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之星光摇曳
繁体版

第三章 最后一个贵族

    作者的话:昨天重感冒,吃药睡着了忘记更,抱歉~~~~~(>_<)~~~~

    “谢谢。”常春晓背对着男人,略带僵硬地挑选着服饰,虽然是感谢的话,男人口气却很是平淡,口气淡漠,狭长的眼睛微微眯着,整个人有一种禁欲般的冷漠疏离感。

    手上动作没有停下,春晓脑子里思前想后,这个人好熟悉,好熟悉,过了一会儿,上天不负有心人,她脑海中似乎终于闪出一丝亮光,想起来了。

    这个人,可不是与前阵子在法国获金棕榈获奖的电影《最后一个贵族》中演男主角的沈非先生颇为相似?

    惊鸿一瞥,至此难忘,无以伦比。

    沈非此人,不可不说是当代艺术界一个异类,在演艺圈,有一见沈非误终身之说。

    他从影20年,从来不接受采访,不抛头露面,只是演戏,从没绯闻,不谈恋爱,但合作后宣称爱上他的女演员不计其数,春晓知道他纯属意外,但记在心上则是因他说过的三句话。

    《最后一个贵族》墙里开花墙外香,国内院线没有上映,所以获奖后只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沈非出场三分钟,回答了三个问题。

    有记者问:“沈非先生,咱们国家有句古话说的好,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可是据说您似乎没有什么朋友,那么您在片场有没有交流上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尖锐,当场导演脸色就起了变化。

    沈非不以为意,笑笑答:“朋友不可多,少好,如果朋友遍天下,说明别人了解你太多。少,说明是精华。”

    又有记者问:“您演遍了爱情戏,却至今独身,从未与女明星传出过感情传闻,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很常态,却字字含沙射影夹带私货,刻意加重的女明星三字令人对沈非的性取向不免浮想联翩,在这个杯弓蛇影、听风下雨的圈子,任何含糊暧昧的说辞都将引起血影腥风。

    大约是为了宣传,电影的女主角韩璐故意道:“沈公子是天生的贵族,怎么会没有女人喜欢嗯,呵呵呵,我们都被他迷地七荤八素呢。”

    沈非但笑不语,侧脸看她一眼,却不带感情。“我只是一个演员,至于媒体怎么评论,是他们的事。我的全部职业就是演戏,我没有职责再做其它的。”

    虽然是短短几句话,没有正面回答,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但似乎又都说了,我没有职责再做其它的,没明说,隐隐却暗含了对女主说法的不满。

    女主角嘴巴越嘟越高,众主创的表情越来越惊恐,最后女主终于不负众望地哭了出来,眼泪如波涛汹涌,大海无量,秒杀菲林无数,投资人暗喜,记者们满意。

    女主是带资进戏组的,后台杠杠的,这下可炒炒了。

    比如韩璐落花有意,沈大神流水无情,辣手摧花……之类。

    可有记者依旧不满足,意欲加料。“沈非先生,有许多传闻你喜欢耍大牌,孤芳自赏,还压制新人,您今天就辟谣一下吧。”这个问题一出众人都是大惊失色,空穴来风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夹杂着一丝丝的事实。

    沈非没有打压过新人,但确实也没有接近过。

    导演当下愁眉不展,如霜打茄子,沈非却含笑道:“孤芳自赏不敢当,但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白鹿原》里那个打不弯腰的地主,最后只能是把腰打折了才能让他弯着,如果还没打折,就绝不肯弯,这点与《最后一个贵族》中的角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坚持原则100年不动摇。”

    一席话不仅幽默地解释了他不合群的理由,也宣传了电影,还把新片抬高到文学艺术等级,一箭三雕。

    沈非不合群,不表示就不会交流了。

    他的功力非一般小鱼小虾可比拟。

    至此记者再也没有发问。

    这个三分钟的发布会,春晓对这个看似冷漠的演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看过《最后一个贵族》后又把他的所有片子都收集鉴赏了一遍,成为了隐形粉丝,对外她从未透露。

    秘密,就要像个秘密——这也是沈非说过的话。

    “你说这一件好不好?”终于挑出一件藏青色的西装,春晓略带忐忑问道,虽说不能确定,但是眼前人眉宇间冷淡与优雅相互混合的独特气质,约莫是不会错的。

    “噼噼噼……噼噼噼噼噼噼噼噼噼……年份——1985年,英式西装,材质——毛料……出产厂家——长虹制衣,流行度——50,等级——低,坚韧度——50,中等……面对顾客,建议改制小一号版型……”随着一晃神的功夫,耳畔又响起了刚才怪异的机械声,眼前还有金黄色的小字显现。

    若非有人在场,春晓几乎要大叫有鬼了。

    “那个……这件……好不好?”深呼吸一下,常春晓保持微笑,即使感觉肌肉将要在一分钟之后碳化龟裂,也要坚持再坚持。

    开门第一笔生意,因为营业员晕倒这种原因黄了,大姑会哭的,兆头不好。

    顶住顶住顶住,常春晓,你是艺术系的,也算半个演员,故而,你现在要演一个带病工作的营业员。(囧)

    沈非没有意识到眼前小姑娘翻江倒海追忆往昔遥想未来的思绪,只是见她有些不对劲,温声道:“小姑娘,你脸色有些白呢。”

    百度说他是江南人,却有着北方那种冷淡而贵气的风情,春晓只觉心里微痒,像是十七八只小手挠着。

    她赶紧摇头:“那个,嗯……大叔,我没事,你是不是要改改,这衣服大了,您的腰围是二尺三,衣服大了。”

    话一说完就后悔了,怎么就把刚才的鬼话说了呢,她可还没到达目测身材的高级设计师地步,怎会脱口而出了,这下要闹笑话了。而且这个大叔称呼,是不是太不尊重他了?

    这么想着,脸霎时间腾地红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沈非笑了,温温和和的,不演戏的时候,他也喜欢收藏一些旧东西,然而会来买旧西装,是因为最近在千川拍的民国戏需要一件男主角20世纪30年代在海外留学时候穿的西装,但是服装设计搞不定,精益求精的他就到旧货市场来淘一淘,期待能有收获。

    “样子是接近了,可惜花眼的样式不对啊。”看了一下,沈非眼中透出遗憾来,这衣服也八九不离十了,可是仿制的就是仿制的,不比原版更能体现当时的时代氛围。

    终究是太认真了。

    “花眼?”春晓不解,同时紧张,这下是表示生意黄了?

    大约是被眼前女孩认真的表情打动了,沈非难得地话多了起来:“花眼是西装左边的翻领上的一个扣眼,右侧的领子上是不钉相匹配的纽扣的,”他指了指领口,春晓瞧见果然有一个小小的口子藏着。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其实,它是用来扣住右侧领子的第一颗暗纽扣的,作防风沙和冬天保暖用。它的原型是“俏皮眼”。在19世纪的欧洲,贵族子弟为显示自己的洒脱风流,逗惹情人的愉悦,往往在自己的胸前藏朵小花,于是左领上的扣眼就成了鲜花插座,背地里称“俏皮眼”,公开场合冠以“美人肯”、“花眼”的雅号。时至21世纪,许多年轻人,仍在此扣眼上插小花、徽章之类点缀。”

    “原来如此。”春晓点头表示受教了,原来卖衣服还能学到小知识,“那么,您要这件衣服么?”

    春晓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业余打工的,单单对他自己来说,那就好像是天一样的存在,一点减少与超出都足以让她的荷包剧烈震荡。

    正在手打中,客官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