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2之浪子回头
繁体版

第十六章:先完成第二个小目标

    16:先完成第二个小目标

    “呜!”

    “呜呜!”

    不到二十分钟,赵红平便顺利进了村,抵达自家打谷场上;摩托车往门口一停,潇洒的撩胯下车,把尾座上的那只大纸箱解下抱进屋。

    “妈,我回来啦!”

    听到动静的韩秀芝从内屋探出头,立刻高兴的迎上来,略微打量了一下,嘴里心疼的说道:“廋了,比上次见到时又瘦了,也黑了些。”

    又瞧见了外面崭新的摩托车,惊讶的问:“儿子,你这车是……”

    “我买的,不到两千块,不算贵!”

    赵红平说着,打开大纸箱,把里面琳琅满目的东西逐一摆放到桌上。

    韩秀芝心里既骄傲又欣慰,嘴里却唠叨着:“儿子,你怎么又破费了,上次买的麦乳精,鱼肝油都还没吃完呢;你爹把烟是抽完了,酒还没开瓶,说太贵了舍不得喝。”

    “让他尽管喝,喝光了我再买!”赵红平大气的说道。

    “唉,我和你爹都老了,有口饭吃,有个窝住就行;以后不要再买这么多东西回来了,你赚钱也不容易的,看都瘦成这样了。”

    韩秀芝心疼的说着,提起土茶壶倒了碗茶递给儿子。

    赵红平接过碗,笑道:“这回这些东西可不是您和老爸专享的,岳父岳母还得分一半呢。”

    “应该的,应该的!”韩秀芝连声道。

    上次买的鱼肝油,麦乳精,这次买的是人参蜂王浆,阿胶补血液都是这年头比较高档的滋补品;专门在汉正街为四位老人带回来的衣服都是面料最好的,随便一件在百货商场都得卖三四十元。

    “妈,爸呢?”赵红平喝了茶,放下碗问。

    没听到老妈的回答,转头一看,只见老妈把头别过去,鼻子一抽一抽的,竟然是哭了起来。

    “妈,你怎么哭了!”赵红平顿时慌了神。

    韩秀芝抽泣了几下,抹了眼泪,强笑道:“娘这是高兴啊,见你真的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娘怎能不高兴呢!

    你知道吗,娘是日里盼,夜里盼,终于盼到了这么一天。

    可不知怎么回事,这一高兴居然哭了起来……”

    村里人,甚至包括你爹,都不相信你能真的改邪归正;但娘一直都信,我韩秀芝的儿子凭什么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凭什么总要被别人瞧不起,哼!”

    赵红平好不感动,细声安慰道:“妈,你就放心吧,儿子这回算是开悟了,你和老爸就等着享儿子的福吧。”

    “嗯!”韩秀芝抹了把红通通的眼睛,欣慰的笑了。

    “哦,对了,老爸呢?”

    “二组长根的媳妇头胎生了个女儿,还想要个带把的,死活不肯结扎;你爹陪镇里下来的计生办的人一起去他家做思想工作去了。”

    韩秀芝说完,又满怀期待的接着说道:“既然你给两位亲家带了这些东西,要不就趁这次机会,娘陪你去把雅萍和朵朵接回来吧。”

    “我就是这么想的,吃完午饭,咱们就去周家接人!”

    “好!”

    原本赵红平心里定下了两个小目标,自己现在手里的钱是够盖一座大瓦房了,但接下来的秋装生意要本钱,第一个小目标就暂时先放一放。

    但不管这么说,今年年底必须要盖起新瓦房,一家人要在新屋里过个和睦安乐的大肥年。

    目前,就先实现第二个小目标---接老婆和女儿回来过吧。

    “妈,现在夏装卖的差不多了,不是那么忙,我会在家呆的时间比较多,等到国庆节后就开始准备秋装生意了。”

    “嗯,那就好好在家里休养一阵子,娘好好给你补补身子!”

    “唉,真是黑廋了好多,看来这做服装生意也是挺累的。”

    三个月了,儿子总共才回来两次,一次比一次廋,一次比一次黑,做娘的见了怎能不心疼。

    为了这顿午饭,韩秀芝可是忙坏了,在缸里捞黄鳝,黑鱼,从鸡窝里掏鸡蛋,菜园子里采摘新鲜蔬菜………完了,又搭起一只梯子,把屋梁上那块吊了大半年的腊肉给取了下来。

    赵红平把属于老妈老爸的东西分出来,放进他们的卧房,然后进厨房帮了老妈几下忙;出来时就看见隔壁春花嫂的两个小孩正站在门口,眼睛盯着桌面上的水果和糖果,手指头衔在嘴里,口水都流了出来。

    另外,门口也聚拢了几个村民,正围着那辆崭新的建设50C议论着,脸上都挂着羡慕的表情。

    赵红平掰了两只香蕉,抓了一把糖果,走出来递给两个小孩;接着又掏出烟,分给几个村民抽。

    “哟,红平,看样子这个夏天确实是赚了不少,买了摩托车,还抽上了红塔山!”

    “哪里,哪里,比街边要饭的要强些罢了。”面对这种恭维,赵红平永远都是这句话。

    “红平,你身上这件t恤穿起来挺好看的,还有没有的卖,我想为我儿子买一件?”

