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情歌
繁体版

第62章、郝军的政绩(下)

    第62章、郝军的政绩(下)

    当时,郝军可是对上面报了新开发有两万亩的竹林,可现在连两千亩也还不到,而且老教授、思明他们就这样悄悄地干完了,上面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引进的竹苗也就这样人不知鬼不觉地全栽好了,民工的工资也这样不声不响地发到了老百姓手中了。

    郝军无力地摇了摇头,把老教授拉出了房间拉到了一边,说:

    “老师呀,我走了,你怎么也不帮我跟他们说说呀,就这样静悄悄地做完了呀?”

    老教授可没有心思来做这些,他像事不关己的样子,没事人似的说:

    “这不很好吗?顺顺利利地栽完了,荒开完了,竹子栽完了,思明他们高兴了,老百姓领到钱了,这还不好吗?何必去多整那些没用的?”老教授一边轻描淡写地对郝军说,一边逗着前几天思明他们刚给他捉来放在笼子里的小鸟。

    “唉!”郝军气得,只有拍自己脑袋的份了。他又跑进去把思明叫了出来。

    “思明,我走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不能这样,只知道埋着头的苦干,要知道对外宣传,你看你,这些都做了,怎么就不知道对外宣传一下呢?哪怕像上次那样,叫电视台来拍个新闻也好呀!”

    “郝镇长,你不在这里,我们可不敢再叫电视台的人来,我们谁也不敢在电视镜头上说话,而且,说的又不是我们真真实实做的,我们就更是说不好了。”

    “唉!不宣传,就我们做的这一小点,要做到什么时候才能让上面知道呀,上面不知道,就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没有他们的注意就得不到支持,没有支持就很难得大规模发展。唉!”

    “郝镇长,我们就按照我们自己的步骤去做呗,整那些没有的,万一上面来看到了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那不是欺骗上面了吗?”

    郝军无奈地摇了摇头,一个人在一边抽了好几根闷烟。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又把思明叫到一边来说:

    “思明,既然现在已经都做成这样了,我们再作一点调整,你看行不?”

    “没事,郝镇长,你说。”

    “明天,你再多叫一些村民过来,我再把电视台的人叫过来,帮我们再补一次宣传,你看行不?”

    “好的,郝镇长你就安排吧,我明天叫大家全部过来就是了。”思明心里也在想,毕竟郝镇长也是来帮助自己的,自己一点都没按照郝镇长说的去做,确实在心里也感觉特对不起郝镇长的,所以,郝军一说了,思明没有说什么就答应了。

    第二天,思明把村里原来在这里干活的人一起全部叫了过来,好多老百姓都搞不懂,说问思明:

    “思明,这不都栽完了吗?怎么还要叫我们来呀?”

    “哎呀,郝镇长来了,他说要补一下,让你们上电视呗,这不是好事吗?”

    “啊,上电视呀,那你们可要付我们钱的哈,你看人家小燕子赵微、歌唱家宋祖英,那上一次电视得给多少钱呀,我们也不是大明星也不好意思要那么多,你就给我们一天的工钱就算了吧?”

    “哎呀,要不了多久,等郝镇长来了,也就拍一两个镜头就可以了,一个人补助你们二十块钱也就可以了。”

    “好好好,跟你开玩笑的,能上电视,不要钱也可以的。”

    其实乡里乡亲的,虽然有时大家觉得老百姓爱斤斤计较,但有时,他们也很大方的,只要你和他们有一定的交情了,什么事也都好说。

    等大家陆陆续续地在工地上聚齐,郝镇长和电视台的车也一路大喇叭地开过来了,还是上次来的那几个小伙子和那个美女记者。

    郝军又带来了好大几大抱的彩旗,一下车,就叫思明叫大家过来,把彩旗分别插在了基地上,轰轰烈烈、浓浓艳艳的,郝军想叫思明过来对着镜头说话,可思明还是不敢,他想叫老教授过来,可老教授早已经提着鸟笼,不知道溜达到哪里去了。其他的就更是不行。郝军也只好自己再次上镜头了。

    郝军叫大家在他的身后做出正在干活的样子,他对着镜头,说了好一番话,然后又换着镜头和方向拍了好多地方,然后他又把所有人带到了思明他们已经修整好了的竹林山上,又对着镜头说了好久,他又叫记者们对着刚长起来的漂亮、整齐的竹笋拍了一通。

    为了不和上次拍的有雷同,记者们还是想叫思明他们安排一两个老百姓过来说话,可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人,真到最后,才又由郝军写好了稿纸,强拉硬扯、赶鸭子上轿的叫了两个大胆的村民过来,一遍又一遍地试了好久,最后终于还是做完了。

