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龙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建船

    弗拉门杉攻下后,除了飞舰在按部就班的生产外,雪莱优先考虑的就是舰队的打造。

    有金银河环绕的弗拉门杉可以看做一个内陆的船港,顺着这条河流可以直达川泽河水。

    也就是说,从弗拉门杉走水路的话,向着西北方向,可以依次抵达猎鹰、狮鹫,直至雄鹿。

    无论是从以后的战略意义考虑(载炮战船),还是在安全领土内为贸易、运输考虑,弗拉门杉的船坞都是必造不可。

    于是,吃过下午茶的雪莱,坐在后花园的木椅上思索起这件事。

    首先,这是一艘能运送、装载目前规格火炮,外加三十人左右的船只,该船可以不设动力,风帆推进。

    第二,该船将来要在内河行驶,要求平稳可靠,不易翻沉,吃水浅。

    第三,要易于操作,从领民中挑选出的第二军海军训练新生经过短期培训后就可以快速上手。

    把这几点综合起来看,答案似乎只剩下一个——

    平底驳船。

    雪莱边欣赏着城堡后花园中几个靓丽的身影,边在原生态的藤编桌上将这个答案写在纸上。

    唔,达丽安娜这几天用木属性捣鼓出来的这个桌子确实挺好用的,自己专注于五行力量方面的修行,倒是没有具体往木属性促进花草树木方面的能力研究。

    敲了敲根须一直延伸进土里的藤桌,雪莱把目光再次放到了纸上。

    平底驳船吗?......

    在他穿越前,这种吃水极浅,重心极低的船只随处可见,几乎遍布各条河流要道。

    长江中就满是载煤、黄沙、油、木材或粮食的驳船,有时亦载客,作为观光旅游之用。

    这些驳船船舷几乎和水面持平,只要有一艘拖船,就能像开火车一样,拉动数个驳船前进。

    船型确定后,接下来没有什么犹豫,船只的建造材料便选定为水泥。

    这个决定也再次增加了水泥的消耗,并且如果想要成舰,消耗的数量还不少,硬质路面铺设的压力会增大,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用木头做船,雪莱并不懂如何用原木来拼出一艘平底船,曙光城眼下也没有相关工匠。

    木船从木筏到风帆战列舰,从江河到海洋,可谓是经久不衰,但同时,长久的发展过程也决定着其打造难度的提升。

    要是仅仅靠着工程队的木匠硬上的话,雪莱最后指挥造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个大型筏板......还是随时可能会散架的那种。

    另外,用铁造船的话,构造和建房子差不多,纵横交错的主次梁构成龙骨,再包覆上铁皮。

    有魔法科技,用魔法火焰做焊接,学校的火系魔法毕业生可以满足要求,这样打造出来的船只整体刚度也有保证,但这种做法,会把刚刚累积没多少的铁矿储备消耗殆尽。

    就目前来说,这些铁矿要比水泥珍贵的多,用来生产蒸汽机、燧发枪、火炮,显然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所以,水泥船就成了最后的选项。

    水泥的缺乏倒是也不算难解决——原料易得,再多开几个水泥烧制厂,多招募工人罢了。

    水泥船的建造过程就比铁船容易得多了。

    只要用木模板拼出外形,排布好充作钢筋的铁条,再填入水泥即可,同时,比起铁船需要定期除锈刷漆,它建好后甚至不需要维护,可谓造价低廉,又结实耐用。

    雪莱自己没学过如何造远洋大舰,不过这种技术含量颇低的内河水泥驳船,问题应该不大吧?

    回忆着前世长江中驳船的造型,雪莱捏起支鹅毛笔,开始绘制起驳船的草图来。

    ……

    三天后,5架飞舰厂造出的新飞舰随同驾驶员操作员等一系列人员从曙光城出发,目标是新划入领地的弗拉门杉。

    其中一架飞舰中,载着雪莱,以及赫西、达丽安娜、艾拉娜三女,还有第二工程队的队员们和哈罗德。

    另一家飞舰中,载着数台新制的蒸汽机,和加工好的铁条等各种建材。

    这次好说歹说,终于让赫西同意他离开曙光城——

    平底驳船草图以及建造构思已经做好,但总不可能在曙光城试造,曙光城附近又没有河流.....

    事实上,弗拉门杉目前聚集着第一军的大部分兵力,加上这次运过去的飞舰,还有一共9架飞舰的空中战力,安全上绝对能得到保证,赫西也是因为这个,最后才不情愿的答应。

    夜晚,手表上的时间显示为8点32分。5艘飞舰在驾驶员的最大功率运作下,到达了弗拉门杉。

    第一军军长铁弓赶来向雪莱汇报这段时间的近况,随后进行了简单的接风晚宴,之后,雪莱便让所有人都早早休息。

    第二天一早,金银河边搭起了带围墙的棚子。

    棚子的地点在弗拉门杉原本的码头边——

    这座饿狼境内的城池原本就有着水上贸易往来,只是随着恶魔的入侵,死灵的践踏,通往猎鹰的这段商贸水路便被截断了。

    雪莱本打算就在现有的码头中进行船只的试造,但后来发现原有码头的规格和自己的驳船匹配不上。

    以往内陆河走水路的商船都是双桅帆船,相比于平底驳船它要小多了,而且为了方便下水,雪莱将造船地点也尽可能贴近了河岸。

    临时建造起来的棚子可以简单的遮挡风雨,房内燃着两盆炭火,以免如今的气候影响水泥硬化效果,这就足够了。

    第二工程队的木匠在雪莱的命令下开始刨削着图纸上的木模模型,当天下午的时候,工种熟练的他们就已经拼出船体的基本轮廓——

    船头呈圆弧状,降低前进阻力,尾部呈方形,以增加荷载面积。

    船宽8米,长宽比为3:1,中间设双桅,桅杆插入船底,与贯穿船中线的铁梁相连。

    最后,船尾还树立着一截木桩,作为方向舵预留口。其他地方则铺放着纵横交错的铁条。

    这次的建材中没有带绑扎用的铁丝也没关系,所有铁条交叉处由雪莱和赫西亲手焊接牢固,形成了一张遍布船底的铁网。

    当船只模板和骨架都准备就绪后,雪莱命令工人开始浇灌水泥。

    拌合好的水泥吨吨吨的,像是芝麻糊一样倒入了模板中,中间为平底,四周高出一米五左右,作为船仓侧壁。

    乍一看,它好似一个半圆半方的奇怪大澡盆。

    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包括早在城堡后花园就看过图纸的赫西三女,都没有想到,最后的船只居然是这个古怪模样。

    “这......真是一艘船?”

    所有人心中都不由冒出了这个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