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侧妃(二)

    阿鸾和六丫头以及柳姑娘便看到五丫头明燕渐渐的红了眼眶,在其他人几乎走散后放下碗筷,冲到自己的房间,委屈地哭了起来。

    阿鸾和几个姐妹紧忙追着五丫头,生怕她一时想不开,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五妹妹,快开门,你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儿啊!”

    “是啊,五姐姐快开门啊!有什么话有什么事儿,咱们可以好好聊好好解决!”

    “五妹妹,听姐妹们的话,开开门咱们姐妹之间说一说体己话,兴许有办法能劝说大娘子把这门婚事作废了!”

    五姑娘哭得撕心裂肺,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开门:“姐妹们,你们进来吧。”此时的五姑娘哭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眼圈红红的,旁边的丫鬟见状,手急眼快的连忙端上温水润湿了帕子,将自家的姑娘又重新梳洗一番。

    阿鸾心中不免有些心疼,同时又十分埋怨王大娘子如此莽撞,自己做法无疑是毁掉五妹妹的终身幸福,同时还给整个家族带来了危机。

    “好妹妹,咱们坐下来好好说话,如今哭成这般样子就别再哭了,要不然伤了自己身子也不好算!更何况就算是哭坏了,也解决不了问题!”阿鸾温和地劝导。

    五丫头向来是比较尊重自己的二姐姐,一听二姐姐这般说,便也止住了自己想要哭的冲动。

    “姐姐,妹妹,我就是不甘心,母亲怎么可以这么做?那王家的子弟我还没见到几回,母亲便这么将我匆忙许嫁!虽说我不愿意嫁给成王殿下做侧妃,可再怎么着母亲也给问问我是不是有心仪的人了!”五丫头红着眼睛,有些沙哑的说道。

    “姐姐说的没错,正是大娘子太爱护姐姐了,所以才会如此了。”六姑娘温柔的拉着五丫头的手说道。

    五丫头任性惯了,知道六妹妹是在好心劝解,但是仍然不太领情的把六丫头的手扔掉,颇有些耍小性子的说道:“虽说我是个不会讨人喜欢的姑娘,论起琴棋书画女工等各方面都不如家中的姐妹,但我好歹也是咱家正经八百的姑娘,怎么着也会嫁一个我自己喜欢的人!”

    六姑娘莫不作声只是悄悄的把手收了回去,阿鸾心中虽然有些不爽,但毕竟五丫头这样任性惯了,从小就随自己的母亲是个直率经常会闹些小性子的丫头,如今看她这般伤心,也便不忍心再训斥。

    “五妹妹,这么说想来你是有心仪之人?”阿鸾问道。

    “是啊,我确实有心仪之人,二姐姐,还记得上次咱们去成王府踏雪寻梅时有那位桓二公子吗?”

    “记得呀!”阿鸾笑了笑。

    五姑娘在提起桓家二公子时,却是双眸亮亮的,整个人本就生的明媚,此时显得更加动人。

    “二姐姐不瞒你们说,妹妹的心上人便是他!”

    阿鸾笑了笑,心里却是有些意外,知道这位桓二哥与自己从来都是说说笑笑,几乎是无话不说,有一次私底下这位二哥却唯独向自己说过喜欢六丫头的事情,阿鸾记得还是十分真切的,当时桓二哥有些脸红红的说她家六妹妹是个表面看上去有些憨憨的一个小姑娘,实则漂亮聪慧,让他心生欢喜,通过几次接触便有了这种感觉。

    看着眼前明媚动人的五姑娘,阿鸾不忍心打击,和六姑娘以及柳姑娘又一同好好的劝了劝五姑娘,因为天色已深,便回到自己的院子中了。

    王大娘子这一夜几乎被困扰的不能成眠,第二天一早便让人捎信儿告诉自己的娘家,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燕儿和自己侄子具体的事宜往后延一延。

    王家人也要想到东海萧氏必然不会允许王大娘子这般作为,因此在王大娘子走后没多久便将消息传开了,今天一早便使得京城上下都知道萧家的五姑娘与王家的子弟定婚的事了。

    东海萧家此时可谓是骑虎难下,已经闻讯的萧家的两位老爷知道圣上必定会因此不悦,因此便在早朝结束之后,特意单独拜见天子。

    “陛下,臣等有罪,请陛下宽恕!”只见萧家两位老爷齐齐跪拜下来。

    皇帝只是威严的板着脸,故意问道:“两位爱卿自知可是犯了什么错?”

