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喜事

    跨过严冬烈日,经转和风暖春,转眼间从五月萧太夫人逝世,到今年入夏六月,萧家孙子辈一年守丧期已过。萧家长辈们看家中孩子日渐一日的年长,便开始着手准备未婚配儿女们的婚事,但最头疼的是阿鸾的婚事,却看她一直没能真正走出对英王的思念。

    阿鸾自过完年后便正式搬到已故英王府邸,征得萧二爷同意后,阿鸾带着六丫头陪自己去住,静心收拾整理一番,天天居住在鸾园,后来又更名为英鸾居,平日里要么日日都在书房里看书,要么就是日日在院中练武,过得很是平和。

    “姐姐,圣上为二哥哥赐婚,家中最先准备的便是二哥哥的婚事,二哥哥不喜欢元家二姑娘,如今在家中天天郁闷,可圣旨又不可违,我怕他再把自己憋屈坏了。”六姑娘担心道。

    阿鸾笑了笑:“妹妹,就元家二姐姐的泼辣性子,兴许和二哥便是欢喜冤家,越看越顺眼呢。”

    六姑娘不可置信道:“这二人性子倒是很相似,但日子能真的越过越顺吗?毕竟她们那般直率火爆脾气。”

    阿鸾笑道:“总之也是要在一起,不如看看?”

    六姑娘笑答:“这日子确实终究要过下去,诚如姐姐所言,希望他们是对很好的一对。”

    萧府上下忙碌得不可开交,先是准备二哥明瑜的婚事,然后是四哥明瑞的婚事,接着是六姑娘明鹰的婚事。府内上下的王夫人携桓氏、姬氏以及中府中仆人们忙碌着,一片喜气洋溢着,京中的人没有不知晓萧家近来喜事繁多。

    太平长公主府邸也开始慢慢忙碌,也派去一些人手去自家府上帮忙,阿鸾已是长公主,准备给两位兄长和未来嫂嫂们的贺礼,更重要的是为自家疼爱的六妹妹准备丰厚的嫁妆。祖母去世后,明确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嫁妆其中一半分给阿鸾和六丫头,如今这份嫁妆存放在公主府内。

    忙碌了近一个月,快速的将两个儿子的婚事按礼数进行好了,吉日聘礼等一应备好,只等新娘嫁进来。

    这一日,晴空万里,夏热炎炎,红艳艳的绫罗高悬着,新郎萧明瑜一身正红喜服,在众人的收拾下显得喜气洋洋,俊逸的脸庞却是有几分委屈,在众人的叮嘱下骑上马以迎娶新娘。

    瑜哥在阿鸾和六妹妹的耳边悄悄抱怨道:“真是的,这回真把这京中有名的母老虎娶回来了。”

    阿鸾和六丫头笑呵呵,看着二哥几分憋屈和眼神里的无奈,“二哥,你不跟我们说你决定放下柳姐姐了么?还说既然娶不了心上人,便是娶谁都一样,这位二嫂嫂生的可是明艳动人,而且性子不矫情,就是脾气不太好,你多担待不就好了?”

    “是呀,二哥哥!妹妹觉得像二嫂嫂这样的性子最是适合你的,不喜欢弯弯道道,人美又实在,多好呀!”

    明瑜一撇撇嘴,“那倒是,就是,就是没想到要娶这么一个颇会些武功又火辣的母老虎,搁你们娶,你们能习惯么?”

