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反目

    阿鸾和李子通因为有自小练功的底子,便得以日夜兼程五天即到了京城附近。京城三面供平时进出的城门处有众多士兵把守,并不断盘查往来进出的人,二人乔装打扮一番才入了京城。

    二人入了京城,朱雀大街和各坊间的条条街巷都布满了巡视的京师宿卫,李子通生怕其中有人能认出他来,便压低了头上的草帽。阿鸾也压低草帽,心下虽然十分担忧家人的处境,但还有些时日,最好要从长计议,不要出了乱子才好。

    阿鸾与李子通慢步走在一边低声道:“师兄,依我看不如咱们二人先去鸿楼避避风头,在那里先落脚,也好再从长计议!”

    李子通思虑了一番,不由得有些皱了皱眉头:“师妹这样可行吗?那鸿楼可是三教九流都进出的地方,咱们这般去会不会其中有人认出咱们?何况那鸿楼的东家是何人都无人知晓,若是与英王有牵扯上,咱们可不就都完了?”

    阿鸾笑了笑,“师兄,以前我并未提及鸿楼,其实鸿楼乃是我母亲镇国昭阳长公主生前的店铺,如今传给了我,正好可以去那里避避风头!”

    李子通听后,着实的惊讶了一番:“原来鸿楼市长公主殿下的!而如今你变成了这鸿楼的东家?”

    阿鸾笑了笑点头确认,于是李子通也是笑了笑,跟随着阿鸾的步伐往鸿楼去。

    鸿楼管家贾掌事看到有人来了,命小二去招呼,却见两名男子行头的人径直的向他这边过来,趁四下无人都在各处热热闹闹的时候,将自己手中的信物一亮,贾掌事立马便心领神会,只是看眼前的小东家是这般行头,还带了一名陌生男子,怕是不方便在此说话,旋即笑了笑。

    “二位客官里面请!二位要什么?我们这里能做的都会给您做到最好!”贾掌事一边做请的动作,一边笑意满满地引路,并一边介绍着最新的菜品以及糕点样式等。

    二人便这般装模作样地扮作远途之人进了屋,只见那位掌事的看了看四周有没有人,一看无人便快速的将门关上。

    对阿鸾恭敬道:“东家,小人有礼了!敢问这位爷是何人?您最近一直都不在京城,您可是不知道这京城里风风雨雨的,不知是变了多大的天!前几日掌权的英王殿下要你的消息呢!甚至不惜以您的家人性命相威胁!小人这心里一直都很慌,不知道您在京城外面怎么样?对,还有六姑娘。”只见这位掌事的跟自己这位小东家可谓是十分热切的。

    阿鸾笑了笑:“贾掌事,你放心,我和六姑娘很好,只是前段时间在京城外面休养时日,我也不曾想到京城里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旁边这位是我的大师兄,与我少时一起学艺拜师。”

    贾掌事看向眼前的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的男子,恭敬地作揖道:“这位爷既是与我们东家熟识,那也便是我们的熟人,小人有礼了!”

    李子通也紧忙回礼:“贾掌事客气了,鄙人有礼了!”

    阿鸾此时渐渐严肃起来,“贾掌事,我和师兄的行迹千万不能让他人知道,除非我们往这块儿领人,我们暂时在这里居留,尤其我这位师兄更是在这里要住上一段时日,如果有人看见他并问起我师兄的消息,你便说他是你一位外地来的好友远道拜访并想要在京城找一份好的营生。”

    那位掌事便连忙应了下来,“您放心吧,小人定当竭尽全力为二位隐瞒行踪!”

    阿鸾笑了笑,亲自搀扶起贾掌事,“您是老人了,母亲在世时便对你十分放心,我这当女儿的也自然是如此,这些年也多亏了您在这里一直替我经营着,如今又要辛苦您冒这个险,只是我实在没有办法,等我解决完自己的事情,便好好向您老道谢!”

    贾掌事笑着摆摆手,“瞧小东家说的话,跟自己人怎么这般见外?您的事儿便是我的事儿,您吩咐下来的我自然是要办好,哪怕拼出我这条老命也在所不惜!只是小东家你一定要万事小心啊,还有这位爷!”

