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问剑录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赌盘黑马

    “羽儿,你的考试怎么样?”

    路上,赵月莹关心他。

    “应无大碍。”

    沐羽摇头说道,随后告诉她,肖天策也来了。

    “你们有赌约。”赵月莹有些担心。

    她想起那赌注,害怕沐羽会下跪道歉、随行侍奉那肖天策。

    “无妨。”沐羽表示担心无用,一切都待明天张榜。

    他言语间有股淡淡的自信,令赵月莹心安。

    落枫萧萧,层林尽染,漫山如火。

    长长的青石阶梯,一级一级,从山腰上蔓延至山下,峰回路转,一眼望不到尽头。

    从小到现在,两人时常一起玩耍。但大多数时候,是在家人长辈或侍卫侍女的照看下。难得两人独处。

    此时,学子们大多早已下山,山路很幽静,只有他们踩在落叶上沙沙的脚步声。

    赵月莹望着寂静漫长的山路,不知怎么,突然生出一种感觉。

    仿佛这悠悠天地之间,只剩下她和沐羽二人。

    她蓦然想起,今天考试她晕倒后,醒来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沐羽。

    “我晕过去应该没多久。但他一下子就赶来了。”赵月莹心想。

    她的心里甜丝丝的,有一股淡淡的安全感。

    这是和父母给她的呵护与照料所不同的,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此时此刻,她心中生长着淡淡情愫,若有若无,捉摸不透。

    仿佛种下了一颗种子,留待将来发芽。

    当然,她现在还小,不明白其中道理。

    赵月莹忍不住用余光看身边的男孩,不知他此刻内心在想什么?

    沐羽比她还年幼,从小早慧,表现得很沉稳,像个小大人。

    但能懂事到这种程度,这在普遍早熟的世家子弟中,都是极为少见的。

    “怎么了?”沐羽灵觉敏锐,察觉少女眸光闪烁,正在看自己。

    赵月莹摇了摇头,“没什么!”,她朝沐羽吐了吐舌头,没心没肺地笑了。

    沐羽挠了挠头。

    纵然他两世为人,也没有和女孩子打过多少交道。

    他能看懂柳文昭的别有用心,能看懂萧忠的心有顾忌,却看不懂……这个青梅竹马的心事了。

    就这样,两人回到山下,上了马车,各自返家。

    第二天,两家约好了时间,再次同行。

    “羽儿,我先去了!”赵月莹进了太学之后,与沐羽挥手告别。

    她今天依旧穿的是男装,扎着马尾。

    武院每天都有高强度的训练,不得不这样着装。

    沐羽向文院走去,发现不远处围了一堆人。

    “怎么回事?还没张榜?”有人高声问道。

    “众多先生连夜批阅试卷,今年考生格外多,整理排名也需要时间。不过也快了,诸位不要着急,最多再等半个时辰。”有人在维持秩序。

    就在这时,响起一道格外响亮刺耳的声音,吸引所有人注意。

    “我姚某坐庄,童叟无欺!看一看,瞧一瞧,买定离手不动摇;拼一拼,搏一搏,金元宝越变越多!”

    人群中央,一个胖乎乎的少年坐在桌子前,手舞足蹈,声音响亮,表情奸诈,招呼众人前来下注。

    “姚元宝,你又在搞什么?”有人问道。

    那个胖乎乎的少年哈哈大笑,道:“文院今年共有三百二十七人报考,我收集了这些人的姓名、年龄,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这里,大家可以来赌了!”

    有人脸色大变,连忙上前查看,发现桌上的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但关于考生的籍贯、家世等私人信息,倒是没有提及。

    “哼,我谅你没有那么大胆子,否则你要得罪不少人。”这人冷笑,随后问道,“你又要开赌?赌什么?”

    “就赌各个考生的成绩!”姚元宝又拿出另一张纸,上面画着五个圆,“成绩分为第一、前五、前十、前二十,一共五个档次,即开五个盘口。”

    他指着纸上的五个圆框,说道:“将你押的考生、押他的成绩在哪个档次、和你要押的银两多少,统统写在一张纸条上,放在对应的圆框里。”

    “开盘之后,这个圆框里押错了的,钱自然就输掉了。我抽成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均分给这个圆框里押对了的人。”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安静了片刻。

    有人想了想,呵呵笑道:“你可真是个奸商,怎么样你都不会亏,白赚那十分之一。”

    “足足有327个考生,谁人敢押第一?押错了还要给你白吃十分之一,押对了也分不到多少钱。”

    众人一想,尽皆称是。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能想通。

    太多的考生选择,众人都在观望。若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谁会冒险押第一这个盘口,白白给姚元宝送钱?

    押的人少,即便赢了,分得钱也少。

    除非盘口里有初始红利,否则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非也非也。”姚元宝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唯有这个盘口不一样!”