    “有的,改天我去镇上给您带回来。”

    “喂,强生叔,别愣着,抽烟啊。”

    “这好的烟,舍不得抽,留着慢慢抽。”

    “呵呵,那就再发你一颗。”

    赵红平谈笑风生,几个村民心里暗暗琢磨,这小子真是变化好大,和几个月前完全不一样了,老赵这两口子难道真是时来运转,苦尽甘来,到了该享福的时候。

    ………

    …………

    这年头,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仍然难做,直到下午一点多,赵明仁才背着手,满脸愁容的回来了。

    正等着他回来吃饭的母子俩见了,一个起身进到厨房,一个起身迎上来。

    看见门口停着的那辆建设50C,赵明仁眉头一皱,冲迎上了的儿子喝道:“怎么啦,赚了点小钱,又开始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啦,这辆车总得花几千块钱吧!”

    经过上次在罗小刚那里吃的一顿午饭,加上儿子上次回家带回的丰厚物品,父子俩因几个月前那场争斗结下的梁子算是解了,赵明仁说起话来自是没什么顾忌的。

    “不到两千,算是有个代步工具吧”

    “不到两千,你好大的口气!”

    “儿子,你要知道,这钱多永远没有日子多,节省一点总归是没错的!”

    “老头子,别说啦,吃饭,吃饭!”韩秀芝端着一钵米饭从厨房走进堂屋,喊了一声。

    青椒炒黄鳝片,韭菜炒土鸡蛋,黑鱼丝瓜汤,腊肉炒红辣椒,另加几样时蔬。

    米饭是传统的柴火饭,先用水把米煮出米汤,再把半生的米粒放在蒸笼上用柴火蒸熟,松散喷香,口感极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柴火饭。

    赵红平拿出上次买回来的黄山头,不顾赵明仁的反对,开了一瓶,和老爸对喝了起来。

    几杯白酒下肚,赵明仁斜着眼问:“儿子,跟我说句实话,这个夏天一共赚了多少?”

    “不多,也就六七千块钱吧!”

    六七千块……

    老俩口对望了一眼,满脸震惊。

    儿子三个月赚的钱,可得顶两个老家伙辛辛苦苦干六七年了!

    “爸,我都想好了,年底一定盖起一座大瓦房,然后买一台彩电回来;这样咱家就大瓦房,彩电,摩托都有了。到时您这个村支书在村里也能昂首挺胸的做人了!

    你们年纪也大了,到了明年开春,就不用自己种地了,请人种;你们就准备呆在在家里享福吧,嘿嘿。”

    韩秀芝听了,呵呵的直笑,布满皱褶的老脸笑的如一朵盛开的喇叭花。

    赵明仁干嘿了两声,用怀疑的口吻说:“你既然都吹了牛,我就等着那一天了!”

    “爸,这不是吹牛,是我一定要完成的目标!”

    “嗯,有目标总归是好的嘛。”

    赵明仁点点头,罕见的举起酒杯,主动和儿子碰一个,喝了后又说道:“儿子,看到你的变化我很高兴,但我还是得提醒几句,如果你那臭品性还没完全改,说不定哪天又会走上之前的老路,所以啊,这个……”

    “老头子,你说啥话呢!”没等他把话说完,韩秀芝不乐意了,气愤的一搁饭碗,开始怼起来。

    “老头子,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儿子好,你怎么总希望儿子变坏呢!”

    “我咋希望他变坏了,不就是提醒一下么!”

    “哼,儿子已经改邪归正,我是一定信了的!村里人怀疑倒也罢了,连你这个做亲爹的也怀疑!”

    “我不是怀疑,是打打预防针。”

    “哼,你怎么想的,你自个清楚!”

    “韩秀芝,你今日是咋啦,我不就是提醒了一下儿子,你就跟我急成这样!”

    “你这不是提醒,就是见不得他变好!”

    “哎呀,别吵了,别吵了,吃饭,都吃饭啊!”赵红平连忙劝解。

    吃了一会儿,韩秀芝气似乎消了些,便很自然的说到等会去接儿媳妇和孙女的事。

    赵明仁一拍胸脯,言之凿凿的说如果母子俩碰了壁,他将亲自出马,凭借自己这个有着三十年党龄的村支书的面子,一定能马到成功。

    这话一出,又遭到了韩秀芝的一通猛怼。

    这年头的农村,儿媳妇一旦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儿子一个人去接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带上老娘,更有甚者把老爸也带上,不花一番心思是接不回来的。

    春节前后,韩秀芝曾厚着脸皮去接了两次,都吃了闭门羹。

    周家甚至都放出了要离婚的口风。

    不过,这次韩秀芝可是信心满满的,因为儿子已经改邪归正了。

    自己的儿子长得一表人才,又能赚钱,两位亲家一定不会再为难的。

    吃完午饭,韩秀芝把东西准备好,用两只塑料袋装了拎在手里,信心十足的上了儿子的摩托车。

    “呜!”

    “呜呜!”

    崭新锃亮的建设50C驮着母子俩下了打谷场,沿着从村前小路朝周冲村的方向驶去,沿途自然是吸引了不少村民艳羡的目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