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 使臣(一)

    阿鸾这一日找到二师兄,二师兄笑道:“阿鸾师妹,你来啦?快坐下,师兄我还想跟你聊聊!”

    阿鸾笑了笑,想起师娘的话,便一脸坏笑道:“二师兄,你可有什么话与我说呢?这么急的要说给我听。”

    二师兄有些被弄得不好意思,脸有些微红,又用手搔了搔头,半天才说出来:“瞧你,师妹,我看你这一脸坏笑,该不会又来捉弄我吧?”言及此处,又有些紧张。

    阿鸾爽快笑道:“哈哈,二师兄,逗你的呢,再说我哪有这么坏呀!”

    二师兄一撅嘴,满是委屈地嘟囔道:“得嘞,谁不知道师妹你从小就最调皮了,掏鸟窝、摸泥鳅的事你可没少做!结果往往就我挨骂,总是替你背锅……”

    阿鸾听闻便忍俊不禁,“哈哈哈,哈哈哈!还不是二师兄你从小憨憨的?”

    二师兄假意怒道:“坏丫头!欺负我,还说我憨憨!”

    阿鸾下一刻便一副贱兮兮的模样笑道:“二师兄,二师兄,师妹我错了,给你道歉嘛!好不?”

    二师兄叹了口气,俊眉一挑,“好吧,不过,我呀,想问你身边的一个姑娘。”

    阿鸾故意装傻道:“哟!你要问谁呀?是不是就是看人家生得好相貌就相中人家了?”

    二师兄认真地急忙摇头道:“不是呀,师妹,我,我可是很认真的,哪有那么好色,你身边有一位妙音姑娘,我与她接触几回,感觉人很好,不愧是师妹交好的姑娘,很好很好的。”二师兄竟是越说越脸红,脑海里浮现出那姣好的容颜,便忍不住笑着。

    阿鸾笑道:“行啦,二师兄,不逗你了,你喜欢我身边的妙音姐姐,对吧?但你又不好意思去坦白。”

    二师兄急忙点头,“是啊,一是不知道咱们的长辈会不会同意,这是尤其是要我娘首肯才行,二是人家姑娘是否对我有意。”

    阿鸾笑道:“我的二师兄,其实师娘这么聪明的人早就看出来啦,她跟我说让你我助你一臂之力,莫要错失好姑娘呢!你呢,等我与妙音姐姐说后再去说,我先试试姐姐的态度,毕竟人家一个闺秀也是害羞,有我撮合一下该会好些。”

    二师兄欢快地与阿鸾定下此举,确实如阿鸾所言,妙音听闻娇羞不已,只是一时间没有表态,但后来表示有意,在武夫人热情爽快的性子以及众人的助攻下,二师兄又趁着妙音生辰表达倾慕之意,二人最终在众人的鼓励下在一起了,待阿鸾去其他地方的山水古迹游玩好几日后便决定成婚,阿鸾与众人操持婚礼,最终为此二人成就美满姻缘。

    后来,武少阳和齐妙音一直十分恩爱,犹如当初药师谷主对武夫人的感情,二人婚后数年里先后有了一子一女。而武少阳不纳妾,对妻子儿女甚为疼惜,连一向莽撞的性子也渐渐改了不少,让药师谷上下的众人欣慰不已,这都是后话了。

    阿鸾在药师谷呆了两个月后便辞行了,带走了武功颇好的冯蓁蓁。

    话说这位冯姑娘虽小阿鸾一岁,却是有着武林世家姑娘的较好功夫和爽利性格,堪与阿鸾性子相投,自己也愿意随阿鸾回去见识一番,便选择跟随阿鸾。

    回到京师前,阿鸾又携众人拜会东海祖宅的三叔一家子,众人都是其乐融融,阿鸾在那里大约七日便返程了,到京师的家中好生探望了自家父兄长辈们等诸多亲友。此行下来,大约有了四个月有余。

    阿鸾回到长公主府,只会偶尔进宫拜访皇后和柳贵妃,但终究还是避着皇帝,阿鸾最受不了皇帝看她的那副欲言又止的暗晦神情。

    冯蓁蓁听闻阿鸾是长公主,但初次来京城的她还是被长公主府邸的典雅所惊叹。话说阿鸾在府内先是让春词秋语教习冯蓁蓁京师中的风俗礼数,不以奴仆相待,列为贴身女护卫,也算不辱没她的一身武艺。冯蓁蓁十分欢喜,与阿鸾关系愈加好了。

    阿鸾素来喜欢贴近民间烟火,这一日乔装打扮成一位俊俏郎君,与一身便装的冯蓁蓁在京师的街边小摊吃饭。

    “哎,你听说了吗?说是咱天辰明日要迎来远在万里之遥且极为苦寒荒蛮的外族的觐见,据说这些外族人最是生猛,几乎是茹毛饮血,可怕的很!”

