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为而为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梦醒(1)

    眼前的房门变的越来越虚幻,站在身边的南珂也开始变的遥远。沉昕在心中一遍遍的默念:“不要醒,不要醒……”

    楼下的催促越来越急,沉昕的意识慢慢汇拢,她疲惫的应了一声,催促声才停止。

    沉昕爬下床,长时间的昏睡让她的状态看起来很不好,她拿起窗台上的手机,已经11点了,从昨晚6点开始,到现在,已经睡了将近20个小时了,难怪会这么累。

    餐桌上,沉爸和沉昕都保持着沉默,这是对昨天晚餐闹的不愉快后的一种默契。

    沉昕回来已经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里,有一堆讲起来本质好的大龄男青年流水席一样的和她见面。

    有年近四十的,有二婚的,有修车的……五花八门,这也就算了,最关键是中间人的那些话:你女儿年纪也不小了,别再挑三拣四了,男的不错的,见一面,万一看中了呢。

    然后,父母跟着鹦鹉学语:结婚挑是挑不好的,还是要凑起来算;你看看你现在的行情,男的三十多岁能挑二十多岁的女的,女的找小的不好,差个一两岁勉勉强强,差五岁就太过了;也没见你有多优秀,怎么就非得找强的男人呢,你这性格,稍微强一点的你都抓不住,找个听话的不好吗,家里都是你说了算,你心里不舒坦吗?

    类似的话,沉昕每天都要被洗礼一遍。

    她觉得自己快要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只要房间里能听到些许声音,她就会神经质的觉得他们在讨论她的事情,尽管在回来之前已经做了思想准备,但是这种环境实在是太消耗人了。

    到昨天傍晚,矛盾终于爆发了。

    白天,沉爸见了一个电话,电话那边说是有一个对象要介绍给沉昕,是修车的,家里有三套楼房,最好能晚上见一面。

    沉昕看的出来,当时沉爸是有些犹豫的,但是可能就像之前沉妈劝说的,人家给你介绍,你要是看也不去看,那别人也不会再给你介绍了。为了日后,沉爸也就同意了。

    当时沉昕只是觉得去了也没用,可能是这一周被洗脑洗多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表达了,最近相亲频率是不是过多了,晚上见面匆忙了点。沉爸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撂下一句“今年你无论如何都要定下来了”就离开了。

    沉昕也是个硬脾气,你和她说软话,她估计也就去了,你这么强势的让她做什么,她就不愿意了,当即也撂下“不去”两个字就上楼了。

    临近傍晚,那边催沈爸催的厉害,沉昕这边月经来了,人虚脱的厉害。

    吃晚饭的时候,沉爸再度给沉昕下命令让她去,沉昕直接硬气的回不去。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你不就是看不上别人是修车工吗?”

    “人家修车工也都建了三套房子了,你们大学生还比不上。”

    “真后悔给你读那么多书,女孩子读那么读那么多书干嘛,直接找个人嫁了不就好了。”

    ……

    沉爸又开始了碎碎念。沉昕一边扒拉碗里的饭,一边醒着鼻子,这种慢慢的转变成对个人攻击的话语,勾起了沉昕其他的不满情绪。她不想让父母发现她在掉眼泪,但是眼泪就是止不住的流。

    一直保持沉默的沉妈看出了不对劲,打了个圆场,这件事也算了了。

    可能是沉昕确实比较脆弱,也有可能是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父母的这些话语让她觉得原来自己在他们心里是这么的没用。原本自卑、怯懦的心理更加肯定了这点,而这也激发那个要强的自己,为了反驳自己并不是没有用的人,就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父母。这无休止的内心撕扯,最后筋疲力尽的只有沉昕自己。

    昨晚的梦好真实,真实的让她现在都觉得心里有那丝丝的甜蜜。可是,梦里有多幸福,现实就有多残酷。

    一碗饭的任务完成,她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她想趁着留存的困意接上这个梦,一如既往的失败了,不仅失败了,主观意识反而变的越来越强烈。

    这是自己想寻找的防控洞吗?

    没有工作,没有对象,她在家里噤若寒蝉。

    人不得不承受你出身时间地点带来的后遗症。

    和你同龄的人,有人过的是集体主义,有人是过着个人主义,但是,只要你的原生家庭还是以集体主义为主,你要走个人主义,那就相当于人要脱离地心引力,你需要有条件创造脱离地心引力的工具。

    但是显然,沉昕现在制造出来的工具并没有让父母满意,能让父母最为满意的工具应该就是那个被命名为“丈夫”的人,可是沉昕不愿,她心目中的丈夫应该是和她一起创造工具的人。

    这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在婚姻上产生分歧的一个原因:不正确的供需关系。

    这不仅仅只是在婚姻上体现,它甚至体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只是婚姻冲突更为明显。

    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做参照。

    沉昕的父母一直都还局限于自己的时代,他们自认为需要帮她解决的是生理需求,他们之间经常往复的话题就是吃的饱、穿的暖,顺沿之,选一个老实踏实的男人能满足他们女儿的这一需求,所以,在他们脑子里从来就不会去思考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或者说,他们也根本就不知道要思考这些,他们只是跟着他们长辈教他们的也这样教他们的孩子。

    这对从小没有受过什么苦的沉昕来说是一件极度不能接受的事情,对沉昕来说她目前是处于安全需求,如果界限稍微模糊一点,她甚至处于归属与爱这一需求上了,生理需要从沉昕记事起就不存在,她很幸运,她父母通过努力已经帮她创造好了这一基础需求。

    或许,物都分为两面,她前期在这里收到了红利,这几年却一直因为这个事情要和父母抗衡。

    可能偶尔父母也会理解你,他们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的某些变化,比如,两个人明明都已经定亲了,后来还是掰了,理由是男方的一句:我爸妈有养老金,我爸妈我养,你爸妈你养。

    但是,绝大多数时间,他们还是坚定信念让你结婚。因为当你走出家门的时候,你们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是亲戚,你好不容易走过了前后左右的房子,你的前后左右仍是亲戚,周而复始,一个村子,有60%以上都是你家亲戚,这种福气,尤其是对30+的未婚女性父母来说,承受不住。

    所以,只要沉昕呆在家里,那她免不了也要一起享一享这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