    阿鸾和李子通都笑着感谢眼前的这位真正的好人,贾掌事故意安排伙计们为二人做饭菜,私下里便派出自己得力人手来打扫好一间客房供李子通居住。

    阿鸾道:“师兄,如今眼下这情况,我看着京城里的风声可真是够紧的了,眼下我连回家看一眼都不敢,生怕牵连到家人,惹出什么麻烦!我决定这两日只是远远的先观望一下家里附近的情况,唉,但是我仍然需要进宫。师兄,你是怎么打算呢?”

    李子通不由的神色担忧,“我个人倒是好说,我准备以你说的身份作为贾掌事的好友在此长期居住,以在京城找一份好营生为借口,最好能够和天牢的狱卒打通关系,混入其中好找到成王殿下,并伺机将成王殿下救出!而后再看情况,需要镇国公的情况下我便悄悄拜访,好为丞相大人在外的兵马相呼应做接应!”

    “师妹,我最担心的便是你了,你说到底还是要为你的家人而入宫,如此一来,那英王可是杀红了眼,不知还会怎么对你?我真的是很担心!”李子通双眼都是满满的忧虑之色。

    阿鸾叹了口气:“我便是将我这身家性命扔出去,也要保住我的家人!但我心里还算有几成把握,毕竟阿英他,他到底对我确实是有情谊的。”阿鸾此时摸了摸在怀中的那半壁并蒂莲花玉佩,心里也确实是有几分思念他,虽然此时自己对他的恨意也是相当大。

    李子通见到自己师妹陷入两难的境地,心里也是十分叹惋。

    师兄妹二人彼此商定好计划后便分开了,阿鸾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总归不能跟自己的师兄在一间房子里住,在这里作为东家也有自己的房间,只是很隐秘罢了,阿鸾已经有好几日未曾沐浴了,便让人安排下去,自己用热水好好消除一下周身的疲惫。

    过了两日,阿鸾通过在歌肆酒楼中了解到当今的情况,确认自家的府邸被英王的人马在暗处团团包围,并时刻轮班监视着,而自家的父兄们因为成王而得罪英王,被投进天牢仍未出狱,心中不免的更加焦急,对英王的恨意油然升起。

    阿鸾悄悄的靠近自家的府邸,果然以敏感地注意到周边若隐若现且来回进出的人,虽然是一身普通人的行头,实际上眼神时时刻刻的却盯住自家的门口。

    同时又见到自家门口竟然挂着白灯和白布,一看就知道家里有人去世了,阿鸾心中十分慌乱,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家中的何人去世。

    渐渐入夜了,阿鸾运起自己极为擅长的轻功,穿上一身玄衣又蒙好面,便如夜里一只飞燕一般落入自家的院中。

    此时自家的院落里可谓是默然一片,院落里尽是白布与白灯,又可见的纸钱散落,正堂内放着一尊棺椁,又摆着灵位,地上跪着自家的两位嫂子和自家的三哥、四哥,竟是没有看到王大娘子,想来可能还是因为萧二爷在天牢又不能发话,自然不敢贸然放王大娘子出来。

    只听到他们声声泪下,神色哀戚,家中的许多奴仆也是在一边神色悲戚。

    “祖母!您本该可以安享晚年了,我们这些做晚辈的都盼望着您老人家能够长命百岁!可谁曾想您近来因为事情重重而忧思生病,再加上如今咱家发生这种巨变更是让您驾鹤西去!”跪在地上的孙辈中的长媳桓氏悲泣着。

    “可恨这当今的英王对咱家如此!更可怜咱家的几位长辈和哥哥都进天牢受苦!如今更是被性命相逼,竟然逼迫咱家的二妹妹入宫嫁给他!真不知这英王是如何的跋扈!哪里是咱家对不起他,分明是他对不起咱家二妹妹!”跪在地上的四哥明瑞愤愤道。

    旁边的明璋和两位嫂子悲痛归悲痛,但见明瑞如此说法,紧张的看了遍周围,赶紧捂住他的嘴,神色惨淡道:“四弟!胡说什么?还不快把嘴闭上!如今都是英王的人盯着咱们,这话若是传到他耳朵里,咱家一个都别想活了!到时候岂不是彻底绝后了!”