    “是啊,他们名字长,还叫人不好记呢,咱们算是有史以来首次见到这样的外族呢!”只听小饭馆里的百姓们在小声议论,一个个既好奇却又有几分轻视。

    冯蓁蓁是紫旭国人,一双美眸直直地看着人群,好奇的侧耳听着百姓们的议论,早知京师繁华宏伟,百姓却到底是百姓,对未知事物充满奇异的态度。

    阿鸾暗自笑了笑,便低声道:“蓁蓁,这达旦明久颇章的使臣明日便到,吃完陪我去一趟鸿楼后,我们也该回去准备明日朝宴。”

    冯蓁蓁猛然转过神来,有些尴尬笑道:“公主,不好意思,在下才听到您的话,一切都遵照您的意思。”

    阿鸾浅笑:“百姓们人云亦云,听听当个乐呵好了。”

    冯蓁蓁笑着点头,“长公主,我以前也听闻这达旦明久颇章是在紫旭国的西面,说来也是够远的,毕竟紫旭国去中原都不近,何况它远在西面?想来风俗更是不同。”

    阿鸾笑道:“达旦明久颇章我晓得些,听说其远在西面的雪域高原,听闻该国有一圣城名曰逻娑,而该国人多以食牛肉为主,故而孔武有力,又因日光常驻,又致使该国人肤色黝黑,在咱们看来着实是边地。”

    冯蓁蓁眉眼弯弯,煞是娇俏,低声叫好:“长公主懂得不少!难怪谷主和夫人总夸你呢!”

    阿鸾眉头故意一挑,却是笑着:“别夸了,我都脸红了,看来你还真是伶牙俐齿的。”

    二人笑着,便继续用饭,之后来到鸿楼陪阿鸾查看鸿楼近况并探望贾掌事。

    二人忙碌了好半天才回到府上,冯蓁蓁今日十分开心,不仅吃吃喝喝又能看到京城的车水马龙,没有江湖上的刀光剑影和侠肝义胆,却多了难得的几分平淡。

    阿鸾看她很是开心,只笑笑不语,继续铺纸研磨,让秋语陪侍她,而让活泼直率的春词和冯蓁蓁欢快聊天。晚膳过后两个丫头为阿鸾准备赴明日迎接达旦明久颇章使臣的朝宴的衣裳。

    据悉明日的使臣们是在上午到,故而朝宴是在下午,京师郭城正口早已在卫兵们的把守下留出一条宽阔的朱雀大道,旁边被百姓们堵得水泄不通,阿鸾便领着蓁蓁乔装打扮熙熙攘攘地穿过人群,前去自家位于京师郭城朱雀大街边的鸿楼上看热闹。

    “公子,您看!那就是传闻中雪域高原的人!想必他们便是此次来访的使臣了!”蓁蓁犹如好奇的猫咪目不转睛地盯着。

    阿鸾站在鸿楼的围栏边上,只是点头笑道:“瞧你,眼巴巴地看着人家,下午朝宴上还能看到,但也要切记礼数。”

    蓁蓁笑道:“好的,请您放心吧!我定不会失了礼数。不过,公子,他们穿着打扮与我们以及周边的燕凉国等不尽相同。”

    阿鸾边与蓁蓁聊着边看,只见朝着她们方向来了许多身着长袖宽腰、大襟右衽、编发环饰并十分威武挺拔的男人,不禁秀眉一挑,嫣然笑道,“看,蓁蓁,他们过来了,你说的没错。”

    蓁蓁试图凑的更近些,便笑道:“公子,是哎,这些男子可真够高大魁梧的了!”

    阿鸾笑道:“是啊,蓁蓁,细看前面两个衣着华贵又骑着高马的人,怕是这回使臣团的领头人,尤其靠咱们这面的使臣头蓄发,左耳带珠坠,小麦色肌肤,却胜在眉眼俊秀,此人面相精明干练,必有雄才大略,现在兴许是韬光养晦,日后却会有不小作为。不过此人身穿蟒纹袍,外披貂皮肩,下穿锦缎大褂,腰束金丝腰带,其上别着银刀等饰品,足穿牛皮靴,想必是显赫之人。”

    蓁蓁更加好奇道:“公子,那这人旁边的呢?”

    阿鸾仔细地看着,便笑道:“这人生得高大威猛,穿得更为华贵,但很容易看出此人的狠辣狂放,怕不是良善之辈。”

    蓁蓁点点头,“公子,我看这个人也确实是不好相处之人,面上就能相看出来。”

    阿鸾笑道:“下午朝宴咱们要慎之又慎,千万别引起对方侧目,毕竟这涉及两邦交好的大事。”蓁蓁郑重其事答应。

    午后,阿鸾在春词秋语的侍候下已经准备妥当,阿鸾外披宝相莲花纹青莲色大袖衫,内着散点碎花纹荷叶色交领齐腰百褶襦裙,画着淡雅妆容,梳着朝云近香髻,插上英王曾经送她的玉步摇,衬得镜中的人一颦一笑尽是风流,使人见之忘俗。

    三个丫头还是忍不住露出惊艳的表情,蓁蓁眉眼含笑,认真地细看阿鸾,不禁直夸道:“长公主殿下,该说不说,您的美貌难得一见,这华美的一身衣服,穿着不落俗套,更显端庄大方。”另外两个丫头也是齐齐地点头,模样极为认真。

    阿鸾眉眼弯弯,故作赞叹地笑道:“春词、秋语、蓁蓁,你们长公主我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唉,时候不早了,我们走吧!”阿鸾说到后面又认真起来,这前后对比让三个丫头愣了一下,旋即掩着笑意跟在阿鸾身后急急出门坐好马车。

    阿鸾的马车行至宫城口停好,阿鸾下了马车,边迈着步子边低声嘱咐,“春词秋语,今日我与蓁蓁遥遥见了领头的使臣,并非好相与之人,你们言行一定要谨慎!”