    郝军又从自己的钱包里取出一大打钱来,交给那两个村民,当成领到工资非常高兴的样子,一边数着钱,一边笑着。

    拍完山上的东西,几个记者却对思明他们跟老教授盖的小房子来了兴趣,他们说也要给一个大学教授亲自来到这里同吃同住同劳动支持山区扶贫开发做贡献的事宣传出来,效果肯定不比他们现在正面报道的效果差。

    然后在郝军的指导下,又开始在老教授的小房子里忙了起来,郝军看了半天,然后把思明和村子里的人叫了过来,说一定要布置得符合老教授的身份一些。所以,他又叫思明他们回到村里,看哪家有些什么老书老物件老画等的,搬一些过来,还特意跟思明说,一定要把他家原来他老太爷留下的那个老式红木躺椅也要搬来,又到成叔那里把一些编好了的竹艺拿一些过来,又叫思明他们把新的竹艺用墨汁等刷成旧一点的,挂在了老教授的小房子里。

    一切准备就绪,可就是找不到老教授的身影,郝镇长就叫几个年轻的村民,满山上地去找,终于在背山处的一处小溪边找到了老教授,可老教授死活都不愿意来,几个人才又连背带抬地把他抬了回来,老教授没办法,只好来到小房子里,按郝军他们的要求,在那老式的躺椅上坐了一会,提着老式烟斗。

    可他还是没有答应郝军对着镜头说上几句,大家也不好再难为老教授了,这才把老教授放了。老教授是不自在得额上都出了大汗了。大家又拿老教授开玩笑,说:

    “老教授,你在那么多学生面前讲课都不紧张,今天怎么就紧张了呢?”

    “哎呀,我对学生说的都是真话呀,没有说过这么多的假话,所以,一说假话我就紧张了呗,而且还是对着镜头,晚上还要放给别人看的,你们说,我能不紧张吗?”老教授一边擦汗一边说。

    “老师呀,你就算是帮你学生一把呗,说好了,也算是帮了我们村里大忙了呀,这哪能叫假话呢,最多也只能算是善意的谎言。”

    “郝军呀,这些可不是我们在学校时教给你的哈,都是你出来后自学才成的。”

    “那也是老师你给我们打下的基础的呀!”

    “没没没,这跟学校教的一点关系都没有。郝军呀,我这也不知道是真正的帮了你呢?还是给你帮了倒忙了?”

    “不会不会,老师,一定会帮到我的,这里,我先谢谢老师了。”

    郝军拍完电视,就和电视台的记者们一起走了。

    晚上,思明他们没在家里看电视,他们一起还在老教授的小房子里研究下一步应该怎么搞,正在听老教授讲关于竹苗移栽后的管理和维护。大家围坐在老教授的身边,听老教授娓娓道来,严肃、认真、亲近、随和。

    一点也没有刚才对着镜头的紧张感,思明他们听得也很认真,这才是他们真真正正的想听到的,想学到的,有好多人都还认真地做着笔记。还时不时地反问老教授好多的问题,老教授也一一给他们耐心地解答了,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了,才又进行下一个内容的讲解。讲完了一节,休息的时候,大家又问老教授:

    “老教授,现在我们听你讲课,咋就没有像以前读书那么调皮捣蛋了呢?”

    “嘿嘿,那是我讲得比原来你们老师讲的好呗!”

    “但是,我们原来的老师也讲得很卖力的呀?”

    “哎呀,不是的,你们现在听得进去,是因为你们知道现在学的东西是马上要用的,是对你们有用的。那时,哪个小孩知道读书重要呀,虽然家长、老师都在强调读书重要,但小孩子们哪里能理解呀!”

    “嗯,可能也是,要不,我们都上大学了,都成老教授你的学生了。”

    “我现在教你们,你们也是我的学生了呀!要不,我现在给你们每个人发个大学文凭?”

    “不敢,不敢,教出这样一伙文盲学生,那不会把老教授你的脸都丢尽才怪呢!。”

    “嘿嘿嘿!”

    “哈哈哈!”

    小房子里笑声不断。

    成叔今晚没有过来,他在家看了电视,也看到了白天拍的新闻。

    第二天早上,他过来了,一来就对大家说:

    “思明,老教授,郝镇长说的那是不是太夸张了?”

    “叔,电视上怎么说的?”思明问成叔。

    “哎呀,反正原话我说不全了,就是说得挺大的,天哪,我们现在哪里整得有那么大呀?”

    “郝镇长一直说要大点宣传,对以后才有好处,才会引起上面的注意,可这应该也没什么吧?”思明说。

    “唉!这孩子是太想成功了,太想出成绩了!”老教授平静地说,然后又提着鸟笼上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