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 药师谷

    不久,云朗庭住处前停了两匹马,阿鸾和云朗庭见状,快步上前去看,只见前面骑马的是一位清秀眉目、身姿挺立,穿着青色紧身圆领袍的年轻小伙子,后面是小厮装扮的人。

    阿鸾定睛一瞧,眼睛和嘴角不住地上扬,笑意遮不住地连连欢呼道:“二师兄!二师兄!”

    那男子回眸,满是期待的双眼立刻放光,咧开嘴边笑喊着边纵身下马,“师妹!师妹!”一把张开双臂迎着阿鸾跑去,接着便拥住自家小师妹开怀笑着。

    “师妹!快四年了,你终于回来看看了!我们都很想你和大师兄啊!”只见二师兄笑着说。

    二人松开后,阿鸾笑道:“我也想师祖师父还有你们呀!可惜大师兄和云师妹都因成亲没能一起来。对了,师兄也该是知道还有一位云师妹,恰巧,这位师妹和咱们大师兄因各自的婚事成了亲戚。虽然二人都不能来了,但二人都特意又修了一封书信和托我带了一些礼品转交给药师谷呢!”

    二师兄开怀却又有些遗憾道:“是啊!我们晓得呢!大师兄和云师妹成亲,来信来得晚些了,我们收到信后在前几日托人将书信礼品带到东海萧氏祖宅呢!可惜没办法去了,时间怕是赶不上了!不过还好师妹你来了!”

    阿鸾笑道:“二师兄,以后还会见面的!对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云师妹的长兄,云家公子朗庭大哥!云大哥,这位就是来接我的师兄!”

    二人互相作揖,云朗庭十分谦逊有礼,而二师兄则十分豪爽。

    “啊!原来您就是新上任的县丞大人,草民有礼了!”

    “这位兄台客气了,朗庭这厢有礼了!咱们快进屋叙话吧,外面日头正足、天气还这般炎热,我好叫人上些凉饮为您等解暑。”

    “如此甚好!多谢啦!”

    “兄台客气了!”

    众人进了屋,云朗庭坐于首位,二师兄主动坐于左位,将右位让给阿鸾,直言阿鸾毕竟是长公主,礼数不可违,二师兄故而强行将位置让给她,阿鸾只好谢过师兄落座。

    众人小酌一番,只听云朗庭笑道:“这里无外人,就不必拘束了,就请兄台也叫我一声兄台吧!”

    二师兄爽朗笑道:“如此甚好!难得兄台爽快,我年岁十九,不知兄台贵庚?”

    “兄台原来年岁十九,小弟较兄台小一岁,那便唤您一声兄长吧。”

    “好,那我叫你一声贤弟罢!”“兄长安好。”

    众人皆笑,“贤弟,我没记错的话,我云师妹是你的妹妹,早听我这位师妹说兄长是位谦逊明理之人,如今咱们也算认识了!”二师兄笑道。

    云朗庭温和笑道:“兄长过奖了,舍妹虽不是我的胞妹,但也同是云氏子女,何况她自小丧母,我这个当兄长的也自当要照拂一二。”

    阿鸾笑了笑,曾听闻师妹云之初说过云朗庭对其颇好,乃是明理之人,因此对这位云公子也是以礼相待,自然二师兄这种快意恩仇之人也对此人颇有几分好感。

    众人聊了些时候,阿鸾和丫鬟们收拾好行礼便与云朗庭告辞,离开绩溪县前往僻静幽深的药师谷。

    阿鸾在丫鬟的惊讶下,也熟练地骑上马一路与二师兄说笑,说明自己和大师兄以及云师妹近来的情况,还将妙音、春词和秋语介绍给二师兄,并询问药师谷长辈们还有二师兄自己的情况。

    大约两个多时辰的路程,早已出了城郊,周边山岭逶迤、郁郁苍苍,出了官道又顺着山道,一路欢声笑语,就这样到达药师谷谷口。

    药师谷坐落在层峦叠翠中,依山建造了些许竹屋,经历数代人的修缮,俨然成了小山庄一般的规模。

    阿鸾欣喜地快步迈上石阶,门口处便已经有一位稍显稚嫩的少年在静候着,见到二师兄和阿鸾等人,恭敬并欢喜道:“恭候少谷主回来!”

    “快免礼吧!这位姑娘乃是我的师妹,来认识认识吧!”二师兄爽朗笑道。

    只见那眉眼清朗的少年恭敬道:“姑娘安好!”

