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诸天从鹿鼎开始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斗法

    今日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大清要祭天。

    康熙皇帝至天坛。

    有一老道披着八卦道衣,手持古锭松纹剑,两旁童男童女捧着各种祭祀用品,在台上做法祈福,口中喃喃有词。

    不过这与郑玄无关。

    成为国师后的他,修炼进度快了许多。

    国师,集一国之气运,修炼一日千里,就算是没实力的,也能修成大神通者,如历史上徽宗年代的假道士,后来成了神霄现在的祖师——林灵素!

    林灵素也算是个奇人,曾是苏东坡的书僮。博通儒道经典,一张嘴能说善辩,就连苏东坡都不敢和他争辩。

    他在三十岁时游历SXSC时,与一姓赵道人,交游数载,某日赵道士突然死了。林灵素从他的尸体上扒出了三卷道书,乃是神霄派的五雷玉书,以及《神霄天坛玉书》,书上细字如珠,还间着有天书篆字,内言神仙变化法诀,金液还丹大法。

    从此之后,林灵素依靠自身天赋的口才以及半吊子的神霄大法,走上了祸国殃民的神棍道路。

    此道人乃是玄门之中忽悠水平最高的,只靠嘴皮子的工夫,忽悠的徽宗相信自己是青华帝君转世,兴致冲冲的将自己的名号改成道君皇帝。又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阉党都是神仙降世。贵妃刘氏方受徽宗宠幸,他就说这是九华玉真安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林灵素的这一番随口系辞,说得徽宗皇帝与蔡京、童贯等人大为快乐。从此林灵素平步青云,装神弄鬼,大把花钱,作尽了“欺世惑众”之事,附庸他的道徒就有近二万人,都美衣玉食。立道学,封道官十等。在他怂恿下,徽宗皇帝正式下诏尽废佛教。改称佛主为金觉大仙,菩萨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改佛寺为宫,让佛祖穿上天尊衣服。

    当然,从这方面来说,道门能够大兴,让少林,禅宗等佛门大派消声觅迹他是立了大功。

    堂堂道门千年来无法完成的一道独尊的伟业在他的手中轻松的完成了……

    北宋年间,少林寺没有任何声音,都是林灵素一个人的功劳……

    后来在京期间,林灵素先后被徽宗封赐、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神霄祖师”等。出行与宰相、太子争路,人称“道家两府”,位高权重。

    很多奸邪小人便来贿赂林灵素,以求官职。结果徽宗身边全部都是这些贪官佞臣,整日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致使北宋国势日衰,最终耗尽了最后一丝气运。

    其中有龙虎山张天师,神霄派正宗祖师王文卿等有道真人要驱逐妖道,起死回生,但徽宗宁相信林灵素这个半路出家的妖道,也不相信张天师,结果张天师飞升,而神霄派正牌祖师与林灵素斗法,竟不相上下,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林灵素是神霄中人。

    林灵素这个假道士,混成了真国师,修行下来,纵然是正宗的道家高人出手,居然也奈何不得……

    这是历史上的事,当然如今,已经过去几百年了。

    而郑玄,现在也已是大清国师。

    朝廷议事已经到了正式升朝的时期,有人来报:“东瀛,沙俄,准噶尔三国来使求见!”

    三国使者。

    来者不善。

    这是郑玄的挑战。

    朝堂之上,有三国使者来。

    来者不善。

    东瀛,沙俄,准噶尔三国使者,每一个都长得神态怪异,恍如妖魔,只他们的长相,便给大清众臣上了一课。

    三国使者入了大殿,见了大清康熙皇帝,也不拜见,一开口便是满满的威胁,要大清使台湾独立,否则便要合力兴兵攻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一出,群臣哪里还能淡然站立,纷纷出列怒斥反驳。

    纳兰明珠、张廷玉等文臣据理力争,陈列出数百年的历史典故,讲的天花乱坠,图海为首的大将则冷笑连连,开战便开战,他们武将还怕打仗么,不打仗还有什么功劳?

    朝堂里乱作一团,主战一方多是武将武臣,嗓门大,但人数少,主和一方多是文臣,声音小,人数多,吵吵嚷嚷。其中文臣又分派系,相互攻讦,乱作一团。

    郑玄站在群臣之中,眉头微微蹙起,三国使者,太放肆了。

    “尔等欺我大清无人乎?”郑玄赫然出声。

    金銮殿上,如同响了平地一声惊雷,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不由都住了嘴。

    郑玄出列,目光如剑,强大的精神压迫,笼罩了三位使者,让他们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紧紧闭上了嘴。

    不是不想出声,而是不敢,不能。

    三位使者陡然有一种预感,出了声,可能会死。

    他们还有一种预感,自己出不了声……

    场中终于沉寂下来。

    郑玄目光望向东瀛使臣,冷笑道:“你们东瀛刚经历一场几十年的内乱,伤亡惨重,想跨海而来,难道要自取灭亡?”

