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繁体版

第五百九十五章 接人

    虽然还没到国庆假期,但是长长箐村已经提前预热好几天了。

    如今的红岩镇,在那位新来的领导的励精图治之下,靠着宽敞的县道和双线铁路,已然变成了县里的旅游重镇。

    下属的很多村子发展简直日新月异,山庄、农庄甚至是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都很有特色,正以一副非常精神的新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千禧年。

    或许整日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但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这种千年难得的世纪之交。

    长箐村,是红岩镇下属最为特殊的一个自然村。

    它没有其他地方那种投入大量资金的山庄和农庄,也不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但是,它却是红岩镇下属发展最好、最受欢迎的自然村。

    在一个多星期之前,村民们还没有忙着收割田里的稻谷的时候,张建文就已经召集村里的干部,组织起队伍,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检查。

    但凡是开起了餐馆、做起了民宿的村民家里,他们一家都没有放过,彻彻底底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

    不只是检查卫生情况,还有最为重要的安全隐患。

    连带着张新民和黄明他们那几家商店小卖部也没逃过。

    这是因为张建文非常看重这一次的国庆假期,以前除了过年期间,平时都只有两三天的假期,但即便如此,每当假期来临,长箐村的游客都会爆发一波热潮。

    如今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大规模的东篱小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全部对外出租,给村里带来了很大的一笔财富。

    而即将到来的可是整整七天的长假,按照过去几年的情况,今年的来人绝对会比往年还多。

    以往的日子,长箐村再怎么小有名头,也只是在附近的几个县市。

    所以这一次张建文非常渴望带领全体村民,将自己的村子,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面对外界,争取在这第一个七天黄金周的时候,把名声给打出去。

    底下的村民们也非常的听劝,被指出了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都在积极的修整,同时也在积极的备货。

    而张安家这里,跟其他村民家里并不一样,什么都不忙活,过着自家的日子。

    原来的时候,他们家还开个特色的餐馆,接待一些客人。

    现在王芳已经习惯了家里的生活节奏,索性也不再去拾弄这些事情。

    于是全家上阵,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将这一季收回来的新谷子全部晒干,总算是可以安心的将它们收入仓禀。

    不过能够这么顺利,也得感谢老天爷给面子。

    在这三天之中,天天都是晴空万里,没有一丝变脸的脾气。

    要不然即便不下雨,只是阴天,也没法这么快把新谷子晒干。

    随后空出来的田里,连带着新买的蚊帐一起借给了其他村民晾晒谷子。

    对于粮食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那便是秋收与冬藏。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费劲精力花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才将一季庄稼从种子变成粮食,收割回家。

    但如果不费点心思晒干水分再进行储藏的话,要不了多少时间,它们就会发霉生芽,那时候的粮食就已经不再是粮食,人不能吃,最多只能喂喂猪牛牲口,所以无论谁家,都会专门空出来时间来做这件事。

    如今张安家门口这几块田,已经成了长箐村的香饽饽。

    因为就在村口,离家非常近,也就比以前的晒谷场多走两步而已。

    而且张安刚让花头一家出来大发神威以后,村口这一块儿地方现在可谓是非常清静,根本就看不到几只麻雀。

    即便有,也是站在老远老远的树上,因为忌惮花头它们一家子的凶残,现在连飞过来都不敢。

    所以张安家这几块田,已经成了村民们用来晒谷子的好地方。

    “张安呐,今天有时间吗?跟我去接几个人拉点东西。”

    早上起来,张建文就上门来找到张安。

    “可以啊叔,去哪里啊?”

    张安左右没什么事,就爽快的答应了。

    “去屯堡,张平他舅舅家那边。”

    张建文听到张安答应,非常高兴。

    “这不是马上国庆了嘛,张平他几个舅舅会跳地戏,我就跟他们说好,让他们来咱们这里跳几天,好让外面来咱们村里玩的人们有个乐子看看。”

    地戏又称“跳神”,起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

    据《明史·食货志》载:“明初,各镇皆有屯田,一军之田,足赡一军之用,卫所官吏俸粮,皆取给焉。”

    一直至今,都是地方性传统的戏剧。

    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

    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分为喝唱和武打,但因为流传下来的时间太长,如今的很多武打动作已经演变成了舞打形式。

    跳戏的时候,表演者要身着戏服,面戴脸壳蒙盖青纱。

    因为表演人数多,动作幅度大,所以一般需要再开阔的场地进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地戏又被当地人称为“跳大神”。

    等到几年之后,这一地方性传统戏剧,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好事啊,屯堡离的有些远,咱们现在就走吧。”

    一听是因为这事,张安就更加爽快了,找出车钥匙,就准备走。

    张安小时候,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能在镇上看到有人跳地戏。

    那时候娱乐方式非常小,看人跳地戏,也成为了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乐趣。

    只不过那些跳地戏的人,都不是红岩镇这边的人,而是从屯堡那边过来的,到处演出。

    屯堡离红岩镇很远,而且还没有火车,坐班车都得好几个小时,开车的话稍微要快一些。

    因为除了接人之外,还要拉很多表演的道具,所以张安开的是皮卡,这也是张建文来找张安的原因。

    到时候装完道具,要是人太多的话,还可以让几个人坐货箱里。

    “叔,我没去过那边,到时候你可要帮我指路哈。”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张安都没去过屯堡,所以开车的时候,得靠张建文帮忙指路。

    “行,没问题,别看这条路很远,你叔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张建文一听,十分爽朗的答应下来。