    阿鸾有些疑惑地看着面前的少年,二师兄急忙解释:“师妹,这孩子只有十二岁,我在游历紫旭国时碰到这个因为受灾父母饿死的孤儿,去年回来便把他带回来了,如今是我的小随从,也学的功夫和文墨。”

    阿鸾笑了笑:“原来如此,快让这孩子跟着一起进来吧!”

    二师兄笑道:“当然!尘虚快进来呀!”只见那少年看到阿鸾有些羞涩,手头接过一众人带来的东西后,接着便紧忙跟过来。

    二师兄笑道:“师妹你太美了,把尘虚这孩子都迷住了。”

    阿鸾却故意笑道:“唉,师兄,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话说回来,我确实很美,这孩子看我脸红不正常吗?”

    这句话逗得在场的人直笑,尘虚已是青涩的俊秀少年,听闻调侃,更是羞红了脸,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

    阿鸾却没顾及这些,只是遥遥一看,便看到师娘携一位年轻姑娘在院中等候,阿鸾喊道:“师娘!阿鸾回来啦!”

    那位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笑喊道:“阿鸾!师娘看到你啦!快来呀!”

    阿鸾边喊边小跑着迈上台阶,过了一会到了师娘面前便是倒头跪拜,“师娘在上,请受晚辈阿鸾问安!”

    师娘武夫人笑着紧忙拉起跪在地上行礼的阿鸾,“孩子,咱这就是你自己家,不必行此大礼!”

    阿鸾笑道:“阿鸾多谢师娘的关怀,毕竟您是长辈嘛!还是按礼数表示敬重您的。”

    武夫人笑道:“就你这丫头最讨人稀罕!对了,丫头,这姑娘便是我之前与你说的冯氏蓁蓁,这孩子是紫旭国武林世家之女,奈何她父亲受到续弦继母的挑唆,认为这孩子克父母,竟将她赶出来,恰好碰到我们夫妇,这孩子跟了我们也有很长时间了,我们心中也是欢喜便收下这孩子回这来。”

    这位姑娘剪水双眸似含情,清隽黛眉如远山,其容颜丝毫不比之前的韩县令之女逊色,多了几分武林家女儿的豪爽。只见她大方一笑,明艳的笑容带着几分爽快,“蓁蓁见过姐姐,姐姐安好。”

    阿鸾也大方笑着回礼:“妹妹安好。”

    武夫人笑道:“阿鸾,我与蓁蓁说过你了,你们呀,熟了就更好了!”

    后面的人也赶了上来,二师兄又跑又颠来到自己母亲面前爽朗笑道:“母亲!蓁蓁妹妹!阿鸾师妹来了,你和父亲还有祖父会高兴的!”

    武夫人一看这个不省心的儿子就是一声叹息,并直念叨,“少阳,你娘我晓得嘞!别一天这么不正经的模样!让人操心!”

    阿鸾和在场的人被逗笑了,阿鸾将身边的妙音和两个丫鬟介绍给众人,众人见了礼以后,尘虚和蓁蓁帮着阿鸾等人放好带来的东西,便进屋里叙话了。

    阿鸾进屋后看到一位正在正襟端坐着闭目养神的老头,但见他须发已尽是花白,神色肃穆却见几分和顺,此人便是药师谷第十代传人、年逾古稀的师祖;右下面坐的是他的儿子,也是阿鸾和师兄们的师父,一副俊朗而浑厚的中年男子,眉眼间藏着豪爽。

    “阿鸾拜见师祖!拜见师父!阿鸾回来看您们了。”阿鸾恭敬地跪拜,其他人也行了礼。

    只见座上的中年男子紧忙起身将阿鸾扶起来,面带慈笑道:“孩子快起来!”

    “阿鸾谢师父!”阿鸾一面欣喜地笑道,一面起身。

    “鸾丫头。回来了!”只见此时首位上的那位老头缓缓睁开合着的眼,慈祥地笑着。

    “嗯,师祖!阿鸾回来看您了!”阿鸾看着师祖开怀笑道。

    “好孩子,快随你师娘落座吧!路途遥远来一次也不易。”

    “阿鸾谢师祖!”阿鸾又将身边的春词秋语以及妙音介绍了,而后入座。

    众人在席间小酌一杯,师父浅笑着开口说道“如今鸾丫头和子通被册封或晋升了,但说话做事还是要谨慎,你们是晓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为师也就不多说了,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阿鸾笑道:“多谢师父提点!阿鸾会转告大师兄!徒儿如今看到师祖、师父和师娘都十分安康,徒儿心中高兴不已。”

    “孩子,你如今愈加沉稳了,我们很开怀,比你二师兄好多了!只是你大师兄和云师妹没能来。”师祖捻须笑道。

    阿鸾笑答:“师祖、师父和师娘放心吧,我这里有大师兄和师妹写的书信和礼品给诸位长辈!他们都已成家立业,请各位长辈安心。”

    师祖捻须笑着,师父则笑道:“如此甚好!阿鸾,你大师兄和云师妹都成婚了,你和少阳何时会成家呢?”