    “这个盘口是固定赔率的,输了本金全部没收。我给每个考生都规定了不同赔率,夺得第一几率越大的,赔率越低,反之几率越小的,赔率越高。”

    “诸君,如果想要保守起见,可以押赔率最低的,这是经过我分析得到的可靠消息。”

    姚元宝嘿嘿笑着,说不出来的奸诈。

    沐羽也挤了向前,看见了那张纸上的排名。

    排在最上面的,是一个叫张子诚的考生,赔率只有1:1.05。也就是说,押对了能赚到本金的5%。

    “张子诚?何许人也?可排第一?姚元宝,你这排名可否靠谱?”有人问道。

    姚元宝肯定收集了情报,否则胡乱定赔率会大亏特亏。这张纸上的排名等同于他心里对于考生成绩的排名。

    也就是说,在姚元宝眼里,张子诚的夺魁概率是最高的。

    “咦?张子诚我听说过。好像是……奉常张九仪大人的次子。”有人分享情报。

    “什么?张九仪大人?那可是九卿之首,其长子也曾在太学毕业,是那年毕业的状元。”

    众人顿时一阵哗然,一时之间,有几人甚是意动,押了张九仪能得第一。

    沐羽一直在看纸上的名字,从张子诚依次往下,赔率越来越高,终于,他在最下面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沐羽,七岁,赔率1:7。”

    他哭笑不得,因为肖天策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在他上面一个,倒数第二。

    “肖天策,九岁,赔率1:6。”

    这两栏的赔率远超其他人,哪怕是倒数第三,赔率也只是1:3。

    “一个七岁一个九岁?”有人发现了垫底的两个“神童”,大声问道:“姚元宝,这两人是何来历?”

    姚元宝笑而不语。

    一些人眸光闪烁,考虑要不要押一匹黑马,一旦赌中了就能大赚特赚。

    就在这时,一个等待张榜的考生大叫道:“这两个人我知道!考试的时候和我分到一个学堂!”

    其他人闻言,连忙向他打听。

    谁知那考生摇头叹息,“他们考到一半就交卷了,比我们早交卷半个时辰!几乎只用了一刻钟就做完了所有题目,真是天降神童,令吾辈汗颜!”

    随即也有考生附和道:“是啊是啊!我也能证明,我当时就在场,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这两孩子一定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其他人一片哗然。

    “有没有搞错?一刻钟做完所有题目?这岂止是神童?两年前的顾君欣,十岁入学,夺得榜首,已经是了不得的神童了!”

    “当时连皇帝得知了,都亲口嘉勉!真是龙恩浩荡!但是顾君欣也没有提前交卷啊!况且这两人比她更加年幼!”

    沐羽想起,曾经听过十岁入学的神童。他悄悄问旁边的人道:“这位大哥,顾君欣是谁?”

    旁边的人讶异地看了他一眼,道:“小弟弟,你是今年的考生吧?竟然不认识顾君欣?那可是我文院的骄傲,被称为文院第一女天才啊!胜过无数男学子,众人所倾慕啊!”

    沐羽擦了擦汗,因为面前的这人已经开始犯花痴了。

    他正口若悬河地向沐羽介绍那位顾君欣的种种轶事,甚至连生辰八字、身高体重、喜好等都如数家珍。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她是高岭上的一朵花,注定只可远观,而不可近攀……唉,小弟弟,你问那么多,不会是感兴趣了吧?听为兄一句劝,不要爱上自己不该爱的人!”

    沐羽震惊地看着他,一阵鸡皮疙瘩。

    我只问了一句好吗?明明是你竹筒倒豆子一般如数告知!

    这位仁兄要是被敌国卧底抓走,拷问情报估计都不用上刑。

    这人沉浸其中,此时才发现沐羽年龄很小,惊道:“咦?难道你是那榜底的……”

    沐羽连忙一缩头,如同游鱼,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消失不见了。

    周围的人经过一阵讨论,已经确定排在最下面的两人属于自暴自弃型,是一个挖好的坑。

    如果真的有人把他们当作两匹黑马,押下了注,等于是给姚元宝送钱。

    沐羽钻出人群,见到不远处的一棵树下,一个男孩倚树抱手,眼眸微合,十分不屑与孤傲。

    “一比六。”沐羽朝他笑道。

    那男孩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嘁道:“你有什么资格嘲笑我?一比七。”

    此人正是肖天策。

    “等着看吧,把膝盖擦干净了。”肖天策道。

    “是么?话不要说得太满。”沐羽对他的挑衅并不在乎。

    随着大家都押了注,围着的人逐渐减少,都在仰首期盼张榜时刻的到来。

    姚元宝眼见没有一个人押肖天策和沐羽,摇头道:“可惜,可惜……1:6和1:7,如此高的利益,竟然无一人冒险。”

    有人冷笑道:“哼,你当我们傻呀?”

    姚元宝低着头,心道:“你们的确傻……”

    就在这时,一人朗声道:“我押沐羽第一,五十两——白银!”

    众人惊愕万分,五十两白银!

    这差不多相当于,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啊。

    (1两黄金=10两白银=10000文铜钱=10贯。50两白银=50贯钱。普通家庭一个月5贯铜钱绰绰有余。)

    哪怕对于家境优渥的学子来说,许多人都掏不出这么多零花钱。

    是谁,这么财大气粗?

    众人朝某个方向看去。

    那里走来两个身影,一高一矮,一男一女。少年玉树临风,温文尔雅;少女明眸皓齿,青涩稚嫩。

    “是柳文昭!”一些人看到这个少年,很自觉让开一条路,有些敬畏。

    更多的人,目光只是瞟过柳文昭,转而凝视着柳文昭身旁那个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