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不离老本行
繁体版

第126章 塔

    提起塔这种建筑物,但凡稍微对中国的古建筑有那么一点了解,都不会对这种类型的建筑物感到陌生。由于《西游记》这部著作的广泛传播,但凡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哪怕没有从头到尾地看过它的影视作品,也肯定从其他各式各样的渠道了解到“唐僧取经”这件事。

    玄奘法师属于唐代慈恩寺,因此,他到西域去取经之后,得到的各种经书全部都带回了这座寺庙,而这座寺庙当中有一座塔非常的有名,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这就是后世的西安大雁塔。

    正是因为塔这种建筑物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都一点儿也不陌生,所以,有些人会误以为这种建筑物完全就是在中国,由中国人本土发明创造出来的,但是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这种类型的建筑物,它的原始形态其实诞生在印度大地上。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在释迦牟尼圆寂之后,他的躯体被进行了火化,而根据传说,火化之后留存下来的骨灰,是一颗颗光芒照人的珠子,就好比七彩玻璃珠一般,美观而又神奇。

    为了能够把这种被称之为舍利的珠子保存好,古时候的印度人第一次建造了塔这种建筑物。这个时候的塔,既可以被称作是坟墓,又可以被称作是墓碑,并不具备能够让人攀登上去的尺寸以及造型结构,而也就是这种最为原始的塔,伴随着佛教,一起传入到了中土。

    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很快就借助着这样一条通路,让位于印度地区北部的佛教,传入到了中国。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塔这种建筑物同样也来到了中原,于是,中国人这才结合着本土特色,对来自于印度的这种建筑物进行了改造,进而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塔。

    想要能够把塔这种建筑物说清楚,在这个地方就必须得提一嘴佛教。当然,园冶他们当初上课的时候是不需要掌握佛教经书的相关内容的,毕竟他们又不是读的佛教专业。只不过,虽然不要求他们信仰这种宗教,最为基本的一些概念还是应该弄清楚的。

    放眼中国全境,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的佛教,其实可以被划分为三种。

    汉代时期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土的佛教,由于从中国的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北边传入的,并且当时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汉人,所以,这一类型的佛教被称之为北传佛教或者汉传佛教,在中国大地上是最为普及的佛教类别。

    就拿中国最为有名的寺庙少林寺来说,少林寺就是汉传佛教的寺庙,而且如有什么人曾经到过少林寺或者与少林寺一样历史非常悠久的汉传寺庙,那么他们就会发现,这些寺庙的后山,总是会拥有占地面积非常大的墓园。

    不知道是几百年,有可能是上千年前圆寂的僧侣,被安葬在了寺庙的陵园中。这样的陵园总是拥有许许多多的塔,而这样的塔,尺寸并不算大,高度也没有多高,是不能够让人进入到塔的内侧,随后攀爬到高处向外面进行远眺的。这样的塔,发挥的作用和古印度所发明的塔,其实是一样的。

    而说起BJ城所拥有的最为有名的塔,那不用说,肯定是位于北海公园的白塔。这种塔的造型,只需要一眼就可以被人看出,与北传佛教的塔明显有着很大的区别。

    北传佛教的塔从外形上来看其实有点类似于一根竹笋,上小下大,并且这种收上来的模式,拥有比较漂亮且均匀的收缩线条,就好像山林里面所生长的竹笋一般,有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但是位于北海公园的白塔就不一样了。

    单纯只是从个人审美的角度来说,园冶本人是不能够欣赏这种塔的,北海的白塔在她看来线条一点儿也不漂亮。一个非常大的肚子敦实地压在地面上,而肚子上面的脑袋,尺寸却一点也不和谐,很明显比肚子小了很多很多,都没有一种均匀的变化曲线。

    这种上小下大,如同中间被人砍了一刀的突兀的变化模式,在园冶看来真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些丑陋,而这样的塔,是藏传佛教的塔。

    藏传佛教顾名思义,就是从XZ地区传播开来的佛教。XZ地区的僧侣,有一个很通俗的名字,就是喇嘛。所以,XZ地区的佛教又被称之为喇嘛教,而他们所拥有的类似于北海白塔这样的建筑物,又被称之为喇嘛塔。

    当然,由于传播这一支教派的民族,以XZ地区的藏族为主,藏族所使用的,又是属于他们民族的特殊语言,因此,不管是从传播者的身份角度来说,还是从语言角度来说,这一部分佛教被称之为藏传佛教,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在园冶还生活的那个年代,大乘佛教以及小乘佛教这种说法,基本上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所谓的大乘佛教,就是从北边传播过来的汉传佛教,而小乘佛教,基本上是从南边传播过来的佛教。

    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斯里兰卡,这些地区所信仰的佛教,就是小乘佛教。由于从中国的地理位置上来判断,这一分支佛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是从中国的南方进入的,因此这一支教派又被称之为南传佛教。

    泰国是一个非常依靠旅游业的国家,而但凡只要有人对泰国的佛教建筑物有那么一点印象,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意识到,泰国佛教所拥有的建筑物与中国中原地区的佛教建筑物可谓是天差地别,完全不相像。

    想要在中国境内找到与泰国的佛教建筑物相似的佛教建筑物,应当到什么地区去找呢,答案非常的简单,就是到YN省的XSBNDZ治州去找。在这个自治州里,小乘佛教才是这里的宗教信仰主流,而只要但凡有人去过XSBN,那么他们就会发现,这里的宗教建筑,其实与泰国这些东南亚地区的宗教建筑物,完全就是同一种风格。

