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神引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 得见

    赵玉树回来听说赵修缘来找过他,立即到福来客栈寻人,生怕对方有事突然离去。此时两人在市集上漫步,共叙一别多年的兄弟之情。

    赵玉树开口道:“武林大会那日,我看到擂台下有云剑派的弟子,猜到大哥应该也下山了,只是一时没找到机会去找大哥。还好大哥来府上了,不然又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两人确实很长时间没见了,赵玉树依旧如同小时候一般亲热地喊赵修缘作大哥,赵修缘一时有些恍惚,心想他虽与自己同父异母,却也胜似亲生兄弟了。

    “玉树最近可好?”赵修缘真心关心道。

    赵玉树笑道:“我很好,如今在私塾当教书先生,整天和一群孩子在一起倒也自在。”

    赵修缘评价:“你从小就爱读书,性情温和稳重,当老师正好适合你。”

    “大哥还记得?”赵玉树忆起小时候的事还有些怀恋,笑道,“大哥呢?你此行下山打算何时回去?”

    “一时还无法决定。”赵修缘转眼一想,又道,“此次下山处理的事情比较多,估计一时还回不去。”

    “那大哥不如与你的师兄弟们一同搬到家里来住,客栈总有诸多不便,喧闹繁杂之地也不是大哥喜欢的。”赵玉树言辞恳切,心诚之至,“如今家中只有我一人,空余房间绰绰有余。大哥若是来了,我也可以与大哥朝夕相处多些时日。”

    赵修缘诧异:“你一人?”

    “是啊。”赵玉树的神情黯淡下来,有些哀伤的样子,“大哥或许还不知,父亲他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我母亲悲伤过度,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

    根据前几日赵府的小厮所说,赵修缘只知道赵正青三年前死了,没想到赵玉树的母亲牛氏也跟着死了。

    感叹之余,他有些心疼赵玉树,短短时间内连失双亲的心情应该是痛苦交加的。他这个作大哥的,三年后才知道此事,却什么也做不了。

    “你,”赵修缘想了想,犹豫着,“节哀顺变。”

    仿佛一个局外人,赵修缘毕竟离家多年,与赵正青的父子之情早已淡了。对牛氏,他甚至还有些怨念,只是她已成了一个死人,即使怨念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赵玉树理解赵修缘的心情,似无意又似有意,领着他去了赵正青的墓地。墓地在城外的西山脚下,赵修缘的母亲初荷也葬在此。

    赵玉树道:“父亲说西山是块福地,大夫人就长眠在这里,他离世前说要和大夫人葬在一起,也能做个伴。”

    赵玉树尊称赵修缘的母亲为大夫人,这让他颇为感动。赵玉树又道,“按照我母亲的夙愿,她也葬在他们二人坟旁,大哥你......”

    赵玉树的话没说全,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尊敬他大哥与他大哥的母亲,始终把他大哥的母亲放在正房的位置上。赵修缘深感赵玉树的通情达理,深明大义,急忙道:“我不介意。”

    坟前,三人的墓碑按照身份高低安放,赵修缘的母亲初荷的墓碑安在正房的位置上,而赵玉树的母亲牛氏的墓碑则安在侧房的位置上。

    赵修缘对着几块墓碑拜了三拜,面对逝者,他的父母亲,一股凄凉的悲怆涌上心头,而悲怆涤荡后反而只剩释怀了。

    “大哥......”赵玉树抓了赵修缘的手臂一把,想说些安慰的话可最终还是咽下喉头。

    “我没事。”赵修缘在赵玉树抓着自己的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拿开了,沉吟道,“回去吧。”

    “好。”赵玉树在三人坟前鞠了一躬后随赵修缘往回走去,“父亲在世时常和我说是他忽视了你,让年幼的你去了九嶷山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还说他去了九泉之下,希望大夫人不要怪罪他才好。父亲临终前还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让我和你说一声‘你永远是爹的大儿子,是赵府的大公子’。”

    “师父有恩于我,能成为云剑派的弟子是吾之幸也。”赵修缘望了一眼发白的天空,是即将入冬的萧瑟之景,半晌才道,“父亲又何须内疚。”

    赵玉树道:“大哥这么说,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两人往回走了一段,快到赵府时,赵玉树才开口挽留道:“大哥回家中来住吧,我想与大哥多相处些时日。府上后院的几间屋子都空着,打扫出来,正好可以让你的那些师兄弟也来住下。”

    赵修缘想答应下来,又有所顾虑:“人多了,会不会影响你读书?”

    “怎么会?”赵玉树见有些说动了对方,十分欣喜道,“我虽不喜欢喧闹,可也不喜欢凄清。你们几人来住,正好不多不少,热热闹闹。况且我住在前院,平日里也不会去后院,隔着这段距离,也不会妨碍到你们。”

    赵修缘道:“那便等我回去和他们说一声,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好!”赵玉树喜形于色,“等我回去便将所有房间收拾出来。”

    “辛苦你了。”转眼想到一事,赵修缘略作迟疑,开口道,“我还有两位朋友,不是云剑派的弟子,与我二师弟关系较好,若是方便,可否也让他们二人暂住府中?”

    “当然。”赵玉树痛快答应,又道,“只是我有些好奇,大哥的朋友都是些怎样的人?”

    赵修缘略作思忖道:“一位是江湖侠士,性情天然洒脱,曾多次出手相助。另一位是他的义妹,也是灵寒宫宫主的亲妹妹,跟着他于江湖中历练。”

    赵玉树惊叹一声,了然于胸的样子,笑道:“原来是这两人!”

    赵修缘诧异:“玉树也认识他们?”

    赵玉树点点头,将自己认识这两人的经过与赵修缘娓娓道来,末了不忘感叹:“没想到世界这么小,大哥的朋友竟也是我的朋友。这样也好,如此一来,倒也没有什么拘束了。”

    赵修缘感叹:“我当玉树只与一些书友交好,没想到竟也认识这些大家名士!”

    “机缘巧合罢了。”赵玉树深感其荣,十分谦恭道,“幸得他们不嫌弃我只是一介书生,反而以礼相待,这番情义,玉树此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