    明瑞闻言,只能一脸愤恨的将想要继续说的恨话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阿鸾心下悲痛,竟是自己的亲祖母去世了!如果六妹妹知晓,定会悲痛欲绝!

    阿鸾强忍住泪水,咬牙愤愤地想着,英王,竟是你将我的至亲逼到如此田地!害得我祖母忧伤过度去世!这恨算上结下了!

    阿鸾不敢惊动他们,只能跪在地上悄悄地磕了三个头便离去了。

    阿鸾飞身回鸿楼,将自己的青花剑好好擦拭一番,只见那宝剑在烛火的辉映下射出道道寒光,暖和的屋内反而因此多了几分冷意。阿鸾的心也如同这宝剑一般发寒,回想曾经与英王的点滴,从前多浓情蜜意,今个便有多心灰意冷!

    次日,阿鸾换上一身暗紫色联珠团窠纹胡服,脚踏玄色锦靴,梳上单螺髻,插进玉簪,配上青花宝剑,迈步出现在萧府门口。

    接着扣开大门,“谁呀?”“我是二姑娘萧明鸾!”里面的下人急忙打开后,还是震惊了一番,紧忙看着四周,便急忙道:“姑娘快进来!外面都是英王的人!”

    阿鸾笑了笑:“好吧,我前去拜见各位兄长和嫂子!”

    众人听闻阿鸾回来,又是惊喜又是悲哀。

    阿鸾含泪笑道:“哥哥们,嫂嫂们,妹妹回家了!”

    几位兄长和嫂子们见此,悲哀中露出几分欣喜,又怆然道:“二妹妹!回家啦!回来好,回来好!唉!”

    阿鸾故意说道:“咱家挂上白布,挂上白灯,如今停放的棺椁是谁的?”

    只见众人神色悲凉,“二妹妹,是咱们的祖母,去世了!”

    阿鸾终究落了泪,直走到了灵位前,先是磕了三头,又是扶着棺椁喃喃道:“祖母,愿您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咱家度过此劫难,是孙女不孝!孙女和六妹妹因为半面虎符和陛下的遗诏送到江南的桓伯伯那里,没能及时送你一程,请您老人家宽恕。如今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增加更是遭了灾祸,希望能够化解。”

    此时的探子看见永懿郡主回府了,便急忙准备人手将其带进宫,又一面告知英王。英王得知后十分欣喜,连忙赶来。

    只见那伙人便开始闯进萧府,要强抢永懿郡主,家人们苦苦相求却被踢倒。

    阿鸾听到动静愤然,先是跑过去与三哥明璋把三嫂子扶起来,眉眼含怒,直接拿剑愤然道:“尔等胆大包天!这里是文国公府!不是你们可以撒野的地方!”

    这群粗鲁闯进来的人并不以为然,但在阿鸾面前因为她郡主身份的缘故,更因为英王殿下,故而只是一个个拿着长枪死死的围住门口。

    阿鸾见这些人不说话,只是冷笑一声。却转头对自家人说道:“两位哥哥,两位嫂嫂,你们快进屋去守住灵堂!前面的事便交由我解决,这些人若是想动粗,你们在屋内能避免受伤,我也可以抵挡得过来!”

    两位哥哥和两位嫂子听闻此话,十分担心:“二妹妹,你这如何抵挡个过他们?他们可个个身怀武艺,又拿着兵器,你一个女儿家千万不要犯傻!”

    阿鸾笑了笑:“请哥哥们、嫂子们放心,妹妹自有主意!”说罢便拿着剑挺身向前走去。

    桓文姬和明璋眼尖地看到阿鸾手中的宝剑,心下猜测二妹妹之所以如此自信,想来定是有过人之处,尤其看她佩戴宝剑,想然也是从小习过武吧。二人心下如此猜测,便悄悄的拉住旁边的四弟和三弟妹,悄悄地将心中的猜测说了出来,虽然这二人有些惊骇,但却也是点了点头,也便听从自家二妹妹的安排。

    围困萧家的这些士卒大约有二十余人,身披轻甲且手持长枪,警惕地看着不断走向他们这里的阿鸾。

    这群人中此时走出了一名身姿挺拔,一身玄色轻装的年轻男子,只见他恭恭敬敬的跪下道:“小人拜见永懿郡主!奉英王殿下之命前来迎请您进宫!”

