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十一章 马球赛(一)

    因为萧太夫人的寿辰一过,便要过春节了,因此阿鸾在家中帮忙,忙碌的好几日也没能再寻得上英王,这让英王深感郁闷,但也能理解。前朝忙着一年以来的政事总结和审查驳正以及次年政事安排,后宫则忙着过年的筹划准备,一时间忙碌不已,高贵妃与齐淑妃作为宫中主事和辅佐协理六宫的,也忙的不可开交。

    京城内外充满了过年的忙碌的气息,转眼便到了除夕这一日。

    阿鸾忙中偷闲,在修竹苑努力地绣着香囊,除了做一些给家人的东西之外,又将酸枣仁、藿香、桂枝、艾叶、远志、当归、川芎、细心、薰衣草、木香、砂仁等有助于安神的中药材磨制好放入香囊之内,以送给英王殿下。毕竟要来到新年了。

    阿鸾不知,英王殿下也在忙中偷闲准备给阿鸾准备新年贺礼。

    很快除夕日悄然而至,英王早早地将阿鸾约了出来,阿鸾心下笑道,这家伙,多亏起的早,要不然还得着急了。

    英王殿下悄然拉住阿鸾的手径直入了英王府邸,笑道“鸾儿,新年已至,我送你一样东西你肯定喜欢!”

    阿鸾笑道“瞧你,阿英,你到底有什么好东西要送给我,搞得这般神秘,一大早起来就急急忙忙的叫我过来。”

    英王殿下神秘地拿出一个长条精致的楠木木盒,笑道“你且自己打开看看吧!”

    阿鸾笑着接了过来,“这样不好吧,阿英你送我礼物,我却当场拆开来看,着实失礼的。”

    英王笑道“我说你打开你便打开看看,不做礼数。”

    阿鸾点了点头,十分期盼地打开了木盒,只见里面盛着一支并蒂莲花琉璃步摇,色泽莹润,清新雅致,让人见之一新。

    阿鸾笑容更盛,嘴角甜甜翘起“阿英,谢谢你,我极为喜欢这只步摇!”

    英王桃花眼悄然充斥着满满的笑意,一张璀璨的笑颜笑道“鸾儿欢喜就好,我也不白送你,希望我与你永结同心!”说罢握住阿鸾的手,削瘦而优雅的身形在冬日初阳下熠熠生辉,微微俯下身温柔地吻了阿鸾的额头。

    阿鸾嫣然的笑,从身侧拿出一物,笑道“阿英,我可没那么多的弯子,喏,给你的!”阿鸾将辛苦绣好的香囊塞进英王手中,眼睛巴巴地看着英王。

    英王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将东西好好整理下,看出来是个香囊,英王是极为高兴的,闻了闻里面的清香,让人不禁深感清爽。

    英王宠溺的摸了摸阿鸾的头,笑道“鸾儿,谢谢你为我绣了这个香囊,又装了使人神清气爽的药材,足见你的用心良苦。”英王此时心下也是欢喜的。

    阿鸾笑道“阿英,我看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府罢,早上见了祖母,但一会要和父兄入宫觐见!”

    英王只好笑罢“好吧,鸾儿,等下我也去入宫向皇祖母,父皇和母妃拜年。”

    阿鸾回府后,与父兄嫂子一起入宫觐见。

    “臣萧民德携子女拜见太后,愿太后岁岁安乐,凤体康健!”萧民德作为女婿,按照规矩领着子女一起拜见太后。

    太后因新年已至,便穿了金丝百鸟朝凤的礼服,一大早便接到了后宫妃嫔、朝臣命妇们的朝贺,现已过了时候,但仍气势威严,此刻却笑意满满道“好,好,民德,你们都快起来吧,来人,赐座!”

    “来,阿鸾,到外祖母这儿!”太后宠溺笑道。

    阿鸾甜甜笑道“是,太后外祖母!新年伊始,阿鸾愿太后外祖母吉祥安康,年年岁岁有今朝!”

    太后一瞬间就笑了,“你这小丫头,就你嘴甜!你姐姐端庄娴雅,你却是个小皮猴子,油嘴滑舌的惹哀家开心!”说罢宠溺地刮了阿鸾的鼻尖一下。

    阿鸾笑道“太后外祖母,阿鸾说的可是真心话呀,我跟姐姐脾性却是不同嘛,但都会合着您的意呀。”

    “是是是,你这小丫头!”太后笑的合不拢嘴,宠溺地摸摸酷似自己唯一女儿的这张小外孙女的笑脸。

    萧民德等人都笑着,有旁边的太后贴身嬷嬷都忍不住打趣自己的这位历经波云诡谲而淡然依旧的老主子,惹得众人连连笑意,太后又与自己的两个外孙子和外孙媳妇桓氏聊了聊。

    此时,一道温和如细雨般的声音传来,“皇祖母,瞧您也当真是疼爱阿鸾,孙儿都有些吃味了!”英王一身盈盈湖蓝的华服笑着飘然而至,“孙儿拜见皇祖母!愿皇祖母安乐康健,福寿绵年!”