    待人吹起喜乐后,众人急忙催促明瑜去迎亲,明瑜骑的马本该慢走,结果突然高亢的喜乐吹起,加上明瑜无奈中无意地拍了马,马似乎受了惊,直接带着新郎明瑜跑开一条街的距离。

    明瑜几乎惊魂未定,好在上过战场反应快,快速勒着马缰并制服马慢走,这才堪堪在镇国公府前停稳。

    这一道看热闹的百姓有不少,待马呼啸着跑来,看得百姓们都惊呆了,而萧家的迎亲队伍正快速地追赶至镇国公府,另一边让许多家丁拦住惊吓的马。

    这等闹景以至于后来百姓纷纷传说东海萧二公子娶亲等不及了,直接驾马去镇国公府抱得美人归。

    萧民德和萧民衡以及在场的人都不可置信并双眼瞪大,一片喜气中登时变得乱了起来,一时间热闹非凡。

    两位老爷直到收到一切恢复正常的消息才放下心来,“臭小子!将我萧家的脸面毁了!”萧民德几乎气得直吹胡子。萧民衡心里憋住笑意,“大哥,谁哪知那马儿受惊了?这怎么能怪瑜哥呢?”

    在场的众人一想起来萧民德吹胡子瞪眼的教育瑜哥,瑜哥满脸无奈地上马,忍不住拿马撒了气,与自己父亲说话时又忽起高亢的喜乐,马一下子撒开蹄子就跑,拉着惊叫的瑜哥跑出一条街的情形,使得在场的人们强憋住笑意。

    镇国公府一时间被弄的措手不及,没成想迎亲的排头没到,新郎很明显地被马强行带来,瑜哥也是堪堪把马勒住。

    没想到老镇国公却是哈哈笑了,居然说:“哈哈,早闻萧家二公子豪爽,此言不假!真如老夫当年般的模样!”欢天喜地命人地接孙女婿进门,并将后到的迎亲队伍接待好。

    镇国公府三代以军功著称,几乎家中孩子们都有一股豪爽的气魄。看到自己女婿虽然被马带偏,却也是大度爽快的迎进门,看到英俊又礼敬的瑜哥,心中多了几分欢喜,一家子又欢天喜地地催促自家女儿拜别父母上花轿。

    皇后娘娘也亲自送妹妹,在一众人的见证下,待明瑜与婉卿完成礼数后,便听着一声“新娘子出门了!”二位新人便在人群簇拥下迈出镇国公府门往萧府成礼。

    皇帝赐婚自是宾客络绎不绝,明瑜也安静不少,乖乖地与新娘元氏拜堂。

    阿鸾和六丫头等众人一团喜悦,一对新人便在欢声笑语中被送入洞房,众人开始了喜宴,明瑜几乎被灌醉才被宾客们送入洞房。

    明瑜被送进洞房,有些醉醺醺地走到元氏面前,“娘子,为夫来了,哈哈……”此时瑜哥脸色酡红,还比划着,有几分傻气地笑着,幸亏喝了醒酒汤,不至于站不稳。

    新娘悄悄压低些扇子一看,也并不做矜持地扑哧一笑,心中想着这傻小子还是这么傻里傻气!

    “娘子……为夫看看!”瑜哥傻气地笑着,新娘掩住笑意,猛地伸出绣足轻轻踢了他,“你可真是没变!我的夫君!还这么呆头呆脑!”新娘娇嗔道,看着有几分薄怒,却是难掩的欣喜。

    “嗯?娘子,我还好啊,倒是你,还踢我一脚,我可是很尊重你的,你还是这么无赖……诶呦!”瑜哥耳朵一阵火辣,便不停地求饶,“放开我,我,我错了!”

    新娘连扇子都扔下了,只见她美目圆睁,嘴角上扬,笑言道:“夫君呀,错了没?”

    瑜哥心里一阵火,却又不敢得罪这位姑奶奶,只好求饶道:“娘子,为夫,为夫错了,快放开我吧!”

    “好,放开你!夫君,我们该饮合卺酒了。对不对?!”

    “对,对,娘子,为夫听你的!快放了我吧!”

    只见娇俏妩媚的新娘元氏笑意盈盈的放开了,明瑜一脸委屈,但看到新娘时,却是被美艳的娇娘给羞红了脸,“娘子,喝,喝。”

    新娘毫不做作地娇笑着,拿起酒杯与明瑜交换好一饮而尽,明瑜被她的利落感到钦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后为夫可以多听娘子的话,但娘子当众可要给为夫面子啊……”

    新娘却是环住明瑜的脖子娇笑道:“放心吧,我的夫君!我己嫁给你了,那我自然是要对你好的,可你也不能对不起我啊,要不然,你该知道我也会武的……”

    明瑜缩缩脖子,被新娘一个瞪大眼睛的动作吓到,但又觉得自己一个好男儿不该这般委屈,便挺着胸脯保证道:“好,为夫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若是对不起你,你就教训我!”

