此事,我有些担心耿恭,着实要替他捏一把汗啊!”

    田虑道:“却是为何?”

    郑异道:“这秦彭如此尽职奉法,却宁愿自己变通处理此事,也不报至卫尉马防,显然是料定此路不通,报也无用。而耿恭虽宽厚笃信,正身自守,但耿家与马家本就存有积怨,若上门直闯,强劝马防兄弟防范司徒与司隶校尉,岂不是更加难上加难?”

    “事到如今,也只能看耿恭如何随机应变了!”田虑道,“瞧,车驾走了!”

    城门之下,各方已经谈妥,薛布率领军士回步兵营,薛昭领着亲眷回府,秦彭放行,看热闹的百姓各自散去。

    郑异与田虑也趋步回到车驾之上,道:“跟着那些进城的车仗,看看究竟客从何来,入城后又欲何往?”

    “诺!”田虑将斗笠拉低,遮住面庞,挥动马鞭,追了过去,到得前面一个十字路口,道:“

    奇怪!薛昭的车驾与那些进城的车驾竟然分开走了,各奔东西。”

    郑异道:“不必理会薛昭,只盯着那些进城的车驾。”

    “诺!”田虑道,“他们径直向西而去了,一共有十驾车乘。”

    “京师繁华,道路复杂,这些远途而来的薛家亲眷们倒是轻车熟路啊!不随薛昭直接回府,莫非迫不及待的先要在城中游逛一番?”郑异笑道,“行踪如此诡秘,跟着他们必有意外收获。”

    “到城西了,他们停了下来。”田虑道。

    “咱们也停下来,找一个隐蔽之处观望。”郑异道。

    “谢滟!”田虑忽然低声惊叫道。

    “你说什么?”郑异闻言,连忙掀开车帘望去,只见这些车驾陆陆续续停在了一处大户人家门前,一人从最前面的一辆车驾中走了出来,一身文士装扮,容仪俊秀,举止风雅。

    “此人便是淮国国相谢滟!”田虑道。

    “你确定没有看错?”郑异道。

    “绝对不会有错。我曾在渔阳的广汉楼上会过此人!”田虑道,“不知他来此地何事?”

    “这里莫不就是我们正想来的谢府?”郑异道。

    田虑顿时恍若大悟,惊道:“此处正在城西,必定就是谢府。咦,这人是谁,谢滟竟然亲自趋步过去给他掀车帘?”

    郑异举目望去,但见一人白衣长衫,腰悬长剑,气度雍容,旁边早有从人在车前恭候侍立,奇道:“莫非竟是淮王?”

    “如何会是他?藩王私自进京可是按谋逆论处的杀无赦大罪啊!”田虑道,连忙凝神观望,道:“也只能是他,否则谁有如此之大的气派?可气派再大,也大不过陛下啊!陛下若知他在此处,还不把他的气派灭得一干二净?”

    郑异道:“他冒险至此,必定就是为了拥有至高无上的气派而来。”

    “郑司马何意?”田虑问道,不及郑异回应,便已旷然发蒙,道:“真是难以置信!莫非又来了一位沂王?济王,沂王,这可是向争夺陛下大位的第三位手足兄弟了!”

    郑异道:“是啊!他人都在领地举事,而唯独这位始终不动声色的淮王标新立异,突然乘虚而入,不出手而已,一旦出手,则迅雷不及掩耳,直扑命门,不惜亲来京师夺位。”

    田虑惊道:“与先前几次相比,这次看起来果真要危险得多啊!”

    “确实如此,此时京师的政务、军权都已在他们掌控之下,显然已是谋划许久,自觉胜算在握,淮王方敢入京。”郑异道,“咦!这个女子难道竟是谢滴珠?”

    但见谢滟陪着淮王进入院内之后,第三驾车内款款下来一位女子,袅袅娉娉,风流婀娜,望着院门,俏生生矗立良久,方才在侍女搀扶下,缓步入内。

    耿恭出得位于城北的郑异府后,转身向南,径直奔往地处京师核心冲要之地的马府。

    他在京师长大,自是对此间的大街小巷驾轻就熟,但耿家门规极严,平素里只能在耿弇、耿国、耿广、耿举、耿舒、耿霸等叔伯府中走动,与族中诸位从兄弟只听天子垂直征调,不得同阙廷其他王侯、宾客、官吏以及三教九流中人横向往来交游。

    耿家这些二代的从兄弟包括耿弇子耿忠、耿国之子耿秉与耿夔、耿舒之子耿袭、耿霸之子耿文金,年龄参差不齐,其中除了耿袭与耿文金年方弱冠外,其余皆已成人,皆是喜擅将帅之道的威武谋略之士,无不胸怀御外理内之志。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马府数年未见,此刻再临,更是令他惊讶错愕。

    昔日从门前经过时,始终是大门紧闭,寂寥冷清,难掩破落陈旧之气。而眼下,已是今非昔比,焕然一新!

    府内朱门巍峨,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

    门前立有数十位器宇轩昂的执戟甲士,两位门仆站在檐下,他不由得心头一紧,这新息侯府变成了卫尉府后,肃穆庄严,一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势,令人望而却步。

    既来之则安之,更何况肩负重任,并非为个人私事而登门。想到这里,他眉毛一扬,大步迈上阶梯,走向那两位门仆,道:“劳驾,卫尉可在府中?”

    那门仆搭眼望了望耿恭,见他质厚重毅,体貌绝异,却衣着朴实,空着双手,独自一人,没有随从,显非将军、校尉或太守之尊,眼皮一翻,冷冷的道:“你是哪里的军校?可曾与卫尉有约?”

    耿恭道:“不曾,但是有急事须见卫尉。”

    那门仆怫然不悦,“哼”了一声,道:“你是何人?卫尉日勤万机,岂是说见就见的么?若是人人都声称有急事登门,卫尉还有时间歇息么?速走!”

    耿恭道:“还请通报一下,就说前五官中郎将耿广之子耿恭有要事求见。”

    门仆面色一变,道:“莫不是好畤侯耿弇之侄?”

    “正是!”

    “那你就更该回去了,卫尉更不会见你。”

    “却是为何?”

    “马家与耿家素无往来,更是无事可谈,不受私谒,请回吧!”

    “耿恭此来并非为了耿家私事,而是国家大事。”

    “国家大事?那应该去见陛下啊!”

    “陛下巡行在外。”

    “那还有邢司徒啊!”

    耿恭实在按捺不住,斥道:“住口!一个家奴,竟敢推三阻四,果真耽误了阙廷大事,你承担得起这个责任么?”

    那门仆更是气势汹汹,顿时勃然大怒,喝道:“慢说你无凭无据,假冒耿家之人上门行骗;即便就是耿恭本人亲临,我说不得入内,他也休想向前再踏进一步!”

    耿恭冷笑道:“是么?千军万马都阻挡不了耿某,更何况你一个区区家奴?”说罢,昂首前行,直接欲闯。

    那门仆叫道:“左右武士,还不将此狂徒拿下!”

    两旁的武士立刻冲上来用大戟叉向耿恭。耿恭伸手抓住戟柄,一夺了过来,向地上摔去,在石阶之上擦出火花,所发碰撞之声震得众人耳鸣目眩。

    “爪子看来还挺硬!”那门仆喝道,“再多上几个人!”

    众武士立刻散开,将耿恭围在正中。

    耿恭更不多言,大踏步径直走向门内,前面有武士挺戟来戳,被他照旧夺走大戟,扔出老远;后面有武士伸戟刺来,他头都不回,如同背后长眼一般,准确无误的闪过戟锋,抓住戟柄,抢到手中,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