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怎么炼成的之赵匡胤传奇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子承父业祸国殃民

    南汉皇帝刘鋹是五代后期最著名的奇葩皇帝,而且他的运气无比好!他爷爷通过割据岭南一带建立南汉政权,传位到他当土皇帝的时候,他刚满十六岁。

    这个年龄的叛逆少年,突然间大权在握,说一不二,做出来的事情就会荒唐透顶。继位以后立马开足马力、换着花样吃喝玩乐,后宫美女要多少有多少,宦官李托的两个养女都是国色天香,一起纳入宫,一个贵妃,一个美人。

    但是管理国家大事太没意思、太伤脑筋,于是全权委托宦官龚澄枢、陈延寿、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卢琼仙是服侍过刘鋹的爸爸的宫女,长的肤白如雪、体态婀娜,刘鋹喜不自胜照单收为才人。

    再有一个女巫叫樊胡子,自称是玉皇大帝附身,说龚澄柢、卢琼仙等都是玉帝派来辅佐朝政,绝对不会出错!

    于是南汉的朝政基本都由这些神人说了算,有本事的人差不多都被赶跑了。南汉是乱七八糟的政事,但此时的中原大地比这南方更乱,乱世枭雄、窃国大盗逐鹿中原,没人顾及南方这块地盘,刘鋹乐悠悠地当了十来年的皇帝,自号萧闲大夫,正事从来不管,他想方设法地玩,口味也特别重,喜欢一个波斯来的黑胖女人,取名“媚猪”。

    皇宫本来就是个大酱缸,这条虫快活地过着男人们艳羡的日子。他最为奇葩的想法是男人如果有小家,就不忠于国家,因此他只信任太监,要当官,就得挥刀自宫。搞得小小一个南汉,居然有二万多宦官。——前面提到的南汉权臣,除了女人都是宦官。

    宋太祖听到这些消息,着实大吃一惊:看来我是时候解放这一方百姓了。平定南汉的统帅是名将潘美,前面我们讲过就是影视剧《杨家将》中被丑化过的潘仁美,真实的潘美是北宋一代战神,率领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南汉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南汉皇帝刘鋹不得不想起了被打倒的老将潘崇彻,请他出山。但是潘崇彻却失望透顶了,说自己老眼昏花上不了阵。

    南汉皇帝刘鋹的本事不大,但是脾气不小,大怒:“不去就算了!没你潘崇彻,还有其他人!”结果其他人一上,让潘美一扫而光。没办法只好老着脸皮再次硬请潘崇彻将军,潘将军只好应付了事,带兵驻在一边,对宋军的进攻不闻不问,后来宋军攻下广州,潘崇彻老将军就投降了——可见刘鋹是多么不得人心。

    宋军一路连克数州,刘鋹居然有心情对手下说:“这些原来就不是我的地盘,宋军现在应该满足了,肯定会退兵。”真是异想天开,潘美率军直取南汉最后的巢穴昭州。南汉兵无斗志,将无信心,派出大象兵,看上去庞然大物,被宋军一阵火箭射得掉头就跑,反而冲乱了自己的阵营。大势已去,刘鋹灭国就在眼前。

    刘鋹见势不妙,装了十几船金银宝贝,带着后妃们准备从海上逃跑。树倒猢狲散,不料被乱兵先抢了船,开着船带着皇帝的女人和珠宝先跑了。

    那边龚澄枢、李托这些人继续搞昏招,他们以为,宋军打我们就是为了南汉的金银财宝,咱们一把火烧了,啥也得不到不就退兵了吗?一把火点燃了宫殿、仓库,一夜熊熊大火,把南汉首都兴王府(广州)烧成一片白地。

    当潘美的大军来到兴王府,刘鋹只好率南汉君臣投降,被宋军押解送往汴梁。有好几百阉人也挤到宋军大营,想着凭自己没把的资格怎么着也可以在大宋混个什么小官,出乎他们意外的是,潘美下令所有南汉阉人全部枭首(砍头)。这些人在南汉呆得太久,三观都变了,以为普天之下当官的都是宦官,真是可怜又可笑。

    刘鋹同学是个帅哥,而且心灵手巧,他嘴巴也不笨,甚至说得上伶牙俐齿。被押送到汴梁之后,暂时被软禁在玉津园。赵匡胤派大臣来问话:“为什么这样盘剥老百姓?为什么对大宋反复无常?投降了,还烧了库府财宝?”