    新娘被逗乐了,看着渐渐酒醒还是傻气呼呼地明瑜噗嗤地乐着,而后便又娇羞道:“夫君,我们该休息了。”

    明瑜看着近在咫尺的俏脸,也一下子红了脸,略有结巴道:“好,休息,休息。”帘子落下,红烛高照,二人度过了一夜春宵。

    自从元氏婉卿嫁到萧府后,两人一起住在静渊斋,时不时传来笑语或是哎呦的声音,这是人家小夫妻的生活,萧民德不好过问,只是有时觉得自家儿子可算是有人管的了,萧民衡与王夫人和家人们都时常暗自笑话。

    阿鸾与六妹妹也时常开玩笑,说自家二哥从来一副天地不怕的豪气冲天,如今只要在自家娇妻面前,却是矮了好几分的气势,这些日子也使二哥渐渐沉稳几分。

    接下来就是为四哥明瑞的婚事操办了。王大娘子以前依仗名门望族江陵王氏颇有几分底气,自来瞧不上庶子明瑞,尤其还是黄氏所出。

    但自从江陵王氏被革职抄家后,王氏几乎晕了好几日,但好在自己的三弟因没有为英王做过事,一直做着华阳郡的司马,也算勉强保住自家名望。萧氏惯不会因势欺人,虽然王夫人娘家不再如从前那般显赫,但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轻视,这点使得王夫人心理感到些许欣慰。

    明瑜的婚事便是由王氏为首操办的,于是明瑞的婚事以及六姑娘的婚事皆是由王夫人一手操办。王夫人在侄媳妇和儿媳妇的帮忙下尽心尽力地操持着。

    明瑞娶董氏时,恰逢他刚好成为同进士出身不久,家中人都十分开心,连从前对明瑞不屑一顾的王夫人都露出难得的笑意,连同娶过门的儿媳董氏也恭恭敬敬地随瑞哥唤王夫人一声母亲。

    明瑞也算是出息了,并且也渐渐放下了因为生母和王夫人之间多年恩怨所引起的怨愤,曾经二房后宅剑拔弩张的紧张,如今也渐渐消融。同时大房和二房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眼看着东海萧氏家族中的四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基本都已身有功名,现在家中唯独就剩下二姑娘和六姑娘尚未嫁人,但六丫头有皇帝的圣旨赐婚,自然不必发愁,只需选定好吉日就好。阿鸾虽是长公主,然女大当嫁,可家人又恐催婚使阿鸾难受,便也先放一放了,日后可寻得一人品贵重的男子入赘到长公主府。

    很快六姑娘的吉日便如期将至,这几日萧府几乎是堆满了桓氏送来的聘礼,惹得王大娘子几乎是十分眼热,心里想到自己的女儿出嫁时也没有这般丰厚的聘礼相伴,心里便有些不平衡,到底虽然是自的娘家,谁让当初自己听信娘家人所言,草草定下了这门婚事,甚至在自己女儿回娘家时,也是时时向自己抱怨。

    王氏却又不得不十分忙碌,甚至忙到嘴里直念叨:“这华国公家也真是资产丰厚,为自家儿子求娶女儿竟然送了这么些聘礼,这若是人手不足,何时才能忙活完?”一直帮着王大娘子的两位媳妇都是在心里笑了笑。

    此时的六姑娘正在自家二姐姐的府邸中焚香祷告,只见六姑娘一张清丽俊俏的面庞满是诚挚地神色,“信女明鹰,诚挚求告,吾愿与桓家二郎结为夫妇,祈愿夫妇恩爱共度到白首,以天地为证!”

