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忆事录
繁体版

第十四章:失忆的我

    褪去被血染湿的外衣,简单的清洗一下身体,吃了母亲帮忙热的剩饭,我就开始钻研刀法。

    这本书没有出版社,没有作者,没有精细的排版,翻开里面,左侧是图画的动作,右侧是讲解。

    虽然这本书就像用A4纸折半打印出来的,但里面的内容一应俱全,而且都是唐刀和伞兵刀的教程,仿佛这本书就是为这两把刀量身定制的一样。

    我翻看几页,惊讶地发现,这里面的图鉴和内容非常精准,确切地说是非常适合我,因为里面的一招一式仿佛是为我量体设计的,里面的图画人物,身材和五官和我都非常相似。

    虽然有些不解,但我没有过多考虑,只顾努力练习。

    如今,电子设施已成为摆设,求生之余也没什么娱乐项目,所以我每天会花费很长时间来练习刀法,同时会利用一些时间锻炼身体。

    通过之前的经历,我深刻地领悟到,在这个时代,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在应对活死人时,即便手中有趁手的武器,挥砍的过程也会非常损耗体能,尤其在连续作战时,更是对人体能的考验。而且面对行尸是不能硬刚,大部分时候还是需要逃跑的,与丧尸赛跑只能胜利,失败就只有死亡。

    练了将近两个小时刀法,又运动了半个小时,我有些疲惫,随后在阳台上抽烟。

    居家的日子,如果资源充足,日子还算安逸,失去电子设备的社会着实无聊,百无聊赖之际,我突然想到可以用吉他打发时间,于是我将大衣柜上的琴盒拿了下来。

    擦去上面的尘土,打开琴盒,里面是我的民谣吉他,虽然不算昂贵,但我和它却很有感情。

    这把吉他是我上大学时期,加入音乐社后买的,虽然我不精通乐理,也没经历过专业的指点,但我自学能力较强,自己看教程学习,所以不论是弹唱还是指弹,我都还算精通。

    后来步入社会,爱上了肥宅生活,沉迷于刷剧、玩游戏,缩减了很多弹奏时间,再后来母亲得病了,就更没什么时间碰它了。

    擦去琴身上的灰尘,用调音器调试一下音准,我就开始寻找青春的感觉,先从几首简单的弹唱拾起。起初有些生疏,随后慢慢找回了手感。

    接下来,我又开始弹奏最喜爱的曲子Riverflowsinyou,也许是因为我好久没有接触吉他了,亦或许是经历高压生存环境后心情变得闲适,我沉醉于悠扬的乐曲当中,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我和这琴声一般,当弹奏结束后我才发现母亲已坐在我的身边。

    母亲轻轻地鼓起掌声,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

    “儿子,妈妈特别喜欢这首曲子。在你上大学不在妈身边时,每当我在其他地方听到这首曲子,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你弹吉他的身影!”

    我也开心地笑了,母亲继续说道:

    “从小你的乐感异于常人,而且你从小就和其他小孩不一样。”

    听到这里,我有些困惑,脑子有些空白,母亲继续说道:

    “小的时候我和你爸发现你不同于其他孩子,曾经带你测过智商,测试人员十分惊讶,说你的智商极高,照这种生长趋势,你长大以后智商基本能赶上爱因斯坦的智商!”

    听到这里,我更是瞠目结舌,不知为何,我对在高二以前的记忆非常模糊,就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梦一样,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因为脑子出现问题而导致记忆力衰退,但是高二以后经历的事情却十分清楚。

    此时我突然发觉,我曾经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问过母亲,母亲也没和我提及过,于是我放下吉他,问母亲:

    “妈,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高二之前的事情记得十分模糊,您能给我讲讲吗?”

    随后,母亲给我讲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让我困惑至极。

    我在娘胎时,就与其他小孩不同。正常人一般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我在娘胎里第七个月就开始躁动不安,母亲有早产的迹象,于是她去医院用了很多保胎的手段,结果到了十个月以后却一点动静没有了,无奈之下只好去医院做剖腹产。

    我出生后,宛若一尊佛像,面容深沉,这可给医生吓坏了,以为我是个死胎。随后发现我动了一下,但并没有哭出声,于是就打我的屁股,打好几下我才哭出了声。

    在童年我也是个异类,别人家的孩子都喜欢嬉戏打闹,而我却喜欢看书,尤其是数理化方面的书籍,每天我都会抱着这类书独自阅读。

    起初父母以为我是喜欢看里面的插画,后来才发现我竟然是在学习里面的知识,而且对于里面的理解甚至超过很多高中生。

    父母对于我的这样高智商是喜忧参半,有一句话说的好,上天为你开一扇窗,就会为你关上一扇门。我智商超群,但我却对感性的事物漠视到了极点。

    我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父母问我为什么,我说他们太幼稚。我也不喜欢玩具,不喜欢电动游戏,我只喜欢学习,看书,破解难题。

    很多老师建议我跳班、跳级,然而我却矢口否决。在家访时,老师会在我父母面前夸我智商极高,如果不跳班学习更先进的知识会耽误我这样的高智商,耽误学习进程,而后就向父母列举一些神童几岁上初中,十几岁就考博士的事例,告诉父母如果我像他们一样越级学习,绝对可以超越他们。

    没等父母回复,我都会抢先回怼:

    “你这么迫切让我跳级,是不是因为你低能,教不了我?”

    老师听完火冒三丈,父母就得尴尬地解围。

    每当换一个班主任,他们都会来家里劝说,而后被我犀利地讽刺回去。

    我一直是同年级的顶级学霸,考试从来没有考过第二,永远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