    目光一转,又看向沙俄使臣,不屑一顾:“沙皇俄国于雅克萨被我大清惨败,几千大军都被我军杀败,军官也被抓了,若不是停战议和,我大军早就跨过HLJ进攻了!”

    转过头来,郑玄又向准噶尔使臣道:“准噶尔汗国好像本就属于是我大清满蒙八旗的臣子吧,这几年你们在草原上肆意扩张的所作所为我大清心知肚明,你们这些高原上的牧民,不怕死的,胆敢下来,叫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三国使臣面色大变,却不知大清朝廷里竟然有如此人士,对他们国家了如指掌!

    他们要开口辩驳,却根本不能开口,一时之间,呆立在那里,面色再也不复先前的狂妄模样。

    待郑玄撤了精神压迫,三国使臣才恢复了几分精神,东瀛使臣目光一闪,记起自己的使命,阴霾面色突然隐去,笑道:“大清皇帝陛下,听说中原豪杰众多,不过我东瀛国也不差,这一次我东瀛国天皇陛下麾下高人来,想见识一下大清国的勇士,还请大清皇帝陛下成全。”

    沙俄国使臣在一旁阴测测道:“我俄罗斯帝国也是一样,大清王朝不会因为害怕而拒绝我俄罗斯帝国的挑战吧?”

    准噶尔国使臣也在煽风点火:“清国的蛮子,准噶尔汗国勇士,要向你们挑战!”

    群臣又是沸腾起来,康熙更是面色难看,今天本是个好日子,怎么会有这么多事?而且,三国使者串通一气,分明是有把握。这大清国胜利了自然是好事,若是失败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那大清,不就闹了大笑话?

    这些外国使臣,真是其心可诛!

    却在此时,郑玄冷冷看着三国使臣:“是你们三位要挑战?”

    三国使臣立刻蔫了,慌忙摇头。

    开玩笑,他们虽然自认为武力非凡,但在这道人面前,却根本不够格。

    道人看他们一眼,他们便说不出话来。这样的人,就由他们国的神仙去对付!

    “我沙俄东正红衣主教前来拜会!”

    “我东瀛国阴阳师要挑战你们!”

    “我准噶尔国武宗元气神皇在殿外等候!”

    三位使臣一一开口。

    沙俄红衣主教。

    东瀛阴阳师。

    准噶尔武宗。

    这些人,为了让大清皇帝丧失威严,也是够了!

    “陛下,臣请战!”郑玄面色冷峻,出列请旨。

    面对沙俄国的红衣主教,只有大清的国师出场,这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

    只有郑玄胜了三人,他的国师之位才稳如泰山。

    郑玄必须出手……

    “准了!”康熙得孝庄太皇太后与众臣点头同意,挥挥手。

    今日的挑战,大清必须要接下。

    若是不接,大清的颜面就丢尽了。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一道道旨意颁发而下,大殿之外,一个大气磅礴的擂台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被搭建而出。

    郑玄站立擂台之上,微眯着眼,打量着面前的三个人。

    一个年轻男子。

    一个红衣主教。

    一个武宗。

    东瀛国国师是一个年轻男子,面容童颜,身着阴阳师服饰,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有任何气势,不过给郑玄的感觉却是最危险。

    沙俄国信东正教,东正教是西方拜占庭帝国灭亡后的基督教演变而来,与西方教廷有点关联。红衣主教则是一名披着红衣修士袍的中年人。

    准噶尔的武宗面色枯荣,满脸黝黑,但体型强壮,一看便是横练宗师,比起鳌拜丝毫不弱。

    下方的鳌拜脸色平静,实则心中也是严峻,他自身所炼的横练武功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已经圆满,但对上武宗也不一定能赢。

    这种存在,往往能一人破一军……

    准噶尔的高手,也很恐怖。

    不过,郑玄还是将挑战的目光放在了这武宗身上。

    这三位,只有武宗元气神皇,对于他来说,似乎更容易些。

    其他两位,他一时看不准。

    柿子捡软的挑。

    第一场,郑玄选元气神皇。

    这一战,他要必胜。

    见着郑玄打量向他,武宗元气神皇面色瞬间变得愤怒,狂叫连连,随意挥拳之间,空气被他打的爆鸣巨响,满脸皆是狰狞之色:“大清的蛮子,我要拧下你的头颅当战利品!”

    “死!”郑玄站定原地,目光如刀似剑,看向他。

    一个字,似乎超脱了空间与时间的范畴,起于十丈之外,却同时在武宗元气神皇的耳膜里响起。

    强大无比的异能精神力,毫无阻力透过了元气神皇的强横肉身,又仿佛在武宗体内凝成了实质。宛似一把刀,割在了元气神皇的心头。又似一根戒尺,狠狠打在了他的脑中。

    咚!咚!咚!咚!

    这一刹那,他只觉自己心脏仿佛被一只遮天大手握住,开始剧烈跳动,像战鼓般不停捶打,似乎要爆开一般。

    他的头颅,也如中了咒术一般,剧痛难耐。

    他狂叫连连,似乎要冲向郑玄,却陡然倒地。

    武宗,被郑玄一招秒了……

    念力……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