    “臣等知道陛下已经有意将臣家里的五姑娘许给成王殿下做侧妃,本来这是无上的宠幸,但都是家里的贱内一心只顾打理家中事情,加上她便是个糊涂的人,结果把事情给搞砸了,罔顾圣上的好意,还望陛下恕罪!还有,臣等确实是后来才知晓此事,结果便晚了一步!”

    皇帝听了这套说辞,知道东海萧家的人是历代忠良,相信跪在地上萧家二人的确是事先不知道此事,必然是王氏那糊涂的夫人干的蠢事,皇帝也清楚,王家本身是支持英王的势力,偏偏出了这么一个女儿嫁到萧家,成为支持成王殿下一派的势力,想来江陵王氏是并不消停的主。

    皇帝也亲自将跪在地上的二人扶起来,并微微笑道:“朕知道两位爱卿的为人,你们都是忠良之辈,必然不会违背朕去做这等事情来,也是家中蠢妇才会背着你们做出这种事情来让你们头疼!”

    皇帝并不打算将王氏及时处置,否则必然会引起不少的动静,当务之急是培养成王殿下才是正经事情,毕竟皇帝也自己知道,自己当年争夺皇位的争斗中身体所中的余毒,近日开始频频发作,如今已是深入骨髓,有时还会咳血,再无回天之力,所以他心里一直十分急切的想要让成王殿下不断壮大起来,好继承自己的大统,因此像这类小的事情,先暂时放一放。

    萧家两位家主看皇帝神色并不再气恼,因此心里也稍稍的放下一些,只是恭敬道:“多谢陛下宽佑,臣等感激不尽,回头将那妇人好好收拾一番!”

    皇帝只是笑了笑,“两位爱卿,如今事已至此,朕的成王侧妃,也必然不会是你家的五丫头了,看来得另选其人才可!你家的五丫头被王氏许给王氏子弟,这件事情又被传得满城皆知,那便该嫁过去便嫁过去吧,总不能悔婚,这对你们家的名声也不好,否则又像是朕强拆了一对好鸳鸯。”

    皇帝心中难免还是有些气恼,故而说出此话,就是想要借此惩罚萧家那个蠢妇,皇帝也心中不禁有些失笑,像萧家这般清流的世家,怎会有如此蠢妇?险些败坏了萧家大事,还是萧家大房当年娶的自己妹妹长公主最好,连带着整个大房的儿女个个也是有出息。

    萧家的两位老爷可谓是战战兢兢的出了宫门,萧民德可是重重的叹了口气:“唉,刚才可真的是惊人心弦,二弟啊,这弟妹做的事有些太过了,差点把咱们整个家都要赔进去!”

    萧民衡擦了擦脸上的冷汗,十分愧疚的说道:“大哥,这确实是我治家无方的表现,都叫那个贱内给差点毁了,幸亏陛下信得过,宽佑了咱家,这要是换做其他人家恐怕就不好了!”

    萧民德叹道:“唉,如你所说呀,二弟,听陛下的意思,陛下心里肯定还是有些气愤,毕竟自己的儿子算是被咱家给摆了一道,心里自然不痛快,陛下定然是要将咱家的五丫头依照你夫人的意思嫁到王家那个不出息的儿子了!”

