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东行记
繁体版

第九章鸟身龙首神

    又东行一百里,来到一山,山上长满了草。有一个草,到处都是。

    该草叶似酸浆,子如松子。苗茎高七八寸左右,叶尖如小匙头,开黄紫色花,随基而生,似猪蓝花。

    也有结果的,果实如灯笼草子,壳有五棱。

    三三随手剥开壳,发现壳闪包一实,大如豆,白地耀眼,正圆如细珠的可爱。

    这果实如木瓜豆豆一样,似珍珠,要不是去东行,一定带回几十个,做成手链,戴在胳膊上,一定很耀眼。

    同学们见了一定很羡慕,李小芳见了一定会笑。

    最爱看的便是李小芳的笑,那笑盛过世界上每一朵花。

    东行归来时,一定要带回几十颗,送给李小芳。

    哈哈哈,主人呀主人,放着黄金玉石,你不送,你送这王不留行籽干啥!

    原来这个草叫王不留行,讨厌的开明兽,三三也就随口说,你还当真了。

    主人听我给你说,这王不留行,好处多得不得了。

    开明兽,你说,我听着。

    王不留行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能轻身增寿;治心烦鼻衄,妇人难产;治风毒,通血脉;能下乳计,利小便。

    民间有“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了乳长流”一说,可见其性如流水。

    开明兽前世为郎中时,一妇人患淋日久,尿如白浊,诸药不见效,我给了十余叶王不留行,让妇人煎汤喝。

    第二天,其夫来说,好了八分。我再给十余叶王不留行,再服,病愈。

    这王不留行作用可多,有一妇人,产后不下乳,娃娃饿得哇哇哇叫,妇人急得团团转。

    其夫来找我,我开一药方: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麦门冬,叫拿回去研未。

    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叫一日数次用木梳子梳乳。

    妇人服了一次,**如泉涌。

    开明兽,你前世做过郎中,不简单呀!

    主人,虽然开明兽的手艺不如华佗和扁鹊那么高,但对中草药颇有研究。

    又行三百里,到处都是流沙,有一河水,向南方流去,水中多白玉。

    主人,赶紧下来,赶紧下来。

    三三从开明兽的脊背下来,也不知开明兽要搞什么名堂,既然叫下来,就下来。

    只见开明兽捡了一些动物毛,从河水里捞了一块白玉,它把动物毛和白玉埋在一块树下。

    开明兽,你神神秘秘在干什么?

    主人,这鹊山我们已经走完了,我在叫鹊山山神,都是老熟人了,来了,和他打个招呼。

    还有如此叫鹊山山神的?

    这大树就是鹊山山神的把门童子,鹊山山神性情孤傲,不爱见客。

    要见客,那客人必须要送动物毛和白玉。

    开明兽,这鹊山山神还有如此癖好,怪的不得了。

    “谁在说本神的坏话?”

    话落,三三看见一个长着龙头鸟身的神从树下走了出来,高十丈多,眼睛如铜铃,翅膀如机翼。

    “开明兽带主人三三,路过鹊山,特来碰见老朋友!”开明兽笑嘻嘻说。

    “哈哈哈,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开老弟,请到府中叙叙旧!”

    鸟身龙首神拉着开明兽钻进了树下,也没有叫三三。

    三三拼命地往大树下钻,可那里能钻地进去,就连小拇指也钻不进去。

    哎,这神仙就是不一样,想入地就能入地,想上天就能上天。

    这人呀,难呀难!上不了天,入不了地。只能在这地上走着,走着走着就散了。

    爷爷陪着奶奶走了四十九年,最后扔下奶奶钻进了土。

    爷爷钻进了土,奶奶思念爷爷,满口的牙“哗啦啦”落了。

    没牙奶奶说,人呀,走着走着就散了。

    没牙奶奶七岁时,和母亲去挖苦苦菜吃,路途遇见了一头狼。

    那头狼饿地“嗷嗷嗷”叫,冲过来要吃没牙奶奶,那个时候,奶奶有牙,是豁豁牙。

    豁豁牙奶奶被狼叨走了,母亲丢下手中的苦苦菜,一路追赶,终于在狼窝追上了狼。

    饿狼看见来了一个大人,肉多,丢下豁豁牙奶奶,扑向了母亲。

    “妞妞,赶紧跑,不要回头。”

    豁豁牙奶奶一直跑呀跑,跑回家,到了晚上,也没有见母亲回来。

    父亲从镇上买盐回来,问:“妞妞,你妈妈那里去了?”

    豁豁牙奶奶引着父亲去找母亲,来到狼窝,不见母亲,也不见那头老狼。

    一群狼儿子嘴边涂着鲜红色的血,母亲破破烂烂的补丁衣服宛如一片片落叶一样,随风在狼窝四周飘拂着。

    父亲扛起铁锹就打狼儿子,想把母亲从狼儿子肚子里挖出来。

    母亲终于被父亲从狼儿子肚子里面挖出来了,可母亲已经面目全非,豁豁牙奶奶说狼儿子肚子里不是母亲。

    父亲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从此以后,没有了母亲。

    豁豁牙奶奶说,母亲陪她走了七年,就这样,走着走着就散了。

    哎,也是呀!

    三三何尝不是呀!

    三三本来可以陪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可以守在没牙奶奶的身边,可三三偏偏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三三,终于踏上了东行的路,三三也终于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三三却只能孤独地走。

    没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没有了没牙奶奶讲故事,三三孤独。

    如果说,青春是孤独的,那么三三也躲不过这个孤独。

    谁的青春不孤独?

    三三想到了他的小说,如何才能够把这第九本小说――《三三东行记》写好呢?

    三三想起了他读过的书,学习别人的写法,一定会帮助自己成功。

    许多国外的古典小说,它们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以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写的,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三三一路东行,所见所闻不断,一定能把这本《三三东行记》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