    太后闻言,见了英王,不禁笑道“英儿快起来!赐座,到祖母这边来!”

    “孙儿谢皇祖母!”英王笑道便入了座,便和阿鸾一边一个的守着太后。

    与此同时,其余的人都纷纷向英王行礼,英王笑着挥了挥手“免礼罢!”又笑意盈盈的看向阿鸾,阿鸾脸一红,笑着瞪了他一眼。

    太后笑骂道“你们两个孩子,倒是在哀家这里放得开,当着哀家的面调侃起来了!尤其英儿,哀家宠你未来的王妃,你到吃起味来!”

    阿鸾和英王听罢,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众人也忍不住乐着。

    英王笑道“皇祖母,孙儿开个玩笑嘛,鸾儿年纪尚轻,合该多受您的疼爱!”

    太后笑道“当然,哀家知道,不过啊,阿鸾日后成了英王妃也会必定也是要你宠!”

    阿鸾红着脸拉着太后的胳膊“太后外祖母,谁要他宠!还是太后外祖母,家中长辈们疼爱就够了……”

    “哈哈哈,看看,小阿鸾不好意思了!”太后大笑道。众人见状,都忍不住笑了。

    桓氏突然感到有些头晕并想作呕,太后最是眼尖,敛了敛笑意,颇为关怀道“文姬怎么啦?不舒服吗?”

    桓文姬忍了忍恶感,笑了笑“臣女多谢太后关怀,臣女不知怎么,有些感到头晕,并无大碍。”

    太后道“这也不得马虎,快传御医!”

    萧民德与萧明瑾倒身拜谢,太后免礼,直言二人客气了。

    御医一到,便静静地诊脉,众人也静静的等着。

    片刻后,太医笑着道“恭喜这位贵人有喜脉两个月了!”

    太后与众人闻言,不禁欢喜,这是喜事啊!

    太后笑道“如此甚好!哀家多了重外孙了!”

    萧民德等人也欢喜的不得了,萧民德笑道“太好了,我萧氏重孙辈的第一个孩子要来了!”萧明瑾夫妇也是喜上眉梢,明瑜高兴的直说“我要当二叔啦!哈哈!”阿鸾也笑着缠着桓文姬“嫂子真厉害!婚后第二年就添了个小娃娃,我和姐姐都要当姑姑喽,姐姐晓得了,定会高兴坏了!”英王也贺了喜。

    桓文姬笑道“臣女多谢太后关怀,承蒙太后娘娘的福泽,臣女竟在寿康宫发现身孕,日后这孩子也定然承了太后娘娘的福泽健康长大。”

    萧明瑾也是再度拜谢,“太后外祖母,娘子说的有理,瑾儿和娘子多谢您的关怀!”

    太后更是高兴“快起来,好孩子,你们都是懂事的,自然也会有福气,哀家决定每个月派太医到萧府上为文姬诊脉,以保养好文姬和孩子,自家亲戚,别见外啦!”

    萧家人俱是谢恩,太后自然笑着免礼了。

    “好了,既是文姬有孕了,快去回府安胎吧,也有些时候了,哀家也乏了,休息罢,英儿,你去送送吧!”太后笑着道,却是众人在寿康宫也呆上了一阵子,太后也经过早上的朝拜露出了几分倦意,众人识趣的退下了。

    英王笑着送了阿鸾,悄悄道“别急,待咱们成婚了,也会有孩子的。”

    阿鸾一听,气的笑了“胡扯八道,你不羞得慌我还羞得慌。”

    英王笑意更盛,“鸾儿,你不必害羞,这是迟早的事情哦。”

    阿鸾娇嗔地哼了一下,心下有了几分欢喜,有些小小的憧憬着未来,但能否嫁给英王又有几分揣测,因为想到了皇帝舅舅暧昧不明的态度,又想到了家族前途以及前朝后宫的利益纷争,心下又多了几分担忧。

    一众人马很快便到了萧府门口。萧民德为首的一众人向英王拜别,英王也郑重地回礼便离开了。

    太夫人听闻自己的长孙媳妇文姬有了身孕,在寿康宫检查出喜脉,心下高兴的不得了,面上也是露出极大的欢喜之意,特意令人准备上好的补品送到博雅馆,并亲自叮嘱桓氏注意保护孩子和自己的话,二房以萧民衡为首等人也纷纷送李贺喜并赶来看望,三房的人不自然不在话下,也早就赶来探望并贺喜送上上好的补品。一时间,新年的喜庆又多了一层欢悦之气。外头的人闻萧府有喜,也陆陆续续的来到萧府贺喜。萧府上下沉浸在忙碌和喜悦当中。

    因为大房的长孙媳妇怀有身孕,不便辅佐王氏料理家事,因此王氏和三房夫人共同料理府上的大小事情,有时忙不过来便让家中未出阁最大的女儿阿鸾来帮忙处理。

    年中这些日子,阿鸾与英王就见了几回面,阿鸾忙着陪伴家人,又与众姊妹吟诗作赋,踏雪赏景,忙碌中又有惬意。新年的日子很快便过去,新年伊始,不知会有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