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者诛,我在大夏窃神权!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小说家

    四方水井庭院中,胡文郎一边听着周铁戈将与那和尚斗法的玄妙,一边落笔于纸上,记录一二关窍。

    写了半张纸,胡文郎放下笔,拿起几粒花生嚼了嚼,问道,“现在还剩月余的时间,你准备怎么办?”

    周铁戈手掌放在腰间的玉珏上握了握,说道,“我这几日等着那佛性散去。”

    胡文郎瞪大眼睛,以他的见识,结合听到的关窍,大概也能够猜测出三品道统这个解决办法,于是惊讶地问道,“你不怕真失了先手啊?你们周府作为勋贵,尉迟家不会袖手旁观的。”

    周铁戈放开手掌玉珏,笑道,“总不能事事求人,那样还练什么武道!”

    最后一句话,周铁戈说得尤其肯定。

    胡文郎眼珠子一转,“所以你就想到了我?”

    周铁戈点头道,“那和尚定下一月余后的天门宫前赌斗,不过真正的战帖我们双方还没有下,所以天时,地利还没有确定。”

    天门宫是四象城通往玉京山的第一重楼阁,分东西南北四天门。

    “我以紫霄雷霆炼罡,五月乃是雷霆多发之时,他断然不会让我得天时之助,因此会选个大晴天。”

    胡文郎点了点头,“他选时间,地点理应由你来选,所以你要地利?”

    周铁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不,我要地利和人和!”

    胡文郎微微一愣,立马想通了周铁戈来找自己的缘由,“你看上了我那本《齐小圣大闹黄泉路》了?”

    周铁戈默然不语,因为这本话本乃是胡文郎的成道之基,要不然胡文郎当初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去月牙湖古战场,只为亲眼看看真正的黄泉路,好写下后半段。

    而他想要的,就是胡文郎在那段故事里,加上他的事迹,这不是一件小事。

    史家有一法门,名为【盖棺定论】,以天下人心为笔,以王朝气运为纸,但凡落下,就算你是绝顶一品,也翻不了身。

    小说家虽然比不得史家,但在借助人心这方面,更甚于史家,特别擅长以假乱真,所以历来被史家呵斥。

    胡文郎瞬间明白了周铁戈的意图。

    兵家法门,首重人和。

    若是在战场上,周铁戈能够统帅他在落日关的精锐,莫说是一个神秀和尚,就算是十个,也得避其锋芒。

    但是江湖赌斗,首先就限制了兵家人和的优势,没有了人和,兵家也难以施展最强的手段,军阵。

    胡文郎摇晃脑袋,他现在这本《齐小圣评话》风头正盛,名满天京。

    若在最新的故事里加上周铁戈,也不算难事。

    只不过天下人都喜欢英雄事,若自己将周铁戈写进了书中故事,做了英雄,而周铁戈又输给神秀和尚,那他和周铁戈都平白给神秀和尚做了嫁衣。

    “行,不过以后我还要看血海,逛雷池,你得陪我走一趟。”

    胡文郎举起酒杯。

    周铁戈哈哈大笑,同样举起酒杯,“一言为定。”

    等周铁戈和胡文郎商议完,周铁衣才好奇地问道,“小说家怎么帮我们兵家借人和?”

    如果这件事可行的话,以他记忆中那些小说,一旦写出来,岂不是以后都要天下无敌了?

    周铁戈看向胡文郎。

    胡文郎笑着对周铁衣解释道,“小说家法门唯有两个道理,一曰搏名,二曰以假乱真。”

    “若是正面真刀真枪的比划,诸子百家中,下三品里,可没几个能打的,你以前学儒,估计深有体会。”

    周铁衣微微点头,就以他了解的儒家法门而言。

    儒家九品‘通意’,熟读百家经典,通晓微言大义。

    这个阶段也就能够让儒生思维更加敏捷,知识储备增多,说话更让人信服。

    儒门八品‘正心’,以儒门至诚之心审视百家经典,明晓事理。

    这个阶段儒生也没有攻击手段,但是在精神,神魂类的防御能力极大增强,还能反弹精神,神魂攻击。

    曾经有一记载,一八品儒生外放到岭南做官,那里多巫蛊之术,乡绅不服教化,请巫婆以魇镇之术害之,儒生半夜头痛欲裂,于是起身通读儒家经典,俄顷,病情好转,翌日,巫婆七窍流血死在家中,乡绅于是畏服。

    儒门七品‘修身’,这个阶段儒生能够修行骑射,礼乐书画等百家手段。

    这个阶段的儒生才算有了攻击手段,只不过各有偏向,但就算那些最擅长骑射的,也难以和武修七品正面较量。

    “我们小说家出自儒家,只不过前辈们不努力,只能做个小官,收集收集风土民情,水文地理,九品修行法门倒是和儒家一样,都是‘通义’,但是很难过八品‘正心’这一关。”

    “于是就另辟蹊径,既然已经看书看迷糊了,无法得到儒门所谓的至诚之心,那索性就做个魔怔人,自己写一套道理来,所以小说家八品名为‘立书’。”

    周铁衣听得有趣,打岔笑道,“若我没有记错的话,太上有立德,其后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儒家三品好像才是‘立言’。”

    “这不就对了吗?”胡文郎吐槽说道,“就是因为比不上儒家的老爷们,才只敢称之为‘立书’,只不过我们立下的书,和儒家老爷们一旦立言就天地相贺,万人影从不一样,只能够自己走街串巷,去传播道理。”

    “所以小说家七品‘登台’。”

    周铁衣联想到青衣坊二楼的露台,问道,“那些说书人有很多都是小说家的修行者?”

    胡文郎笑道,“也可以是唱戏的,反正就是怎么搏名怎么来,谁让我们前辈们不努力呢。”

    见胡文郎自己说得可怜,周铁戈打断话头,认真教导弟弟起来,“你可不要小瞧了小说家,他们脱胎于儒家,所以七品‘登台’和儒门‘修身’差不多,会的东西极多,指不定哪个法门就能够让你着了道。”

    “就比如你眼前这家伙,一手口技模仿千鬼呼啸,当初在月牙湖可是骗得两个五品迷失方向,错入了黄泉路。”

    “那哪能啊,还不是你以雷霆罡气顶在前面,驱离了阴气,让他们误以为我们走的那一条才是阳间道。”

    胡文郎依旧笑眯眯的,一点都不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