    阿鸾笑了笑,她自是认的此人,只是语气冷淡的说道:“子忠侍卫,我一直都认为你是忠心护主之人,可不代表着要助纣为虐!你家殿下如今夺了权又在这京城之内排斥异己,甚至大开杀戒,本郡所到地方便有不少官员家便被满门抄斩,可谓是惨不忍睹!”阿鸾回想起这两日在京城中行走,亲眼目睹男人被抄家灭口,女人则充当奴婢的惨景。

    子忠则道:“郡主殿下!实非我家殿下这般要做,只是这些人扰乱朝纲确实可恶!郡主殿下,烦请您移驾皇宫,随我速去见我家殿下!”

    阿鸾讽刺的笑了笑,“呵呵,你家殿下可真有意思,一面要挟我进宫,另一面却在天牢里折磨着我的家人,这是何意?”

    子忠道:“郡主殿下,这实在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殿下是希望您进宫后陪伴殿下左右,并且希望您和萧家各位大人们能够归顺于我家殿下,先前萧家诸位大人在朝堂上言辞激烈,因为成王逆贼之事与我家殿下争执,我家殿下一怒之下才将各位大人送进天牢,希望各位大人在天牢吃过苦头之后便能回心转意,诚心归顺于我家殿下!”

    阿鸾笑道:“你家殿下可真是好想法!只是如此对我家人,如今因为他的种种做法更是使我病重的祖母一命呜呼,已然是触碰我的底线,如今还想着让我入宫陪伴他左右,简直是痴人说梦!今日你若是能赢得过我,我便入宫,若是比不过我,你们就休想!”

    子忠实在无奈,“郡主,若非你执意如此,属下便得罪了!众人闪开!死守住门口,不许任何人进出!”说罢便拿出一柄寒光闪烁且风力无比的刀,又做好架势。

    与此同时,阿鸾也将自己腰间的青花宝剑瞬时出鞘并握在手中,站稳身形,“出招吧!我定然不会轻易与你去面见你家这位反王!”

    子忠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只能说了句得罪了便出招,但他心里不知这位郡主殿下到底是什么样的身手,恐怕自己又伤到她,便只是拿出半成的招数来应对。

    阿鸾神情肃穆清冷,拿出青花宝剑,便是招招防备眼前的子忠,在寂寥的庭院中,霎时间变起了阵阵刀剑摩擦的声音,甚至愈打愈烈,刀剑摩擦出道道火花让人心惊胆战,只见这二人身形如燕穿梭在庭院中。

    子忠不由地心下震惊,不曾想眼前这位郡主竟深藏着如此高的武功和深厚的内力,见这位郡主并未有杀掉自己的意思,但也不可小觑,因为这位郡主的招式出手极快,让人防不胜防。

    英王此时心下满是欢喜,急忙夺步去萧府,想要亲自接阿鸾回宫,走到萧府门口,却不想传来阵阵刀剑摩擦的声音。

    守在门口的众人见到自家殿下到此,纷纷恭敬地跪了下来,退让出一条道路,英王走进庭院,抬头便看到自己的心腹手下与自己阿鸾相互厮杀的场景,整个人都不由得愣了一瞬。

    “子忠住手吧!鸾儿!”英王神情柔和,满是痴缠的眼神中透露出惊诧,不由得唤了一声。

    看着眼前那个英姿飒爽又招式迅速的姑娘,英王的眼神里更是充满了恋慕,但他看这二人纷纷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子忠反而有些应对的逐渐吃力,而阿鸾却是不肯放过。

    英王心下一横,直接抽出手中的折扇便运功过去,直接将二人手中的刀剑用折扇压住,“你们都快停下来!别再打了!”

    子忠无奈道:“殿下!并非是属下不住手,实在是郡主不肯停下来!”

    阿鸾冷笑道:“英王殿下,确实是我不肯停下来,你们不是要将我的家人杀掉再将我带走吗?怕是你们今日达不成这个目的了,接招!”言罢,便将青花剑反手一扬,将英王的折扇和子忠的刀扬起来,神色更加嘲讽的看着二人,在场的人无一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