    阿鸾浅笑看着,眼中的疼爱神色油然而生,见六丫头完成祷告,便进屋扶起她,“少时你吃的苦,如今算是该苦尽甘来了!来跟姐姐看看给你准备的嫁妆,看看你还相中什么。”

    明鹰感动地挽住阿鸾,诚挚地含笑道:“多谢姐姐的心意!这些年小六得祖母与兄长姐妹们的关怀,此乃小六最大的幸事,也没见吃的多少苦,只是平日里要守拙谨慎罢了,如今要嫁人了,小六舍不得你们。”

    阿鸾笑了笑,挽着六姑娘的胳膊走在院子中,“你呀,尽可放心过好你的日子,与桓二哥恩恩爱爱,桓伯伯家人口简单,何况都是咱家熟人!你嫁过去我放心!日后想家还方便回来看我们!”

    姐妹二人相视笑言着,边说笑边查看,阿鸾为六丫头准备了极为丰厚的嫁妆,包括银钱饰品、绫罗绸缎和田产庄铺等,几乎应有尽有,加上祖母遗留的和皇宫里赐下的,使得嫁妆堆积成山。

    六丫头几乎将一双美眸瞪得溜圆,咽了咽嗓子,问道:“姐姐,难道这全是给我的嫁妆吗?”

    阿鸾笑道:“对呀,你看看陪嫁册子,不够再添呀!”

    明鹰看了一遍,连连摇头:“姐姐,真的足够了,什么都不缺,足够我下辈子用不完的用!妹妹感激姐姐这般为我操持!”

    阿鸾笑了笑,“你是我最疼的妹妹,当然要给你最好的!”

    姐妹二人互相说笑着,六姑娘明鹰心里暖成一团。

    这一日,红绸高挂,艳阳悬空,终于到来桓二公子迎亲,家中长辈以及宾客们都乐呵呵地安坐在一起聊着,喜气而俊朗的桓二公子却被困在门口,因为门口满是萧家兄弟们和女婿们在守门故意给他出难题,一时间要应付这么些人着实难为桓二公子,又是散发喜钱,又是作诗对答,好不热闹!

    屋内的六姑娘正在梳妆,发髻高挽并戴好五彩鎏金镂空花冠,画上了红妆,戴上珍珠耳坠,又配上如意金锁,腰间的玉佩刻画上鸳鸯戏水的图纹,身着正红色珍珠锦缎制成的霞披和正红色宝相花纹的百褶裙,显得光彩夺目,佳人愈发娇美。

    “六妹妹,姐姐愿你和桓二哥琴瑟和鸣、共度白首!你呀,自小身子较弱,日后定要休息适时,仔细你自己的身子。”阿鸾笑着祝福六丫头,同时又忍不住叮嘱她。

    周遭送嫁的几位姐妹也是笑意满满,之前早已送过礼,现今正说着体己话,姐妹间好不热闹。

    五姑娘虽然心中酸楚,毕竟少年时爱慕桓二哥,但终究嫁给不爱的人,也是无可奈何了。但五姑娘还是为六妹妹备了礼物,一改骄纵蛮横,送上自己的祝福。

    六姑娘明鹰便在众人的簇拥下与众姐妹们辞别步入正堂,拜别父母双亲,一向对小女儿不冷不热的萧民衡,此时也是眼中慈爱和愧疚,“鹰儿,这些年为父对你关爱不够,如今看你嫁了良人,为父也稍稍宽心了,去吧!”王夫人也叮嘱了几句,众人皆是一时感动。

    “女儿承蒙家中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们的疼惜,多年来心怀感激,还请父母勿念,保重贵体!”明鹰郑重礼拜。

    桓长润也郑重恭敬作礼,“请岳父岳母大放心,长润定会待娘子恩爱如初,关怀备至。”

    阿鸾眼里嘴角里噙满笑意,至此,六妹妹终有良人相托,她也就放心了。

    六姑娘明鹰与桓长润最终在众人的欢送下离开萧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