    这并不是他吹牛的,而是他真的能够记得。

    “想当初我接你婶子进门的时候,就是伱四爷爷带着我们一路走到那边去,把你婶子用板车接回来的,如今一眨眼,就已经几十年过过去了。”

    张安则是一边开车,一边听张建文忆往昔。

    如今的国道,路况非常不好,在这些偏远地区,跟崎岖的山路根本没什么区别,因此车开的速度比较慢。

    这会儿还隔得远,主路的话张安大致认得清,倒是还不用张建文来指路。

    而且他们运气好,在半路上遇到一班去屯堡的班车,张安便直接跟在这班车的后面,相当于多了个人工导航。

    临近中午的时候,两人才到屯堡,来到张平的舅舅家。

    “来了啊,我还以为你们要到下午点才到嘞。”

    张平的大舅叫做李文登,是个五十多岁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中年汉子,但是说话的语气非常大方外向。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跳地戏的时候是在很多人面前,一般放不开的人搞不定。

    “小安开车的技术好,今天又没下雨,所以到的快一点,老二老三他们准备好了吗?”

    张建文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张安以后,便接着问道。

    “他们昨天就准备好了,是我跟他们讲,等你们来了我会去跟他们说的,那我们先吃饭吧,吃完了也可以准备走了。”

    这会儿张平的大舅妈正好把饭做好,李文登便开口说道。

    本来张平大舅把酒提出来的,但张安说要开车,直接拒绝了。

    虽然现在对酒驾不怎管,但是自己的安全还是得注意,更何况那么远的路。

    吃完饭,张安来到外面看了几眼,张平舅舅家这个村子,基本都是汉族人居住,只不过说话的口音,跟红岩镇那边有些明显的区别。

    不过村子的整体情况,要比长箐村差上一些。

    但也只是跟现在的长箐村相比,如果是放在几年前,长箐村不如这里。

    随后没一会儿,张平的大舅已经把其他要一起去的人喊来,然后开始把服装道具装车。

    等到从屯堡回来,又是半天过去,已经到了下午。

    晚上,张安自然逃不过要被张建文喊过去喝上一顿。

    等到月明稀星的时候,才一身酒气的回到家里。

    “都让你坐远一点看了,怎么还凑这么近嘞,眼睛不要了啊。”

    张安回家的时候,小思齐正在看电视,只是离的比较近,差点就蹲在电视机

    随后张安走过去,直接连人带凳子一块儿抱起,将小家伙给移到后面去。

    “唔唔唔唔~~~~”

    因为闻到了张安身上浓浓的酒气,小思齐一直摇着脑袋,挣扎着离开张安。

    “行了行了,喝了那么多就别折腾他了,赶紧洗澡去。”

    王芳看到他们父子俩在玩你追我逃的游戏,冲着张安说了一句。

    张安也感觉到身上不舒服,于是也不再逗儿子,拿着衣服去冲了个舒舒服服的凉水澡。

    “对了小安,明天就是齐齐的尾巴了,反正咱们家的谷子都收完了,就给齐齐过一过吧。”

    等张安洗好澡出来,王芳拉着一家人商量着。

    尾巴,是农村人对孩子的生日的说法。

    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全家上下都宝贝的紧。尤其是王芳这个奶奶。

    所以对于小家伙的生日,全家人都格外上心。

    以前的张安,根本没有这种待遇,最多就是当天晚上,王芳会给他煮一碗长寿面,然后加两个鸡蛋。

    而如今轮到小思齐这个宝贝孙子了,王芳竟然学起了电视里那般,要给小家伙过生日。

    “那就过吧,明天我起来,就上街去买个蛋糕,其他的妈你看着弄就行了。”

    被老妈这么一提起,张安才记起这一茬。

    他是真的忘记了,因为他们这一代人,对生日这玩意儿不太重视。

    第二天张安起来,直奔城里买了个大蛋糕,怕放在外面时间太长,他就给放到空间里面。

    “齐齐,快出来,哥哥带你玩去。”

    下午,学校刚刚放学,李耀回家扔下书包,就直接跑到张安家里来呼唤自己的干弟弟。

    今天是国庆前夕,无论中小学,都已经开始放假了。

    “来咯来咯,锅锅等等我~”

    小思齐本来安安静静的自己在家里玩,一听到外面有人喊自己,立马丢下手里的玩具,撒着腿往外面跑。

    如今的小家伙已经能说出很长的话了,只不过说出来的时候,还有些鸽鸽腾腾。

    “喏,给你一根棒棒糖。”

    李耀一看到小思齐,就剥开一根棒棒糖递了过来。

    本来就是吃货的小家伙,哪里能拒绝得了诱惑,接过来就塞进了嘴里。

    “那你的呢,李耀。”

    张安见到李耀把棒棒糖给了自家儿子,而他自己没吃,便开口问道。

    “干爸,我只买了一根,给弟弟就行了,我不吃。”

    李耀大大方方的说道,如今的他已经大不如从前,因为调皮,零花钱早就被周兰给扣的干干净净,可能连买这根棒棒糖的钱,估计都来之不易。

    “喏,叫上小姑一起,想吃什么就去买吧。”

    张安瞧着日渐懂事的干儿子,心里非常欣慰,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给他,当做是奖励。

    “不用给我钱的干爸,我没什么想买的。”

    但李耀并没有要这个钱,反而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张安。

    “好了,干爸给你你就拿着,我不会跟你妈说的。”

    张安也不管他,直接塞在他的口袋里。

    “那我带齐齐出去玩咯。”

    听到张安说不告诉自家老妈,李耀才安心收下。

    “行了,别跑太远,待会要记得回来吃饭。”

    张安怕他们跑的太远,赶紧叮嘱了一句。