    二师兄武少阳和阿鸾尴尬地相视笑笑,阿鸾笑道:“师父师娘,二师兄已过弱冠之年,却还没娶亲,该先让他快些成亲!”

    二师兄急急地说:“师妹,我不急,你一个姑娘正值二八年华,何不觅个好夫婿?”

    阿鸾笑了笑,“二师兄,算了,不说了。”心中却是想起那张清润绝色的笑颜,心中隐隐泛着苦涩的伤怀。

    二师兄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眼尖的师娘打断,笑呵呵道:“去去去!臭小子,你师妹阿鸾说得对,你赶紧娶妻才对!阿鸾,回头师娘单独给你开小灶啊!”

    阿鸾却是平淡的笑道:“阿鸾可是好久不尝师娘的手艺了,确实想的很,如此便谢谢师娘啦!”

    师娘武夫人笑了笑,心中也依稀地晓得,京师政变最终使惊艳世人的英王湮没,而人人都传言英王和太平长公主阿鸾这对郎有情妾有意的鸳鸯彻底散了,想来必是自家徒儿想起故人来而伤怀。

    众人说说笑笑一阵便散去了,师娘武夫人十分用心地安顿好阿鸾等人,在阿鸾来到药师谷数日后便为她开了小灶。

    “快尝尝!丫头,看这道鲫鱼香不?”武夫人一双眸中满是期盼。

    阿鸾笑着拾起筷子,夹起白瓷盘盛装卤汁中的鱼肉,只觉得清香浓郁,鲜嫩多汁,卤汤潋潋,细品之后便笑道:“师娘的手艺还是这般好,甚至又精进了!这鲫鱼的卤汁鲜嫩足味,回味得很!”

    武夫人眉眼瞬间笑弯了,笑道:“真的?!那可真的是太好了!丫头,那你多吃些!我给你身边的妙音姑娘以及两个小姑娘都备下一些菜,等你回去拿给她们尝尝看!”

    阿鸾笑道:“师娘辛苦啦!我替她们谢谢您!”

    武夫人眉眼舒展地笑道:“好孩子,吃吧!我呢,跟你说件事,你吃就好了,等吃完再回话,别被鱼刺扎到。”

    阿鸾笑着点头,武夫人十分欣然地笑看着阿鸾。

    “孩子啊,你身边的妙音姑娘,我听你跟我说过,说是这姑娘本姓齐,闺名妙音,听闻其母早逝,又因家族受牵连没入宫中为教坊司乐人,后来被你救了出来得了赦免,如今也是普通姑娘了,这姑娘貌美过人,性子娴静,而我看你二师兄可是见了人家就红脸,还没见过他见哪个女子脸红过,就蓁蓁这丫头也没得你二师兄的得意!”只听武夫人有些激动又有些惆怅道。

    阿鸾笑了笑,便浅笑答着:“师娘,您说的没错,其实妙音姐姐是个很有才华而性子又是极好的姑娘,小时候不得宠过的凄苦,然而十分知道事理,二师兄原来这是相中人家姑娘了?不如徒儿问问妙音姐姐的意思?”

    武夫人有些不好意思但又不想放弃,便笑道:“这么问会不会有些唐突?毕竟人家姑娘也曾是世家女儿,定然羞赧。该如何说呢?”

    阿鸾笑道:“师娘,瞧把你给紧张的,我会掌握好分寸的,我们都熟悉了。”

    武夫人笑道:“丫头,你办事我放心!为了你二师兄的终身大事,我真是磨破了嘴皮!操碎了心!”武夫人一提这儿子就眉毛恨不得拧成结。

    阿鸾想笑,却没法笑出声,也只是安慰一下天下父母心,表示二师兄会都能理解的。

    “对了,阿鸾,你跟你师兄也说说,让他大胆一些,别把好的姑娘给弄丢了。”武夫人掩口笑道。

    “放心吧,师娘!我会助二师兄一臂之力的!”阿鸾笑道。

    阿鸾算是又揽下一桩红娘事,面对含羞静雅的妙音,还有自己豪爽不羁的二师兄,真是可要好好将人家促成,如此,自己也算是有功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