    萧民衡也不由得气愤地叹道:“这个夫人既然连我都不放在眼里,直接将燕儿许配给他人!那我便将她关起来,好好反省反省!唉,只是这燕儿该嫁到王家就给嫁到王家了,咱也不能忤逆,怎么着也要让圣上感到舒心些才对。这管家的事也可以由大哥的儿媳掌管了!我看这孩子是个端庄持重的,也曾经管过家中的事情,将这家中的事情管得有条不紊,大哥,你意下如何?”

    萧民德点头:“既然二弟如此说,我这个当大哥的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了,只是大哥看你的儿媳也是个秀外慧中的姑娘,便让瑾哥的媳妇和你的儿媳共同来掌管咱家的大小事情吧!”

    兄弟二人达成一致的意见,便回到家中将家中的大小事务托付给这两个儿媳,直接让人将王夫人管家之权给削下来,同时又将她关到自己的倚梅轩中静思己过。

    虽说出现了一些风波,但仍未影响皇帝为成王寻找侧妃的脚步,这一日皇帝与成王殿下在对弈时谈及萧家的女子。

    “父皇,儿臣觉得萧家有一位姑娘还是不错的。”成王殿下在落下一颗棋子之后坦言道。

    皇帝闻言便笑了笑,好奇的问道:“不知皇儿相中了萧家的哪位姑娘?朕知道你一向心仪你的阿鸾表妹,但是这丫头你是不能娶的了。”

    成王殿下有些苦涩的笑了笑,“父皇,儿臣知道,儿臣觉得有一位长期寄居于萧家的静武伯嫡女柳氏十分可行。”

    皇帝便来了兴趣,笑意浓浓的问道:“静武伯嫡女柳氏?朕有点印象,你说的这个长期寄居于萧家的柳姑娘,朕印象中她好像生的倒是如花似玉,亦文雅端庄,如果朕没记错的话此女不仅与文国公家老太君有亲戚,还与勇毅侯家有近亲的关系。”

    成王殿下欣然道:“父皇真是好记性,正是此女。”

    皇帝略加思索了片刻,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嗯,朕也记得此女尚未许人家,难得你中意,朕便应允了,此女出身高贵,虽父母双亡,然与勇毅侯家有近亲的关系,又长期居住于文国公府,听闻此女深受老太君的喜爱,侧妃之位倒也配得上,朕一会儿就传旨以静武伯嫡女柳氏为尔侧妃!”

    成王殿下便恭恭敬敬道:“儿臣多谢父皇!”

    皇帝十分高兴的笑道:“快起来成儿,如此一来,不仅拉拢了萧家,也拉拢了勇毅侯府,对于你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啊!”

    成王殿下再度叩首感谢皇恩,皇帝自然是将自己这个最看重的儿子亲自扶起来。

    “对了,成儿,如今年已经过了,你的岁数实在不能再等了,何况还要尽快将你的势力发展起来,听父皇的话,过十日开春便是良辰吉日,你与元家嫡长女完婚吧!同时也将静武伯嫡女柳氏迎娶进门。”皇帝语重心长又有些急切的说道。皇帝深知自己体内的毒深入骨髓,不能再等了,怕自己不知道哪天就驾崩了,而成王殿下却还不足以继承大统。

    成王殿下也早先听皇上身边的心腹太监汪总管私下之言,知道皇帝如今剧毒深入骨髓,一心还惦念着自己,希望自己能日后继承大统,听到皇帝此言,心中忍不住感到悲痛,再怎么着如今误会已解除,成王殿下也知道父皇对自己和母后以及妹妹的深刻感情,怎能不悲感?

    成王殿下忍住心下的悲痛,只是笑着对皇帝说道:“儿臣深感父皇之恩,一切都听从父皇的安排!”