    由于傣族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而传播小乘佛教的民族也根本就不使用汉语,所以南传佛教又被称之为巴利语系佛教。

    弄清楚了中国本土所传播的这三支佛教教派,接下来就可以说一说塔的不同了。

    由于汉传佛教是最先进入中国的,并且,封建王朝时期的统治者,也有许许多多人笃信佛教,所以,在少数民族入关作为中国的统治者之前,汉人所统治的王朝,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主流,因此,这些时代所拥有的建筑物,也都以大乘佛教的建筑类型为主。

    北海公园之所以会拥有那么大的一座白塔,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成为了中华大地的最高领导人。为了能够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让汉族与笃信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更好地交融在一起,因此,喇嘛教才会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推广,并且让藏传佛教拥有了更响亮的知名度。

    南传佛教从来也没有在中国本土取得什么大势,它所代表的建筑类别,基本上就没有走出过云南地区。而云南自古以来,就被许多中原人士视为蛮夷之地,所以,想要让云南地区所拥有的东西得到中原的认可,其实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正是因为三种不同的佛教派别在中国本土所拥有的不同势力,中国的塔,也相应拥有了几种最为明显的不同分类。

    寺庙墓地里面那种,建筑体量并不是很大,最起码并不具备让人进入到它的内部的体积的塔,一般而言是密檐式塔或者花塔。

    密檐,光是从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建筑物所具备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屋檐非常的多。

    中国的古代建筑物,除了位于最顶层的建筑物能够进行重檐以外,一般而言是一层房屋拥有一层屋顶。拥有好几层楼层的楼阁,可以选择每修建一层楼就建一层屋顶,这样的房屋因为需要考虑到每一层房屋所拥有的建筑高度,所以,整座建筑物所拥有的屋檐,尽管数量非常的多,但是它的屋檐之间却并不密集。

    就好比之前所提到的平遥古城区的市楼,这一座楼从外面来看,会被人误以为只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但是只要从建筑物内部进行统计,那么就会被察觉到其实它有三层楼,这种特意建造的,内外两边进行楼层统计,统计出来的数据不一样的建筑,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常见的。

    很多设计者并不喜欢这种每修一层楼就一定要对外开窗并且作出一层屋檐来的方式,因此他们常常会选择把某几个楼层作为暗层,让人没有办法轻易从外面进行计算。

    暗层不开窗,与此同时也没有在外面修建相对应的屋檐,这样一来,位于这一层楼,上楼以及下楼的两层楼,它们所拥有的屋檐就能够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

    中国的建筑物,就如同中国的古典园林一般,是不像西方的风格一般,追求数学上的统一,以及几何图形上的排列的。

    中国的风格,是追求灵活多变,和谐自然,所以,假如修建一座高层建筑物,它每一层楼都开窗建屋顶,并且除了尺寸大小上的不同以外,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的改变,那么这样的建筑物修建出来,有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可怕。

    尤其是那种飞檐翘角的建筑物,这种屋顶所占据的空间本来就大,如果不能够在不同的楼层之间进行取舍,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那么这种重叠在一起的飞檐翘角,就会给人一种毛毛虫的感觉。

    好比一只巨大的蜈蚣,或者身上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针毛的毛毛虫,忽然之间膨胀成为了一条庞然大物,并且在地面上直立起了自己的身体,这条大蜈蚣张开的无数条腿,或者毛毛虫所具备的无数根毛,会让密集恐惧症患者一下子就心肌梗塞。

    没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见了这样的建筑物也会觉得丑,丑得不可思议,这样的建筑物怎么可能会是非常在乎审美享受的中国古人修建出来的呢?所以,修建一座高楼,楼层之间肯定不是简单的几何复制,而总是要做出一些变化,这样的建筑风格,才是中国的审美诉求。

    这种不同楼层的屋檐密密麻麻如同蜈蚣的腿一般排列在一起的建筑物,中国古人肯定不会去修,如此一来,在中国的楼阁类建筑物当中,密密麻麻到恐怖的多层屋檐,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虽然楼阁不能像这样修,密檐却可以放在塔上。

    寺庙墓地当中所拥有的塔,归根结底其实是一根巨大的石柱,因为它中间并不是中空的,人根本就进不去,它所拥有的占地面积也根本就不允许。

    这样的塔,撇开位于最底部的基座不谈,只需要看一看它的身体,就会发现在一定的高度内,是并没有进行屋檐的修建的。

    靠近地面的地方会进行一些石雕装饰,与人的上半身以及视线齐平的地方,则经常会镌刻一些经书,或者碑帖,这些佛塔只有往再高处去的时候,才会进行屋檐的修建。

    佛塔的下部以及中部,并不存在密密麻麻的东西,也就等于让人的视觉拥有了很好的放松之处,这个时候,再在建筑物的顶上修建许许多多的屋檐,这种一个地方密集一个地方舒展的做法,就不会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当然也不会带来心理上的压迫感。

    像大蜈蚣一样的楼阁,主要是因为它从第一层楼的时候就开始修屋檐了,每爬一层楼,都有一个屋檐,这样的屋檐还进行了飞檐翘角的处理,以至于把每一层楼所拥有的高度并不算多高的墙体部分全部都给遮挡了,视觉上没有一个放松的地方,不能够做到疏密得当,重点突出,自然就会让人感到恐怖以及恶心,甚至于非常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