    刘鋹来个“推”字诀:“小臣十六岁当伪皇帝。龚澄枢那些人是先帝留下来的老臣。大事小事,我都没有说话的地方。在南汉,龚澄枢是皇帝,我是臣子。”总结成一句话:发生的这一切和我没关系。

    这脸皮要相当厚,才会讲出这种话。赵匡胤虽然宽容,但不是没原则。当时的南唐、吴越、北汉等国还在。胸怀天下的赵匡胤首先考虑的,是刘鋹归降后在周边的政治影响。让小胖子过得舒舒服服,是给其他还没有投降的割据势力看的:你们瞧瞧,大宋王朝多么宽宏大量。

    赦免刘鋹的罪,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恩赦侯,正常发放工资之外,再赏赐钱五十万,大米小麦五十斛——相当于给刘鋹的安家费。刘家人都有着落,弟弟刘保兴也搞了个左监门卫率的小官当当。在汴梁继续过着快活的富翁日子。

    岭南气候温暖,南汉利用海运,发展海上贸易,在唐宋之间大搞经济开发,国库非常充足。实现了“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原”的战略目标,但是到了刘鋹手上之后,开始贪图享乐,宫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刘鋹住的地方,装饰玳瑁珍珠、奇珍异宝无数

    皇室大臣更是穷奢极欲,岭南再富,也吃不消啊。潘美在焚毁宫殿的灰烬中找到不少珠玉,让人送给赵匡胤,心思如丝的附了一个奏章,说明这些珠子来历。

    刘鋹在海门镇征召二千士兵,建“媚川都”,专门潜水采集珍珠等宝物。让老百姓在脚边绑上大石头,这样潜得深;腰里系上粗绳子,一路放下水去,据说深的潜到“五百尺”,淹死了好多人。

    赵匡胤当即下令,废除“媚川都”,士兵年轻的,征为边兵,年老的全部归田。禁止百姓从事采珠这一营生。很多岭南刘家的奇葩政策,都让大宋给改了过来。

    大宋开宝四年(971),宋太祖赵匡胤在讲武池宴请群臣,办一个大趴体,最早到的一位官员是刚刚投降的南汉皇帝刘鋹,当时已经被赵匡胤封为恩赦侯,或许这个侯爷是通过早点到,表现一下自己的积极性以及对老赵的拥护。

    赵匡胤看到刚投降没几天的北汉皇帝刘鋹第一个过来,非常高兴:小胖子真听话!为示亲近就吩咐左右倒一杯酒给他喝来拉近和这位新侯爷心理上的距离。但是刘鋹接了酒,吓得俊俏的脸变形,捧着杯子哆哆嗦嗦地哭了。赵匡胤吓一跳,奇了怪了,说:“小胖子怎么回事?有什么委屈跟叔好好说说!”

    刘鋹说:“臣不该为了那些祖宗基业,抵抗天兵,罪该万死。请陛下饶了小的,我愿意作一个汴梁城的老百姓,活在这个太平盛世。我实在不敢喝这杯酒啊。”原来当年刘鋹同学在南汉时,经常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的臣子赐毒酒。小胖子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时想当然,以为这杯酒有毒。

    赵匡胤哈哈大笑:“我对人推心置腹,怎么会做这么事!”叫人把刘鋹的酒拿过来,一口喝了,另外再倒一杯给他。差点没把刘鋹羞死,跪在地上,磕头不已。

    回到家里,刘鋹亲自动手,找了些珍珠做成个双龙戏珠的马鞍,非常精美,献给赵匡胤。赵匡胤欣赏半天,赞叹不已:这小胖子的手太巧了,搞了个这么好看的东西,又没什么卵用!真是个天才啊。他对左右说:“刘鋹这双手,这心思,做起手工来真是心灵手巧啊,这么聪明伶俐小胖子,要是把才能用在治国爱民上面,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为了答谢小胖子送得这个没啥用的马鞍,就赏了刘鋹一百五十万钱(赵匡胤估算不包含手工,这个珍宝大约值这么多钱)。

    历史上,投降皇帝的日子基本不会好过。偏偏刘鋹亡了国还是有房有车,大土豪一般的爽日子。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巧嘴和没心没肺的态度也帮了大忙,另一方面是我们面前说到的政治因素。

    后来赵匡胤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世都说赵光义是个猜忌小心眼的主儿,可刘鋹一样过得洒脱的很。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决定再次北伐,征讨北汉刘继元的时候,在长春殿接见潘美等将军,刘鋹、钱淑、陈洪等已投降大宋的前各路“国主”也在场。

    刘鋹就对太宗皇帝赵光义拍马道:“大宋威名远扬,四方窃位的伪君王,都集合在这儿啦!我相信没多久刘继元也会到来。我是第一个到这儿的。到时候让我拿着手杖,当投降君王的老大哥吧!”

    宋太宗赵光义快活地呵呵大笑,这小胖子太逗了。这也是刘鋹同学高明的地方!同为归降的君王,大众熟知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比起来,李煜就没有这么无耻,还高调地表示自己依旧生活在故乡的梦境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嘛!其实他也是个文艺青年,却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在别人的屋檐下还表示过去我家多么美,多么有钱,多么贵族。李煜死于自己的生日,据说是被毒死的。刘鋹奉行的是保持瓦全,决不玉碎。所以他乐呵呵地享受着“大梁一富翁”的幸福生活。后来活到980年,被大宋赠太师、追封南越王。

    虽然刘鋹不到40岁就死了,但是他确确实实是酒色无度的结果,和当没当皇帝、投不投降大宋真没关系。

    解决南汉刘鋹之后,赵匡胤的剑指何方,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