    皇帝欣慰的笑了,父子二人终于出现了从未有过和谐而温馨的画面,身边的大太监汪总管见到此景,心中是一片感慨和欣慰,眼里强忍着泪水,毕竟他跟了皇帝这大半辈子,皇帝心里的酸甜苦辣,他多少是比旁人清楚的多,终于庆幸他的主子当今圣上能够享受与成王殿下的父子温情。

    一旁的小宦官德胜见到此景,又及时地将所见所闻写在一张纸条上,传给英王殿下的心腹暗卫子忠,英王知晓此事后,只是嘴角冷冷的露出笑意,也并未多言。

    “圣旨到!萧家所有人听旨!”只见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汪总管一声尖细而不失威严的嗓音传来。

    萧家上下所有人见状无不立刻出来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海萧氏历代忠良,为天下世家大族之典范,更为我朝之栋梁,今有静武伯嫡女柳氏寄居数年,深受东海萧氏门庭礼训,柔嘉淑顺,风姿雅悦,端庄淑睿,克令克柔。着即册封为成王侧妃,钦此!”

    萧家上下一听这个圣旨,无不感觉惊诧,但仍然是恭恭敬敬的接了旨,“臣等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汪总管笑呵呵地卷起圣旨交给萧家的人,“两位大人,诸位贵人,洒家传皇帝口谕:十日后开春便是良辰吉日,含有万物更始之意,最适宜成王殿下成婚,请萧家诸位做好准备。圣上的圣旨和口谕奴才既已传完,便该回宫复命了,恭喜诸位了!”

    只见这位汪总管便率人回宫复命了,萧家也命人好生送总管一行人到门口。

    其余的人站起身来,柳姑娘整个人几乎都愣在原地,若不是有身边的姐妹们扶住了,要不然柳姑娘直接一个栽歪便倒在地上了。

    明瑜整个人傻傻的站了起来,目光呆滞,口里还念叨着:“不可能,这不可能!柳妹妹是我未来的娘子,怎么会成了成王殿下的侧妃?”

    阿鸾一面扶着已经虚弱的柳姑娘,一面又心疼二哥说道:“二哥,你要冷静些,咱家所有人听了无一不是感到十分惊诧的,你先快来看看柳表姐吧,本来身子就弱,如今受到这样的刺激晕过去了!”

    明瑜闻言,紧忙赶过去一把抱住自己心仪的柳姑娘,只见柳姑娘此时已经晕厥过去,一张清丽的面庞却是惨白如纸一般。

    明瑜心疼的不得了,紧忙抱回屋中,“柳妹妹,柳妹妹……”一想到自己心仪的柳妹妹即将面临着被拆散的结局,很快便要成为成王侧妃,心中如同撕裂一般的绞痛,一边轻抚着柳姑娘的碎发,一边眼泪也忍不住滑落了几滴,同时另一只手紧紧的握住柳姑娘的手。

    明瑜从来是个有泪不轻弹的豪爽男儿,阿鸾听自己的大师兄曾经说过,自己的二哥在战场上受过伤都未曾掉过眼泪,如今是真的伤心了。

    阿鸾坐在一旁亲自将丫鬟递过来的温水用手绢打湿,看到如此的二哥,心中也十分心疼,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哥哥,如今也受到了情伤,怎能不知其中的痛楚?几位姑娘以及两位嫂子看见了也是忍不住红了眼圈儿,并不言语,只是静静的给予明瑜和柳姑娘二人单独相处的时间。

    此时已经渐进入春了,可是这天气仍然是这般寒凉,仿佛如明瑜和柳姑娘的心境一般。

    柳姑娘本就有些柔弱的身体,经过这一刺激反而变得更加虚弱,连续躺了几天才渐渐恢复好,即便能起来坐着好一会儿,也不与姐妹们如平日一般聊上几句,只是呆呆的看着门口和窗外的风景。而明瑜则是时不时的在一处角落里远远的看着自己心仪的姑娘,但并不敢靠近,生怕她受到刺激。

    但终究是为了整个家族,为了彼此安好,明瑜最终被迫放手自己心仪的柳姑娘,眼睁睁看着阖府上下为柳姑娘准备好嫁妆,近几日又有东北边境勇毅侯府送过来柳姑娘的嫁妆,明瑜只能打算将自己想要送给心仪之人的定情信物提前交给柳姑娘以表心意,算是怀念彼此之间曾经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