    三人低声应答:“请长公主放心!”

    阿鸾继续向前走去,待她到了正殿,里面坐了许多大臣和几位使臣正在彼此闲聊,见到她来后作揖寒暄,而帝后和此番前来的贡觉摄政活佛与二位副使尚未到来。

    阿鸾脸上挂着表面上的淡淡笑意,却一眼便瞧见了自家的三位父兄以及桓远一家,露出和熙的笑容走了过去,彼此作揖道,“诸位长辈们来的挺早呀!”

    众人都笑着,萧民德一张清俊而饱含几分沧桑的脸上露出笑意,“还好了,丫头,你今日这身倒显得沉稳端庄,很适合今日,你这孩子一会是要坐上位了,离陛下和使臣都不远,你和身边这三个孩子一定要谨言慎行。”

    桓远也是点头笑应着,“没错,丫头,你离陛下娘娘的位置十分相近,离那对面使臣的位置也近,你父亲说的没错,一切要小心。”

    阿鸾和蓁蓁以及春词秋语彼此相视,便笑道:“父亲,桓伯伯放心吧,你们也也别太紧张,我会谨遵您的嘱咐。”

    众人都笑,萧明瑾露出极为认真的神情,点头附和:“妹妹,父亲和伯伯说得对,你要听话。”

    阿鸾无奈地笑道,“好的,大哥放心,我们绝不会大意的,那我们先行一步啦!”

    众人点头,阿鸾作揖后便入了上位,静待帝后和贡觉摄政活佛以及两位副使。

    随着皇帝和皇后在宫人们的簇拥下迈步进来,皇帝身后与皇后齐平的正是贡觉摄政活佛,接着便是内监总管和两位副使。

    众人见帝后等人到来,便纷纷起身行礼,“臣等拜见陛下、娘娘,恭迎使臣到来!”

    只见皇帝和皇后已走到主位并坐好,贡觉摄政活佛和两位副使也都入座坐好,一身明黄色九龙戏珠纹礼服的皇帝端着威严气势,又露出几分淡笑,“众卿家平身!”“臣等谢陛下隆恩!”臣子们恭敬地回应并齐齐坐好。

    皇帝又笑道:“诸位,今日达旦明久颇章的贡觉摄政活佛率众与我朝结两邦之交,作为东道主,朕携诸位一起为远道而来的贵使接风洗尘!来!让我们共饮此杯!”

    众人皆是恭敬地随皇帝举杯,阿鸾也照做,双手的指腹按稳茶杯,对着帝后和使臣们表示礼敬,便转过来用右手端杯左手挡在面前,一饮而尽。

    皇帝暗暗地看了看阿鸾,那余光里的柔和总是若有若无,但很快收回去了,继续与使者谈着。

    皇后瞧见皇帝的目光,也是羡慕阿鸾,却淡淡笑着,心中虽有苦涩,但依旧端庄大方。

    贡觉摄政活佛和副使看到皇帝那一瞬不同的目光,便也望了过去,只见离帝后十分靠近的位置有一位仿若天女般美丽清艳的女子,上身青莲色,下摆荷叶青,笑意间尽是明媚,眉眼中淬满风华。

    贡觉摄政活佛平静的眼神中起了几分波澜,却是收回目光,心中不禁一颤,自觉见过天下形形色色的生灵,可端详眼前的女子却让人觉得这世间最美好的便是这女子眉眼间的纯美笑意,同时脑海中刹那的浮出一幅幅未感未知的画面。

    那位副使也看到了,一双精明有神的眼中露出惊艳,细细地看着对面的阿鸾,但出于礼节也没好意思继续盯着对方看下去,目光流转,嘴角含笑。他觉得眼前这位女子容颜如天女般美丽,眉眼含笑让人沉溺其中,与他见过的藏女十分不同,此女多了几分英秀和灵动。

    另一位一身桀骜之气的副使,也定定地看着,眼里的沉醉和贪婪不言而喻,若非旁边的活佛轻咳一声,恐怕是要惹人非议。

    阿鸾只是回以礼貌而客气的微笑,并不做声。皇帝虽面色端和,然眼神中却是有几分审视和不悦,却偏偏看了一眼阿鸾。

    阿鸾看得真切,却在皇帝看向她时紧忙低沉了眉眼,皇帝心里苦涩,却只能将眼神转向他处。

    皇帝此时适宜地打破了这片刻的寂静,“来人,上乐舞!”

    阿鸾这才轻轻舒了口气,自己被眼前的几个男人看得着实不爽,可碍于两邦交好的场面,便也不好发作,幸亏上了乐舞,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